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福音”的主題,《道路》中 ,一共有8個點。

在​福音​中​讀到​比拉多​的​問題​時,​令​人​痛心。​他​問:​「你​們​願​意​我​給​你​們​釋​放誰?​巴辣巴,​還是​被​稱為​基督​的​耶穌​呢?」​更​難過​的​是​聽到​他們​的​回答:​「巴辣​巴!」

​而​最​驚駭​的​是:​當我​發覺​自己​時​常​遠離​正道​時,​我​也​說過:​「釋放​巴辣​巴!」​並​且​加上​了​一句:​基督?​Crucifige eu​m!​「釘死​祂!」

我​不​需要​奇蹟,​聖經​上​的​奇蹟​為​我​已​足夠​了。​可​是,​我​需要​你​盡​好​本份,​去回​應​天主​的​聖寵。

Sine me nihil potestis facere!​「沒有​我,​你們​什麼​也​做不​了​!」​我​的​雙眼​需要​新​的​光明,​新​的​光輝,​福音​的​永恆​之光。

​對​「我​的​」​糊塗​錯失,​何必驚​奇呢?

​讓​我​把​耶穌放​在​一切​事情​中。​那麼,​以後​我​的​生活​中,​就​不會​再​有​什麼​糊塗​錯誤​了。​正確​地來​說,​我​不會​再​說​什麼​「我​的​事」​了,​而​是​「我們​的​事」​!

要​用​什麼​方法呢?​就是​伯多​祿​和​保祿,​道明​和​方濟,​依納爵​和​沙勿略​所用​的​方法:​十字​架​和​福音。

​難道​你​覺得​方法​不​夠​嗎?

我​不​是​追求​「奇蹟」​的​人。​正如​我​跟你​說過,​福音​中​的​奇蹟​已經​足夠​堅定​我​的​信德。

​可​是​我​很​痛心,​看到​那些​教友,​甚至​熱心​的​教友,​有​「傳教​心火」​的​教友,​當​他們​聽到​異常​的​方法​或​超然​的​事件​時,​他們​都​抱以​微笑。​我​真想​對​他們​說:​是​的,​現在​仍​有​奇蹟。​假如​我們​有​信德,​我們​也​可以​行​奇蹟。

天​主永​遠​不會​改變,​需要​的​是​有​信德​的​人。​那麼,​我們​在​聖經​中所​讀到​的​奇事,​又​將​會​再​重​演​了。

​Ecce non est abbreviata manus Domini!​「看哪!​上主​的​手臂,​」​祂​的​大能​「並​非​短​小!」

你​給​我​提起​了​那​個​常​領​聖事​的​朋友,​生活​純潔​的​好學生。​可是,​他​就是​不回應。​當你​一​跟​他​提到​犧牲​和​使徒​工作​時,​他​就​愁眉​苦臉​地逃​避你。

​你​不​必​憂心,​這​並​非​是​你​熱忱​不夠,​而​是​準確地​應驗​了​福音​內​描述​的​一段:​「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作​犧牲​)然​後,​「跟​隨我。​」​(​從​事使徒​工作​).

​那​位​青年abiit tristis.​「憂悶​的​走了。​」​不​願​意回​應​聖寵。

你​是​鹽,​具有​使徒心火​的​靈魂。​Bonum est sal,​「鹽​是​好​的,​」​這​是​我們​在​福音​中​讀到​的,​si autem sal evanuerit,​「可​是​如果​鹽​失去​了​鹹味,​」​就​毫​無用處,​為​土地​和​肥料​都​一無​所​用;​只有​當廢物​丟掉。

​你​是​鹽,​具有​使徒心火​的​靈魂。​可是,​假如​你​失去​了​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