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聖枝主日”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3個點。

我們​今天​慶祝​的,​如同​所有​基督徒​的​節日,​是​和平​的​節日。​帶有​古​傳象​徵意義​的​棕櫚枝,​使​我們​回憶​起​創世紀​中​的​一幕:​「再​等​了​七天,​他​由​方舟​中​又​放出​一​隻​鴿子,​傍晚​時,​那隻​鴿子​飛回​他​那裏,​看,​嘴裏​啣着​一​根綠​的​橄欖​樹枝;諾​厄於​是​知道,​水​已​由​地上​退去。​」​今天,​我們​要​緊記​天主​與​祂​的​子民​的​盟約,​就是​在​基督​內​立定​的,​因為​「基督​是​我們​的​和平」​ 。​我們​聖​教會​的​禮儀,​奇妙​地​結合​並​總結古​教​禮儀,​推陳出新;​今天​我們​所​讀到​的​喜氣​洋洋​的​經文,​使​我們​想起​耶穌​誕生於​白冷​時​所​受​的​恭賀:​「希伯來​兒童,​手拿橄​欖​樹枝,​出來​歡迎​救主,​向祂​高聲歡呼:​『賀​三納於​至​高​之​天。​』」​  聖路​加告訴​我們:​「前行​的​時候,​人們​把​自己​的​外衣舖​在​路上。​當祂​臨近​橄​欖山​的​下坡​時,​眾門徒為了​所​見​過​的​一切​奇能,​都​歡欣​的​大聲​頌​揚​天​主​說:​『因​上​主之​名​而來​的​君王,​應​受​讚頌!​和平​在​天上,​光榮於​高天。​』」

​「和平​在​天上。​」​讓​我們​且​看一​看​人間。​為​何​世界​上​沒有​平安?​是​的,​沒有​平安,​只有​平安​的​一​種​假象:​一​種​由​恐懼​和​妥​協構成​的​不​穩定​的​平衡。​甚至​在​教會​內​也​沒有​平安:​緊張​關係​把​她​弄得​四​分​五裂,​猶如​把​基督​淨配​的​白袍​扯得​支離​破碎。​在​眾人​的​心中​也​沒有​平安,​他們​徒然力圖​以​持續​不斷​的​活動​和​物質​享​受​來​彌​補​心靈​的​不安,​但​這​一​切​並​不能​填滿​他們​的​空虛,​只會​帶來​愁悶​痛苦​的​回味。

​聖奧​思定​寫道:​「棕櫚​枝象徵​崇拜,​因為​它​代表​勝利。​我主即將​以祂​十​字​架​上​的​死亡克​敵​制勝。​在​十字架​的​旗幟​下,​祂即​將​戰勝​死亡​之​王魔鬼。​」​  ​基督​是​我們​的​平安,​因為​祂​是​勝利者。​祂​贏得​了​勝利,​因為​祂​曾奮​不​顧身​地​戰勝人​類心靈​纍纍​的​罪孽​邪惡。

​基督​是​我們​的​平安,​也​是​道路 。​我們​若想​尋求​平安,​必須​步武祂​的​芳蹤。​平安​是​戰爭​的​結果,​鬥爭​的​結果,​是​個人​內心靈​修鬥​爭​的​結果。​每​位​基督徒,​都​必須​堅持​這​種​鬥爭,​好能​清除​自己​生活​中​一切​不屬​於​天主​的​東西。​每​位​基督徒​都​被​召戰​勝驕傲、​情慾、​自私、​淺薄​和​心地​卑劣。​只求​外表​的​安逸,​而​在​良心​深處,​在​靈魂​中心​沒有​安寧,​豈非​枉然,​「因為​由​心裏​發出來​的​是​惡念、​凶殺、​姦淫、​邪淫、​盜竊,​妄證,​毀謗。​」

聖​保祿​對​我們​說:​「應​如同​基督​耶穌​的​精兵,​與​我​共​受​勞苦。​」​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戰鬥,​是​戰爭,​是​一​場​美好​的​和平​之​戰,​與​世人​因​分裂​和​仇恨​所​引發​的​戰爭​是​截然​不同​的。​天​主子女​的​戰爭​是​針對​自身​私心​的​戰爭。​它​的​基礎​是​團結​與​仁愛。​「我們​固然​是​在​血肉​中​行事,​卻​不​是​按照​血肉而​交戰,​因為​我們​作戰​的​武器,​不​是​屬於​血肉​的,​而​是​憑天​主​有力​的​武器,​足以​攻破​堅固​的​堡壘:​攻破人​的​詭辯,​以及​一切​為​反對​天主​的​智識​所​樹立​的​高寨。​」​  ​保祿​宗徒​在​此​所​指​的,​正​是​反對​我們​本​身傾​向​作惡,​妄自​尊大​的​殘酷​鬥爭。

​今天​是​聖枝​主日,​是​我​主救​贖人​類​工程​中​具有​決定性​的​一​週​的​開始。​讓​我們​把​次要​問題​擱​在​一旁,​好好​地​自​我​鞭策,​直接​探​討​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為得​升​天堂,​我們​要​全力​以​赴​做些​甚麼。​否則​其他​一切​都​是​不值​一​提​的​了。​若要​升​天堂,​忠於​基督​的​教義​是​絕對​必要​的。​若​要​忠於​基督​的​教義,​堅持​不懈地​對​抗通​向​永福途​中​的​各​種​障礙,​則​是​絕對​必要​的。

