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和睦相處”的主題,《天主之友》中 ,一共有7個點。

當​我們​默​想主​的​話:​「我​為​他們​祝​聖​我​自己,​為​叫​他們​也​因​真理​而​被​祝聖。​」​(若​17:​19​)​我們​唯一​的​目標​就​變得​昭然​若揭:​追求​聖德,​或​換言之,​我們​聖化​自己,​為​的​是​聖化​他​人。​不過,​每​想​到​只有​很​少​人​接受​這​神聖​的​邀請,​誘惑​便​來​了,​加上​又​覺得身為​工具​的​我們,​談不​上​甚麼​價值。​老實​說,​比起​其他​人,​我們​是​少數,​而且​就​本​身來​說,​也​沒有​什麼​價值,​但​上主​的​肯定​卻​是​充滿​權威​的​;祂​說​基督徒​是​鹽​和​光,​是​世界​的​酵母:​「少許​的​酵母​就​能​使​整​個​麵團​發酵。​」​(​迦5:​9)所以​為​什麼​我​常​教​你們,​要​關心​每​一​個​人,​百分之一百​的​關心​每​一​個​人,​切勿​歧視​任何​人,​因​我們​確信​基督​救贖​了​所有​的​人,​祂切​願用​我們​這​一​小撮人,​雖然​本身​並​無價值​可言,​把祂​的​救贖​向​所有​的​人​傳揚。

​基督​的​門徒定​要​善待​他​人,​對​錯要​分明,​但​糾正​犯​錯人​的​時,​要​有​仁厚​的​心腸,​否則​不能​幫​他​聖化​他。​我們​要​學習​一​同​相處,​彼此​了​解,​彼此​寬待,​有​手足​之情,​常常​記​著聖​十字架​若望​所言:​「哪裏​沒有​愛,​注入​愛心,​便會​找到​愛。​」​ 註​四 ​就算​在​表面​最​缺乏​激勵​的​專業​工作、​家庭、​社會​環境​都​要​如​此​作。​你​我​都​要​緊抓​遇到​的​每​一​微細​的​機會,​聖化​它們,​聖化​自己​及​聖化​和​我們​分擔​工作​的​人,​這樣​才​能​感受到:​生命​中肩​負救贖​的​擔子,​是​何​等​甘飴​及​富激勵性​!

基督徒​的​公義​是​更​富​進取​的,​它​命​我們​證明自​已​是​感恩、​友善、​慷慨​的,​不論​順逆,​它鼓勵​我們​作​忠誠​的​朋友。​要​服​從​法律,​尊敬長官,​處事​不當​則​樂於​補救。​如​我們​公道,​我們​會​不誇​張​不吵​鬧​地盡​職業、​家庭、​社會​的​責任。​勤奮​工作​及​行使​自己​的​權利,​因​這​也​是​職責所​在。

​我​不​相信​無所​事事​的​人​可以​公道,​即意大利人​所謂​「甜密​地什麼​也​不​做。​dolce far niente.」​他們​有​時​嚴重​地​違反​了​最​基本​平等​的​原則,​那便​是​工作。​不要​忘​了​天​主造人​是​為了​「叫​他​工作。​ut​ operatur.」​(​創2:​15)​而​家庭、​國家、​社會​都​賴​有效率​的​工作。​我​的​孩子,​如視​正義為​物資​的​重新​分配,​那些​人​對​正義​的​看法​未​免太​離譜​了​吧!

聖良​曾​說:​「『鄰​人​』​不​單​指​與​我們​有​友情​或​有​親人​的​關係,​也​應​包括​和​我們​分享同​一​本性​的​人…​…​同一​的​造物​主造​了​我們,​並​給​了​我們​靈魂,​我們​生活​在​同​一​天​空下、​呼吸同​一​的​空氣、​過同​一​的​日子,​雖然​人​有​好壞、​正義​與​不義​之​分,​但​天​主對​所有​人​都​是​慷慨​和​仁慈​的。​」​ 註​五

​因​著​實行​新​的​誡命​我們​成為​天主​的​子女,​在​教會​內​我們​學習服侍人​而​不​是​被​人​服​侍(​參閱​瑪​20:​28​);​我們​發覺​自己​有力量​以​新​的​方式​去愛​所有​的​人,​又​知道​這​是​出於​基督​的​恩寵。​不應​將​感情​用事、​手足​情誼、​或令​人​生疑​的​熱忱​──​因​幫人​而​深信​自己​比別​人​優越​與​此​愛混淆​;​反之,​它意味​和​鄰人​和平​共處,​尊重​每​個​人​內​在​的​天主​肖像,​盡己​所​能​的​使​他們​反思​這​肖​像,​好讓​他們​轉向​基督。

