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聖瑪竇在福音中敘述這些事件時一再強調若瑟的忠誠:他一絲不苟地執行天主的命令,不管那些命令多麼晦澀曖昧,不管看起來跟天主總體的計劃多麼格格不入。教父們和一些靈修作者經常強調若瑟的信德。金口聖若望在註釋天使命令他逃避黑落德而遠走埃及 一事時說:「一聽到這命令,若瑟既沒有驚慌,也沒有詫異說:多麼奇怪!你自己不久前才說過,祂要拯救祂的子民。現在你卻救不了祂的命,非要我們遠走他鄉去長期流亡,這不是與先前的應許互相矛盾嗎?若瑟沒有這樣想。因為他是一個信賴天主的人。他也沒有追問到何時才可回鄉,儘管天使只是含糊其辭說:住在那裏,直到我再通知你。若瑟沒有異議,從命照辦,堅信不疑,高高興興地承擔起一切磨難。」
若瑟的信德堅不可摧,毫不動搖。他從命如流,字字照辦。要進一步瞭解這教訓,我們應當牢記若瑟的信德是積極主動的。他的柔順馴服絕不是聽任事態演變擺佈的消極被動。因為基督徒的信德與隨波逐流,無所事事或缺乏創見,完全是風牛馬不相關的。
若瑟毫無保留地信賴天主的眷佑,然而他也時時反省事態的發展變化,從而力求對天主的工程,取得一定程度的理解。天主的工程就是智慧。所以他逐漸悟出一個推理,超性計劃往往相左人的計劃。
在他一生的各種境遇中,聖若瑟從未疏於反省思考,從未怠於職守本分。反之,他利用一切人事經驗來為信仰服務。當他從埃及回鄉途中,「一聽說阿爾赫勞繼他父親黑落德作了猶太王,就害怕到那裏去。」換言之,他學會了怎樣在天主計劃的前提下盡人事,做工作。為了證實他做得對,若瑟接到了指示,繞道返回加里肋亞去。
聖若瑟的信德就是這樣的不折不扣,堅信不疑,無所不包。這信德,具體表現於忠於天主聖意及明智的服從之中。他的愛德與信德相輔相成,並駕齊驅。天主已在實現當初對亞巴郎,雅各伯和梅瑟所許的承諾。若瑟的信德,滋養了他對天主的愛,滋養了他對淨配瑪利亞及其聖子的愛。這信德、望德和愛德推動了天主藉一名加里肋亞木匠(以及其他人),在世界上發起的偉大壯舉,即人類的救贖。
所以我們要有信德,不要沮喪氣餒,不要被任何人的估算嚇倒而止步不前。要克服障礙就必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我們的努力本身便會披荊斬棘,開闢新的途徑。個人的聖德及對天主的獻身便是克服一切困難的妙方。
聖德意味着要完全按照天父願意我們生活的方式去生活。你們會說這是多麼困難的事啊!對,是困難的。這理想極其崇高。但是,也是容易的,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人若患病,他可能會無藥可治。但在超性事物上則並不如此,對症良藥是垂手可得的。那就是聖體中的耶穌基督。祂還藉其他由祂訂立的聖事賜給我們恩寵。
讓我們再次以言以行說:「主,我信賴祢!祢日常的上智安排,每天給我的助佑,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我們無須求天主行偉大的奇蹟,只要求祂增加我們的信德,光照我們的理智,加強我們的意志。耶穌時刻在我們身旁,而且親自在我們身旁。
自從我宣講之初起,便一直告誡人們謹防一種錯誤的聖德觀念。不要怕有自知之明,不要怕。人確實是由灰土所造,但不必顧慮。因為你們和我都是天主的兒女,這就是我們得以神聖化的方式。我們從永遠已被天主選中:天父「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疪的。」 我們是屬於天主的,儘管我們有着種種個人缺點,但我們卻是祂的工具。只要我們對自己的軟弱有自知之明,我們就會有效地工作。我們所經歷的誘惑便是衡量自身軟弱的尺度。
你們若感到沮喪,或強烈感到自己的渺小時,那麼這正是把自己徹底順從地交託給天主的時候。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乞丐向亞歷山大大帝求施捨的經過。亞歷山大大帝停下來,指示部下賜給此人五座城市的管轄權。這乞丐被弄得莫明其妙,大吃一驚,喊道:「我沒有討這麼多啊!」亞歷山大答道:「你按照你是甚麼的人來討,我按照我是甚麼的人來給。」
縱然明察自己的有限,我們仍然能夠而且應該注視天主聖父、天主聖子和天主聖神,並意識到自己正分享着天主的生命,我們絕無理由向後看。 主就站在我們身旁。我們必須忠貞堅定,正視自己的職責。這樣便會在耶穌內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愛與鼓舞,我們必須諒解他人的缺陷,克服自己的毛病。這樣,即使是沮喪——你們的,我的,任何人的——也能成為基督神國的棟樑。
我們應認識自身的懦弱,但要宣揚天主的德能。基督徒的生活應充滿着樂觀主義,喜樂,並堅信我主樂於利用我們。我們若自信是教會的一部分,自信伯多祿磐石及聖神的行動會支撐我們,那麼我們便會決心去完成每時每刻任何屑細的職責,而穀倉將充盈滿溢。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719/ (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