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悲傷(哀傷)”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5個點。

工作​是​人生​在​世​的​重要​部分。​工作​涉​及​奮鬥​努力,​困頓​煩惱,​精疲力​竭;​這些​痛苦​掙扎是​與​生俱​有​的,​並​揭示​罪惡​的​現實​和​救贖​的​必要性。​然而​工作​本身​並​非​一​種​懲罰,​並​非​一​種​咀咒​或​折磨。​持​此​懲罰​觀點者​是​沒有​正確​地理​解聖經。

​現在​正​是​我們​基督徒​向​世界​大聲​疾呼​的​時機:​工作乃​是​天主給​我們​的​恩賜​!​認為​工作​有​高低​貴賤,​並​按人​從事​的​工作​把​人劃​分成​不同​的​等級,​是​完全​不​合理​的。​工作​—​—​任何​工作—​—見​證人​的​尊嚴;​工作見​證人​從​天​主手​中​領受​的,​宰制萬物​的​管轄權。​工作​是​人培​養品性​的​良機。​工作​是​人團​結​合作​的​樞紐;​是​人養家​糊口​的​方法;​是​改進​社會,​促進​人​類​進步​的​利器。

​對​基督徒來​說,​工作​的​這些​視野​要​伸​展得​更​加遼​闊遙遠。​因為​工作​乃​是​參與​天主​創造​的​工程。​當初​天​主創造人​類​時,​祂祝福人​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  ​更​甚​者,​由於​基督​親手​操持​工作,​工作​已​變成​一​個​既蒙​救贖,​又​能​救贖​的​事實,​工作​不​僅​成​了​人​類​生活​的​經歷,​更成​了​人類​修德​成聖​的​方法​與​途徑。​為此,​對​我們​而言,​工作​之​為物,​既有​待​聖化,​又​能夠​聖化。

所以,​犯罪​的​經驗​不​應​使​我們​懷疑​自己​的​使命。​的​確,​罪能​使​我們​難於​認出​基督。​因此,​我們​務​必​正​視​自己​的​不幸,​並​竭力​淨化​自己。​但​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天主​並​未​許諾​讓​我們​能​在​現世​生活​中​徹底​克勝​邪惡​的​勢力。​祂​要求​我們​要​奮勇​作戰。​當聖​保祿​要求​把​那使​他​屈辱​的​「身體​上​的​那根刺」​拔除​時,​我​主回答​他​說​「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 。

​天主​的​德能​經常​藉​我們​的​軟弱​彰顯出來。​它​激勵​我們​奮戰,​克服​我們​的​缺點,​儘管​我們​深知​在​這​塵​世征途​上,​我們​不會​取得​徹底​的​勝利。​基督徒​的​生活​是​繼續​不斷​每​天​重整​旗鼓​的​過程,​周而​復始,​更​新​不​已。

​基督​把​祂復活​的​生命​賜給​我們,​祂​在​我們​內復活,​只要​我們​分​擔祂​的​十字架,​分擔祂​的​死亡。​我們​應​當熱愛​十​字架,​熱愛​自​我​犧牲,​熱愛克己​自律。​基督徒​的​樂觀​主義​不​是​媚人​的​語言,​不​是​苟且​偷安,​也​不​是​「船到​橋頭​自會​直」​的​人為​樂觀​主義。​不​是​的​!基督徒​的​樂觀​主義​是​根植於​一​個​信念,​就是​意識​到​恩寵​中​的​自由​和​信德。​它​是​一​種​敦促​我們​從​嚴​要求​自己​的​樂觀​主義。​它​鼓勵​我們​全力​以​赴​去​回​應​天主​的​呼召。

​基督​並​非​真正鄙棄​我們​的​可悲​狀況,​卻​是​要​通過​我們​的​可悲​狀況,​通過​我們​的​血肉​之軀,​糞土​之身​的​凡人​生活,​通過​我們​改過​從善​的​努力,​守身​如玉​的​自重,​克服​自私​的​慷慨,​捨己​為人​的​義舉,​以及​通過​生活​中​不懈​的​服務,​昭然​彰顯祂​自己。