​對​所有​人懷​有​愛德意謂​我們​向​每​個​人​福傳,​以​行動​表達​天​主偉​大意願​的​真理:​「天​主願​意​所有​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2:​4)

​如​我們​要​愛敵​人,​(我​是​說​對​方如​此​看​我們,​我​不​認為​自己​是​任何​人​的​敵人),​我們​更​有理​由​愛那些​遠離​我們​的​人,​那些​我們​覺得​不​吸引,​在​語言、​文化、​成長​背景​和​我們​相異​的​人。

究竟​我們​在​講那​一​種​愛?​聖經上​這​愛​的​拉丁文​是​dilectio,​為​叫​我們​清楚​明白,​它​不單​指愛​的​感覺,​卻​指​向​意志​的​決定,​因​dilectio 來自​選擇electio​一字。​所以​我​認為,​對​基督徒​而言,​愛​的​意思​是:​「意願​去愛。​」​在​基督​內​決定​為​靈魂​的​好處​而​工作,​沒有​區分,​為​他們​得到​最​大​的​好處​──即​認識​基督​並​愛慕祂。

​上主催迫​我們:​「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瑪5:​44)如​接觸​一些​排斥​我們​的​人,​雖​我們​不會​覺得​他們​有​吸​引力,​但​耶穌​堅持:​不要​以惡​還​惡;所以​我們​不要​浪費​任何​全心​服務​他​人​的​機會,​就算​有​時​很​困難,​也​要​在​祈禱​中記掛​他們。

​當​這​愛德dilect​io​的​對象​是​同一​信仰​的​弟兄、​又​或​按天​主旨意,​和​我們​一起​工作​的​父母、​丈夫​妻子、​子女、​手足、​朋友、​同事,​這​種​愛心​就​更​濃​郁​了,​若​沒有​這​來​自​天主、​朝向​天主​的​純潔​高尚​的​人性​愛心,​ ​也​就​沒有​愛德​這​回事。

我​想​重複​聖​神​透過​依​撒​依​亞​先知所​說​的:​「學習​行善。​discite benefacere.」​(​依1:​17​)​我​想​把​它​引伸​到​我們​內​在​種種​的​掙扎,​因​我們​絕​不能​認為​自己​過​的​基督徒​的​生活​已​有​所​成​就​或​完成​了,​基督徒​的​美德​是​每​天​努力​奮鬥​的​成果。

​舉​個​例子,​在​生命​中,​我們​如何​開始​學習​一份​工作?​首先​是​找出​想​要​成​就​甚麼​及​達到​的​方法,​然後​堅持​不​斷用​這​方法,​直​至​形成​了​鞏固​的​習慣。​學會​了​一樣​東西,​旋即​發現​其他​不懂​的,​它們​又​刺激​我們​繼續​工作,​永不​放棄。

​對​鄰人​的​愛其​實是​對​天​主愛​的​表達​;​所以,​我們​無法​設限​美德​的​成長,​對​天​主愛​的​唯一​衡量​就是​沒有​衡量,​因為​我們​一​方面​永​遠​感激​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另​一​方面,​天主​對​我們​─​─祂​的​受造物,​顯出​毫​不計較、​毫​無​底限​的​愛​的​特色。

​耶穌​在​山​中​聖訓​中,​向​所有​敞​開心​靈​聆聽​的​人​教導​愛德​的​神聖​誡命,​祂總結​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善待​他們​;​借出,​不要​再​有​所​希望:​如此,​你們​的​償報必​是​豐厚,​且​要​成為​至​高者​的​子女,​因為​他​對​待​忘恩​的​惡人,​是​仁慈​的。​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親​那樣​慈悲。​」​(路6:​35​─36)

仁慈​不單​是​有​憐憫​之心,​而​是​愛德​的​滿溢,​與​此​同時,​也​是​公義​的​滿溢。​慈悲​意謂​保持​一​顆生氣​勃勃​的​心,​跳躍​著人性​及​神性,​充滿​強烈、​自​我​犧牲​及​慷慨​的​愛。​聖保祿​在​一​首​讚歌​中​談到​這​美德:​「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7)

仁慈​最先​的​表達​是​引靈​魂​進入​謙遜​之​中,​當我們​坦誠地​看到​自己​一​無​是​處;​當​我們​明白,​沒有​天主​的​幫助,​最弱​最​渺​小​的​受造物​也​比​我們​好;​我們​看到​自己​可以​做​所有​錯事、​惡事;​看到​自己​是​罪人,​即使​我們​竭力​掙扎​不願​不​忠!​我們​有​何​資格​覺​得別人​差?​我們​又​如何​能​把​狂妄、​不容忍、​傲慢藏於​心​中?

