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捕捉狐狸,捕捉毀壞葡萄園的小狐狸,我們的葡萄園正在開花啊!」(歌2:15)在小事上要非常忠信,這樣我們可學習投向聖母懷中,像她的孩子。開始講道時,我不是說我們仍年幼,自從決意跟隨天主,才是我們真正年歲的開始嗎?只有這樣,我們的邪惡和渺小,才會在天主之母的聖潔和偉大處找到力量,因她亦是我們的母親。
另一宗真實的事,話語令人驚訝,也可幫你們反省;很多年前,我為多個教區的神父主持退省,我友善地邀請他們單獨談話,解開心結,因為神父也需要兄弟之愛及忠告。其中一人態度有些粗魯,但是個誠實有為的人。我嘗試溫和、肯定地引導他,希望能治癒他內心可能受到的創痛,忽然,他打斷了我說道:「我真嫉妒我的驢子,它為七個堂區工作,真是無懈可擊,如果我是這樣便好了!」
坦誠地省察你的良知,或者你我皆比不上那位鄉村神父誇獎的驢子,我們努力工作,有許多責任要負擔,在別人眼中,某件工作可能很成功……但在天主面前,真能問心無愧嗎?我們曾認真試過侍主侍人嗎?你可曾追隨自己自私的計劃?追求個人的榮耀?追求個人的野心?追隨世上轉眼成空的成就嗎?
可能我是直言不諱,因為我想你和我一起發痛悔,當我們想及自己的不忠信,所有的缺點、軟弱、怯懦──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經驗;讓我們一起,由心深處,像伯多祿那樣向主懺悔:「主啊!一切你都知道,你曉得我愛你。Domine, tu omnia nosti, tu scis quia amo te!」(若21:17)我更會這樣說:「你知道我愛你,正因我的邪惡,使我更依靠你作我的力量。quia tu es, Deus, fortitudo mea.」(詠42:2)讓我們由痛悔作起點,重新開始。
你們不要像一般人待己以寬,反之,律己要嚴。我們有時會過於憂慮自己的健康,擔心休息不夠。當然休息是必須的,因為我們需要恢復精力去應付每天的工作,但就像我多年前寫下的:「休息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放我們的注意力在不需那麼多精力的活動上。」
有時,因脆弱的藉口,我們會放鬆自己,忘了肩上的責任。我們滿足於得過且過的心態,被虛假的理性所迷惑,浪費時光。不過,撒殫可不會放假的,請聽聖保祿怎樣和身為奴隸的基督徒談工作的:「不要只在人眼前服事,好像單討人的喜歡,而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天主的旨意。」(弗6:6│7)這真是上乘的忠告啊!
讓我們向主耶穌求光照,請祂幫我們去發現,在任何時刻,這神聖的意義:將職業轉化為成聖召喚可依賴、旋轉的樞紐。聖經上稱耶穌為「木匠,瑪利亞的兒子。faber, filius Mariae.」(谷6:3)那我們也要驕傲地以行動去証明我們是工人,是真正工作的人!
如果我是天主的使者,但未能完成工作,而我們在職業上的投身也不及他人的盡力,不肯自我犧牲,別人會覺得我們漫不經心、不可靠、輕浮、沒有良好工作習慣、懶惰、無用……,那又如何談得上忠心的侍奉?那些忽略自己責任的人,對靈性生活上的責任也會難以承擔。「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忠信;在小事上不義的,在大事上也不義。」(路16:10)
「因我們深信天主無處不在,所以犁田時讚美主,航海、商業往來時,也頌揚祂的仁慈。」 註四 這樣就可以時時與主結合,就算覺得自己獨處一隅,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像那些困在戰壕內的年輕人一樣,也會因著不斷努力工作而寓於主內。你要學習把工作轉成祈禱,因你在天主聖父、聖子及聖神內開始及完成它。
但勿忘記你也在人的當中,而他們也對你會有所期望,為基督作見証。所以,就人方面,我們也要努力,不要叫認識或愛我們的人,看到我們工作時的模樣而羞愧。如果你工作時懷著我給你說的精神,你不會叫別人或自己感到羞愧。你不會像建塔的人:「免得他奠基以後,竟不能完工,所有看見的人都要譏誚他而說:『這個人開始建造,而不能完工。』」(路14:29│30)
相信我,如你懷有這超性的見解,你會置桂冠於你的工作,你會完成主教座堂的建築,直至放上最後的一塊石頭。
你或許會問,如何能常常懷有盡善盡美地完成工作的精神?答案請聽聖保祿所言:「應有丈夫氣概,應剛強有力,你們的一切事,都應以愛而行。」(格前16:13│14)做任何事都要以愛而行,不要懼怕、不要苟且,好去侍奉天主。
我最愛重複以下的詩句,雖然它們平實無奇:
「我的生命都只有愛,
但是,如果我熟悉愛,
那是因為我曾深深地痛苦過;
世上沒有更好的愛人,
比得上那曾深深受苦楚的那一位。」
為了愛而做好你的職務,因為你愛,所以你會嚐到被誤解的苦澀、不公平的待遇,別人對你忘恩負義,或別人認為你是失敗者,不過不要緊,你最終會看到你工作的奇妙成果——永生的許諾!
