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義陶成”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2個點。

祈禱​補贖​的​生活,​加上​意識到​自己​身​為​天主兒女​的​覺悟,​能​把​我們​轉化成​真正​有​深度​的​虔誠​基督徒。​在​天​主膝​下,​我們​都​是​小孩。​小孩​的​德性​就是​虔誠。​如果​小孩​偎​依​在​父親​懷抱​中​尋求​安全,​他​必然​是,​而且​也​知道​自己​是​渺小​的,​可憐​的。​我​經常​默想​這​種​神嬰​小道​的​生活。​它​與​剛​毅果斷​的​德性​不​相矛盾,​因為​它​要求​有​堅強​的​意志,​有​經得​起​考驗​的​成熟,​有​坦誠​穩定​的​素質。

​我們​應​當虔誠,​如同​小孩​那​般​虔誠。​然而,​不​是​蠢蠢​鈍鈍,​一知​半解。​只要​可能,​我們​人人​都​必須​認真苦學​信仰​的​道理,​必須​認真苦學​神學。​我們​的​虔誠,​應​是​赤子般​的​虔誠​;​我們​的​信理,​則​應​如神​學家​般​條理​分明。

​我們​在​神學​知識​上,​在​健全​紮實​的​基督徒​信理​上,​力求​有​所​造詣​的​願望,​首先​是​由​渴望​認識​和​愛慕​天主​的​意志點​燃起來​的。​同時,​也​是​從​渴望​瞭解​天​主​創造​的​世界​所​具有​的​終極​意義​的​心田​中​萌芽​的。​忠心​虔誠​的​人靈,​自然​不乏​這​種​要求。​某些​人​常​愛老​調​重彈,​活像​一​張破舊​唱片,​單調乏味,​重複​信仰​與​科學,​以及​人​的​知識​與​天主​的​啟示​是​勢不​兩立​的​陳腔爛調。​這​種​謬論,​只能​是,​而且​顯然​是,​由於​對​問題​的​實質​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的。

​既然​世界​是​來自​天主,​既然​天​主按​自己​的​肖像​與​模樣​造​了​人,​  ​並​賦予​人​天主​之​光​的​火花,​那麼​人​類理智​的​任務,​理當是​追求​天​主置​於萬物本性​中​的​神聖​意義,​苦心​孤詣,​在​所​不辭。​然則,​依​靠​信德​之光,​我們​更​能​徹悟萬物​的​超性​宗向。​因為​萬物​的​超性​宗向,​正​是​天主把​自然界​提昇​到​恩​寵界​的​結果。​我們​絕​不怕​人​類​知識​的​發展,​因為​一切理智​的​努力,​只要​是​嚴肅​認真​的,​皆以​真理​為​指標。​而​基督​曾​說:​「我​是​真理」​ 。

​基督徒​應​有​如​飢​似渴​的​求​知慾。​一切​事物,​從​最​抽象​的​知識,​到​手工​操作​的​技藝,​都​能夠​而且​都​應​當引人​歸​向​天主。​人類​從事​的​一​切​正當​活動,​無一​不能​予​以​聖化,​也​無一​不能​成為​聖化​我們,​並​與​天主​合作去​聖化​我們​的​共事者​的​機緣。​基督徒​的​光,​不該​藏於​溝壑,​而​該​置​於​峰巔,​「好使​他們​看到​你們​的​善行,​光耀​你們​在​天之​父 。​」

​這​種​工作​的​方式​便​是​祈禱。​這​種​學習​同樣​也​是​祈禱。​抱着​這​種​精神​所​做​的​研究​工作​也​是​祈禱。​我們​時​時​刻刻​都​可​按照​這​精​神​辦事。​因為​一切​事物,​都​能​化成​祈禱。​一切​正當​活動,​均​能​引導​我們​歸​向​天主,​都​能​日​以​繼夜​地滋養​我們​與​天​主間​的​親密​關係。​任何​正直​的​工作​都​能​化成​祈​禱;​而​一切​祈禱​都​是​使徒​工作。​這樣,​人靈便​發展​形成​一​種​既​樸實,​又​堅強​的​合一​生活。

我們​已​試着​就​反映​基督​光輝​的​家庭​的​一些​特徵​作​了​評述。​正如​我​曾​提及​的,​這樣​的​家到​處充滿​光明​和​歡樂。​父母​之間​的​和​睦團​結傳​遞​給​子女,​傳遞​給​整​個​家庭,​也​傳遞給​與​他們​的​生活​有​聯繫​的​人。​這樣,​每​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家庭​在​某程​度​上​都​重現​了​教會​的​奧蹟,​即​由​天主所​揀選​被​派到​世​上​來​的,​作​世界​的​引路​人。

​「宗徒」​這​個​稱號,​適用​於​每​一​位​基督徒,​無論​他​的​身分​如何,​是​司鐸​或​是​平信徒,​是​已​婚​的​或是​沒有​結婚​的​都​一​概​適用。​我們​恰好​在​聖家節​的​禮儀​中​讀到,​他們​︰​「……​如​天​主所​揀選​的,​所愛​的​聖者」​ 。​我們​大家​正​是​如此。​儘管​我們​都​有​過失​缺點,​並​正在​努力​克服​它們,​但​我們​每​一​個​人,​仍​不失​為​天主所​召選​的​男女,​要​在​各​自​的​境況​中​和​各​自​的​地位​上,​為​基督​作見​證​人,​把​喜樂​與​和平​帶給​身邊​的​人,​使​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全​是​天主​的​兒女。

​婚姻確實​是​天​主真實​的​召叫。​這​思​想​應​當​在​講道​台上,​在​教理​課​中,​在​天主召選走​這​條​道路​的​人​的​意識​裏​反復​強調,​念念​不忘。​做夫妻​的​必須​深信​他們​確實​是​被​召去​參與​實現​天​主救​贖​全​人​類​的​偉大​計劃。

​為此,​宗徒​時代​的​基督徒​夫婦可​說​是​最佳​的​模範。​例如:​百夫長​科爾乃略,​他​服​從​天主​的​旨意,​讓​教會​在​他​的​家中​與​外邦​人​接觸。​  ​再如:​普黎​史拉​與​阿桂拉,​他們​與​聖保祿​合作,​在​格林多​和​厄弗​所​兩​地​傳揚​福音。​  ​又如:​塔彼達,​她​出於​愛德,​資助​約培​基督徒​的​所需。​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家庭,​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是​希臘人​還是​羅馬​人,​我主​的​首​批​門徒​在​自己​家​中​宣揚​福音,​廣結​碩果。​這些​家庭​與​基督​結合,​把​基督​昭示​給眾​人。​這些​小小​的​基督徒​團體​成​了​傳播​福音​及​其​訊息​的​中心。​如今​的​教友​家庭,​跟那​時​沒有​兩樣,​而且​更​能​以​一​種​嶄新​的​精神​去​生活,​並​把​這​份​新​的​精神​傳播給​所有​與​他們​接觸​的​人們。​這​就​是​初期​的​基督徒,​也​就是​我們​要​努力​仿效​的​目標:​做​個​和平​與​喜樂​的​播種​者​——​傳播​耶穌帶給​我們​的​和平​與​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