我​主升​天節​還​提醒​我們​一點:​同一​基督,​這​位​鼓勵​我們​在​世界​上​努力​實現​我們​任務​的​基督,​也​在​天堂​等​待着​我們。​換言之,​我們​現世​的​生活,​儘管​我們​愛它,​但​究竟​不​是​最後​的​歸宿。​「我們​在​此​沒有​常存​的​城邑,​而​是​尋求​那​將​來​的​城邑」​ ,​那永恆​之​家,​在​那裏​我們​將​永​遠​定​居。

​不過​要​當心,​不要​把​天​主聖​言理​解得​過於​狹隘。​我主​無意要​我們​在​現世度​不幸福​的​生活,​而​只​在​來世賞報​我們。​天​主願​意​我們​在​現世上​也​得享​幸福,​卻​同時​要​我們​一心​嚮往​另​一​個​只有​祂​才​能​饋賜​的​圓滿​幸福。

​在​現世​我們​已​能​預嚐​天堂​的​滋味,​即默觀超性界​的​現實,​靈魂​內​天​主聖寵​的​化工,​因​愛​天主而​愛人​等,​都​是​永福​的​開端,​而且​是​一​天​天​日益​茁長​的。​我們​基督徒絕​不可​讓​自己​陽奉​陰​違度​雙重​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必須​是​堅定​而​單純​的​合體,​我們​的​一言​一​行​無不會​合其中。​基督​在​等​待​我們。​「我們​的​家鄉​原是​在​天上」​ ,​我們​同時​是​這​個​世界​十足​的​公民,​雖身​處​各​種​艱難​困苦​邪惡​不義​和​誤解叢​中,​但​同時​又​沉浸於​喜樂​和​寧靜​之​中。​因為​我們​深知​自己​是​天主​的​兒女。​讓​我們​持​之​以​恆事​奉​天主。​我們​必會​看到​這​支​屬於​基督​的​和平​大軍,​這​共同​贖世​的​民族,​在​人數​和​聖德​上​將​不斷​增長。​讓​我們​做​默觀​的​靈魂,​從清晨​醒來​第一​個​思想,​直到​夜晚​最後​一念,​無不​時刻​與​我主耶穌基督​密談​對話。​我們​通過​聖母,​邁向​耶穌​基督;​通過​耶穌,​邁向​聖父​及​聖神。

​儘管​如此,​耶穌​升天​依然​在​我們​心靈​上​留下​一​絲​絲​傷感​的​滋味。​那麼​就​讓​我們​仿效​宗徒們​的​榜樣,​投奔​到​祂​母親​的​懷中。​「他們​回​了​耶路​撒冷……同​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但是​請​注意,​天主沒有​說:​「為了​換​取你​的​心,​我​將​給你​一​個​純​精神​的​意志。​」​沒有。​祂給​了​我們​一​顆心,​一​顆​人性​的​心,​與​基督​的​心一​模​一樣。​我​並​沒有​一顆​專門​愛​天主​的​心和​另​一​顆​專門​愛人​的​心。​我用​同一​顆心去愛​基督,​愛聖父,​愛聖神,​愛聖母,​愛我​的​父母​親友。​我願​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這​一點:​我們​必須​有​十足​的​人性,​否​則​就​不能​分享​天​主性。

​人性​的​愛,​我們​在​世上​經驗​的​愛,​只要​是​真正​誠摯​的,​便會​幫助​我們​嚐​到​天主聖愛​的​滋味。​我們​在​天主內​享受​的​愛,​以及​在​天堂上​享見​「萬物​之​中​的​萬有」​ ​的​天主,​究竟​是​怎樣​的​福樂​便​可​從箇​中領略​一二。​如果​我們​開始​領​略​天主​的​愛,​我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越來​越富​有​同​情心,​越來​越​慷慨​大度,​越來​越​全心​全意​地獻身​服務。

​我們​必須​施捨​自己​所​領受​的,​教授​自己​所​學習​的。​簡單​平易,​不驕​不矜,​我們​必須​幫助​他​人分​享​天​主聖愛​的​知識。​當你​們​執行​任務,​在​社會​上​工作​時,​你們​各​人​應該​把​各​自​的​職務​轉化成​真正​的​服務。​你們​的​工作​應該​精益求​精,​關心​他​人​的​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文化​方面​的​先進​成果。​如​此​工作,​只要​動機​是​忘​我​無私,​捨己​為​人,​充滿​基督徒​生活​的​精神,​便能​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整​個​人​類​帶來​裨益。

