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告解”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5個點。

今天​標誌着​將​臨期​的​開始。​思考一​下​靈魂​的​仇敵​所​慣用​的​技倆,​不無​裨益。​諸如:​情慾​的​蠢動,​輕浮​的​淺薄,​理性否​認​天主​的​荒謬,​驕傲​狂妄扼殺​愛​主愛人​之心​等​等。​所有​這些​真實存在​的​障礙,​給​我們​造成​極其​嚴重​的​禍害。​因此,​進台詠​的​禱文​號​召我們​呼籲​天主​的​仁慈:​「上主,​我向​祢​把​我​的​心舉​起,​我​的​天主,​我​全​心​要​倚​靠祢。​懇求​祢不要​使​我​蒙受​羞恥,​也​不要​容​許我​的​仇人​歡喜。​」​  ​到​唸奉​獻​詠​時,​我們​將​再​次​重溫​這​同​一​意念:​凡期望祢​的​人絕​不會​蒙羞。

​現在​救恩​的​時刻​已經​臨近。​聽到​聖保祿​的​金口​玉言,​令​人​振奮:​「當​我們​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衪​對​人​的​慈愛​出現​時,​衪救​了​我們,​並​不​是​由於​我們​本​着義德​所立​的​功勞,​而​是​出於​衪​的​憐憫。​」

​如果​你​們​逐​頁​翻閱​聖經,​必會​發現​當​中到​處​提到​天主​的​慈愛。​「祂​的​慈愛​瀰​漫​大​地 。​上主​的​憐愛,​恩澤子子​孫​孫 」,​「我們​必​有​慈愛​圍​護 。​祢​是​天主,​是​我​的​堡壘 。​」​為​援助​我們,​上主​「的​慈愛​高達​青天」​ ,​祂​的​仁愛​不斷​「厚加於​我們」​  。​天主憐​愛​我們,​猶如​慈​父 ,​祂​的​仁愛​「善良 ,​有如​大旱時​的​雲雨」​ 。

​耶穌​基督​的​一生,​是​天​主仁慈​的​綱領​和​摘要:​「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我​主​在​另​一​場​合又​說:​「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  ​福音​其他​情節,​例如:​憐憫​淫婦、​浪子、​亡羊、​欠債​的​惡僕​等​比喻,​以及​復活納​因​城​寡婦​的​獨子,​  ​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影響。​基督​大​有理​由​復活納​因​城​可​憐​寡婦​之子,​因為​他​是​那​個​寡婦​的​獨生子,​他​給​她​的​生命​帶來​意義,​他​能​在​她​晚年​奉​養​她。​但是,​耶穌行​這​個​大奇蹟,​並​不​是​出於​公義,​而​是​出於​仁慈,​因為​祂​的​聖心,​被​人​間​疾苦​深深​感動。

​有​天主​的​仁慈,​我們​的​保障​是​多麼​穩​固!​「他​若​向​我​呼號,​我​必​俯聽,​因為​我​是​仁慈​的。​」​  ​這​是​一​個​邀請,​也​是​一​個​許諾,​天主保證​做到,​絕不​食言。​「所以​我們​要​懷着​依恃​之心,​走近​恩寵​的​寶座,​以​獲得​仁慈,​尋到​恩寵,​作​及​時​的​扶助。​  」​有​天主​的​仁慈​為​我們​開路​對​付成聖​的​敵人,​牠們​必然​束手​無策,​無能​為害。​我們​若​因​自己​的​過失​和​人性​的​軟弱​而​跌倒,​主必會​前來​救助,​把​我們​攙扶​起來。​「你們​已​學會​躲避怠惰,​力戒​驕橫,​日進於​德,​不​做​世俗物慾​的​奴囚,​嚮往​永生​而​輕視​流光。​然​而​由於​人性​的​軟弱,​在​這​處​境​艱險​的​世途​上,​保持​堅定​的​步伐​並​不​容易。​為此,​良​醫早​已​開下​妙方,​使​你們​不​致迷路;​那​位​仁慈​的​審判​者,​絕不會​使​你​們​因​得​不​到​赦免而​失望。​」

