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比喻中那欠一萬個德納的僕人(參閱瑪18:24),就是我們在主前的寫照。我們也找不到錢還債;我們的債台因犯罪而高築。雖然我們立志抵抗犯罪,但永不能還清巨債,不過,主的仁慈補償了人對公義的無助,主免了我們的債,「因為他是美善寬仁的,他的仁慈永遠常存。」(詠105:1)
這比喻有令人意外的結局,那債台高築的僕人得了寬免,但對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卻毫不留情。他多小氣!老實講,他有權要回他應得的,但我們心中感到嫌棄,知道他的殘酷遠非公道,他一刻之前才得到憐憫與諒解,但為何不能對他的債戶有多些忍耐?公道非只奉行權利和義務,像用數學的加減法解決難題一樣。
基督徒的公義是更富進取的,它命我們證明自已是感恩、友善、慷慨的,不論順逆,它鼓勵我們作忠誠的朋友。要服從法律,尊敬長官,處事不當則樂於補救。如我們公道,我們會不誇張不吵鬧地盡職業、家庭、社會的責任。勤奮工作及行使自己的權利,因這也是職責所在。
我不相信無所事事的人可以公道,即意大利人所謂「甜密地什麼也不做。dolce far niente.」他們有時嚴重地違反了最基本平等的原則,那便是工作。不要忘了天主造人是為了「叫他工作。ut operatur.」(創2:15)而家庭、國家、社會都賴有效率的工作。我的孩子,如視正義為物資的重新分配,那些人對正義的看法未免太離譜了吧!
主接近祂受造物的方式是使我們渴慕更高的事物,渴望被提昇及做好。現在我想你有同樣的渴慕,因為我希望你深信祂在你靈魂內放置的信心,你讓祂在你內作工,你會在你所處的地方,成為比你想像中更有用的工具,不要讓懦弱出賣天主放在你內心的信靠,或對基督徒生活的困難帶有天真的了解。
我們對這些困難不要太驚訝,因人的墮落,我們內心有股拒絕恩寵的抗爭傾向,它來自原罪的傷痕,又因個人的本罪加劇,故此,我們要藉著每天既世俗也神聖的工作,引導人走向天主的愛,不斷奮力向上,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有謙遜及痛悔的心,信賴天主的幫助並盡力而為,好像一切都依賴著我們。
當我們打這場直到死亡才終止的仗,我們不排除會被內外敵人猛攻的可能性,還不止這些,有時還要被過去無數錯誤的記憶所追擊,但我以天主之名告訴你:不要失望,如果這發生了(不須發生,也不常發生),用它作為與主更密切結合的動機,因祂選了你作祂的孩子,祂必不放棄你,祂准許考驗把你絆倒,讓你能更愛祂,更清楚祂恆常的保護和愛。
對在十字架寬恕我們的基督懷有希望,因祂仍通過修和聖事寬恕我們,我們常常「有正義的耶穌基督作護衛者,祂自己就是贖罪祭,贖我們的罪過,不但贖我們的,而且也贖全世界的罪過。」(若一2:1─2)所以我們一定會贏。
不論發生甚麼,繼續向前!抓緊主的手,緊記天主不會戰敗,如你因某種緣故離開了主,謙遜會領你再開始,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斷重演;讓修和聖事糾正你痛悔的心,那真是天主愛的奇蹟,因著這聖事,主潔淨你靈魂,使你充滿喜樂與力量,阻止你要放棄打勝仗的意念,幫你在黯淡時仍不倦怠地回歸祂。此外,天主之母,我們的母親,慈祥般的看顧,扶持你走每一步。
聖經上說:「義人也七次跌倒。」(箴24:16)每次我讀這句,我心靈就不禁在愛和憂傷中顫慄,這顯示主和我們相遇,並告訴我們祂是何等仁慈、溫柔寬容無邊,請堅信天主不想我們做可憐蟲,但祂深知我們的卑劣,會使我們在軟弱中成聖。
正如我所說,我在愛中發抖,因我坦然看到自己不值一文,一無所是,一無所有,一無所能,我甚麼也不是,但天主卻是一切,同時我們又彼此相屬,皆因祂不拒絕或放棄我,你見過有比這更大的愛嗎?