​通過​你們​的​工作,​通過​整​個​人際​關係​的​網絡,​你們​應​當展示出​基督​的​愛德​和​祂​在​友誼,​諒解,​友愛​與​和平​等​方面​的​具體​表現。​正如​基督​巡行​巴勒斯坦​各​地​時,​到處​「施恩行善」​ ,​你們​也​該​在​家庭、​社會、​工作​崗位、​文娛​場合,​散播​平安。​這​是​天國臨於​你們​心​中​的​最好​證據。​正如聖​若望​所寫​的​:​「我們​知道,​我們​已​出死​入生​了,​因為​我們​愛弟​兄們。​」

​但是,​除非​先​到​耶穌​聖心​這​所​學校​接受​教育,​沒有​人​能夠​實行​這​份​愛。​惟有​當我們​默觀瞻仰​耶穌​聖心,​我們​才​能夠​把​自己​的​心從​嫉恨​冷淡​中解放出來。​惟有​這樣,​我們​才​會​體諒​他​人​的​疾苦,​並​以​基督徒​的​方式​作出​回應。

​你們​記得聖路加所​描繪​的,​耶穌​到​達納​因城​的​景象​嗎?​  ​耶穌再​一​次​穿街​越巷,​迎向​人群去​會​合​他們。​祂本​來​可以​逕自​走過,​或​是​讓​他們​來​請求​祂​的。​但是​祂​沒有​這樣​做。​祂​採取​了​主動,​因為​祂​被​一​個​寡婦​的​哀傷​所​感動。​她​剛剛​失去​了​她​所有​的​一切,​她​的​兒子。

​聖史解釋​說​耶​穌受​了​感動。​甚至​像​在​拉匝​祿​墓前​那樣,​祂​還​流​了​感動​的​淚。​耶穌​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對​發自​摯愛​的​哀傷​無動​於​衷。​看到​子女​與​父母​生離​死別,​祂痛​如​身受。​祂克​服​死亡,​正​是​為了​賦予​生命,​使​相愛​的​人​再​次​相聚。​但​與​此​同時,​祂​要求​我們​首先​承認​天​主聖​愛​至​高無​上​的​地位。​惟​有​天主​的​愛才​能​激發​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基督​知道​周圍​的​人群​對​那奇蹟必會​肅然​起敬,​會​把​這​事​傳遍​鄉里。​但​祂​不願​故​作​姿態,​嘩眾​取寵。​祂只是​被​那​位​婦人​的​哀傷​所​感動,​情不​自禁地​前​去​安​慰​她。​所以​祂走​上前,​對​她​說:​「不要​哭​了」​ 。​祂彷彿​是​在​說:​「我​不要​看到​妳哭。​我​到​世上來​是​為​傳播​喜樂​與​和平​的。​」​於​是​接踵​而來​的​便是​那​個​奇蹟,​那是​基督​真天​主德​能​的​標誌。​但​首先​來​的​是​祂​的​同情心,​是​基督​真人​仁愛​之心​的​明徵。

不過,​我​還​想​向​你們​提出​一點。​正因為​對​我們​人來​說,​下定​決心​成聖成​賢極​不​容易,​所以​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去​修​德務善。​人際​關係​要​因​愛德​而​受啟發,​而​不​是​以​仇恨​和​冷漠為​主導,​還是​遙遙​無期。​我們​必須​意識​到​財富​的​分配​即​使​能​做到​合理​均勻,​社會​的​組織​即​使​能​和​諧健全,​人間​還​會​有​痛苦​疾患、​誤會​糾紛、​生離​死別、​孤苦​伶仃,​以及​我們​本​身​種​種​局​限性​的​苦惱​經驗。