既然​召叫​總是​先行,​異星​總​在​前頭​引路,​指示​我們​沿​着​天​主聖愛​的​道路​啟程,​那麼​若​再​懷疑​它會​不會​消失,​便是​不合​邏輯​的​了。​賢士們​在​途中所​發生​的​情況,​在​我們​內​修生活​的​某些​階段​也​可能​出現,​引路​的​星驀然​蹤影​不見​了,​這​種​情況​多數要​歸咎於​我們​自己。​我們​雖​看​清​召叫​的​星光,​雖​深​信​召喚​的​確鑿,​然​而​我們​前行時​所​掀起​的​塵沙​——​我們​悲慘​可憐​的​狀況​——會​形成​飛揚​的​烏雲,​遮​蓋​天​上​的​光明。

​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我們​該​怎麼​辦呢?​要​學習​賢士​的​榜樣,​諮​詢請教。​黑落德​利用​知識行​惡;​賢士​則​利用​它​行善。​然​而​我們​基督徒,​既無​須​去請​教黑​落德,​也​無須​去請​教世​上​的​智者​;基督​已經​賜​予教會​在​信理​上永​不​犯錯​的​特恩,​已經​給​予​我們​聖事​的​恩寵。​祂早​已​部署​妥當,​使​我們​總會​有​人​引導,​不斷​提醒​我們​當行​的​正道。​我們​有​着​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這​就是​在​教會​捍衛下​的​天主​聖言,​在​聖事​中​分施​的​天主恩寵,​以及​生活​在​我們​周圍,​以​身​作​則,​披荊​斬棘,​開闢​忠​信​天主之​途​的​人們​所作​的​見證​和​所立​的​善表。

​請​允許​我​給​你們​一​個​忠告。​假若​你​們​一​旦​失​去​光照,​請你​們​務​必​投奔​到​善牧​去求​援。​誰​是​善牧​呢?​那​「由​門​進去​的」,​是​忠於​教會​信理​的。​他​不​像​傭工​那樣,​「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那樣​「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 。​請​大​家​想​一想​這​段​聖言,​它絕​不​是​隨口​而​說​的​空話。​基督​苦口​婆心,​大談​牧​者​羊群,​大談​牧棧​羊群,​正是​揭示​我們​靈魂​需要​善導​的​切實​證據。

​聖奧​思定論​及​善牧​時​指出:​「如果​沒有​不善​的​牧者​的​話,​祂就​不會​描述​狼來​便逃​的​傭工。​不善​的​牧者​只求​個人​虛榮,​不求​基督​的​光榮。​不敢​以​自由​的​精神​申斥​罪​人。​豺狼​抓​住羊​的​頸項,​魔鬼​引誘​人​犯​姦淫,​你​卻​一​聲​不吭,​不予​斥責。​那麼​你​就是​傭工,​一見​狼來,​掉頭​便逃。​你​或​許會​爭辯:​『不​對,​我​不​是​在​這​裏​嘛?​沒有​逃跑呀?​』我​的​回答​是:​『你​的​確逃​跑​了,​因為​你​一​聲​不吭。​你​不​吭聲,​因為​你害怕。​』」

​基督​淨配​教會​的​聖德常​表現於​有​着​大​批​善牧,​正如​今日​所​看到​的​情況。​基督徒​的​信仰,​儘管​教導​我們​要​心地​單純,​但​並​不​是​叫我們​頭​腦​簡單。​天下​有​那麼​一些​傭工,​一聲​不吭;​也​有​那麼​一些,​講​的​不​是​基督​的​聖言。​鑒於​這​種​情況,​你們​若​感覺​自己​信德​不夠​堅定,​對​某些​問題​看​不​清楚,​即使​是​很小​的​問題,​都​應​當馬​上​去​找善​牧求​教。​善牧總​是​理直氣​壯​地​從​棧門​進來,​為了​人靈,​他​不怕​犧牲​捐軀。​一言​一行,​處處​反映心靈​中​的​炎炎​愛火。​他​或許​也​是​罪人,​但​堅信​基督​的​寬恕​和​仁慈。

