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又一个礼仪年度开始了。弥撒进台咏邀请我们思考一个与开始实践基督徒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即我们各人所领受的召叫。”上主,求祢使我认识祢的法度,并求祢教训我履行祢的道路。” 我们恳求上主引导我们,指示我们祂的芳踪,让我们步步跟随,好能圆满地遵守祂的诫命——也就是要实践爱德。
你们若回顾一下自己决心全力以赴,实践信仰的种种光景,也必会像我一样,连声感谢主。这不是故作谦虚,这感恩之心必然会使你们进一步了解到,在实践信仰上,我们实在无功可居。通常,我们自幼年时,便从信仰基督的父母那里,学会祈求天主。此后,老师、朋友、相识的人等,又会在各方面帮助我们,使我们不致把天主忘掉。
你们可以畅开心灵,向耶稣倾诉自己的经历,我不想作任何概括的结论。不过,或许有一天,一名像你们这样的普通基督徒,会使你们大开眼界,让你们豁然看到一片崭新的领域,既深远新颖,又如同福音那样古老悠久。他提示你们要热切地、认真地追随基督,成为宗徒中的宗徒。然后,你们或许会张惶失措,一时未能平静下来。你们的安于现状,还没有被真正的平安取代,直到你们慷慨地向天主说:「是!」心甘情愿,自觉自愿地承行主旨,那是最超性的动机。随它而来的,必是强烈而持久的喜悦。这喜悦,只有在你们背弃天主的情况下才会失落。
我不爱指着某人,说他是特别蒙选的一员,因为基督才是发言人、拣选者。正如圣经所载,圣保禄告诉我们:”祂于创世以前,在基督内已拣选了我们,成为圣洁无瑕疵的。” 我明白你们不会因这思想自以为了不起,或高人一等。这抉择正是我们召叫的来由,应是我们谦逊的基础。难道我们会替画家手中的画笔去建造颂功碑吗?尽管画笔在创作名画的过程中曾经参与其事,但我们只会归功于画家。我们基督徒,不过是世界造物主和人类救主手中的工具而已。
四旬期是为纪念耶稣在旷野度过四十天,为以后数年的传道生活,受难钉死在十字架上,和胜利的复活做准备。教会在今天礼仪的福音中提醒我们,耶稣做了四十天的祈祷和补赎以后,受到试探。
天主愿意接受诱惑,让恶魔试探。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奥迹,对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但是我们可以从默想中,恳求我主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教训的真谛。
耶稣基督受到试探,圣传解释这情景时指出,上主来到这世上是为了在一切事上给我们树立榜样,所以祂愿意接受诱惑。基督是真人,除了罪恶之外,祂和我们人类完全一样 ,所以在四十天的斋戒以后,除了吃些野草树根和喝点水之外,耶稣就像我们任何人一样感到饥饿,一种真正的饥饿。当魔鬼怂恿祂把石头变成面包时,我主不但拒绝了祂身体渴望的食物,祂甚至抗拒了一个更大的诱惑,就是利用自己神圣的力量去解决一个可算是个人的问题。
你一定留意到,在福音中,耶稣从未为祂个人的利益而行任何奇迹。祂为了加纳的新婚夫妇把水变成美酒 ;祂为了饥饿的群众,行了增饼分鱼的奇迹 。但是,多年来,祂以劳力赚取自己的生活。随后,当祂走遍以色列时,祂依靠跟随祂的人的帮助来过活 。
圣若望叙述耶稣如何在一次长途跋涉之后,来到息哈尔的一口井旁,他打发门徒到镇上去买些吃的东西。正巧祂看见一位撒玛黎雅妇人到井旁来打水,祂向她要一点水,因为祂没有取水的工具 ,祂的身体在长久奔波以后,不禁感到疲乏。在另一场合,祂又因体力不足而熟睡了 。祂谦卑自下,完全接受了人性的局限,我主是多么的慷慨!祂没有滥用祂的神力来躲避困难或劳力。让我们祈求天主,请祂教我们学习坚忍,热爱工作,品尝自我牺牲所带来的人性和神性高贵的甘苦!
当魔鬼第二次试探耶稣时,牠建议祂从圣殿的顶上跳下来,基督再度驳斥了利用祂天主大能的建议。基督并非在追求虚荣或炫耀,祂教导我们不要利用天主,把祂当做人生舞台的背景和谐剧来表现自我的伟大。耶稣基督热衷于实践天父的圣意,但祂不愿预测天主的计划,或提前施行奇迹。相反地,祂一步一步地走过人生险峻的道路和可爱的十字苦路。
在第三次试探中,魔鬼使用了类似的技俩;以王国,权力和荣耀来引诱耶稣。牠企图把只属于天主的敬礼变成人类野心所追求的对象,牠许诺给我们安逸的生活,只要我们俯伏在牠跟前,在偶像前面。我主强调天主乃是惟一值得受崇敬的,祂也确认了祂服务的意愿:”去吧!撒旦!因为经上记载: ‘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事奉祂!’”
让世界充满光明,作世界的盐和光 。这就是主对祂的门徒的使命所作的描述。也就是说,要把天主圣爱的喜讯,传遍大地四极。所有基督徒都应当以各种方式,为实行这一使命而贡献一生。
我还要加上一点,那就是,我们不该孤军作战,要动员大众,齐心协力,一起来做好这项把喜乐与平安带给人心的神圣工作。正如圣大额我略所说:「无论你的进展如何,你应当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以期在追求天主的道路上结伴同行。」
请你们牢记,主曾用一个比喻提醒我们:撒播莠子的家伙是”在人睡觉的时候” 来的。我们很易于陷入自私和浅薄的昏昧中,为许多转瞬即逝的空虚沉浮而烦恼,但对世界与人生的真谛却反而避不正视。这样的懵懂恍惚是件坏事。它窒息人性的尊严,置人于悲观愁闷的奴役之下。
有一件事应会让我们感到特别遗憾的,就是有些基督徒本来能作出更多贡献,却缩手裹足,躲在后面;他们原可以充分实践天主儿女召叫的要求,却因缺乏慷慨牺牲的气魄而没有发挥作用。我们也该负部分责任,因为我们蒙受信德的恩宠是为叫我们与他人分享,而不是要据为私有,把它隐藏起来的。 我们不可忘记,他们今生与来世的幸福,正处于危急关头。基督徒可生活得像奇迹般美好——只要我们承担起我们圣召的职责,我们便马上会体验到满足和平安。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辨认天主的恩赐 ,并且无条件地慷慨地作出回应。
因此,我们应当唤醒沉睡于梦魇中的人,提醒他们人生不是儿戏;生命是神圣的宝藏,是应该开花结果的。我们必须指点具有才干和志愿的人,教他们在生活中实践正道。基督催促着我们。我们要做使徒中的使徒,不仅要引导他人回归天主;也要使他们也去鼓励别人,让所有人都能认识耶稣基督。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4306/ (202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