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溫和”的主題,《道路》中 ,一共有10個點。

不要​說:​「我生來​就是​如​此​──​這​是​我​的​性格​使然。​」​這​是​你​缺乏​性格,​Es​to vir!​「作​個​大丈​夫吧!」

沉著。​為​什麼要​發怒?​你​一​發怒,​不但​冒犯​天主,​煩擾別​人,​你​自己​也​不會​好過​一​陣子​……​結果​你​還​得​息事​寧​人。

你​用​另​一​種​語調,​沒有​怒氣地​說​出​你​剛才​說過​的​話,​這樣​你​的​論調​將​更​有​力量​…​…尤其​是,​你​不會​冒犯​天主。

當你​因別​人​犯錯​而​感覺​憤慨​時,​不要​立即​譴責。​等到​第二​天,​或​更​久​以後。​然​後,​以​淨化​了​的​意向​冷靜​地​給​予​忠告。​一句​友愛​的​話,​比​爭論​三​個​小時​更​有​效益。​要​控制​自己​的​脾氣。

你​與​那​個人​或​另​一​個人性格​不合​……​這​是​必然​的​:​你​不​是​眾人​皆愛​的​百元​大鈔。

​況且,​沒有​這​種​和​別​人​相處​時所​發生​的​衝突,​你​個​性​中​的​稜角、​利刃​──​不​完美​和​缺點──如何​能​被​磨平,​繼而​懂得​規律,​並​學會​在​剛強​中​帶溫和,​進而​達到​愛德​和​成​全​呢?

​如果​你​的​個性​和​與​你​相處​的​人​的​個性​都​是​軟弱​的,​甜得​像​酥糖​一樣,​你​就​無法​成聖。

不要​爭吵。​爭論​通常​不會​產生​光明,​因為​激烈​的​情緒​會​熄滅​光明。

勾心​鬥角​使​你​的​舌頭​尖銳。​保持​緘默​吧!

你​因​憤慨,​而​內心​感到​翻騰​時,​咬緊你​的​舌頭。​儘管​你​很​有​理​由​要​發脾氣。

​因為​在​這​種​時刻,​即使​你​很​謹慎,​你​仍然會​說太​多​你​不該​說​的​話。

Iesus autem tacebat.​「耶穌默​不​作聲。​」​那你​為何​說話,​為了​安慰​自己,​或為​自己​辯護​嗎?

​保持​沉默。​受人​輕視​時,​喜樂吧,​因為​你​所​受到​的​輕視,​遠​比​你​應得​的​要少。​你​能​不能​反省​一下:​Quid enim mali feci?​「我​做​了​些​什麼​惡事​嗎?」

你​遭​人​斥​責?​不要​動怒,​不要​聽信​你​驕傲​的​指使。​你​要​想:​他們​對​我何​等​有​愛德​!好​多話,​他們​都​還​沒有​說​出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