​假若​你​的​良心​告訴​你​說,​你犯​了​錯——即​使​看來​並​不​嚴重,​或者​連你​自己​也​捉摸​不定,​疑惑​不決,​那麼請​你​馬​上​去​領​受​懺悔​聖事,​去找​照​顧你​的​司鐸。​他​知道​怎樣​敦促你​堅定​於​信仰,​保持​靈魂​的​細膩​靈敏,​保持​基督徒​的​剛毅​堅強。​教會​給​予​我們​找​任何​司鐸辦​修和​的​自由。​但是​虔誠​的​基督徒,​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都​願意找​一​位​熟悉​的​善牧,​那位​能​幫助​他​再​次​抬起​頭來,​重新​看到​高懸​長空​的​上主​之​星​的​牧者。

你​如何​解釋​這​篇​充滿​信心​的​禱文,​怎麼​知道​我們​在​戰鬥​中​不會​敗亡?​這​個​信念​植根​在​使​我​永​不​厭倦​地​愛慕​的​事實​之​上——即​我們​是​天父​的​子女。​在​這​四​旬期​中,​我主​要求​我們​皈​依​上主,​祂不​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也​並​非​是​一​個​頑固​和​不解​人意​的​判官,​相反地,​祂​是​我們​的​父親。​祂向​我們​提起​我們​的​私心​小器,​我們​的​罪惡​和​過錯,​祂所以​這樣​對​待​我們,​是​為了​解救​我們,​賜給​我們​祂​應許​的​友誼​和​愛情。​認知​天主是​我們​的​父親,​祂會​帶給​我們​許多​歡樂,​內心​的​轉變,​就​像​是​回歸​父親​的​老家​一樣。

​這​天​父義​子女​的​信念​是​主業團​的​精神​基礎。​所有​人​都​是​天主​的​子女,​但是​孩子​看待​父親​的​方式​卻​大​有​出入。​我們​必須​試着​作​孝順​的​子女,​覺悟到​上主​因​愛​自己​的​孩子,​把​我們​從​世界​上​帶​回祂​的​家裏,​成為​祂​家庭​的​一​分子,​使祂​的​一​切​屬​於​我們,​我們​的​一切​也​屬​於​祂,​培養​我們​的​親情​和​信賴,​最後​我們​能​大膽​地​像​小​孩子​一般​向​祂​要求​說:​把月​亮摘下​來​給​我們​吧​!

​天主​的​孩子​對​待​我​主如​同​父親,​天主​的​孩子​不會​奉承​或​奴顏​婢膝,​也​不會​講究​客套​或​儀態,​他​是​絕對​地誠懇​和​信任​的。​人​的​行為​不會​使​天​主感到​不齒,​天主可以​容忍​我們​一切​的​不忠​失信,​只要​孩子​回頭,​痛改​前​非、​懇求​原諒​時,​我們​的​天父會​寬恕​任何​罪過。​上主​是​至善​的​父親,​祂已​預期​我們​悔​過求​恕​的​意念,​祂伸​開​雙臂,​滿懷​恩​寵​地迎接​我們。​這​不​是​我​憑空​揑造​的。​記得​耶穌​為​使​我們​明​瞭天父​的​慈愛​而​講​的​「浪子​回頭」​  ​的​比喻​嗎?​「他​離​的​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  ​這​是​聖經所​記載​的​;​他​不斷​地親​吻​他。​你​能​說​得​更​有​人​情​味​嗎?​你​能​更​生動地​刻劃​天​主​對​人​的​父愛​嗎?

​當天​主向​我們​跑​過​來​時,​我們​把​持​不​住​自己,​與​聖保祿​一樣​高呼:​Abba, Pater,​「阿爸,​父呀!」​  ​雖然​祂​是​宇宙​的​創造​者,​祂不​介意​我們​不用​高雅​的​稱呼,​也​不​擔憂​我們​不體​認祂​的​偉大。​祂要​我們​稱祂為​父親,​要​我們​仔​細品​味祂​的​情意,​祂​的​歡樂​充滿​我們​的​靈魂。

​人生,​好比​不斷​地回​歸​天父​的​家。​我們​的​回頭,​是​藉着​痛悔​和​內心​的​轉變​而​實現​的,​當​中意味着​改過​的​欲望,​立志以​犧牲​和​忘我​的​精神​改進​自己​的​生活。​通過​和​好​聖事,​我們​與​天父重​修​舊​好。​當我們​告明​罪​過​時,​我們​再度​穿上​基督,​成為​祂​的​兄弟,​成為​天主大​家庭​的​一​分子。