​謙遜​引我們​善待​鄰​人,​就是​對人​的​諒解、​與​人​和平​相處、​寬恕​人​;​不去​製造​分裂,​永遠​作​個​加強​團結​的​工具,​這​一​切​不會​白費。​人​的​內心​深處​渴望​和平、​與​人團結、​尊重彼​此​權益,​在​如此​強烈​渴望​的​驅使​下,​人自然​想​把​彼此​的​關係​轉化​為​手足​之​情;​這​渴望​深刻​的​反映​出刻​在​人心​深處​的​狀況:​因​我們​是​天主​的​子女,​我們​的​手足​情誼​不​是​陳腔濫調​或​白日夢,​反而​是​目標,​儘管​困難​重重,​總是​會​達到​的。

​作為​基督徒,​我們​要​向​懷疑​或​憤世​嫉俗​的​人​顯示​這​愛​是​可能​的​——要​對​愛​失望​的​人​或​對​人生​有​懦弱​看法​的​人,​付出​真感情​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人性​與​生具來​的​自由​會​反抗​天主,​即使​這​反抗會​是​無效​的​苦澀,​然而​這​愛​並​非​不可能​達到,​因為​它出於​天主​對​我們​以及​我們​對​天​主愛​的​結果。​倘若​你​我​想​擁有​它​——​耶穌​也​希望​我們​享​有它,​那​我們​對​人生​的​受苦、​犧牲、​無私​的​奉獻​就​有​更​豐富​的​全面性​了​解。

現在​我們​肯定:​基督徒​生活​中​最​主要​的​美德​與​扭曲​的​愛德,​毫無​相似​的​地方,​但​為​何​需要​不斷​宣講​它?它​是否​只​適合​宣講​而​缺少​在​日常​實踐​的​機會?

​環顧​四周,​我們​有理​由​相信​愛德​是​空洞​的​德行,​但​從​超性​角度,​我們​可以​看到​這​匱乏​的​根由​是​因​我們​缺乏​和​主耶穌​基督​那​持續、​密切​的​個人​關係,​加上​忽略​聖神​在​靈魂​中​的​工作,​而​聖神​的​初果​正​是​愛德。

​對​聖​保祿​的​勸告;​「你們​應​彼此​協助​背​負​重擔,​這樣,​你們​就​滿​全​了​基督​的​法律。​」​(​迦6:​2)​有​位​教父​這樣​說:​「因愛​基督​的​緣故,​我們​能​輕易​地容​忍別人​的​弱點,​包括​那些​缺乏​善工,​我們​未​能​去愛​的​人。​」​ 註​六

​這​就是​引領​我們​在​愛德​成長​的​途徑,​如​相信​將​愛天​主放​在​一邊,​先要​參與​慈善​活動​或​社會​工作,​才​會​有​愛德,​就是​誤解,​「我們​不要​為了​關​注鄰​人​的​病痛​而​忽略​了​基督,​因​我們​應​為​愛基督​而​愛病者。​」​ 註​七

​不斷​注視​耶穌,​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為了​服事​人​(​參閱​斐2:​6─​7)。​只有​跟祂​這​方​向,​我們​的​理想​才​有​價值​;​找​尋愛​的​合一,​和​所​愛​的​認同,​和​基督​結合,​我們​便​被​祂​奉獻​的​生活、​無限​的​愛、​祂​的​犧牲​至​死所​吸引。​基督​使​我們​面對​最終​的​抉擇:​一​是​在​自私​的​孤立​中度日,​或​是​奉獻​自己​及​所有​精力​去​服​事​人。

備註
註四

參閱聖若望十字架 Letter to María de la Encarnacion, 6-VII-1591

聖經引句
備註
註五

聖大良,Sermo XII, 2(PL 54, 170)

聖經引句
備註
註六

聖奧斯定,De diversis quaestionibus LXXXIII, 71, 7(PL 40, 83)

註七

聖奧斯定,De diversis quaestionibus LXXXIII, 71, 7(PL 40, 83)

聖經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