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的合一”的主題,《天主之友》中 ,一共有6個點。

一般​世俗​或​「虔敬派」​對​基督徒​的​看法:​前者​是​說​他們​的​人性​是​有​所​欠缺​的,​因​世俗​認為​福音​的​要求​根本​是​窒息人性,​「虔敬派」​則​認為​人性​是​如​此​墮落,​它會​威脅​信德。​這​兩​種​看法​其​實​都​不能​把​握​基督​「道成​肉身」​及​「居住​在​我們​中間」​的​意義​(​若1:​14)。

​作為​人、​基督徒​及​神父,​我​深信​人心​無論​如何​沉溺​在​罪惡​之​中,​仍​隱​藏​著​一​絲​高貴,​就​像​灰​爐​中​的​餘燼。​因為​只要​我用​基督​的​話​與​個別​的​心談話,​它們​都​會​回應​的。

​許多​人​都​忽略​了​天主,​或者​他們​沒有​機會​聽到​天主​的​話,​又​或​聽過​後​就​忘掉,​但​他們​的​品性​是​誠實、​忠心、​富同​情心​及​誠懇​的。​我​認為​這些​人​對​天主​也​會​慷慨​大方​的,​因為​人性​的​美德​原​是​超性​美德​的​基礎。

當然,​光靠​這些​人性​品質​是​不夠​的,​因​只有​靠​基督​的​恩寵,​人才​會​得救。​但​如果​一​個​人​能​培養、​加強​他​內​在​美德​的​種籽,​天主會​使​他​的​道路​順暢,​作為​一​個​善心人,​天主會​幫​他​成聖。

​話得​說​回來,​你​可能​也​見​過​剛​好​相反​的​情形​;​很​多​人​因​受​了​洗領​了​聖事,​自稱​是​基督徒,​但​他們​卻​不​忠信,​騙人、​不誠懇、​驕傲​……。​這些​人​一​事​無成,​就​像​天​上​的​流星,​只有​剎那​的​光輝,​就​歸於​沈寂。

​如​我們​接受​作天​主子女​的​責任,​那​就​會​明​白​天​主要​我們​活得​充滿​人性​!頭​要​「頂天」,​但​腳​也​要​「立地」。​作基督徒​的​代價​不​是​要​我們​放棄人性​或​放棄​致力​培​養​連​不​認識​基督​的​人​也​擁有​的​美德。​基督​的​寶血​為​我們​作​贖價,​而​祂要​我們​既​有​人性、​又​有​神性​!祂​要求​我們​每​天​努力​仿​傚祂:​作​完美​的​神和​完美​的​人,​perfectus Deus, perfectus homo。

當​一​個人​勉力​增進​他​的​人性​美德,​他​的​心已​十分​接近​基督。​如果​他​是​基督徒,​他​會​明​白​天​主恩​寵帶給​他​屬神​的​信、​望、​愛三德​及​其他​的​美德,​實在​是​鼓勵​他​不要​忽略​了​如​此​美好​的​品質,​而​這些​品質​他​是​要​和​其他​人​分享​的。

​我​強調​所有​人性​美德​都​是​超性​美德​的​基礎,​它們​不斷​鼓勵​我們​行事有​如正​人​君子。​不過,​單擁有​這些​美德​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實踐​「學習​行善。​Discite benefacere.」​(​依1:​17​)​我們​要​習慣​實踐​每​種​美德​;真正​做到​誠懇、​老實、​平衡、​冷靜​及​忍耐​……​因為​愛要​由​行動​証明,​我們​可​不能​只是​口頭​上​說​愛主,​「而​要​用​行動​和​事實。​」​(若​一3:​18​)

若​我們​能​如​此​生活,​我們​就​會​為​世界​帶來​和平,​會使​服務​天​主​這​種​工作​充滿​魅力,​因為​「天主愛​樂捐​的​人。​」​(格​後9:​7)​基督徒​是​平凡​的​人,​但​他們​的​心充滿​喜樂,​藉著​聖寵,​他們​不斷去​承行​天父​的​旨意,​而​喜樂​就​在​於​此。​基督徒​不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被​低估​了​或​行動處處​受到​制肘,​反之,​他們​可以​抬起頭​來​行走,​因​他們​是​人,​又​是​天主​的​兒女。

