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人是善忘的,而且很快便會習慣一切,即使是奇妙的神蹟!讓我們提醒自己,在這四旬期間,不要再流於膚淺。身為基督徒,我們一方面很忙碌,在工作的壓力之下,與同事們一起全心投入工作。另一方面,因為我們是天主的孩子,我們也必須全心投向天主。
神聖的父子關係是使人喜悅的真理,令人安慰的奧蹟。它充實了我們整個精神生活,指點我們如何與天主交談,去認識和愛慕我們的天父。它也使我們的內心奮鬥滿溢着希望,使我們變得像孩子一樣純樸信賴。更難能可貴的是,正因為我們是天主的子女,我們得以用愛心和驚嘆去默觀出自造物主——天主聖父——手中的一切,而我們藉此成為身在世俗之中的默觀者,熱愛世界。
在四旬期中,禮儀提醒我們亞當犯的原罪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亞當不願做天主的好兒子,他反叛了。但是,我們也會聽到整個教會在復活節前夕歡欣詠唱的,迴聲不絕的felix culpa:「啊,幸福的罪過。」 天主聖父在最恰當的時刻,派遣了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替人贖罪,重新建立和平,「使我們獲得義子的地位」 ,卸下人類罪惡的重擔,分享天主聖三的親情。因此,這個新人——重生成為天主子女的人 ,有能力把受造的世界由紛亂中解救出來,在基督內修復一切, 通過基督的受難與死亡,使世人與天主重新和好。
因此,這是做補贖的時刻,正如前面所說,這並非是消極的。四旬期的生活是應該以子女的精神來度過的,這個在我們靈魂內活潑生動的精神,是基督傳遞給我們的。 上主召叫我們接近祂,模仿祂:「你們應該效法天主,如同蒙寵愛的兒女一樣」, 謙遜和熱切地與這神聖的使命合作;修補破碎的,挽救失落的,整理罪人擾亂的秩序,引領迷途的返歸正路,重新均衡宇宙萬物超性的諧和。
我們都熟稔歷代基督徒不斷歌頌聖體的聖歌:「信友請來讚美上主,稱頌奧妙之聖體,又請稱頌至聖寶血,主因贖世盡傾流,萬邦之王生於聖母,自甘流血為人類。」 我們欽崇朝拜隱藏在聖體中的天主。 聖體就是耶穌本人,祂生於童貞瑪利亞,受盡苦難,獻身於十字架的祭獻;血和水從祂被槍刺的肋旁湧流而出。
這是我們恭領基督的聖宴。我們重溫祂苦難的紀念。通過基督,我們的靈魂與天主親密相契,領受未來光榮的恩許。 教會的禮儀寥寥數語,概括了我主救贖人類那段愛的歷史的頂峰。
我們所信賴的天主不是虛無飄渺,高高在上的神祇。祂對人類的命運——他們的願望、掙扎、痛苦——不是漠不關心的。我們信賴的天主是一位熱愛子女的慈父,以致祂派遣祂的聖言,至聖聖三的第二位,取了人性,並為救贖我們而死。祂是我們的慈父,祂藉着寓居在我們心中的聖神的行動,溫和地引導我們到祂身邊去。
認識到造物主熱愛受造物竟到如此地步,這便是我們在聖週四感到歡欣雀躍的原由。我主耶穌基督,似乎惟恐其他所有的證據還不足以證明祂的仁慈,便建立了聖體聖事,使祂自己常能與我們親密相偕。祂之所以如此,乃是受到愛的推動。祂本身無求於人,卻不願與人分離,這實在是令人難以徹底理解的。至聖聖三愛人如此,把人高舉到聖寵的品位,且按照天主的肖像與模樣造了人 。天主把人從罪惡——從亞當的罪,從亞當子孫承襲的原罪,也從人的本罪——中救贖出來,並切願寓居於人的靈魂中:「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裏去,並要在他那裏作我們的住所。」
天主聖三對人的愛,因聖體而卓絕地永留人間。許多年前,我們從教理問答中學到,聖體可被視為一個聖祭,也可被視為一件聖事。而聖體同時在共融聖事中作為祭台上的寶藏,也在聖體櫃中呈現給我們。教會還訂立了另一紀念聖體奧蹟的慶日,紀念在普世聖體櫃中的基督聖體,就是基督聖體聖血節(Corpus Christi)。今天是聖週四,我們在彌撒聖祭和恭領聖體時,同時把注意力聚焦在聖體作為我們的祭獻,和我們的神糧之上。
我正在向你們談及天主聖三對人類的愛。然而,有甚麼比彌撒更能說明這一點呢?天主聖三在彌撒聖祭中共同一致地行動。因此我喜歡重複集禱經,獻禮經和領聖體後經的結束語。我們向天主聖父祈求:「以上所求是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永生永王。阿們。」
在彌撒中,我們持續地向天主聖父祈禱。司鐸代表永恆的大司祭耶穌基督,祂同時又是這聖祭所奉獻的犧牲。聖神的行動雖以奧妙的方式進行,卻確實臨在於彌撒之中。聖若望·達馬森說道:「藉着聖神的德能,麵餅轉化成基督的身體。」
聖神的行動,在司鐸呼求天主祝福獻禮時清楚地表露無遺:「使人成聖,全能永生的天主,求祢降福這個專為祢的聖名而預備的聖祭。」 ——這個全燔祭將給天主聖名應有的光榮。我們所祈求的聖化之功,即歸屬於聖父和聖子派遣給我們的那位護慰者。在恭領聖體前,當我們說:「主耶穌基督……祢遵照聖父的旨意,在聖神合作下,藉祢的死亡,使世界獲得生命……」 時,我們也承認了聖神在此聖祭中積極的臨在。
