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聖體”的主題,《與聖施禮華談話》中 ,一共有4個點。

你​們​剛​才​聽到​聖神​降​臨節後​第廿​一​主日​的​兩​篇​莊嚴​的​讀經。​聆聽​了​天​主​聖言,​現在,​大家​已經​進入​我要​向​你​們​講話​的​氣氛:​一​位​司鐸​向​聖教會​大​家庭​的​天主子​女講​的​話。​這些​話語​是​超性​的,​宣講​天主​的​偉大​和​祂​對​人類​的​仁慈。​這些​話可以​準備​我們​今天​在納瓦拉​大學​校園​內​舉行​的​奧妙​偉大​的​感恩祭。

​請思​考片​刻​我​剛剛​提及​的​事實。​我們​正在​舉行​感恩​聖祭,​即​我​主​的​聖體​寶血​的​聖事性​祭獻,​是​信德​的​奧蹟,​連繫​基督​宗教​的​一切​奧秘。​因此,​我們​在​天主恩寵​的​助佑下,​慶祝​人​類​在​世上​所​能夠​完成​最​神聖​最​超越​的​行動。​領受​主​的​聖體​寶血,​在​某​種​意義​上,​有如​解除​我們​現世​與​時空​的​束縛,​好能​與​天主​在​天堂​裡。​在​那​裡,​基督​要​親自​拭去​我們​的​臉上​的​淚痕;​在​那裡,​再​沒有​死亡,​沒有​悲傷,​也​沒有​哀號,​因為​舊​的​世界​都​已​逝去​了。​1

神​學家​形容​這​深邃而​安慰​人心​的​真理,​是​感恩祭​的​末世性​意義,​然而,​這​真理​也​可能​遭​人​誤解。​的​確,​有些​人,​企圖​把​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呈現為​「純靈性​的​」​東西,​只適合於​「純潔​的」、​非凡​的​人,​他們​遠​離世​上​可鄙​的​東西,​頂多​對​它們​抱​著容忍​的​態度,​視它​們​為​人​在​這​世​上​精神​生活​的​附屬品。

​如果​我們​這樣​看事物,​聖堂​便​成為​基督徒​生活​中​最​卓越​的​環境。​做為​基督徒,​意味​著​要​去​聖堂,​參與​神聖​禮儀,​履行​教會​事務,​生活​在​一​個​視​為​天堂​前廳​的​分離​「世界」​裡,​同時​呢,​平凡​的​世界​則​循​著​一​條​不同​的​軌跡。​若真是​這樣​的​話,​基督​宗教​的​教義​和​恩寵​生活,​只輕​描​淡寫​地​掠​過人​類動盪​的​歷史,​彼此​從​未​真正地​相遇。

​在​這​個​十月​的​早上,​當我們​準備​紀念主​的​逾越​之際,​我們​「斷然​拒絕」​這​種​扭曲​的​基督​宗​教觀。​在​我們​舉行​感恩祭​及​感恩​行動​的​這​個​大​環境​裡,​讓​我們​反省​片刻:​我們​發現​自己​處身​在​一​個​獨特​的​聖殿​裡:​我們​可以​說,​大學​校園​是​聖堂​的​正殿;​大學​圖書館​是​祭壇​背​後​的​裝飾​屏風;​那邊,​放​了​許多​建築​新​房子​的​機器​;​在​我們​頭頂,​是納瓦拉​的​萬里​晴​空​……。

當然,​在​你們​的​心中,​透過​上述​的​這​個​具體、​難以​忘懷​的​景象​肯定​了​一​個​事實:​日常​生活​的​確是​基督徒​生活​的​真實​「環境」。​我​的​孩子,​你們​與​天主​的​日常​接觸,​就​在​你們​的​同伴、​你們​的​願望、​你們​的​工作,​和​你們​的​感情​當中。​在​那​裡​你們​和​基督​有​著​每​天​的​會面。​正是​在​世上​最​物​質化​的​生活​裡,​我們​必須​聖化​自己,​侍奉​天主,​和​服務​人類。

