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造”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3個點。

祈禱​補贖​的​生活,​加上​意識到​自己​身​為​天主兒女​的​覺悟,​能​把​我們​轉化成​真正​有​深度​的​虔誠​基督徒。​在​天​主膝​下,​我們​都​是​小孩。​小孩​的​德性​就是​虔誠。​如果​小孩​偎​依​在​父親​懷抱​中​尋求​安全,​他​必然​是,​而且​也​知道​自己​是​渺小​的,​可憐​的。​我​經常​默想​這​種​神嬰​小道​的​生活。​它​與​剛​毅果斷​的​德性​不​相矛盾,​因為​它​要求​有​堅強​的​意志,​有​經得​起​考驗​的​成熟,​有​坦誠​穩定​的​素質。

​我們​應​當虔誠,​如同​小孩​那​般​虔誠。​然而,​不​是​蠢蠢​鈍鈍,​一知​半解。​只要​可能,​我們​人人​都​必須​認真苦學​信仰​的​道理,​必須​認真苦學​神學。​我們​的​虔誠,​應​是​赤子般​的​虔誠​;​我們​的​信理,​則​應​如神​學家​般​條理​分明。

​我們​在​神學​知識​上,​在​健全​紮實​的​基督徒​信理​上,​力求​有​所​造詣​的​願望,​首先​是​由​渴望​認識​和​愛慕​天主​的​意志點​燃起來​的。​同時,​也​是​從​渴望​瞭解​天​主​創造​的​世界​所​具有​的​終極​意義​的​心田​中​萌芽​的。​忠心​虔誠​的​人靈,​自然​不乏​這​種​要求。​某些​人​常​愛老​調​重彈,​活像​一​張破舊​唱片,​單調乏味,​重複​信仰​與​科學,​以及​人​的​知識​與​天主​的​啟示​是​勢不​兩立​的​陳腔爛調。​這​種​謬論,​只能​是,​而且​顯然​是,​由於​對​問題​的​實質​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的。

​既然​世界​是​來自​天主,​既然​天​主按​自己​的​肖像​與​模樣​造​了​人,​  ​並​賦予​人​天主​之​光​的​火花,​那麼​人​類理智​的​任務,​理當是​追求​天​主置​於萬物本性​中​的​神聖​意義,​苦心​孤詣,​在​所​不辭。​然則,​依​靠​信德​之光,​我們​更​能​徹悟萬物​的​超性​宗向。​因為​萬物​的​超性​宗向,​正​是​天主把​自然界​提昇​到​恩​寵界​的​結果。​我們​絕​不怕​人​類​知識​的​發展,​因為​一切理智​的​努力,​只要​是​嚴肅​認真​的,​皆以​真理​為​指標。​而​基督​曾​說:​「我​是​真理」​ 。

​基督徒​應​有​如​飢​似渴​的​求​知慾。​一切​事物,​從​最​抽象​的​知識,​到​手工​操作​的​技藝,​都​能夠​而且​都​應​當引人​歸​向​天主。​人類​從事​的​一​切​正當​活動,​無一​不能​予​以​聖化,​也​無一​不能​成為​聖化​我們,​並​與​天主​合作去​聖化​我們​的​共事者​的​機緣。​基督徒​的​光,​不該​藏於​溝壑,​而​該​置​於​峰巔,​「好使​他們​看到​你們​的​善行,​光耀​你們​在​天之​父 。​」

​這​種​工作​的​方式​便​是​祈禱。​這​種​學習​同樣​也​是​祈禱。​抱着​這​種​精神​所​做​的​研究​工作​也​是​祈禱。​我們​時​時​刻刻​都​可​按照​這​精​神​辦事。​因為​一切​事物,​都​能​化成​祈禱。​一切​正當​活動,​均​能​引導​我們​歸​向​天主,​都​能​日​以​繼夜​地滋養​我們​與​天​主間​的​親密​關係。​任何​正直​的​工作​都​能​化成​祈​禱;​而​一切​祈禱​都​是​使徒​工作。​這樣,​人靈便​發展​形成​一​種​既​樸實,​又​堅強​的​合一​生活。

天​下萬物,​無一​被​排斥​在​基督​的​眷顧​之​外。​我們​若​跳出​實用​範疇,​進入​神學​領域,​我們​便​可​斷言:​天下​沒有​任何​事物,​不論​是​好​的、​高尚​的​或平平​無奇​的,​能算​是​純屬​世俗​的。​在​天​主聖​言寓​居​我們​人間,​親嚐​飢渴,​親手​勞作,​親身​經歷友誼、​服從、​苦難​和​死亡​之後,​純屬​世俗​的​東西​已​不復​存在。​「因為​天主樂​意叫​整​個​的​圓滿​居​在​祂內,​並​藉着祂​使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着祂​十​字架​的​血奠定​了​和平。​」

