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魔鬼”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2個點。

「我們​與​天主​合作​的​人,​也​勸​你們​不要​白​受​天主​的​恩寵。​」​  ​是​的,​在​這​四​旬期,​我們​不要​關閉​心扉,​因為​聖寵​將​會​充滿​我們​的​靈魂,​我們​要​好好​準備,​下定​決心​要​真正​的​改變,​不要​與​天主​的​恩寵​開​玩笑。

​我​不喜​歡用​「畏懼」​兩字,​因為​基督徒​是​因​天主​的​愛而​受​感動​的,​基督​把​天主​的​愛顯示​給​我們,​也​教​我們​去愛​所有​人​和​一切​受​造物。​然而,​我們​應該​談談​責​任心​和​認真​的​態度,​保祿​宗徒​勸告​我們​說:​「你​們​切​不要​錯了,​天主​是​嘲笑​不得​的。​」

​我們​必須​要​取​捨​;​同時​點燃​兩​根​蠟燭​——​一​根​獻給​聖​彌額爾,​一根​給​魔鬼​——​是​不對​的,​我們​要​熄滅​給​魔鬼​的​一根,​並​把​整​個​生命​全心​全意​地為​上主​服務。​假如​我們​成聖​的​意願​是​誠摯​的,​我們​馴服​地​把​自己​交付​給​天主,​一切​事情​都​會​進行​得​很​順利。​因為​祂隨時​都​準備​賜給​我們​恩寵,​特別​是​在​此​期間,​一份​重新​皈依​的​恩寵,​使​我們​基督​信徒​的​生活​邁步​前進。

​我們​不能​視​這​四​旬期為​一​個​循例,​或另​一​個​禮儀​季節​而​已,​它​是​一​個​很​特別​的​時期,​天​主藉​此​給​我們​神聖​的​助佑,​耶穌​走近​我們​的​身旁,​希望​我們​突​飛猛​進——​今天,​現在。

​「看!如​今正​是​悅納​的​時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時日。​」​  ​我們​再​次​聽到​善牧​溫柔​的​催喚:​「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  ​祂用​小名​召叫​了​我們​每​一​個​人,​只有​愛​我們​的​人才​會用​這​麼​親切​的​名字來​稱​呼​我們,​耶穌​對​我們​的​溫柔​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的。

​試想​一​下​天主​的​愛是​何​等​奇妙,​我​主親​自出來​迎接​我們,​等​待​我們,​祂​就​站​在​路旁,​使​我們​能​看得​見祂,​祂​召喚​了​我們​每​一​個​人,​與​我們​談論​關於​我們​的​事—​—​完​全​視​之​為​祂​自己​的​事。​祂激​發​我們​的​憂傷,​開啟​我們​的​良知,​使​我們​更​慷慨,​祂​在​我們​的​靈魂​上​銘刻​了​忠信​的​切望,​好使​我們​堪稱​為​祂​的​門徒。​當我們​聽到​這些​親密​的​恩典​耳語​和​帶着愛​的​責備,​我們​立刻明白,​在​我們​因​犯錯​而​忽略​祂​時,​我主​並​沒有​忘記​我們,​基督​以​蘊藏​在​祂聖心​的​無限​溫情來​愛​我們。

​且​看祂​是​怎樣​一直​堅持​的​︰​「在​悅納​的​時候,​我​俯允​了​你,​在​救恩​的​時日,​我​幫助​了​你。​ 」​ 既然祂​已​承諾​了​給​你​光榮​和​祂​的​愛,​而且​會​在​適當​的​時候​給你,​召喚​你,​那麼​你​呢?​你​能​送​給​天​主甚麼作​為​回報​呢?​你​和​我會​如何​回應​在​我們​身邊​經過​的​基督​的​愛情​呢?

​救恩​的​日子​就​在​我們​面前,​善牧​的​呼喚​傳到​我們​耳邊:​「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因為​愛是​以​愛來​回報​的,​我們​必須​回答:​「你叫​了​我,​我​在​這​裏。​」​  ​我​已經​下定​決心,​好​好過​這​四​旬期,​不像​雨​水沖石,​一絲​痕跡​都​不留地​白白​虛度。​我​要​讓​它​浸透我,​改變​我,​我要​皈依,​重新​轉向​天主,​以祂所​盼望​的​愛來​愛祂。

​「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  ​聖奧思定​評論​說:​「你​的​心裏​還​有餘​地愛​自己?​你​的​靈魂​呢?​你​的​心神​呢?​祂​說​『​完全​的​』。​祂​創造​了​你,​並​要求​你​完全​地​獻出​自己。​」

我​對​你們​講述​的​並​非​我​個人​的​見解,​而​是​基督​關於​基督​徒​理想​的​教導。​你們​可以​看出,​這​教導​要求​嚴,​標準​高,​而且​是​有​吸​引力​的。​但​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的​社會​裏​能​行得​通嗎?」

