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理智”的主題,《天主之友》中 ,一共有3個點。

慈母教會​常常​讚揚​自由,​但​從​古​至​今都​不贊成宿​命論。​教會​認為​每​個​靈魂​都​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忠於​善​的​人會​有​永生,​選擇惡​的​要面對​永火。​」​ 註​七​ 人​可以​擁有​這​種​自主​的​能力,​使​我​深感震撼,​這​能​力​其​實​正​顯出人​的​尊貴!​「罪真​是​個​自主​的​惡,​如果​罪​不​發​自人​的​意願,​那它​就​不​是​罪​了。​這​是​再清楚​也​沒有​的​了,​但是​世上​只有​許多​愚昧​的​人​和​少數​的​聰明​的​人,​懂得​這​番​道理。​」​ 註​八

​我​衷心感謝​天主,​因為,​祂使​我們​生來​就​有​無可​阻擋​地趨​向善​的​傾向,​「祂​認為​僕人​如​能​自由​地侍​奉祂,​這​對​人會​更好。​」​ 註九​ ​天主​的​愛和​仁慈​有​多​偉​大!​當​我​想到​他​對​我們​這些​孩子​的​「神聖​的​揮霍」,​我恨​不得​自己​有​上千​的​口舌、​上千​的​心肝,​可以​不斷​地讚​美​聖父、​聖子​和​聖神。​試​著​想​想;​全​能​者​天主,​因​著祂​的​旨意,​統治​宇宙​塵寰,​但​祂​卻​不要​被​迫奴​隸式​的​服侍,​反而​要​擁有​自由​的​子女。​雖然,​因​原祖​父母​的​犯罪,​我們​生來​就​傾​向​罪,​proni ad peccat​um,​但​天​主​卻​放​在​我們​靈魂​內​一點祂​無限​的​智慧,​讓​我們​被​善​吸引,​及​渴望​平安。​祂使​我們​明白,​只要​我們​讓​這​永​生生命​的​種子​在​我們​的​內心​生長,​我們​就​可​達到​真理、​快樂​和​自由。

我們​要​堅強、​忍耐、​平靜​及​沈著,​但​不可​像​有​些​人​賺得​了​泰然,​卻​忽略​了​他們​的​弟兄​或​不斷​行善​的​巨大​責任。​我們​可以​保持​平靜​因為​能常​懷​寬恕,​而​每​件​事,​除了​死亡,​都​有​解決​的​方法,​但​為​天​主子女,​死亡​卻​是​生命。​我們​要​保持​平安,​因​這樣​我們​才​可理智​地​行事,​因​平靜​的​人才​能​思考,​才​能​思慮​得失,​才​能​細察​自己​行動​的​法律​後果,​因而​可​平靜、​決斷​地​作出​行動。

一​個​人​明智​不​是​由於​他​從來​不​犯錯,​反而​是​他​常​常​樂於​糾正​自己​的​缺點,​他​寧願​二十次​都​射​不​中​紅心,​但​卻​不​願​採取​「甚麼​都​不​做」​的​消極​態度。​他​不會​愚蠢​地​草率​了​事​或​貿然​行事,​反之,​作​決定​前會​先想​及​所有​的​危機,​失敗​的​恐懼​也​未​能​竭止​他​行善​的​努力。​在​人生​中​我們​會​碰到​客觀、​懂得​衡量​輕重​的​人,​他們​不會​被​熱浪​沖昏​了​頭腦,​或​一味​只​考慮​有利​自己​的​因素。​直覺​上,​我們​會​信任​這些​人,​因為​他們​不​造作、​安靜​低調,​時常​正直​地​行事。

​這​心​胸​廣闊​的​美德​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過,​明智​的​最​高目​的​可​不​是​為了​贏取​社交​和​諧​或​避免​磨擦而​得到​平安,​明智​背後​最​基本​的​動機​是​承行​天主​的​旨意​;祂要​我們​坦率、​不要​孩子氣、​與​真理​為​友、​不惶惑、​不膚淺。​「明智人​的​心,​必​獲得​學問。​」​(箴​18:​15​)​天主​的​愛給​了​我們​這​學問,​這​最​終​的​學問會​救贖​我們,​為​所有​的​受造物​帶來​明暸​及​平安​的​賞報,​也​為​所有​的​靈魂​帶來​永生。

備註
註七

象徵彙編《亞大納削信經》

註八

聖奧斯定,De vera religione, 14, 27(PL 34, 133)

註九

聖奧斯定,De vera religione, 14, 27(PL 34,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