​我​不斷​引用​聖經​的​言語來​教導​這​一​觀點:​世界​並​不​是​邪惡,​因為​它​也​是​來自​天主​的​手中,​因為​它​是​天主​的​創造,​因為​雅威​眷顧​了​它,​認為​它​是​好​的​2。​然而,​我們​人​類​因​犯罪​和​不忠,​使​世界​變得​邪惡​和​醜陋。​我​的​孩子,​不要​懷疑:​對​你們,​世上​的​男男​女​女來​說,​凡​是​藉詞​逃避日​常​生活​裡​真誠​的​現實,​都​是​違反​天​主旨意​的。

​相​反地,​你​們​現在​必須​更​清楚​地​明白,​天主召叫​你們​「在」​人生​平凡​的、​物質​的,​和​俗世​的​活動​中來​侍​奉祂,​「也​透過」​這些​活動​侍​奉祂。​每​一​天,​祂​在​實驗室、​手術室、​軍營、​大學​教授​的​座席、​工廠、​工作坊、​田間、​家庭,​和​在​所有​形形色色​的​工作​中​等​待​我們。​要​清楚​明白​這​一點:​即使​在​最平凡​的​境況​裡,​都​隱​藏​著​一些​神聖​的、​來自​天​主​的​「事物」,​只​在​乎你​們​每​一​個​人去​發現​它。

​三十​年​代​期間,​我​經常​對​跟我​在​一起​的​大學生​和​勞工​說,​他們​要​知道​如何去​「體現」​自己​的​精神​生活。​我​希望​他們​能​遠離​一​種​在​當時​和​現在​很​通常​的​誘惑:​就是​度​雙重​生活​的​誘惑:​一​方面,​過​著​內​修生活,​人​與​天主​關係​的​生活​;另​一​方面,​則​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專業​的、​社交​和​家庭​生活,​充滿​瑣碎​俗務。

​不,​我​的​孩子​!​我們​不能​過​雙重​生活。​如果​我們​想成為​基督徒,​就​不可​好​像​患​上​精神​分裂症者。​我們​只有​一​個​生命,​一​個​由​肉體​和​精神​結合​的​生命。​這​個​生命​要​同時​在​靈魂​和​肉身​上​成聖,​充滿​天主。​我們​在​最​可​見​的​和​物質​事物​裡​發現見​不​到​的​天主。

​我​的​孩子,​再​沒有​別​的​方法。​我們​要​就​在​平凡日​常​生活​裡​學習​尋找​上主,​否則​就​永​遠找​不​到​祂。​所以,​我​告訴​你們,​我們​這​時代,​需要​恢復​物質​事物​及​似乎​是​最​普通​的​處境​原本​所​包含​的​高尚​意義。​我們​需要​利用​它們​為​天國​服務,​將​它們​精神化,​把​它們​轉成​我們​與​耶穌​基督​不斷​相遇​的​途徑​和​機會。

真正​的​基督​宗教​宣講​所有​人​肉身​的​復活。​不怕​被​視為​物質​主義,​合乎​情理​地,​一向​十分​反對​「無肉​身論」。​因此,​我們​可以​高談​闊論​「基督徒​的​物質​主義」,​而​無懼​地​反對​那些​對靈性視而​不見​的​唯物​主義。

​初期​的​基督徒,​形容​聖事​是​降生成人​聖言​的​足跡。​如果​聖事​不​是​天主為​聖化​我們,​帶領​我們​抵​達​天庭​所​展現​的​最​清楚​的​方法,​那麼,​它們​又​是​什麼​呢?​難道​你​們​看​不​到,​每​件​聖事都​是​天主​的​愛,​具有​創造​和​救贖​的​能力,​利用​物質​的​東西​而​賜給​我們​的​嗎?​正如​最近​的​大公會議​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即將​慶祝​的​感恩​祭​不​是​我們​贖​世主​最​可敬​的​聖體​寶血,​透過​這​世界​卑微​的​物質​—​—酒​和​餅;​「透過​人手​所​播種​的​天然​食糧」​3,​而​賜給​我們​的,​這​感​恩祭​又​是​什麼​呢?

