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當我們默想耶穌的隱居生活時,正如默想衪生命中其他事蹟一樣,不應無動於衷,我們應當體會到,這些時日也是一個召喚,叫我們擺脫自私自利及耽於逸樂的生活。上主深知我們的有限,我們的個人主義和我們的志向。祂知道我們難以忘記自我,把自己奉獻給他人。祂知道找不到愛的滋味,也知道那些矢志要跟隨祂的人往往都三心兩意。我們只需看看聖史給我們描述的一些驚人場面,宗徒們充滿了世俗的慾望,他們滿腦都是人性的籌謀。然而,耶穌卻揀選了他們,把他們留在自己身邊,更把祂從父那裏所領受的使命交託給他們。
祂也召叫了我們,又問我們,一如衪問雅各伯和若望:「你們能飲我將要飲的爵嗎——就是奉獻自己於聖父的聖意嗎?」Possumus!我們能! 】 這就是若望和雅各伯的答覆。你和我是否真的心甘情願地在所有事上奉行天主聖父的旨意呢?我們有沒有把整個心靈完全交給上主,還是眷戀自我的利益、安逸和自私?在我們的生命裏是否有一些違反基督信仰,而不願改過自新的地方?今天,我們就得到了改過遷善的良機。
但首先我們要確信,是耶穌親自詢問我們這些問題,發問的是衪,不是我;我連面對這問題的勇氣都沒有,我只是在大聲地祈禱,而你們每人都向上主默默地承認:「主,我是多麼的不中用啊,我是一個懦夫!我不斷地重蹈覆轍啊!」我們可以更大膽地說:「主,祢的手一直支撐着我。如果祢由我自作主張,我一定會犯下最羞恥的罪過。千萬不要放開我,永遠把我當作小孩般看待吧。我想變得強壯、勇敢和成熟,但是我需要祢的助佑,因為我很笨拙愚蠢。主啊,緊緊握住我的手,確定祢的母親也在我身旁保護我。那麼我們就有力量了,Possumus!我們能!我們要以祢為模範。」
我們並不是冒昧地說Possumus的,耶穌基督教給了我們一條神聖的道路,而且要我們跟隨它,因為祂的這條道路很人性化,即使以我們的軟弱也可以接近它,那就是祂謙卑自己的理由。「祂取了奴僕的本性,祂謙卑自己的原因就在於此;祂是上主天主,本與聖父同體,祂屈尊紆貴,卻沒有貶抑自己的美善和慈愛。」
天主出於祂的慈愛,樂意幫助我們走這一條道路,因此我們不要拒絕耶穌的邀請,不要對祂說「不」,或是對祂的聲音充耳不聞。我們不再有藉口了,以為自己辦不到,因為祂巳經以身作則了。「所以,弟兄們,我全心請求你們不要錯過這寶貴的榜樣,而是要跟隨祂,在精神上使自己的靈魂重生。」
基督無論走到那裏都帶來許多的美善,且只有美善。祂如何能做到這地步呢?福音以另一句說話給我們描畫出耶穌的小傳:「屬他們管轄」 。在當今流行違命、反叛和分離的大環境裏,我們必須特別重視順從。
我為何特別喜愛「服從」這個基督徒的德行?因為我深愛自由,我們眾人都該認識到自己是天主的兒女,渴望能夠成全我們天父的旨意。我們應該依據天主的期許去實踐所有事情,同時心裏要有一個超性的理由:「因為我想這麼做嘛!」
我不斷地努力實行及教導主業團的精神已三十五年了,這使我更明瞭和熱愛個人的自由。當天主賞給我們祂的聖寵,賜給我們一個獨特的召喚時,祂就像慈父般向我們伸出祂強而有力的手,溫情流露,雖然祂明知我們軟弱,卻仍然把我們挑選出來,作祂的兒女。上主期望我們費一點氣力去捉住祂的手,這雙幫助我們的手。祂只求我們稍微更努力一點,來證明我們是自由的。因此,我們必須謙遜,意識到自己是天主的小孩子,我們必須熱愛這份神聖的服從;藉着它,我們回應天主那份不可思議的父愛。
我們應該讓上主進入我們的生命,排除一切障礙和困難,滿懷信心地接受祂。我們都有偏袒自己,自私自利的傾向,想高人一等,縱然我們只是在自身的劣根性上勝人一籌。所以,我們必須到耶穌跟前,讓祂使我們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樣,我們才能侍奉天主和服務世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明白聖保祿所說的真諦:「可是現在,你們脫離了罪惡,獲得了自由,作了天主的奴隸,你們所得的效果是使你們成聖,結局就是永生。因為罪惡的薪俸是死亡,但是天主的恩賜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內的永生。」