​信德​使​我們​更​明​白人性​美德​的​意義,​其實​沒有​人​應​忽略​它們。​基督徒​是​不折​不扣​的​凡人,​因​著​天主​的​恩寵​追隨​了​基督​(非​憑​他們​的​功勞,​而​是​靠​天主​的​聖寵),​他們​可​向​周遭​的​人​傳達​這​份​真正​的​快樂,​那​是​一份​真正​服務​他​人​的​精神,​只有​透過​我們​救主​的​心,​祂是​真天​主​又​真人perfectus Deus, perfectus homo,​才​能​獲得​的。

​讓​我們​轉向​聖母​瑪利亞,​天主​最​卓越​的​受造物,​求​她​使​我們​向​善,​那​我們​的​人性​美德​就​可​和​聖寵​的​生命​結合,​因而​更​好地​和​世​上​的​同工​合作,​為​所有​的​人帶來​平安​和​快樂。

細讀​今日​的​福音,​看美德​如何​指導​我們​行事,​當法利塞​及​黑落德黨人​說​完假​情​假義​的​奉承話,​便觸到​問題​的​核心,​「你​以​為​如何?​給​凱撒納稅,​可​不可以?」​(瑪​22:​17​)聖​十字​若望​說:​「留意​他們​何​等​精明,​他們​不​說:​告訴​我們,​什麼​是​適合​或​可​允許​的​?​卻​問​耶穌​的​想法。​他們​一​心​想出​賣​他,​使​權​貴憎​恨​他。​」​ 註​三 ​「但​耶​穌​知​他們​的​惡意,​就​說:​『你們​為​什麼​要​試探​我?​拿一​個​稅幣​給​我​看​看!』​他們​便​遞給​祂​一​塊​『德納』,​耶穌​對​他們​說:​『​這​肖​像​和​名號​是​誰​的​?』​他們​對​祂​說:​『凱撒​的。​』耶穌​對​他們​說:​『那麼​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瑪​22:​18​─21)

​你​看​這​衝突​如主​的​回答​一般​悠久,​清楚且​毫​不​含糊。​事奉​天主​和​事奉人​;行使​公民​權利​和​宗教​責任​;​建設​和​改進​世​上​的​城鎮​和​相信​渡過​現世走​向​天鄉,​這些​都​沒有​衝突、​沒有​敵對。

​我​不厭​其​煩​地​重複,​生命​的​合一​是​聖化​工作、​家庭、​社會​的​必要​條件,​耶穌​不​允許​他們​分割:​「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瑪6:​24​)​當​一​個​基督徒​選擇​了​天主,​全然​回應​上主,​這​回​應​催迫​他​一切​以​天主為​中心,​同時,​也​公平​待人。

我們​該​如何​祈禱?​我​敢​大膽​而​不怕​犯錯地​說,​祈禱​有數​不盡​的​方式。​然而,​希望​我們​眾人​的​祈禱​都​是​出自​內心,​像​天​主​的​兒女​一般,​而​非​像​偽​君子​那樣​喋喋​不休。​耶穌​曾​說:​「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瑪7:​21)​對於​那些​偽善​者​;​他們​或​許能​發出​「喃喃​的​禱聲」,​聖奧斯定​說:​「然​而​他們​卻​缺少​祈禱​的​表達力,​因為​在​他們​之​內​沒有​生命。​」​ 註​二 ​他們​缺乏​承行​天父​的​旨意​的​心願,​當我們​呼喊​「主」​的​時候,​意願​必須​要​強烈,​付諸​實行​聖神​的​默感。

​我們​必須​盡力​除​去​虛偽​的​陰影,​假如​我們​想驅走​這​遭​主嚴厲​譴責​的​邪惡,​必須​穩定​自己​的​心態,​在​一般​常態​或​突發​狀況​下,​都​明顯地​嫌​棄​罪惡。​說真​的,​我們​必須​勇敢地​在​情感​與​理智​兩​方面,​誠懇​地​培​養出​一​種​懼怕​重罪​的​意識,​同時,​對​明知​故犯​的​小罪​也​應​憎恨,​小罪​的​疏忽​雖​不​至於​讓​我們​失​去​天主​的​聖寵,​卻​會​阻塞​聖寵​的​管道。

備註
註三

聖金口若望,In Matthaeum homiliae, 70, 1(PG 58, 656)

聖經引句
備註
註二

聖奧斯定《聖詠詳述》139, 10(PL37 1809)

聖經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