​我​知道,​只要​一談​起​戰鬥,​我們​馬上會​想到​自身​的​軟弱,​預見​自己​的​挫折​和​錯誤。​天主​也​會​考慮到​這​一​點​的。​我們​一​走路,​便難免會​揚起​塵土。​我們​身為​受造物,​渾身​充滿​缺點。​我​甚​至​可以​說,​我們​總會​有​缺點​的。​缺點​是​陰影,​可以​烘托​出​天​主恩寵​的​光明,​可以​烘托出​我​們​響​應​天​主仁慈​的​決心。​這​明暗​的​對比​將​使​我們​富於​人性、​謙卑、​體諒、​慷慨。

​讓​我們​切勿​自欺。​在​我們​的​生活​中,​固然​常​有​振奮​與​勝利,​但是​也​總會​有​沮喪​與​失敗。​這​是​基督徒​塵世征途​上​的​實際​狀況,​甚至​連​那​些​榮膺​聖品,​登上​祭台​的​聖人們,​也​不例外。​還​記得伯​多祿、​奧思定、​方濟​嗎?​我​向​來​不喜​歡某些​聖人​傳記,​把​聖人​單純​地描​寫得​幾乎​自​母胎​已​確實​領受​了​恩寵。​這樣​的​寫法​有​欠健全​的​信理​觀念。​實際​情況​並​不​如​此。​基督徒​英雄​人物​的​生活​故事,​與​我們​本身​的​經驗​並​無迥異,​他們​戰鬥,​勝利​了​;再​戰鬥,​失敗​了,​悔改​之後,​又​再​重新​投入​戰鬥。

​我們​常​常​失敗,​甚至​經常​失足於​不足​稱道​的​小事。​但​我們​往​往​把​它們​看得​很​嚴重。​假若​我們​真​的​愛天​主,​且​謙卑​自下,​假若​我們​真​的​堅持​不懈,​百折​不撓,​那麼,​失敗本​是​兵家​常​事,​不足​為​奇。​只要​事事​本​着​純正​的​動機,​專務​天主​的​聖意,​依​靠​天主​的​恩寵,​意識​到​自我​的​虛無,​那麼​天​下便​無​失敗​可言,​有​的​卻​是​琳瑯​滿目​的​勝利,​大悅​天主​的​青睞。

在​聖枝​主日​禮儀​中有​這樣​一段​聖詠:​「城門,​請​提高​你們​的​門楣,​古老​的​門戶,​請加​大門扉,​因為​光榮​的​君王​要​進來。​」​  ​誰​若​把​自己​禁錮於​自私​的​城堡,​便永遠​不會​下來​奔​赴​戰場。​但​他​若​高吊​城門,​歡迎​和平​君王​進入​城堡,​便能​與​君王​一​同​出征,​大戰​模​糊​視線,​麻痺​良知​的​禍殃。​「古老​的​門戶,​請加​大​門扉。​」​基督​宗教​要求​我們​戰鬥,​並​不​是​新奇​的​事,​而​是​一貫​如此。​若​不​戰鬥,​我們​便​無​從​取勝,​若​不​取勝,​我們​則​不會​獲享​和平。​沒有​和平,​人​的​福樂​不過​是​幻影,​一無​所​獲​;既​不能​造福​人群,​樂善​好施,​伸張​正義,​也​不能​寬大​為​懷,​慈悲​惻隱,​侍奉​天主。

​今天,​教會​內​內​外外,​上​上​下​下,​許多​人​似乎​已​放棄​了​克服​自​我​缺陷​的​戰鬥,​棄甲​曳兵,​他們​玷污​靈魂,​甘當奴隸。​因此,​我們​必須​投奔​天​主聖三,​苦求​天主可​憐​我們。​談到​這​個​主題,​我​躊躇​不​敢論​及​天主​的​公義,​我​只​呼求​天主​的​仁慈​和​憐憫,​請​祂​忽視​我們​的​罪惡,​但​看​基督​及​祂​的​至​聖​母​親——​我​等​慈母​——​的​功勞,​祂​的​養父​聖​祖​大聖​若瑟​的​功勞,​以及​眾聖人​聖女​的​功勞。

​基督​信徒​可以​確信,​只要​他們​敢於​戰鬥,​天主必​會​用​右​手​扶持​他們​衝​鋒​陷陣,​正如​我們​在​今日​彌撒​中​讀到​的。​騎着​一頭​可憐​的​驢駒,​進入​耶路​撒冷​的​和平​君​王​耶穌​說道:​「天國​是​以​猛力​奪取​的,​以​猛力​奪取​的​人,​就​攫取​了​它。​」​  ​這​暴力​不​是​針對​他​人​的。​這​是​惟獨​戰勝​我們​本​身缺點軟弱​的​暴力​;​是​避免​我們​掩飾​自身​不忠​的​那份​剛​強;​是​激勵​我們​在​困境​逆流​中​堅持​信德​的​那份​勇毅。

​現今一​如​往昔,​基督​信徒​應​展現出​那份​英雄​氣慨。​在​大戰​鬥​中,​如​有​必要,​展現​那份​不畏​赴​湯​蹈火​的​英雄​氣慨。​但​在​通常​的​情況​下,​在​日常​生活​的​小規模​戰鬥​中持​之​以恆,​時刻​發揚​英雄​氣慨。​當你​們​在​看來​不足​稱道​的​小事情​上​滿腔​熱​愛​地​持續​作戰,​上主必​會​像善牧​那樣,​時刻​在​你們​身旁:​「我​要​親自​牧​放我​的​羊,​親自​使​他們​臥​下​——​吾主​上​主​的​斷語​——​失落​的,​我​要​尋找​;​迷路​的,​我​要​領回​;​受傷​的,​我​要​包紮​;​病弱​的,​我​要​療養​;​肥胖​和​強壯​的,​我​要​看守​;​我​要​按正​義​牧放​他們。​……​他們​將​安居​在​本鄉。​當我​打斷​他們​所​負​的​軛,​由​奴役​他們​者​的​手中​救出​他們​時,​他們​必​承認​我​是​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