​天​主正​在​耐心地​等​候​我們,​像​比​喻​中​的​慈父​一樣,​祂伸​開​雙臂,​雖然​我們​是​不堪​當​的。​無論​我們​是否​犯​了​滔天​大罪,​那​並​不要​緊。​就​如​浪子​一般,​只要​我們​敞​開心扉,​思念​父親​的​家園,​即使​我們​對祂​的​回應​非常​冷淡,​天主會​賜給​我們​恩惠,​稱​作祂​的​子女​—​—​真正​的​子女,​並​帶給​我們​無比​的​驚愕​和​歡樂。

任何​人要​戰鬥​就​必須​使用​裝備​器械。​經過​二十​個​世紀​的​征塵,​基督​信仰​的​裝備​器械​並​沒有​改變,​依然​是​祈禱、​克苦​和​勤領​聖事。​既然​克苦​是​祈禱——​感官​的​祈禱​——​我們​可以​用​兩​個​詞​語​概括​我們​的​裝備​器械:​就是​祈禱​和​聖事。

​現在,​我請​大家​一起​默想​聖事。​聖事​是​天主聖寵​的​泉源,​是​天​主仁慈​眷顧​的​奇妙​證據。​讓​我們​先​靜心​默想​一​下​特倫多​教理​關於​聖事​的​定義:​「聖事​是​特定​的,​可​感知​的​標記,​能​產生​聖寵,​同時​置於​我們​眼前,​予以​頒佈。​」

​我​主天​主是​無限​的​;祂​的​愛是​無窮​無盡​的​;祂​對​我們​的​慈祥​寬仁​是​無邊​無際​的。​祂藉​其他​許多​方式​賜予​我們​聖寵,​但是​卻​明白​無誤,​不受​制​約​地​建立​了​七​個​有效​的​標記,​而且​惟​有​祂能​做到​的,​為​使​世人​能​以​穩定​的、​簡單​的、​易於​領受​的​方式,​來分享​祂​救贖​的​功勞。

​如果​聖事​被​荒廢,​真正​的​基督徒​生活​也​會​隨之​而​消失。​但是​我們​應​當​看到,​特別​是​今日,​有​許多​人​似乎​已經​把​聖事置​之​度​外,​甚至​輕視​這​基督聖寵​救贖​的​洪流。​在​一​個​號稱​信奉​基督​的​社會​裏​談論​這樣​的​弊病,​實在​是​令​人​痛心​的。​但​我們​必須​大談​特談,​為​能​激勵​我們​更​感恩​知情,​更滿​腔​熱​愛地​趨赴​這​聖化​人靈​的​泉源。

​有​人毫​無顧慮地​決定​推遲​新生​嬰兒​的​聖洗​聖事。​但​這樣​做法​是​嚴重​違背​了​公義​和​愛德,​剝奪​了​孩子​們​領​受​信德​的​聖寵,​剝削​孩子們​濯除​與​生俱有​的​原罪​的​機會,​從​而​剝奪​他們​迎​接​天​主聖​三居於​心中​的​無價​寶藏。​他們​還​妄圖篡​改堅​振​聖事​的​真諦。​教會​傳統​一​貫​認為,​通過​堅振​聖事,​天主聖神​的​聖寵​靜謐​而​有效​地傾​注於​人靈,​堅固​精神​生活。​堅振​聖事使​基督徒,​在​攻克​自身​的​自私心​和​各​種​情慾​的​內修戰​役​中,​能​像​milites Chris​ti​(基督​的​精兵)​般地奮勇​戰鬥。

​人若​喪失​對​天​主事物​的​敏感性,​就難​以​領會​懺悔​聖事​的​重要性。​聖事性​的​告罪​不​是​與​人,​而​是​與​天主​對話。​告解​聖事​是​天主​公義​的​法庭,​尤其​是​天主仁慈​的​法庭。​它​的​法官​仁​愛寬大,​「我決​不​喜​歡惡人​喪亡,​但​卻​喜​歡惡人​歸正,​離開​邪道,​好​能​生存。​」