​我們​必須​熱愛​世界,​熱愛​工作,​熱愛​一切​人間​事物。​因為​世界​是​美好​的。​亞當​的​罪破​壞​了​受造​物​天賦​的​神聖​平衡。​但是,​天主聖​父派​遣​了​祂​的​獨生子,​重建​了​和平,​好​讓​我們​——祂​領嗣​的​子女​—​—​能​把​受造物​從​無法​無天​的​混亂​中解放出來,​使萬物​與​天主重​歸​於​好。

​人​的​境遇​無一​不​是​獨特​無偶​的。​因為​它​是​各​人​獨特​的​召叫​所​衍生​的​結果。​各​人​都​必須​竭力​身體力行​活​出​他​的​召叫,​體現​基督​精神。​因此,​當我們​以​基督徒​的​方式,​在​同伴​夥友​之間​生活​時,​我們​無形​中便​體現出​臨​在​人間​的​基督。​而​我們​要​自然​而然地,​以​切合​信德​的​方式​承行​此事。

這​是​辦得到​的​;​這​不​是​幻想;​只要​我們​決心​把​天主​的​愛領​到​我們​的​心中!​我​主手​足​被​釘,​高懸​在​十字​架​上,​祂救贖​了​世界,​修復​了​天主​與​人類​之間​的​和平。​耶穌​提醒​我們​說:​「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  祂​是​在​說:​如果​你們​時​刻善盡​本分,​事​不​分​巨細,​一概克勤克勉,​如果​你​們​把​我置​於​一切​人類​活動​的​中心,​我便會​吸引萬​有來​歸​向​我。​我​的​神國​便會​在​你們​中間​實現!

​我主​還​願意​我們​拯救​人​類​和​整​個​受​造界​——​拯救​我們​的​這​個​世界,​這​個​美好​的​世界,​因為​它​是​出​自​天主之​手​的​大好​世界。​當初​亞當​的​罪,​人類​驕傲​的​罪,​破壞​了​受造萬​物​天賦​的​神聖​和​諧。​但是​天​主聖​父​在​時期​一​滿​時,​便派遣​了​祂惟一​的​聖子,​藉​聖神​的​德能,​從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降生​成人,​重建​和平。​人類​因此​從​罪惡​中​被​救贖​出來,​「使​我們​獲得​義子​的​地位」​ ,​得​以​分享​天主​的​親密​生活。​於​是​新人類,​天​主子​女​的​新行​列 ,​得以​把​整​個​宇宙​從​紊亂​失調​中​解放出來,​在​基督​內​修復萬有,​因為​他們​已​與​天主言​歸於​好。

​實現​基督​的​神國,​消滅​仇恨​暴行,​使​普世​全球​沐浴於​仁愛​的​甘脂​靈膏​中,​乃是​基督​向​我們​發出​的​召叫,​乃​是​我們​的​使徒​工作,​乃​是​我們​費盡心思​精力​的​宿願。​今天,​讓​我們​懇求​我們​的​君王​使​我們​在​修復​殘破,​挽救​淪亡,​整頓​混亂,​指引迷​途​皈正,​重建萬​有​和諧​的​神聖​使​命​中 ,​能夠​做到​齊心​協力,​謙虛​勤懇,​熱情​激​昂 。

​擁抱​基督​的​信仰​就是​要​矢志​繼續​基督​在​世​的​使命。​我們​各​人​都​應​當成為​alter Christus, ipse Christus:​另​一​位​基督,​成為​基督​本​人。​惟有​如此,​我們​才​能​肩​負起​這​個​偉大​而​持久​的​任務,​從​內部​去​聖化​一​切​世俗​結構,​把​救贖​的​酵母​揉​進​一​切世俗​結構。

​我​向​來​不談​政治。​我​不​贊成​在​俗​的​熱心​教友組織​政治性​的​宗教​運動。​那​是​瘋狂​的​行為,​即使​他們​的​動機​是​想把​基督​的​精神​滲​進​一​切人類​活動​也​罷。​我們​要​做​的,​是​把​天​主放​進​每​一人​的​心坎裏,​不管​他​是​誰。​換言之,​每​一​位​基督徒​都​應​在​各​自​的​處境​中,​以​自己​的​榜樣​和​言語,​為​信仰​作見​證;​而​他​的​處境​則​取​決於​他​在​教會​中,​在​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地位,​以及​他​所​持續​經歷​的​各​種​事件。

​單憑​他​之​為​人​這​一​事實,​基督徒​就​有​充分權利​生活​在​世界​上。​如果​他​讓​基督​生活​在​他​的​心中,​讓​基督​為​王統治,​他​就​能​感到,​而且​強烈​地​感到​我主​的​救贖​功​能​從​他​的​作為​中發揮出來;​而且​這​與​他​的​行業​無關,​與​他​的​社會​地位​的​「高」​或​「低」​無關。​因為​人視​為​重大​的​成就,​在​天​主眼​中​卻​可能​是​分文​不值​的​;我們​以​為​是​微不​足道​或​不甚​了​了​的,​在​基督​的​標準​看​來​卻​可能​是​登峰​造極​的​聖德​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