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當我告訴你,耶穌仍然在我們的心內找尋一個休憩之處時,我並沒有誇大其詞。我們必須懇求祂寬恕我們個人的盲目和忘恩負義。我們必須請祂賜給我們恩寵,使我們永遠不再拒祂於我們靈魂的門外。
我主清楚表明祂對天主聖意的絕對服從,那是需要棄絕自我並作出犧牲的。這份愛不為自己爭取權利,而只是為服務。耶穌已經以身作則了,祂是如何服從的呢?「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你要棄絕自我,為了愛天主和愛人靈,你要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複雜,甚至喪失生命。「你打算過平靜的生活嗎?可是天主的意願卻不然。兩個意願不能同時存在,你應該改變自己的意向,使它與天主的旨意吻合。你不可修正天主的旨意,來遷就自己的意願。」
主,我很高興看到無數的人靈,像祢一樣「聽命至死」,一生努力實踐天主對他們的要求。他們為了服務教會而奉獻了個人的理想、職業,使眾人受益。
讓我們學習服從,讓我們學習服務。除了心甘情願地獻出自己,為別人費心盡力之外,再沒有更優秀的領導方式了。當傲氣在內心洶湧,自以為超人一等時,也就是對自己說「不可以這樣」的時候了。我們惟一的勝利是謙遜的得勝。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愉快地與十字架上的基督認同,沒半點勉強不安或憂愁。因為忘記自我的快樂,就是愛的最佳憑證。
你如何解釋這篇充滿信心的禱文,怎麼知道我們在戰鬥中不會敗亡?這個信念植根在使我永不厭倦地愛慕的事實之上——即我們是天父的子女。在這四旬期中,我主要求我們皈依上主,祂不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也並非是一個頑固和不解人意的判官,相反地,祂是我們的父親。祂向我們提起我們的私心小器,我們的罪惡和過錯,祂所以這樣對待我們,是為了解救我們,賜給我們祂應許的友誼和愛情。認知天主是我們的父親,祂會帶給我們許多歡樂,內心的轉變,就像是回歸父親的老家一樣。
這天父義子女的信念是主業團的精神基礎。所有人都是天主的子女,但是孩子看待父親的方式卻大有出入。我們必須試着作孝順的子女,覺悟到上主因愛自己的孩子,把我們從世界上帶回祂的家裏,成為祂家庭的一分子,使祂的一切屬於我們,我們的一切也屬於祂,培養我們的親情和信賴,最後我們能大膽地像小孩子一般向祂要求說:把月亮摘下來給我們吧!
天主的孩子對待我主如同父親,天主的孩子不會奉承或奴顏婢膝,也不會講究客套或儀態,他是絕對地誠懇和信任的。人的行為不會使天主感到不齒,天主可以容忍我們一切的不忠失信,只要孩子回頭,痛改前非、懇求原諒時,我們的天父會寬恕任何罪過。上主是至善的父親,祂已預期我們悔過求恕的意念,祂伸開雙臂,滿懷恩寵地迎接我們。這不是我憑空揑造的。記得耶穌為使我們明瞭天父的慈愛而講的「浪子回頭」 的比喻嗎?「他離的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 這是聖經所記載的;他不斷地親吻他。你能說得更有人情味嗎?你能更生動地刻劃天主對人的父愛嗎?
當天主向我們跑過來時,我們把持不住自己,與聖保祿一樣高呼:Abba, Pater,「阿爸,父呀!」 雖然祂是宇宙的創造者,祂不介意我們不用高雅的稱呼,也不擔憂我們不體認祂的偉大。祂要我們稱祂為父親,要我們仔細品味祂的情意,祂的歡樂充滿我們的靈魂。
人生,好比不斷地回歸天父的家。我們的回頭,是藉着痛悔和內心的轉變而實現的,當中意味着改過的欲望,立志以犧牲和忘我的精神改進自己的生活。通過和好聖事,我們與天父重修舊好。當我們告明罪過時,我們再度穿上基督,成為祂的兄弟,成為天主大家庭的一分子。
天主正在耐心地等候我們,像比喻中的慈父一樣,祂伸開雙臂,雖然我們是不堪當的。無論我們是否犯了滔天大罪,那並不要緊。就如浪子一般,只要我們敞開心扉,思念父親的家園,即使我們對祂的回應非常冷淡,天主會賜給我們恩惠,稱作祂的子女——真正的子女,並帶給我們無比的驚愕和歡樂。
不過,我還想向你們提出一點。正因為對我們人來說,下定決心成聖成賢極不容易,所以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去修德務善。人際關係要因愛德而受啟發,而不是以仇恨和冷漠為主導,還是遙遙無期。我們必須意識到財富的分配即使能做到合理均勻,社會的組織即使能和諧健全,人間還會有痛苦疾患、誤會糾紛、生離死別、孤苦伶仃,以及我們本身種種局限性的苦惱經驗。
