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当我告诉你,耶稣仍然在我们的心内找寻一个休憩之处时,我并没有夸大其词。我们必须恳求祂宽恕我们个人的盲目和忘恩负义。我们必须请祂赐给我们恩宠,使我们永远不再拒祂于我们灵魂的门外。
我主清楚表明祂对天主圣意的绝对服从,那是需要弃绝自我并作出牺牲的。这份爱不为自己争取权利,而只是为服务。耶稣已经以身作则了,祂是如何服从的呢?”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你要弃绝自我,为了爱天主和爱人灵,你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复杂,甚至丧失生命。「你打算过平静的生活吗?可是天主的意愿却不然。两个意愿不能同时存在,你应该改变自己的意向,使它与天主的旨意吻合。你不可修正天主的旨意,来迁就自己的意愿。」
主,我很高兴看到无数的人灵,像祢一样”听命至死”,一生努力实践天主对他们的要求。他们为了服务教会而奉献了个人的理想、职业,使众人受益。
让我们学习服从,让我们学习服务。除了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为别人费心尽力之外,再没有更优秀的领导方式了。当傲气在内心汹涌,自以为超人一等时,也就是对自己说「不可以这样」的时候了。我们惟一的胜利是谦逊的得胜。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愉快地与十字架上的基督认同,没半点勉强不安或忧愁。因为忘记自我的快乐,就是爱的最佳凭证。
你如何解释这篇充满信心的祷文,怎么知道我们在战斗中不会败亡?这个信念植根在使我永不厌倦地爱慕的事实之上——即我们是天父的子女。在这四旬期中,我主要求我们皈依上主,祂不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也并非是一个顽固和不解人意的判官,相反地,祂是我们的父亲。祂向我们提起我们的私心小器,我们的罪恶和过错,祂所以这样对待我们,是为了解救我们,赐给我们祂应许的友谊和爱情。认知天主是我们的父亲,祂会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内心的转变,就像是回归父亲的老家一样。
这天父义子女的信念是主业团的精神基础。所有人都是天主的子女,但是孩子看待父亲的方式却大有出入。我们必须试着作孝顺的子女,觉悟到上主因爱自己的孩子,把我们从世界上带回祂的家里,成为祂家庭的一分子,使祂的一切属于我们,我们的一切也属于祂,培养我们的亲情和信赖,最后我们能大胆地像小孩子一般向祂要求说:把月亮摘下来给我们吧!
天主的孩子对待我主如同父亲,天主的孩子不会奉承或奴颜婢膝,也不会讲究客套或仪态,他是绝对地诚恳和信任的。人的行为不会使天主感到不齿,天主可以容忍我们一切的不忠失信,只要孩子回头,痛改前非、恳求原谅时,我们的天父会宽恕任何罪过。上主是至善的父亲,祂已预期我们悔过求恕的意念,祂伸开双臂,满怀恩宠地迎接我们。这不是我凭空揑造的。记得耶稣为使我们明白天父的慈爱而讲的”浪子回头” 的比喻吗?”他离的还远的时候,他父亲就看见了他,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扑到他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 这是圣经所记载的;他不断地亲吻他。你能说得更有人情味吗?你能更生动地刻划天主对人的父爱吗?
当天主向我们跑过来时,我们把持不住自己,与圣保禄一样高呼:Abba, Pater,”阿爸,父呀!” 虽然祂是宇宙的创造者,祂不介意我们不用高雅的称呼,也不担忧我们不体认祂的伟大。祂要我们称祂为父亲,要我们仔细品味祂的情意,祂的欢乐充满我们的灵魂。
人生,好比不断地回归天父的家。我们的回头,是藉着痛悔和内心的转变而实现的,当中意味着改过的欲望,立志以牺牲和忘我的精神改进自己的生活。通过和好圣事,我们与天父重修旧好。当我们告明罪过时,我们再度穿上基督,成为祂的兄弟,成为天主大家庭的一分子。
天主正在耐心地等候我们,像比喻中的慈父一样,祂伸开双臂,虽然我们是不堪当的。无论我们是否犯了滔天大罪,那并不要紧。就如浪子一般,只要我们敞开心扉,思念父亲的家园,即使我们对祂的回应非常冷淡,天主会赐给我们恩惠,称作祂的子女——真正的子女,并带给我们无比的惊愕和欢乐。
不过,我还想向你们提出一点。正因为对我们人来说,下定决心成圣成贤极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去修德务善。人际关系要因爱德而受启发,而不是以仇恨和冷漠为主导,还是遥遥无期。我们必须意识到财富的分配即使能做到合理均匀,社会的组织即使能和谐健全,人间还会有痛苦疾患、误会纠纷、生离死别、孤苦伶仃,以及我们本身种种局限性的苦恼经验。