一個人明智不是由於他從來不犯錯,反而是他常常樂於糾正自己的缺點,他寧願二十次都射不中紅心,但卻不願採取「甚麼都不做」的消極態度。他不會愚蠢地草率了事或貿然行事,反之,作決定前會先想及所有的危機,失敗的恐懼也未能竭止他行善的努力。在人生中我們會碰到客觀、懂得衡量輕重的人,他們不會被熱浪沖昏了頭腦,或一味只考慮有利自己的因素。直覺上,我們會信任這些人,因為他們不造作、安靜低調,時常正直地行事。
這心胸廣闊的美德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過,明智的最高目的可不是為了贏取社交和諧或避免磨擦而得到平安,明智背後最基本的動機是承行天主的旨意;祂要我們坦率、不要孩子氣、與真理為友、不惶惑、不膚淺。「明智人的心,必獲得學問。」(箴18:15)天主的愛給了我們這學問,這最終的學問會救贖我們,為所有的受造物帶來明暸及平安的賞報,也為所有的靈魂帶來永生。
如果在跌倒的痛楚裡能找到重新上路的力量,那跌倒又何妨?不要以為聖人永遠不會跌倒,只是他們跌倒後,常會謙卑固執地站起來。如果義人每天會跌倒七次,(參閱箴24:16)那我們可憐的受造物,因軟弱而跌倒又怎值得驚奇或失望?如我們在祂內找到力量,我們可繼續前進:「凡勞苦重擔的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得到安息。」(瑪11:28)主啊!多謝你,上主,唯你是我的力量、我的堡壘,我的干城。Quia tu es, Deus, fortitudo mea.(詠42:2)
如你想內在生命有進展,那便要謙遜,也常要充滿信心地向主及祂的母親求助,因她也是你的母親,不論最近一次跌倒的傷口仍有多疼,再次平靜地擁抱十字架,不要不安,但要說:「主,有你的助佑,我要鬥爭下去,我忠信地回應你的邀請。我不怕攀陡坡也不怕每天刻板的工作,或是荊棘及鬆掉了的石塊,我知你的仁慈在助祐我,在路的盡頭,我會找到永恒的快樂,充滿永遠的喜樂和愛。」
後來,作者在同一的夢境看到第三條路;像第二條路,它也很狹窄、陡斜及崎嶇,行人認真嚴肅地走,也是困難重重,但最終他們也像第一條路的人,跌下了懸崖,這便是偽善者之路,這些人缺乏了正確的意向,他們的動機是虛假的熱忱,讓自私及現世的野心防礙了神聖的工作。「去了解一件艱巨的工作,只為贏取別人的仰羨;而或是為了世上的賞報去力守天主的誡命,都是愚蠢的。誰為了現世的利益而實踐美德,就像一個人為了幾文錢而賣了無價的傳家寶。他本可以贏得天堂,但他卻因易逝的讚美而放棄……。所以說偽善者的希望像努力編織的蜘蛛網,但最終卻被死亡的風一口氣吹掉了。」 註二
我向你講這些嚴肅的真相,為叫你小心省察你行為的動機,好使你能有所改正,凡事為天主、為同胞而作。勿忘天主曾經過我們身旁、曾慈愛地注視並說:「以聖召召叫了我們,並不是按照我們的行為,而是按照他的決意和恩寵:這恩寵是萬世以前,在基督耶穌內賜予我們的。」(弟後1:9)
淨化你的動機;為了愛主而做一切的事,愉快地擁抱每天的十字架,我重複這點上萬次,因我深信每個基督徒都應牢記在心。不單要忍受肉體、精神上的困難、痛苦,要更進一步;愛它們、為補贖己罪及眾人的罪,而把它們奉獻給天主,那樣,我們就不必因它們感到痛苦。
我們背的再不是普通的十字架,而是基督的十字架,知道救主曾背負它,為我們是多麼安慰,我們會像基勒乃人西滿那樣合作;他從田裡工作了整天,正想好好的休息,卻被迫去幫耶穌。沐浴在愛河的靈魂,不會以基勒乃人西滿(參閱谷15:21)那份自願為苦,反之會視為伴同耶穌受苦的人性、貶抑自己的機會。這樣我們才能肯定自己接近主,祂賜福我們,讓我們分擔祂的工作。