我也因憂傷顫慄,回顧所作的一切,我對自己無窮的失敗,訝異不已,我要做的就是省察自己在今晨起床後幾小時的行為;發現自己如此缺乏愛及信德的回應,這使我憂傷,但不乏平安,我俯伏在天主跟前,告知祂我的一切;祂馬上幫我,給我信心,我聽到祂在我心深處不斷說:「你是我的,meus es tu.」(依43:1)我知你是怎樣的,我一直知道的,向前進!
情況一定會如此,如我們繼續努力把自己放在主前,當我們明白主的愛和召喚常在,我們的信心會增加。天主絕不倦於愛我們,望德顯示如沒有主,我們連最小的事也作不成,但有了天主的聖寵,我們的傷口會很快癒合;有祂的力量包裏,我們可避開敵人的攻擊,而我們便會進步。總之,明白我們是劣等的泥土,會加強我們對基督的望德。
望德使我們肯定;天主以祂全能的旨意管理我們,給予我們所需,望德使我們察覺天主對人的俯就善意,包括你和我;祂常俯聽我們,永不厭倦,祂關心你的快樂、成功、情愛,也關心你的憂慮、痛苦和失敗,所以明知自己軟弱也要對主有盼望;不論得意、失意皆要求天父仁慈的護佑,我們堅信自己的一無是處(要承認我們是零並不需要太大的謙遜)會轉化成不可抗拒的力量,因基督是在一連串的零左邊的壹字,祂把零變成天文數字。「上主是我生命穩固的保障,我還害怕何人?」(詠26:1)
養成在每件事背後找尋天主的習慣,明白祂常在等我們、默觀我們、要我們跟隨祂,但不需放棄在世指派的工作地點,為了與主同行,我們在行走人生時,要時時警覺及有奮鬥的決心。
讓我們在希望中成長,也就是加強信仰,信德實在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希11:1)讓我們在此德行中成長,讓我們乞求上主增加內心的愛德;終究一個人只能真正信賴他全心全意熱愛的那位,可以肯定愛主是絕對值得的,你我由經驗得知:戀愛中的人毫無猶疑地彼此奉獻,他們倆人全心相愛,那麼天主的愛該是怎樣?你難道不明白基督為我們每一個人而死?是的,為了我們可憐的小心眼,耶穌付出了祂救贖的犧牲。
我主常向我們訴說祂死亡、復活的獎賞:「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訴了你們,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若14:2─3)天國是塵世路途的最終目的地,耶穌先我們而去,在那裡等待我們,與我尊敬的聖母和聖若瑟在一起,還有眾天使及聖人。
就算在宗徒時也有異端嘗試使基督徒喪失望德:「我們既然傳報了基督已由死者中復活了,怎麼你們中還有人說:死人復活是沒有的事呢?假如死人復活是沒有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宣講便是空的,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15:12─14)我們的道路是神聖的,因基督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參閱若14:6)。只要我們不和祂分離,我們定會有永恆福樂的贈品。
我想重複聖神透過依撒依亞先知所說的:「學習行善。discite benefacere.」(依1:17)我想把它引伸到我們內在種種的掙扎,因我們絕不能認為自己過的基督徒的生活已有所成就或完成了,基督徒的美德是每天努力奮鬥的成果。
舉個例子,在生命中,我們如何開始學習一份工作?首先是找出想要成就甚麼及達到的方法,然後堅持不斷用這方法,直至形成了鞏固的習慣。學會了一樣東西,旋即發現其他不懂的,它們又刺激我們繼續工作,永不放棄。
對鄰人的愛其實是對天主愛的表達;所以,我們無法設限美德的成長,對天主愛的唯一衡量就是沒有衡量,因為我們一方面永遠感激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另一方面,天主對我們──祂的受造物,顯出毫不計較、毫無底限的愛的特色。
耶穌在山中聖訓中,向所有敞開心靈聆聽的人教導愛德的神聖誡命,祂總結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善待他們;借出,不要再有所希望:如此,你們的償報必是豐厚,且要成為至高者的子女,因為他對待忘恩的惡人,是仁慈的。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親那樣慈悲。」(路6:35─36)
仁慈不單是有憐憫之心,而是愛德的滿溢,與此同時,也是公義的滿溢。慈悲意謂保持一顆生氣勃勃的心,跳躍著人性及神性,充滿強烈、自我犧牲及慷慨的愛。聖保祿在一首讚歌中談到這美德:「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7)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amigos-de-dios/56952/ (202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