面对所有这些重担,基督徒只能找到一个真正和肯定的答案,即十字架上的基督,一个受难而死的天主,一个博爱众人以致于祂的心被长矛所刺透的天主。我主对不义深恶痛绝,对犯不义之罪的人备加痛斥。但是祂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祂允许不义存在,因为不义是原罪造成的后果,是人类状况的组成部分。然而祂的心充满着对人类的爱。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苦恼,我们对公义的饥渴……所有这一切残酷折磨,祂无不藉十字架而加诸自己身上。
基督信仰对有关痛苦的教诲并不是花言巧语,自圆其说。它开宗明义首先呼吁我们接受与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痛苦。我不会隐瞒在我的一生中常常存在着痛苦;有许多次我真想放声痛哭。我可以喜悦地告诉你们这一点,因为我经常宣讲,并力图实践真理,那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找到的基督,祂就是「爱」。还有些时候,我对现实存在的不义和邪恶深恶痛绝。尽管抱定志向,并尽了自己的努力,但对未能纠正不义境况的局面,苦闷万分。
我向你们谈论痛苦时,并不只是空谈理论。我告诉你们面临痛苦,心寒胆颤之时,补救的办法就是要仰望基督,这并不只是他人的经验之谈。加尔瓦略山的景象向每一个人宣布,痛苦是必须圣化的,我们的生活必须与十字架结合。我们若能像基督徒一样忍受艰难困苦,我们的艰难困苦便会转化为赔补和补赎,使我们分享耶稣的命运,参与祂的生命。祂由于爱人,甘愿忍受种种酷刑折磨。祂生于贫困,活于贫困,死于贫困。祂受尽责难侮辱,毁谤中伤,诬告陷害。祂被门徒负卖,众叛亲离,孑然一身,祂经历惩罚的苦涩,最终被判死刊。如今,这同一位基督,身为人类的首生者与赎罪者,继续在祂的肢体身上受苦,继续在普世人类身上受苦。
痛苦是天主计划的一部分。这是真理,尽管我们难以理解。连耶稣自己在承受祂的苦难时也表现出相当困难:”父啊!祢如果愿意,请给我免去这杯吧!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祢的意愿成就!” 在这恳求和接受圣父旨意的张力之中,耶稣平静地走向死亡,宽恕那些钉死祂的人。
这种抱着超性态度接受痛苦的壮举,正是最伟大的胜利。耶稣藉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一举征服了死亡。天主从死亡中带出生命。天主子女的态度,并不是对可能发生的悲惨命运无奈接受,而是一份预尝胜利滋味者的成就感。因基督凯旋之爱的名义,我们基督徒应走向世界,通过我们的言行,播种和平与喜乐。我们应当战斗,和平地战斗,向一切邪恶、不义、罪恶开战。这样我们才能唤醒世人,人类遭遇的厄运,不是注定不变的。惟有天主的圣爱,天主藉耶稣圣心所显示的圣爱,才能为人类赢得光荣的精神凯旋。
教会的礼仪年度即将结束,祭台上举行的圣祭再次向圣父献上牺牲的祭献——基督君王的祭献,正义仁爱和平的君王,正如我们马上要念到的颂谢词所指出的。
你们一想到我主神圣的人性,心灵顿时涌现无限的喜乐。祂是一位拥有血肉之心的君王,一如你们拥有的心。祂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但却没有对我们作威作福,祂默然展示自己的伤痕,哀求我们稍给祂一点爱。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不认识祂呢?为什么我们还听到那些无情冷酷的抗议:”我们不愿意这人为王统治我们” 呢?世上亿万人都这样拒绝耶稣,或许他们拒绝的是祂的影子,因为他们不认识基督其人。他们从未瞻仰过祂的丰釆仪容,从未领悟到祂的卓绝训导。这种可悲状况令我痛心,使我向我主痛作补赎。当我听到那不休止的叫嚣时——多数表现在丑行多于恶语——我感到有必要大声高呼:”基督必须为王!”
许多人不愿接受基督为王的真理。他们千方百计地反对祂:用他们处世理事待人接物的态度,用他们对待社会人文,道德风化,文化艺术的观点来反对基督。这甚至发生在教会内部!圣奥思定说:「我并不是指那些无聊之辈用口舌来亵渎基督,我是指还有很多人用他们的行为来亵渎基督。」
某些人甚至恼怒「基督君王」一词。他们对这用语大兴天真无知的责难之师,似乎基督的王权竟能用政治术语来理解。否则他们便干脆否认基督为王,因为一承认祂是君王,他们便要接受祂的法律。法律,那是不可接受的,哪怕是美好的爱德诫命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拒绝向天主的爱伸出自己的手。他们处心积虑只为自己的私利钻营而已。
多年以来,我主催迫我重复着一个无声的吶喊:「我愿服务(Serviam)!」让我们请求祂加强我们舍己为人的决心,忠信地回应祂的召唤,在日常生活中,随遇而安地服务,不矫揉造作,不大吹大擂。让我们从心底感谢祂。我们要以臣民和子女的身分向祂祈祷!我们嘴里将充满称赞之声。一谈到天主的神国便喜从中来。这个神国是自由之国,是基督为我们赢得的自由。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4242/ (202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