許多人向我提及主業團的孩子充滿喜樂、又能把喜樂傳給他人,面對如此明顯的事實,我唯一的答案是:他們的喜樂植根於對生死的無懼;厄運不能擊倒他們;他們每天持犧牲的精神生活,雖仍有缺失和軟弱,他們隨時為了使別人更易走基督徒的道路而預備棄絕自己。
當我向你們講話,我知你們嘗試在主前反省自己過往的行為。那些使你心煩意亂、內心不平安的困擾,難道不是因你不能回應聖寵的召喚而產生的嗎?又或你像偽善者一樣只為自己著想?為了做給別人看,才換上一副基督徒的態度,其實內心不願放棄自我、不願克制難以駕御的情欲,不像耶穌一樣,無條件地完全奉獻了自己。
你看,在聖體櫃前默想,可不能只聽神父講話,好像讓他取代了你們發自內心的祈禱,我只是給你們一些提議、一些指示,但你要出力接受、反省它們,配合你現有的處境,使它們變成你和天主間的談話。在天主給你的光照下,分辨那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因著天主的恩寵,修正你的道路。
感謝主,祂使你們無私地做了許多善工,你們可與聖詠的作者同唱:「他把我從禍坑與污泥中救出,放我在磐石上,穩定我的腳步。」(詠39:3)請你求祂也寬恕你的懈怠及你所曾走過偽善者虛妄之路,口裡說你渴求主的榮耀及鄰人的好處,但事實上是為了自己的名譽,勇敢慷慨些說「不」,你不要再欺騙天主及他人了。
「應如初生的嬰兒,貪求屬靈性的純奶。Quasi modo geniti infantes, rationabile, sine dolo lac concupiscite.」(伯前2:2)聖伯多祿這話多美妙!禮儀加了聖詠80:2「請眾代向助祐我們的天主歡舞,向雅各伯的天主歡呼。exsultate Deo adiutori nostro: iubilate Deo Iacob.」這就更適合。但今天且不去默想祭台上那激發我們由心底向耶穌發出最高讚美的聖事,而集中在那願高貴、熱切生活信德的人對天主孝愛的肯定,及這肯定的效果。
我不想在這裡詳細講,(在聖體櫃內的耶穌知曉一切。)但我的經歷使我明白自已是天主的兒子,我經歷進入天父內心的喜樂,藉著天主愛的力量和我的卑微,改正、潔淨自己,侍奉天主,以及明白和寬恕他人。
所以我堅持你我都要更新,從易於陷入軟弱的睡眠中醒過來,立即深深地覺省我們是天主的兒女的身份。
耶穌在東方生活的例子,會使我們充滿這真理:「如我們接受人的證據,那天主的證據更大。」(若一5:9)天主的證據包括了什麼?聖若望如此說:「請看父賜給我們何等的愛情,使我們得稱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們也真如此……可愛的諸位,現在我們是天主的子女。」(若一3:1─2)
多年來我堅持從上面的快樂現實汲取支持,不論處境如何,雖有少許變化我都這樣祈禱:「主,你放我在這裡,交託我辦這辦那,我完全信靠你,我知你是我的父親。我知道小孩對父母絕對地信任。」我的司鐸經驗告訴我,把一切放在天主手中,我們的靈性會有更強、更深、更平靜的虔誠,這使我們懷著正直的心去不斷工作。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amigos-de-dios/57020/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