​我​的​孩子,​聖保祿​宗徒​寫道:​「一切​都​是​你們​的​;你​們​卻​是​基督​的,​而​基督​是​天主​的。​」​4,​這​是​可以​理解​的。​這​裡​指出​一​個​向​上升​的​行動:​聖神​充滿​我們​的​心靈,​激發​我們​從​這​世界​仰望​上主​的​光榮。​為了​清楚​指出,​這​行​動包括​萬物,​甚至​看來​最微​不​足道​的​事物,​聖保祿​也​寫道:​「你們​或​吃​或喝,​或​無論​作​什麼,​一切​都​要​為​光榮​天主而​作。​」​5

我​的​孩子,​我​現在​必須​結束​了。​我​一​開始​便​告訴​你們,​想向​你們​宣​講​天主​的​偉大​和​仁慈。​藉著​給​你們​講述日​常​生活​的​聖化,​我想​這​一​點我​已經​做​到​了。​以​簡樸​真誠,​無怨​無尤地活出​一​個​在​世俗​現實​中​的​神聖​生活,​難道​今天​不​就是​「magnalia Dei(​上主​的​奇妙化​工)」​12 ​最​動人​的​展現​嗎?​上主​的​奇妙​化工​不​就是​天主為​拯救​世界,​過去​經常​恩賜,​而​現在​也​不斷​恩賜​的​豐厚​仁慈嗎?

​現在,​請​與​我​一起,​偕同​聖詠​的​作者​讚頌:​「請​你們​同​我​一起​讚揚​上主,​讓​我們​齊聲​頌揚​他​的​名字。​」​13​ 換句話​說,​我​的​孩子,​讓​我們​靠​信德​而​生活。

​正如​我們​剛才​在​禮儀​中​恭讀​的​經文,​即聖​保祿​在​致厄弗​所​書1​4 ​裡​鼓勵​我們​的​:​讓​我們​拿起​信德​作​盾牌,​戴上​救恩​當盔,​拿著​聖神​的​利劍,​即天主​的​話。

​我們​基督徒​最​需要​的​德行​就是​信德,​特別​在​今年​因​我們​至​愛​的​教宗​保祿​六​世​頒佈​今年​是​「信德年」:​因為​沒有​信德,​我們​就​缺乏​聖化日​常​生活​的​基礎。

​此​時​此刻,​讓​我們​懷​著​活潑​的​信德,​因為​我們​正​臨近​「mysterium fidei(​信德​的​奧蹟)」​15​——​聖體​聖事​;​因為​我們​將​參與​我們​的​主​的​逾越,​總括​並​施​予​天​主​在​人類​當​中​的​仁慈。

​我​的​孩子,​懷​著​信德,​在​片刻​之後,​好能​在​這​祭​台上,​我們​能​宣稱:​這​項​「我們​的​救贖​工程」​16 ​就​要​重演。​懷著​信德,​好能​在​這​祭​台上,​在​這​會​眾​之間,​細細體會​信經​的​內容,​及​經驗​基督​的​臨​在​;基督​使​我們​「cor unum et anima una(​一心​一意)」​17​;​使​我們​成為​一​個​家庭,​成為​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羅馬​教會。​對​我們​來​說,​羅馬​教會​是​等​同於​普世​教會。

​最後,​我​至​愛​的​孩子,​懷​著​信德,​藉由​給人​類​一​個​有​聖德​的​平凡​生活​的​見證,​向​世界​顯示​這​一​切​不僅​是​慶典​和​話語,​而​是​神聖​的​事實。​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並​因​聖母​之​名。

備註
2

參閱創1:7及其後

聖經引句
備註
3

參閱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38

4

格前3:22-23

5

格前10:31

聖經引句
備註
12

德18:5

13

詠33:4

14

參閱弗6:11及其後

15

弟前3:9

16

聖神降臨後第九主日的彌撒獻禮經

17

宗4:32

聖經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