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忠告”的主題,《天主之友》中 ,一共有2個點。

聖多​瑪斯​指出​聰明​這​德性​有​三方面​要​考慮:​尋求​勸言,​判斷​正確,​下定​決心​ 註​四 。​要​明智​第一​步​是​承認​自己​不能​事事​都​知曉,​這​是​謙遜。​很多​時​在​作好​的​決定​前,​我們​也​無法​兼顧​所有​要​考慮​的​因素。​為此,​便得​聽別人​的​意見,​但​不​是​隨便​找​個​人​來問​就算,​我們​得​找​個​合適​的​人,​一​個​像​我們​一樣​真誠地​愛主​及​忠心​跟​隨主​的​人。​隨便​找​個​人問​是​不行​的,​一定​要​找​個​有​真知​灼見,​而​又​能​給​予​無私​忠告​的​人。

​其次​是​判斷,​因為​明智​要求​我們​作​適當​的​決定,​而且​要​儘快,​當然,​明智​有​時​要求​我們​先​齊集​所有​可以​影響​決定​的​因素​才​拍板,​但​如果​看到​要​做​的​遲遲​不​去​做,​尤其​看​到​別人​的​利益​瀕於​險境,​這​時​再​拖​延​就​屬​不​明​智​了。

一​個​人​明智​不​是​由於​他​從來​不​犯錯,​反而​是​他​常​常​樂於​糾正​自己​的​缺點,​他​寧願​二十次​都​射​不​中​紅心,​但​卻​不​願​採取​「甚麼​都​不​做」​的​消極​態度。​他​不會​愚蠢​地​草率​了​事​或​貿然​行事,​反之,​作​決定​前會​先想​及​所有​的​危機,​失敗​的​恐懼​也​未​能​竭止​他​行善​的​努力。​在​人生​中​我們​會​碰到​客觀、​懂得​衡量​輕重​的​人,​他們​不會​被​熱浪​沖昏​了​頭腦,​或​一味​只​考慮​有利​自己​的​因素。​直覺​上,​我們​會​信任​這些​人,​因為​他們​不​造作、​安靜​低調,​時常​正直​地​行事。

​這​心​胸​廣闊​的​美德​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過,​明智​的​最​高目​的​可​不​是​為了​贏取​社交​和​諧​或​避免​磨擦而​得到​平安,​明智​背後​最​基本​的​動機​是​承行​天主​的​旨意​;祂要​我們​坦率、​不要​孩子氣、​與​真理​為​友、​不惶惑、​不膚淺。​「明智人​的​心,​必​獲得​學問。​」​(箴​18:​15​)​天主​的​愛給​了​我們​這​學問,​這​最​終​的​學問會​救贖​我們,​為​所有​的​受造物​帶來​明暸​及​平安​的​賞報,​也​為​所有​的​靈魂​帶來​永生。

備註
註四

聖多瑪斯,Summa theologiae, II-II, q. 47, a.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