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从家庭、挚友和朋辈中——更不用说从世界万民中,发现许多更相称的人,值得基督的召选,的确,那些更朴实明智的人,那些更有影响力和重要的人,那些更知恩慷慨的人。
顺着这思路想下去,我深感惭愧;同时也认识到人的逻辑不可能解释天主恩宠的领域。天主往往拣选不完善的工具,好让人看得更清楚是祂在工作。圣保禄想起他的召叫时战战兢兢地说:”最后,也显现了给我这个像流产儿的人。我原是宗徒中最小的一个,不配称为宗徒,因为我迫害过天主的教会。” 这就是塔尔索的扫禄所写的。他的人格和业绩,使历史为之肃然起敬。
我在前面讲过,我们本身无功可居。我们在天主召选之前,除了可怜,一无可取。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心中闪耀的光(信德),我们赖以相爱的爱(爱德),支持我们向上的渴望(望德),无一不是天主白白的恩赐。我们若不培养谦逊之德,迟早会忘记天主召选我们的缘由:就是为了我们个人的成圣。
如果我们常保谦逊,便能明白天主召唤的奇妙。基督亲手把我们从麦田里摘下来;撒种人用受伤的手掌,紧揑着一把麦粒;基督的血沐浴着种籽,浸透了种籽;然后,我主把麦粒迎风扬播,使之葬于土中,死而复活,繁荣孳生。
基督徒的生活,应当在天主仁慈的「保护伞」下成长发展;应当念念不忘天主仁慈的恩泽,检点行为,循规蹈矩,力求符合天主儿女的身分。那么,使我们的召叫深深扎根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呢?这些方法,是我们生活的支柱。今天,我想谈谈其中两种:内修生活与教理培育,即我们对信理的深刻认识。
先谈内修生活。真正了解什么是内修生活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人们一听到谈论内修生活,脑海里马上联想到阴森森的寺庙殿堂。足足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我不断地重复,内修生活不是那么一回事。我所说的内修生活,是普通基督徒的内修生活。他们大都生活在喧嚷的闹市中,生活在光天化日下,在街道上,在工作中,在家庭里,甚至在娱乐休憩中。只是,他们整天的生活,时刻都以耶稣为中心。这若不是持续的祈祷生活,那又是什么呢?你们不是真的要做一个祈祷的灵魂吗?不是要与天主建立亲密的关系,使自己得以圣化吗?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圣克莱孟写道:「人变成天主,因为他爱天主之所爱。」 这就是祈祷的灵魂一贯领悟的基督徒信念。
开始时是比较困难的。非下苦功去寻觅天主不可,要感谢祂慈父般切实的关怀。这并不是什么感情用事,而是天主的慈爱在灵魂深处,使你们逐渐察觉出来,心心相印,自有灵犀一点通。事实上,是基督在深情地寻找我们:”看,我立在门口敲门。” 你们的祈祷生活怎样呢?在白天,你们有要与祂畅谈心曲的冲动吗?那么,你们有没有向祂轻轻耳语,请祂稍候片刻,然后诚恳地与祂密谈呢?
在专为我主保留的谈心时间里,你们的胸怀扩大了,你们的意志加强了,你们的思想,在恩宠的辅助下,给人间的现实注满超性的内涵。结果是你们定下明确切实的善志,你们决心要改善自己的行为,要以更大的爱德待人接物,要像优秀运动员那样,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在这场基督徒仁爱与和平的斗争中奋斗到底。
于是祈祷持续不断,如同我们的心跳,我们的脉博。若没有天主的临在,便无默祷生活。若无默祷生活,我们为基督所做的工作,便毫无价值。因为”若不是上主兴工建屋,建筑的人是徒然劳苦。”
不过,我还想向你们提出一点。正因为对我们人来说,下定决心成圣成贤极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去修德务善。人际关系要因爱德而受启发,而不是以仇恨和冷漠为主导,还是遥遥无期。我们必须意识到财富的分配即使能做到合理均匀,社会的组织即使能和谐健全,人间还会有痛苦疾患、误会纠纷、生离死别、孤苦伶仃,以及我们本身种种局限性的苦恼经验。
面对所有这些重担,基督徒只能找到一个真正和肯定的答案,即十字架上的基督,一个受难而死的天主,一个博爱众人以致于祂的心被长矛所刺透的天主。我主对不义深恶痛绝,对犯不义之罪的人备加痛斥。但是祂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祂允许不义存在,因为不义是原罪造成的后果,是人类状况的组成部分。然而祂的心充满着对人类的爱。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苦恼,我们对公义的饥渴……所有这一切残酷折磨,祂无不藉十字架而加诸自己身上。
基督信仰对有关痛苦的教诲并不是花言巧语,自圆其说。它开宗明义首先呼吁我们接受与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痛苦。我不会隐瞒在我的一生中常常存在着痛苦;有许多次我真想放声痛哭。我可以喜悦地告诉你们这一点,因为我经常宣讲,并力图实践真理,那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找到的基督,祂就是「爱」。还有些时候,我对现实存在的不义和邪恶深恶痛绝。尽管抱定志向,并尽了自己的努力,但对未能纠正不义境况的局面,苦闷万分。