在這個基督信徒傳統稱為聖週的一星期內,我們再次有機會默想並重溫耶穌在世生命的最後時刻。這幾天特有的虔誠敬禮,無不讓人嚮往那將要來的復活。如聖保祿所說:復活乃是我們信仰的基礎 。然而,我們不應倉促急進,以免錯過一件極易忽略的簡單事實:除非先同祂的苦難與死亡結成一體,我們不能分享我主的復活。 我們若要在聖週結束時伴隨光榮的基督,就必須在祂死於加爾瓦略時與祂結合,參與祂的全燔祭。
基督慷慨的自我祭獻是對罪惡的挑戰。儘管罪惡的存在是不容否認的,我們仍不免難以接受這現實。罪是邪惡的奧蹟(mysterium iniquitatis),是受造物荒誕難喻的邪惡,受造物驕傲自大竟起來反對天主。這故事與人類歷史一樣古舊,始於原祖的墮落,接踵而來的是無休止的腐化墮落,充斥着人類的生活,直到今天。最後,還有我們個人的背叛忤逆。要認識罪可惡到甚麼程度,信德的真諦是甚麼,似乎並不容易。但我們不應忘記,即使在人的情況下,冒犯他人的嚴重性,往往取決於被冒犯者有着怎樣的重要性,即他有着甚麼社會地位和身分。然則,人冒犯天主,就是受造物拒絕承認其造物主的表現。
然而,「天主是愛 」。罪惡所造成的惡意的深塹,已被天主無限的愛的橋樑接通。天主沒有拋棄人類。祂的計劃預見到舊約律法的祭祀並不足以彌補我們的罪,不足以重建那份失落了的團結。為此,必須有一位身為真天主的真人挺身而出,甘作自我犧牲。為幫助我們多少窺探一下這個深不可測的奧蹟,我們不妨設想天主聖三在無限相愛的交往中共同商議,結果在永恆的決定中,天主聖父的獨生子要來俯就我們的人性,肩負我們罪惡憂患的重擔,而最後被釘死於刑架的橫木之上。
基督整生從誕生在白冷起便充滿了熾烈的激情,志在實現天主聖父救世的旨意。在三年傳教生活中,祂的門徒與祂朝夕相處,他們經常聽到祂說,祂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祂者的旨意 。事實的確如此,祂貫徹始終,直到首個受難日下午,祂的血祭大功告成之時,祂便「低下頭,交付了靈魂」 。聖若望宗徒便是這樣描述基督的死亡的。耶穌在人類全部罪惡的重壓下,被我們罪孽的暴力和邪惡壓得粉身碎骨,死在十字架上。
讓我們緬懷追念我主,祂為愛我們,竟至於從頭到腳,遍體鱗傷,體無完膚。借用一句古代作者的話,雖不能表達全部現實,卻比較接近實情,我們可以這樣說:「基督的軀體是疼痛的寫照。」只見基督傷痕斑斑,肢體破碎,只剩一具毫無生氣的屍體,從十字架上卸下,交給了祂的母親。眼看基督被摧殘到這般地步,我們或許會以為祂是徹底慘敗了。那些曾追隨祂的人在哪裏呢?祂曾宣佈過將會來臨的王國在哪裏呢?然而,這便是勝利,絕不是失敗。我們從未如此接近復活;我們即將目睹祂以服從贏得的凱旋。
天主聖父願意在聖子的聖心中,賜給我們一份仁慈,寵眷和「偉大的愛情」 。我們若想尋求天主愛人的證據,只須沿着聖保祿的思路去探索:「祂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祂交出了,豈不也把一切與祂一同賜給我們嗎﹖」 天主愛世人,不僅俯聽我們的祈禱,而且在我們祈禱之前,早已把恩惠賜給了我們。
聖寵使人洗心革面,煥然更新;使罪人皈正,使他成為一個善良忠信的僕人。 天主對我們的愛是一切恩寵的泉源。祂不僅用言語揭示了這一點,也以行動。天主的愛促使至聖聖三的第二位聖言,聖父之子,取了我們的肉軀,進入我們人性的處境,除了罪之外,與我們毫無兩樣。這聖言,這天主的聖言,便是由天主聖愛所發的聖言。
天主聖愛就藉着聖子降生成人,藉着耶穌基督在世上,以十字架卓絕的犧牲而成就的救贖之旅,揭示給我們。祂在十字架上藉着一個新的標誌昭示天下:「有一個兵士用槍刺透了祂的肋旁,立時流出了血和水。」 這耶穌的血和水,向我們宣告:祂的自我祭獻已大功告成。「完成了!」 一切都是為愛而成就的。
今天,當我們重溫信德的中心奧蹟時,目睹人的動作行為被用來表現這最深邃的真理,即聖父的聖愛之交付聖子,聖子的聖愛之從容赴義,走上加爾瓦略山,我們不禁愕然起敬。天主沒有用霸權與我們打交道。沒有。祂「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 耶穌從不是疏遠冷淡,高高在上的。雖然在宣講時,偶然會流露出憤懣感慨的心情,因為惡人的罪行傷了祂的聖心。但是,我們若仔細觀察,馬上會發現祂的悲憤實在是出於愛,是再次向我們發出邀請,敦促我們悔罪改過,矢志忠誠。我主天主說:「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 這話一語道破基督一生行實的原委;使我們恍然領悟,祂為何懷着一顆血肉的心,一顆與我們一樣的心,降臨我們人間。這便是祂的聖愛的鐵證,是天主仁愛奧蹟萬古常新的見證。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830/ (2025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