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見證”的主題,《道路》中 ,一共有11個點。

他們​若​見​證​了​你​的​軟弱​和​錯失,​那麼,​讓​他們​見​證你​的​補贖​又​有​什麼​關係​呢?

勿忘​教導​之​前,​先要​以​身​作​則。​聖經​上​說​耶穌:​Coepit facere et docere​. ​「開始​行動​和​教導。​」

​「行動」​在​先,​為​使​你​和​我​能​學習祂。

假​如​你​並​不壞,​卻​表現得​像​個​壞​人,​那你​是​個​傻瓜。​而​那​種​傻事​造成​醜聞,​比​做​個​壞人​更糟。

當你​看見​那些​職業​名聲​毀譽​參半​的​人,​積極​地​公開​表示​他們​自己​的​篤信,​你​是否​有​種​衝動,​想​在​他​耳邊​說:​「求​你們​做事​可否​不要​太​過​天​主教化​了​!」

假​如​你​有​一​個​正式​的​職位,​那麼你​也​有​一些​隨之​而來​的​權利​和​義務。

​假如​身​為​使徒​的​你,​因為​某件​熱心​工作​的​機會,​或​藉口,​而​忽略​了​職務​上​的​責任,​你​就是​遠離​了​使徒​的​道路。​這樣​你​便會​失去​你​職業​上​的​名望​聲譽,​而​這​正​是​你​作為​「捕人​的​漁夫」​的​「餌」。

你​給​我​說:​「環境​的​影響力​多麼​大啊!」​我​不得​不​回答:​確實​如​此。​那就是​為​何你​們​要​受​培育​的​原因,​好​讓​你​們​能​在​自己​身處​的​環境​中​保持​自然​的​態度,​把​「你們​的​作風」​帶進你​們​生活​的​社會​中。

​往​後,​假如​你​汲取​了​這​種​精神,​我​可以​保證,​你會​享​有​耶穌​早期​的​門徒​在​以​基督​之​名親手顯​了​奇蹟​後​的​驚喜:​「我們​對​環境​有​多麼​大​的​影響!」

你​問​我:​「在​這​個​外教​的​環境​中,​當我​的​生活​和​環境​相抵​觸時,​那麼​我​的​自然​看來​是否​有​點虛偽?」

​我​回​答你:​「無疑地,​你​的​生活會​和​別人​的​生活​相衝突。​而​那份​抵觸​是​由於​你用​行動​來​證​實你​的​信德,​這​就​正​是​我所​要求​你​的​自然。​」

主,​將​我們​變成狂​人,​藉​這​種​感染性​的​瘋狂,​爭取​更多​的​人加入祢​的​使徒​工作。

Nonne cor ​nostrum ardens erat in nobis, dum loqueretur in via?​「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時,​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

​假如​你​是​使徒,​你​的​同事​在​他們​生命​的​旅途​中遇​到​你​之後,​厄瑪烏​的​門徒​所​說​的​這​幾​句話​應該​自然​地​從​他們​口​中流露​出來。

試著​這樣​生活:​你​自願​地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而​那​種​生活​也​是​你​不​希望​在​另​一​位​愛天主​的​人身​上​看到​的。

​你​要​記得​你​是​福音​中所​提及​的​麥粒。​假如​你​不埋​在​地下​死去,​就​不會​結果​實。

和​別​人​相處​時,​你要​小心,​不要​讓​別​人想​對​你​大聲​喊​叫(​而​他​不​是​沒理​由​的​):​「我​已經​受​夠​了​這些​『有​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