讓我們以此為戒,因為我們總會有自私的傾向,而這誘惑可以在許多方面表露出來。天主要我們以順服的態度來表達我們的信德,祂不但不會大吹大擂地告訴我們祂的意願,反之,祂有時只會在我們良心深處,低聲訴說祂的旨意,我們必須洗耳恭聽,忠實地辨認出祂的聲音。
祂時常藉着他人向我們說話。可是,當我們看到這些人的缺點,或者懷疑他們是否完全瞭解我們的問題時,我們會傾向不服從。然而,這一切或許都具有神聖的意義,因為天主不會強迫我們盲從,祂要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服從,我們也必須感到有責任以自己的理智去幫助他人。可是,我們必須對自己誠懇:讓我們在每一件事上反省一下,我們行事的動機是出於對真理的熱愛,或是出於自私和固執己見?當我們因觀念不同而與人疏遠,當它削弱我們的共融或兄弟之間的團結時,那就反映出我們未能依從天主的旨意行事。
讓我們千萬記住:如要服從,就必須謙遜。再看一看基督給我們的榜樣吧,祂聽從瑪利亞和若瑟。天主為了服從而來到世上,且服從受造之物。誠然,他們兩位是最完美的受造物:聖母瑪利亞,我們的母親,在她之上的只有天主;若瑟,則是一位最貞潔的人。但終究他們只是受造物,而耶穌是天主,卻服從了他們。我們必須愛天主,好能愛祂的聖意,回應祂的召喚。這些召喚,來自我們平常生活中的職責:事業、工作、家庭、社交、自己的或他人的困難,友誼、熱衷於從事正確和合理的事等等。
因此,在緬懷基督之死的同時,我們要誠懇地檢討自己的日常生活,要認真對待我們所宣誓的信仰。聖週不應只是一種「宗教插曲」,不應只是從俗務瑣事糾纏的紛擾生活中抽出來的片暇。聖週應是加深認識天主聖愛的時機,好使我們能通過自己的言行,把天主的愛顯示給他人。
不過我主對此定下了一些條件。我們不能忽略聖路加為我們紀錄下來的話語:「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生命,不能做我的門徒。」 這可是嚴厲的話。固然,「惱恨」一詞,不能恰當地表達耶穌所說的意義,但祂確實用了很強烈的措辭,因為祂的意思並不只是「愛得少些」,就如有些人想沖淡原語的涵義而這樣詮釋的。這強烈的措辭所包含的分量,並不在於暗示一種消極或者毫無惻隱之心的態度,因為說這嚴厲措辭的耶穌,正是那命令我們要愛人如己的耶穌,正是那為人類捐軀殞命的耶穌。祂的話無非是表示在愛天主的問題上,絕不能半心半意。基督的話可以譯作:「愛得更多,愛得更好。」祂的意思是說自私的或不完全的愛是不足夠的。我們必須以天主的愛去愛人。
這便是關鍵。耶穌還說,我們必須嫌惡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靈魂。這是祂所要求於我們的。我們若是淺薄自私,只顧自己個人的享受,只求他人甚或整個世界圍繞着我們的小我旋轉,就沒有權利自命為基督徒,或以基督的門徒自詡。我們必須真正地交付自己,「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 。對天主的愛邀請我們背起十字架,肩負起人性的重擔。它導引我們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境遇中,履行聖父的旨意,執行祂那個明確的仁愛計劃。在我們方才讀到的那段福音中,耶穌還繼續說道:「不論誰,若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