​面對​所有​這些​重擔,​基督徒​只​能​找到​一​個​真正​和​肯定​的​答案,​即​十字​架​上​的​基督,​一​個​受難​而死​的​天主,​一​個​博​愛眾人​以​致於​祂​的​心​被​長​矛​所​刺透​的​天主。​我主對​不義​深惡​痛絕,​對犯​不義​之罪​的​人備​加痛斥。​但是​祂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祂允許​不義存在,​因為​不義​是​原罪​造成​的​後果,​是​人類​狀況​的​組成​部分。​然​而祂​的​心充滿​着​對​人類​的​愛。​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悲傷,​我們​的​苦惱,​我們​對​公義​的​飢渴​……​所有​這​一​切殘酷​折磨,​祂無​不藉​十字架​而​加諸​自己​身上。

​基督​信仰​對​有關​痛苦​的​教誨​並​不​是​花言​巧語,​自圓其​說。​它​開宗明義​首先​呼籲​我們​接受​與​人類​生活​不可​分割​的​痛苦。​我​不會​隱瞞​在​我​的​一生​中常​常存在​着痛​苦;​有​許多​次​我​真想放聲​痛哭。​我​可以​喜悅​地​告訴​你們​這​一​點,​因為​我​經常​宣講,​並​力​圖​實踐​真理,​那​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找到​的​基督,​祂就是​「愛」。​還​有​些​時候,​我​對​現實存在​的​不義​和​邪惡​深惡​痛絕。​儘管​抱定​志向,​並​盡​了​自己​的​努力,​但​對​未​能​糾正​不義​境況​的​局面,​苦悶萬分。

​我​向​你們​談論​痛​苦​時,​並​不​只是​空談​理論。​我​告訴​你​們​面臨​痛苦,​心寒​膽顫​之​時,​補救​的​辦法​就是​要​仰望​基督,​這​並​不​只是​他​人​的​經驗​之談。​加爾​瓦略山​的​景象​向​每​一​個​人​宣佈,​痛苦​是​必須​聖化​的,​我們​的​生活​必須​與​十字​架​結合。​我們​若​能​像​基督徒​一樣​忍受​艱難​困苦,​我們​的​艱難​困苦便會​轉化​為​賠補​和​補贖,​使​我們​分享​耶穌​的​命運,​參與​祂​的​生命。​祂由於​愛人,​甘願​忍​受​種​種​酷刑​折磨。​祂生​於​貧困,​活於​貧困,​死於​貧困。​祂受​盡責難​侮辱,​譭謗​中傷,​誣告​陷害。​祂​被​門徒​負賣,​眾叛​親離,​孑然​一身,​祂經​歷​懲罰​的​苦澀,​最終​被​判​死刊。​如今,​這​同​一​位​基督,​身為​人類​的​首生​者​與​贖罪​者,​繼續​在​祂​的​肢體​身​上​受苦,​繼續​在​普世人​類身​上​受苦。

​痛苦​是​天主​計劃​的​一​部分。​這​是​真理,​儘管​我們​難​以​理解。​連耶穌​自己​在​承受​祂​的​苦難時​也​表現出​相當​困難:​「父啊​!祢​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祢​的​意願​成​就​!」​  ​在​這​懇求​和​接受​聖父​旨意​的​張力​之​中,​耶穌​平靜地​走向​死亡,​寬恕​那些​釘​死祂​的​人。

​這​種​抱着​超性​態度​接受​痛苦​的​壯舉,​正是​最偉​大​的​勝利。​耶穌​藉​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一​舉​征服​了​死亡。​天主​從​死亡​中帶出​生命。​天​主子女​的​態度,​並​不​是​對​可能​發生​的​悲慘​命運​無奈​接受,​而​是​一份​預嚐​勝利​滋味者​的​成就​感。​因​基督​凱旋​之​愛​的​名義,​我們​基督徒​應​走向​世界,​通過​我們​的​言行,​播種​和平​與​喜樂。​我們​應​當戰鬥,​和平​地​戰鬥,​向​一切​邪惡、​不義、​罪惡​開戰。​這樣​我們​才​能​喚​醒​世人,​人類​遭遇​的​厄運,​不​是​註定​不變​的。​惟​有​天主​的​聖愛,​天主藉​耶穌​聖心所​顯示​的​聖愛,​才​能​為​人類​贏得​光榮​的​精神​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