​的​確,​我​主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向​我們​發出​這​個​呼召,​在​這​個​時代裏,​人​人口講​和平,​實則​卻​沒有​和平,​不論​是​在​人靈​中,​或​在​社會​機構​中,​或​在​社會​生活​中,​或​在​國​與​國之間​都​沒有​和平。​人​人口​上​大談平​等​和​民主,​但​迴目​四顧,​所見​的​只是​壁壘森​嚴不可​逾越​的​種族​制度。​我​主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向​我們​發出​這​個​呼召,​在​這​個​時代裏,​人人​要求​體諒,​但是​最​引人​注意​的​是​我們​偏​偏​看​不​到​體諒,​連循​規蹈​矩​願​行​愛德​的​人們​中間​也​看​不​到。​不要​忘記,​愛德​不止​於​施捨,​愛德​也​包括​體諒。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裏,​狂熱​主義​者​和​不妥協​的​死硬派​拒絕​聽取​別人​的​理由,​玩弄​反唇​相譏​的​技倆,​反倒​向​受害​者​進行​暴力​侵略。​最後,​我​主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向​我們​發出​這​個​召喚,​我們​能​聽到​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空談​團結,​但是​即使​在​天主教​教友​之間,​也​難​以​想像​有​這​種​前​所​未​有​的​分裂,​更​遑論​其他​一般​群眾​了。

​我​從​未​發表​過​政治​言論;那​不​是​我​的​職責。​若要​我​以​司鐸​的​身分​形容​當前​世界​形勢​的​話,​我​只​需​重溫​我主​的​一​則​比喻:​麥子​與​莠子​的​比喻。​「天​國​好​像​一​個​人,​在​自己​田裏撒​了​好​種子​;但​在​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人來,​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就​走​了。​」​  ​情況​很​清楚,​田野​是​肥沃​的,​種籽​是​良好​的​;田野​的​主已經​撒下​了​種籽,​撒得​正值​農​時,​撒得​恰得​其法。​他​甚至​還​僱​了​人​看守​農田。​在​此​之後,​麥子​中間​若​是​出現​莠子,​準​是​由於​人​的​疏忽​失職,​特別​是​基督徒​的​疏忽​失職,​他們​墮入​夢鄉​大睡​其覺,​讓​仇人​乘虛​而入。

​當那​些​疏忽​失職​的​僕人​問主人​田裏怎​會長​出​莠子​時,​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是​仇人​做​的。​」​  ​我們​基督徒本​當戰​戰​兢兢,​使​天​主安排​在​世界​上​的​美好萬物,​得以​為​真理​和​善良​發展​和​服務。​但​我們​卻​墜入​夢鄉​大睡​其​覺​了。​這​是​多麼​糟糕​的​事!​人心​的​怠惰​庸碌​!然而​與​此​同時,​仇人​及​其大​小嘍囉僕​從​卻​馬​不​停蹄,​為​非​作歹。​難怪​莠子​到​處​蔓​延叢生。

​我​的​聖召​不​是​去當​一​位​報災​鳴警​的​先知。​我​這樣​說絕​不​是​要​你們​把​現實​看得​一​片​荒涼​失望。​我​不抱​怨​天​主讓​我生逢​這​時代。​我們​愛​這​個​時代。​因為​正是​在​這​時代,​天主召叫​我們​去​聖化​自己。​我們​並​不​癡心​夢想,​一廂​情願。​癡心​夢​想成​不​了​事。​世界​從​未​有​過良辰​好景。​從​一​開始,​從教會​還​在​搖籃​時​起,​從​十二​位​宗徒​宣講​時​起,​暴力​迫害早​已​開始,​首批​異端邪​說早​已​跳​了​出來,​謊話早​已​在​流傳,​仇恨​憤​怒早​已​爆發​傾瀉。

​然而,​我們​不能​否認​惡​勢力​確實​猖​獗​得勢。​在​這​個​世界​上,​這​塊​天主​的​農田裏,​這​個​基督​的​產業​中,​莠子​蔓​延叢生。​不僅​蔓​延叢生,​而且​不可​收拾。​我們​不能​讓​自己​被​所​謂​人定​勝​天​持續​躍進​的​神話​矇蔽。​有​秩序​的​進步​是​好​的,​是​天主所​願見​的,​但是​人們​所想​的​卻​是​另​一​種​進步,​一​種​偽​進步,​一​種​矇​蔽​視線​的​偽進步,​使​人​類​在​這​種​偽進步​中​不知​不覺​地失​去​方向,​倒退​而行,​反而​失去​早前​已​攻克​的​範疇。

​我始​終​認為,​我主​已​把​這​個​世界​賜給​我們​作​嗣業。​我們​有​責任​讓​自己​的​靈魂​保持​清醒。​我們​應​當實​事求​是,​但​也​不​做​失敗主義者。​世界​上​充滿​邪惡,​得罪​天主,​戕害​人靈,​而且​往往​對​人靈​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只有​良知​麻木,​被​常​規老​套弄得​喪失​敏感,​被​玩​世​態度​弄得​感覺​遲鈍​的​人,​才​會​否認​這​個​現實。​我們​固然​應​當保持​樂觀,​但是​我們​的​樂觀​主義​必須​來自​堅​信天​主常​勝​的​德能,​而​不​是​來自​人​的​自我​陶醉,​不​是​來自人​的​愚蠢​狂妄​和​自鳴​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