列表
又一个礼仪年度开始了。弥撒进台咏邀请我们思考一个与开始实践基督徒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即我们各人所领受的召叫。”上主,求祢使我认识祢的法度,并求祢教训我履行祢的道路。” 我们恳求上主引导我们,指示我们祂的芳踪,让我们步步跟随,好能圆满地遵守祂的诫命——也就是要实践爱德。
你们若回顾一下自己决心全力以赴,实践信仰的种种光景,也必会像我一样,连声感谢主。这不是故作谦虚,这感恩之心必然会使你们进一步了解到,在实践信仰上,我们实在无功可居。通常,我们自幼年时,便从信仰基督的父母那里,学会祈求天主。此后,老师、朋友、相识的人等,又会在各方面帮助我们,使我们不致把天主忘掉。
你们可以畅开心灵,向耶稣倾诉自己的经历,我不想作任何概括的结论。不过,或许有一天,一名像你们这样的普通基督徒,会使你们大开眼界,让你们豁然看到一片崭新的领域,既深远新颖,又如同福音那样古老悠久。他提示你们要热切地、认真地追随基督,成为宗徒中的宗徒。然后,你们或许会张惶失措,一时未能平静下来。你们的安于现状,还没有被真正的平安取代,直到你们慷慨地向天主说:「是!」心甘情愿,自觉自愿地承行主旨,那是最超性的动机。随它而来的,必是强烈而持久的喜悦。这喜悦,只有在你们背弃天主的情况下才会失落。
我不爱指着某人,说他是特别蒙选的一员,因为基督才是发言人、拣选者。正如圣经所载,圣保禄告诉我们:”祂于创世以前,在基督内已拣选了我们,成为圣洁无瑕疵的。” 我明白你们不会因这思想自以为了不起,或高人一等。这抉择正是我们召叫的来由,应是我们谦逊的基础。难道我们会替画家手中的画笔去建造颂功碑吗?尽管画笔在创作名画的过程中曾经参与其事,但我们只会归功于画家。我们基督徒,不过是世界造物主和人类救主手中的工具而已。
我们刚刚在弥撒圣祭中读到圣若望福音中有关胎生瞎子被治愈的奇迹。我想我们再一次被天主的德能和仁慈所感动,因为天主对人的不幸是不会置若罔闻的。然而,我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我们尤其要明白,只要有天主的爱,基督徒就绝不能对他人的命运置之不理,他必须在待人接物上把持尊重他人的态度。因为他知道仁爱之心一旦萎缩,残暴侵犯他人良心的危险便会滋长。
福音记述:”耶稣前行时,看见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 耶稣从旁经过。对天主仁慈如此质朴的描述,使我屡次大感惊异!耶稣在前进,却仍可立刻察觉到人的疾苦。可是,想想看,祂的门徒的反应是多么迥然不同。他们竟问祂道:”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
我们不应感到奇怪,许多人,甚至自诩为基督徒的人,都以同样的方式行事。他们遇人遇事的第一个念头总是从恶处去想。他们不需任何证据,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单只想,更到处传播捕风捉影的武断臆测。
门徒们的行径,厚道地说,可谓目光短浅。过去如此,如今亦然,少有改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人,法利塞人就固执把持这种态度。记得耶稣怎样指责他们吗?”若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他们便说:他附了魔;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他们却说:看哪!一个贪吃嗜酒的人,税吏和罪人的朋友!”