我向你们谈论痛苦时,并不只是空谈理论。我告诉你们面临痛苦,心寒胆颤之时,补救的办法就是要仰望基督,这并不只是他人的经验之谈。加尔瓦略山的景象向每一个人宣布,痛苦是必须圣化的,我们的生活必须与十字架结合。我们若能像基督徒一样忍受艰难困苦,我们的艰难困苦便会转化为赔补和补赎,使我们分享耶稣的命运,参与祂的生命。祂由于爱人,甘愿忍受种种酷刑折磨。祂生于贫困,活于贫困,死于贫困。祂受尽责难侮辱,毁谤中伤,诬告陷害。祂被门徒负卖,众叛亲离,孑然一身,祂经历惩罚的苦涩,最终被判死刊。如今,这同一位基督,身为人类的首生者与赎罪者,继续在祂的肢体身上受苦,继续在普世人类身上受苦。
痛苦是天主计划的一部分。这是真理,尽管我们难以理解。连耶稣自己在承受祂的苦难时也表现出相当困难:”父啊!祢如果愿意,请给我免去这杯吧!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祢的意愿成就!” 在这恳求和接受圣父旨意的张力之中,耶稣平静地走向死亡,宽恕那些钉死祂的人。
这种抱着超性态度接受痛苦的壮举,正是最伟大的胜利。耶稣藉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一举征服了死亡。天主从死亡中带出生命。天主子女的态度,并不是对可能发生的悲惨命运无奈接受,而是一份预尝胜利滋味者的成就感。因基督凯旋之爱的名义,我们基督徒应走向世界,通过我们的言行,播种和平与喜乐。我们应当战斗,和平地战斗,向一切邪恶、不义、罪恶开战。这样我们才能唤醒世人,人类遭遇的厄运,不是注定不变的。惟有天主的圣爱,天主藉耶稣圣心所显示的圣爱,才能为人类赢得光荣的精神凯旋。
上主会让你们有能力,去发现圣母忠实响应圣宠的许多其他特点。发现她生活中的这些特点,目的是为了要仿效她:仿效她的洁德,她的谦德,她的刚毅,她的慷慨,她的忠信……但是现在我要向你们谈的,是一个包含了其他所有一切的一面,因为它是内修生活成长的条件。我所要谈的是圣母的祈祷生活。
善用圣母今天分施给我们的恩宠,并随时响应人灵的善牧天主圣神的启迪,我们应严肃认真地与天主相处。我们不能老是躲在无名无姓的群众后面,苟且偷安。内修生活若没有让个人与天主相遇,它便不存在,就是这么简单。基督徒生活的大敌,莫过于肤浅浮泛。株守常规,撞钟度日,就是排除成为默观灵魂的可能性。天主把我们逐一找出来,我们也应该逐一回答衪:”你叫了我,我在这里。”
我们都晓得,祈祷就是与天主谈话。有人或许会问:「我们谈些什么呢?」谈些什么吗?大有可谈,你可以谈谈祂会感到兴趣的事情,谈谈你一天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谈谈耶稣的诞生、祂在世的时光、祂的隐居生活、祂的宣讲、祂的奇迹、祂赎罪的苦难与死亡,以及祂的复活。在三位一体的天主面前,我们请求中保圣母玛利亚,请求圣若瑟,我父我主,护守我们。我们还可以谈谈日常的工作情况,我们的家庭亲友,我们的志愿理想,我们的缺点过失。
我祈祷的主题就是我生活的主题。这便是我与天主谈话的方式。回顾反省自己的生活境况时,自然会意识到有哪些地方应当作出具体而坚决的改进,有哪些地方应当更好地顺从天主的圣爱,从而作出诚恳而具体的决定。我们不能忘记向圣神恳切祈求,请祂不要抛弃我们,因为”天主,你是我的勇力” 。
我们是普通基督徒,来自各行各业。我们的活动无非是日常事务。我们的生活有着习惯的节奏,天天如是,甚至有些单调。但是不要忘记,尽管我们的生活条件大同小异,但在天主眼中却有着超性的价值。天主对我们的一切作为无不深感兴趣,因为基督愿在我们的事务中降生成人,从内部来圣化我们最平凡的行动。
这思想是一个清晰客观的超性现实。绝不是热心的空想,用来安慰一下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基督关注我们的工作,不管是一次或是千百次;不管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工厂;不管是在店铺里、教室里,或是在田野间;不管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祂一概都深表关切。祂同样关心我们为了克服不佳情绪,抑制发火暴躁而暗自所作的克己牺牲。
在祈祷中重温这些善思。善用这些时机向耶稣说你钦崇祂。这样做,你便有了一个方案,身在世俗,置身闹市,时时处处,都可成为默观祈祷的人。这是我们在学习与基督契合的学府中应学的第一课。在这学府里,圣母玛利亚是最好的导师,因为童贞圣母不管周围发生什么,总是保持着这种信德的态度和超性的观点:”祂的母亲把这一切默存在心中。”
让我们恳求圣母帮助我们成为默观的人,教导我们辨识天主时刻在敲我们的心门。现在就让我们向她祈祷:我们的母亲,妳把启示圣父的爱的圣子带到世上来,求妳帮助我们,在每天的烦恼忧虑中认出基督;激励我们的思想和意志,好使我们能聆听天主的声音和恩宠的呼唤。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4521/ (202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