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乎人言 ”的主題,《天主之友》中 ,一共有2個點。

不要​讓​任何​虛偽​的​藉口​成為​絆腳石,​下藥時​不要​手軟,​以​慈母​的​心腸,​像慈​母​般​溫​柔地​處理​當孩童​嬉戲時​所​跌傷​的​大小​的​傷口。​若要​等​幾​個​鐘頭,​那就​等​吧,​但​不要​拖得​太久,​否​則​成​了​怯懦​或​只為​自己​的​方便,​這​都​和​審慎​相反,​每​個​人,​特別​是​訓練別​人​者,​更​不要​怕觸​及​和​消毒​傷口。

​有​人會​在​需要​治療,​但​猶疑、​或​不願​盡責​的​人旁​狡猾​地​耳語:​「師傅,​我們​知道你​是​真誠​的​……」​(瑪​22:​16)​不要​忍受​諷刺​的​讚美。​不盡責​的​人​不​是​師傅,​因​他們​不教​真理​的​道,​他們​也​不​忠信,​因​虛假​的​審慎​使​他們​輕視​清晰,​輕視​經得起​上萬​次​考驗​的​指引,​視其​為​誇大​的​言詞,​考驗​包括​正直​的​行為、​年齡、​管理​科學、​對人性​軟弱​的​認識、​對​每​隻羊​的​愛,​這些​指引激勵​我們​發言、​插手​及​表示​關注。

​假老師怕觸到​問題​的​癥結,​他們​不理​責任,​一想​到​要​下​疼痛​的​解毒​劑​就​不​自​在,​這​態​度​肯定​不​審慎,​且​缺乏​虔敬​和​常理,​只​顯示​膽小、​缺少​責​任感​及​愚昧,​他們​一見​大難​便​心慌,​想阻止​惡運​已​太遲,​他們​忘​了​審慎​要求​我們​「及​時」​尋求、​傳遞​鎮定​的​勸告,​出自​成熟​的、​有​經驗​和​遠見​的、​未​受​壓抑​的​言詞。

讓​我們​再​看​瑪竇:​「我們​知道你​是​真誠​的,​按​真理​教授​天主​的​道路。​」​(瑪​22:​16)​這​種​嘲諷​並​不​使​我​訝異,​這些​人​只想扭​曲主​的​話,​乘祂​失言​時​捉​住祂。​他們​沒有​簡潔​地​解釋​自​認為​無法​解決​的​問題,​卻​借​應出​自​朋友、​心地​誠懇​的​讚美​來​使師​傅​混淆。​我​細​想法利​塞人​的​方法,​不​是​要​變得​懷疑,​但​要​學得​審慎,​不致​被​聽上​去​像​讚美、​或​由​衷​的​言詞​詐騙,​就​像​今日​福音​裡​的​一樣,​「你」​不​看人​的​情面,​「你」​為​所有​人​而來,​沒有​任何​事​可​防礙​「你」​傳播​真理​及​教導​美​善(​參閱​瑪​22:​16)。

​我​再​說,​我們​要​審慎,​但​不要​懷疑,​盡量​信人​所言,​做人​要​高貴。​我​認為​一​個​基督徒、​忠誠​人​──​我​完全​相信​你們​每​一​個​──​的​話,​比一百​個​公證​人​異口​同聲​的​簽名​更​具​價值。​雖然​我​有​時會​因​信人​而​受騙,​但​我​仍​對​人​有​信心,​不願​剝奪​他​作人​及​天主子​女​的​可信性,​我​保證​我​從​未​因​信人​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