耶稣的名誉曾受到连串的污蔑攻击,祂光明正大的言行曾遭到诋毁、中伤、曲解。某些人对此却不以为怪,他们同样以此道施于那些一心追随耶稣的人身上,又同时充分意识到自己因人性软弱而难免有其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但是,我们所经验到的人性局限,不应使我们姑息这些毁人美誉的不义罪行,纵使流言蜚语的「作者」只是以「疑问」的形式来掩饰他们的行径。耶稣说︰倘若一家之父被戴上贝耳则步 (魔鬼)的帽子,那么家庭成员的待遇也好不到那里去。但是,祂又说:”谁若向自己的弟兄说‘疯子’,就要受火狱的罚。”
这种不公义和吹毛求疵的态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似乎有些人总戴着了一副丑化形象的眼镜。原则上,他们否认道德生活的可能性,或至少不可能持续地修德务善。他们的所见所闻无不带有先入为主丑化的色彩。在他们看来,即使是最崇高无私的行为,无非只是为了哗众取宠的假貌伪善而已。圣大额我略写道︰「当他们真正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时,他们就会吹毛求疵,希望找到什么暗藏的缺点。」
祂是我们的君王。祂切愿君临我们心中来统治,因为我们都是天主的儿女。然而,我们不应当以为那是人为的统治。基督绝不专制,绝不强人从己,因为祂来”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25。祂的王国是和平、喜乐、正义的王国。我们的君王基督不要我们浪费时间作抽象的说理,祂所期望的是实际行动,因为”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入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 。
祂是我们的医生。祂治愈我们的自私心,只要我们让祂的圣宠渗入我们灵魂的深处。耶稣曾教导我们,最恶劣的疾病是伪善,是使我们隐瞒自己罪过的骄傲。我们必须对祂彻底地坦诚,必须说真话,然后对祂说:”主!祢若愿意”,祢总是愿意的,”就能洁净我。” 祢知道我的软弱,我有这些征状,我有这些过失。我们把疮痍直截地给祂看。如果伤口溃疡,把脓血也给祂看。主,祢治愈这么多的灵魂,当我领受祢到我心中时,当我在圣体柜前默想祢的临在时,请祢帮助我,求祢作我的医生。
祂是导师,掌握着惟祂独有的知识,即无限热爱天主的知识,以及在天主内热爱众人的知识。在基督的教导中,我们学到我们的存在并不是属于自己的。祂为众人舍掉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若要跟随祂,就应当明白我们不能再自私地把生命据为己有,而是应当忧天下人之忧,与天下人共忧患。我们的生命是属于天主的。我们在世上生活度日是为祂服务,舍己忘我地救灵魂,用实际言行表现基督徒应有的献身精神。
耶稣期望我们培养那份雄心壮志去学会这种知识。祂向我们重复说:”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吧!” 而我们会回答:请祢教导我们忘记自己,一心一意为祢和众人灵服务。这样,我主必会以祂的圣宠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地前进,如同教我们一笔一划地写字。你们是否还记得在童年时代,老师捉着我们的手写出七歪八倒的字迹?这样,我们便会开始尝到发信德的喜悦,这是天主的另一恩赐,用我们基督徒善行挺拔的笔触表现我们的信德,从而使所有人觉察到天主的伟大奇妙。
祂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惟一真正的朋友。祂说:”我称你们为朋友。” 是祂首先采取主动,因为祂先爱了我们。然而,祂并不把自己的爱强加于我们,祂只呈献给我们。祂以尽可能清晰的标志显示给我们:”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 祂是拉匝禄的朋友。祂看到他的死而挥泪痛哭;祂从死者中复活了拉匝禄。祂如果看到我们冷若冰霜,不理不睬,倔强僵硬,犹如一具内修生活的殭尸,祂的眼泪必将成为我们的生命。朋友,”我给你说,起来,行走吧。” 离开那狭隘的生活吧,那根本不是生活。
圣若望在福音中记载了一句圣母的至理名言。在加纳婚宴中,她转身向仆役说:”祂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 这就是引导人灵到耶稣面前的秘诀,我们要问祂:主,我当作什么呢?
我们谈论的基督徒使徒工作,是指普通的基督徒,有男有女,他们生活于处境相似的同侪中间,通过个人接触来往;以自然、高尚、忠实的友谊,以真挚诚恳的态度;以交织于生活的信德,以充满爱德的言语,以神圣真理的力量,去唤醒他们所接触的人对天主的饥渴,去帮助他们发现新的人生里程碑。这样做,不愧为传授教理的一种真正伟大的实践。
要勇敢!信赖圣母玛利亚,「诸宗徒之后」(Regina Apostolorum)的助佑。圣母以慈母的身分,帮助她每一个子女正视自己的责任。玛利亚对凡懂得靠近她,瞻仰她生活的人,无不给予无限的助佑,亲自领他们到十字架下,把他们置于作为榜样的天主圣子之前。这面对面的接触,使我们下定决心要像基督一样地生活。在十字架下,玛利亚为我们转求圣子,使我们的生活言行,幡然更新归正;使你和我成为天主圣父首生者的小兄弟。
无数的皈依,无数献身服务天主的决定,都是通过玛利亚,并藉着与玛利亚相遇而实现的。圣母激励我们去寻找天主,引导我们去追求更新,追求新的生活。圣母的那句话:”祂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便在我们身上,成为真心诚意的自我献身,成为启发引导我们生活的基督徒圣召。
在这与主谈心的时间里,我们默想了对天主之母,我等之母的敬礼与孝爱之情,为我们的信德,提供了真正的活力。现在,五月刚开始。天主愿意我们善加利用,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天主要我们通过与祂母亲的来往,培养我们对祂的爱。让我们尝试每天藉着一些小事,藉着专注于她,从而表示我们对她的爱,表现出我们是她的孩子,把自己的修德成圣,把自己的使徒工作,转化为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努力不断地作出贡献,把基督的救恩带给世界。
圣玛利亚,我等希望,上主之婢女,上智之座,为我等祈!(Sancta Maria, spes nostra, ancilla Domini, sedes Sapientiae, ora pro nobis!)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4159/ (202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