面對所有這些重擔,基督徒只能找到一個真正和肯定的答案,即十字架上的基督,一個受難而死的天主,一個博愛眾人以致於祂的心被長矛所刺透的天主。我主對不義深惡痛絕,對犯不義之罪的人備加痛斥。但是祂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祂允許不義存在,因為不義是原罪造成的後果,是人類狀況的組成部分。然而祂的心充滿着對人類的愛。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悲傷,我們的苦惱,我們對公義的飢渴……所有這一切殘酷折磨,祂無不藉十字架而加諸自己身上。
基督信仰對有關痛苦的教誨並不是花言巧語,自圓其說。它開宗明義首先呼籲我們接受與人類生活不可分割的痛苦。我不會隱瞞在我的一生中常常存在着痛苦;有許多次我真想放聲痛哭。我可以喜悅地告訴你們這一點,因為我經常宣講,並力圖實踐真理,那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找到的基督,祂就是「愛」。還有些時候,我對現實存在的不義和邪惡深惡痛絕。儘管抱定志向,並盡了自己的努力,但對未能糾正不義境況的局面,苦悶萬分。
我向你們談論痛苦時,並不只是空談理論。我告訴你們面臨痛苦,心寒膽顫之時,補救的辦法就是要仰望基督,這並不只是他人的經驗之談。加爾瓦略山的景象向每一個人宣佈,痛苦是必須聖化的,我們的生活必須與十字架結合。我們若能像基督徒一樣忍受艱難困苦,我們的艱難困苦便會轉化為賠補和補贖,使我們分享耶穌的命運,參與祂的生命。祂由於愛人,甘願忍受種種酷刑折磨。祂生於貧困,活於貧困,死於貧困。祂受盡責難侮辱,譭謗中傷,誣告陷害。祂被門徒負賣,眾叛親離,孑然一身,祂經歷懲罰的苦澀,最終被判死刊。如今,這同一位基督,身為人類的首生者與贖罪者,繼續在祂的肢體身上受苦,繼續在普世人類身上受苦。
痛苦是天主計劃的一部分。這是真理,儘管我們難以理解。連耶穌自己在承受祂的苦難時也表現出相當困難:「父啊!祢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祢的意願成就!」 在這懇求和接受聖父旨意的張力之中,耶穌平靜地走向死亡,寬恕那些釘死祂的人。
這種抱着超性態度接受痛苦的壯舉,正是最偉大的勝利。耶穌藉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一舉征服了死亡。天主從死亡中帶出生命。天主子女的態度,並不是對可能發生的悲慘命運無奈接受,而是一份預嚐勝利滋味者的成就感。因基督凱旋之愛的名義,我們基督徒應走向世界,通過我們的言行,播種和平與喜樂。我們應當戰鬥,和平地戰鬥,向一切邪惡、不義、罪惡開戰。這樣我們才能喚醒世人,人類遭遇的厄運,不是註定不變的。惟有天主的聖愛,天主藉耶穌聖心所顯示的聖愛,才能為人類贏得光榮的精神凱旋。
教會的禮儀年度即將結束,祭台上舉行的聖祭再次向聖父獻上犧牲的祭獻——基督君王的祭獻,正義仁愛和平的君王,正如我們馬上要唸到的頌謝詞所指出的。
你們一想到我主神聖的人性,心靈頓時湧現無限的喜樂。祂是一位擁有血肉之心的君王,一如你們擁有的心。祂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但卻沒有對我們作威作福,祂默然展示自己的傷痕,哀求我們稍給祂一點愛。
那麼為甚麼還有這麼多人不認識祂呢?為甚麼我們還聽到那些無情冷酷的抗議:「我們不願意這人為王統治我們」 呢?世上億萬人都這樣拒絕耶穌,或許他們拒絕的是祂的影子,因為他們不認識基督其人。他們從未瞻仰過祂的豐釆儀容,從未領悟到祂的卓絕訓導。這種可悲狀況令我痛心,使我向我主痛作補贖。當我聽到那不休止的叫囂時——多數表現在醜行多於惡語——我感到有必要大聲高呼:「基督必須為王!」
許多人不願接受基督為王的真理。他們千方百計地反對祂:用他們處世理事待人接物的態度,用他們對待社會人文,道德風化,文化藝術的觀點來反對基督。這甚至發生在教會內部!聖奧思定說:「我並不是指那些無聊之輩用口舌來褻瀆基督,我是指還有很多人用他們的行為來褻瀆基督。」
某些人甚至惱怒「基督君王」一詞。他們對這用語大興天真無知的責難之師,似乎基督的王權竟能用政治術語來理解。否則他們便乾脆否認基督為王,因為一承認祂是君王,他們便要接受祂的法律。法律,那是不可接受的,哪怕是美好的愛德誡命也不例外,因為他們拒絕向天主的愛伸出自己的手。他們處心積慮只為自己的私利鑽營而已。
多年以來,我主催迫我重複着一個無聲的吶喊:「我願服務(Serviam)!」讓我們請求祂加強我們捨己為人的決心,忠信地回應祂的召喚,在日常生活中,隨遇而安地服務,不矯揉造作,不大吹大擂。讓我們從心底感謝祂。我們要以臣民和子女的身分向祂祈禱!我們嘴裏將充滿稱讚之聲。一談到天主的神國便喜從中來。這個神國是自由之國,是基督為我們贏得的自由。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820/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