​我主​的​仁慈確實​是​無窮​無盡​的。​且​看,​祂​對祂​的​子女們​是​何​等​慈​愛​溫柔。​祂奠立​婚姻​為​神聖​的​結合,​媲美​基督​與​祂​的​教會​之間​的​結合,​  ​把​它定為​一​件​偉大​的​聖事,​作為​基督徒​家庭​的​基礎,​使​之​在​天主聖​寵​中成為​平安​和​諧​的​居所,​聖德​的​學校。​父母​是​天主​的​合作者。​這​就​是​子女​之​所以​有​責任​孝​愛​父母​的​原因。​像​我​幾​年​前​所​寫​的,​把​第四​誡​譽為​最親​切​甘飴​的​誡命,​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你​們​按​照​天​主​囑望​的​神聖​方式​善度​家庭​生活,​你們​的​家庭​必會​充滿​天倫​之樂,​充滿​光明,​平安​和​歡樂。

對​基督​信徒來​說,​喜樂​是​一​座​寶庫。​惟​有​得​罪​天​主時,​我們​才​會​失掉它,​因為​罪是​自私​的​結果,​而​自私​則​是​悲傷​的​根源。​但​儘管​如​此,​在​人靈​的​殘灰​堆裏,​還​有​着​一些​喜樂​的​餘燼。​因為​我們​深知​天主​與​祂​的​母親絕​不會​忘記​我們。​只要​我們​痛悔,​只要​我們​從​心底​發出​真心​痛悔,​只要​我們​在​告解​聖事​中​滌淨​罪污,​天主必​會​親自來​迎接​我們,​寬恕​我們。​我們​就​再​也​不會​有​任何​悲傷,​我們​只會​歡欣,​「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上面​摘引​的​這​句話,​是​浪子​回頭​比喻​精闢​的​結語。​這​個​比喻​應百讀​不厭,​反復​默想。​「且​看,​[天​父]​出來​迎​接你。​祂屈​身來​迎​接你。​祂​要​親你​吻你,​漾溢​着​慈父​的​恩情。​祂要​命令​僕役為​你​拿來​簇新​的​衣裳、​戒指、​鞋子。​你心​有​餘悸,​惟恐​受責,​祂卻​恢​復你​的​尊嚴。​你怕​受罰,​祂​卻​親​吻你。​你​怕​祂​會​喝斥你,​祂​卻​為​你​大擺​盛宴。​」

​天主​的​愛是​難​以​想像,​深不可​測​的。​如果​祂​對​待罪​人​尚且​如​此​寬​大​厚道,​那麼​祂​對​一​向​忠信​的​至​聖童​貞​無玷​聖母,​豈不​更​要​不遺餘力​地​顯揚​她​嗎?

​我們​的​心常​忤​逆​天主,​儘管​所​作​的​回應​微乎​其微,​天主聖​愛​卻​使​之​結果​纍纍。​聖母​瑪利亞​從​沒有​在​任何​最​微​小​的​事情​上​違抗​過​天主​的​聖意,​在​她​的​聖心​中,​天主豈​不​更​要​完成​無​與​倫比​的​偉績​嗎?

​「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異兆:​有​一​個​女人,​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榮冠。​因為​君王戀​慕​你​的​美艷​雅麗。​……​公主穿戴​齊備,​姍姍​來迎,​她​的​衣服​全​是​金絲​繡成。​」​  ​看,​今天​節日​禮儀如何​表明​單​靠人​的​理智,​根本​無法​明​白​天​主仁慈​的​浩瀚​無限。​這​禮​儀​與​其說​是​解釋,​不如​說​是​頌揚。​它​激起​我們​的​想​像力,​使​我們​熱情​激昂​地歌​頌​讚美。​但是,​儘管​我們​且​歌且​頌,​仍​未​免猶感不足。

​最終​禮儀​以​聖母​瑪利亞​的​話語​作結。​此​語​在​最偉​大​的​謙虛​中,​寄寓​最​偉​大​的​光榮:​「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祂​的​名字​是​聖​的。​」

​Cor Maria dulcissimum, iter para tut​um:​瑪利亞​至​甘飴​之心,​請​為​我​開拓​穩妥​的​路徑,​引領​我們​的​步伐,​使​它滿​有力量​安行​征程,​作​我們​前進​的​康莊​大道,​因為​惟​有妳​的​愛心​才​是​通向​耶穌​基督​之​愛​的​通途​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