讓我們接受天主的聖意,立定志向按照信仰的教導和要求生活。我們可以肯定這樣必會為我們帶來掙扎、困難和痛苦,但是我們若能真正持守信仰,就絕不會感到自己會喪失天主的寵愛。在悲痛憂苦,甚至詆毀中傷之中,我們將會經驗到喜樂,而這份喜樂敦促我們要博愛眾人,幫助他人去分享我們的超性喜樂。
我們不能否認,有待完成的工作不計其數。有一次,耶穌極目瞭望麥浪滾滾的田野,對門徒們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祂的莊稼。 」 如今一如當初,需要工人來「整天受苦受熱」 。如果我們自己,我們身為工人者不忠信的話,那麼先知岳厄爾所描繪的景象便會應驗:「田園已荒廢,土地已悽涼;因為五榖已遭蹂躝,美酒已枯竭,油已乾涸。農夫,你們應哀哭!葡萄園丁,你們應為了小麥大麥而號咷!因為田園的出產巳遭破壞。」
我們若不準備全力以赴,持續不斷慷慨地工作,不計時間,不怕疲勞,耕耘播種,除草施肥,收割打場,就不會有收穫。天主的國是在歷史與時間中形成的。我主把這任務交給我們,無一例外。今天,我們來朝拜聖體中的基督,讓我們牢記歇工的時間尚未到來,我們必須繼續每日的工作。
箴言中寫道:「自耕其地的人,必得飽食。」 讓我們把這話應用到我們的屬靈生活上。我們若不耕耘天主的田園,不忠於捨己為人的神聖使命,不幫助他人認識基督,就難以明瞭聖體的意義。沒有人會珍惜不花代價取得的東西。為了珍惜熱愛聖體,我們必須追隨耶穌的道路,必須甘當麥粒,死於自我,再生氣蓬勃地復活,結出豐碩的果實,結出百倍的果實!
基督的道路可以歸納為一個字:愛。若我們要去愛,就必須心胸廣闊,可容天下一切憂患之士;我們必須仁恕諒解;必須與耶穌一起為人靈自我犧牲。我們若熱愛基督聖心就應效法祂為人服務,就應果斷熱情地捍衛真理。若我們要這樣去愛就必須在自己生活中根除一切妨礙基督生活在我們內的障礙。例如:貪圖個人的安逸享受,自私自利的誘惑,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等等。惟有在自己身上複製基督的聖訓,我們才能把祂的聖訓傳遞給別人。惟有親身體驗到麥粒死於土中的滋味,我們才能到世界的中心去工作,從內裏轉化它,使之收穫豐裕。
不過,讓我們不要只想到自己,要開擴胸懷,容納全人類。首先,我們應當想到近人、親戚朋友同事等等,看看能否幫助他們嚮往與我主建立更親密的友誼。如果他們為人高尚正直,秉性接近天主,就把他們託付給聖母。也要為所有你不認識的靈魂祈禱,因為我們都是四海之中同舟共濟的遊子。
要忠誠,要慷慨。我們是基督奧體聖教會惟一軀體的組成部分。一切追求完整真理的人們都被召參加其中。所以我們身負重任,要把基督聖愛的精湛深厚昭示他人。基督徒不能自私自利。否則,他便是背叛了自己的召叫。只求保守自己靈魂的平安,不管他人利益的人,不僅得不到真正的平安,他們實際上是遠遠地背離了基督。
我們若真的接受信德啟示的人生真諦,我們就絕不能袖手旁觀而心安理得。我們若沒有以實際具體的行動把別人引向天主,就絕不能心滿意足。
使徒工作的一大障礙是一種虛偽的尊重心,惟恐談論靈修話題會引起對方不愉快和傷害他們自尊的危險,並因而裹足不前。其實這種想法,往往是自私自利的假面具而已。問題並不是有傷情感,而是濟世救人。儘管我們本身有着種種缺陷,但天主的恩寵能把我們轉化成助人的工具。儘管我們身上有着種種缺點,我們都被召與人分享祂的喜訊,「因為祂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
不過,我有甚麼權利去干預別人的生活呢?答案是:因為他們有這個需要。基督並沒有先徵求我們的許可,而進入我們生活。祂對祂的首批門徒,便是這樣做的:「當耶穌沿着加里肋亞海行走時,看見西滿和西滿的兄弟安德肋,在海裏撒網,他們原是漁夫。耶穌向他們說:『來跟隨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 我們固然有自由拒絕天主的召叫(這是妄用自由,是偽自由),就像聖路加提到的那位富少年那樣。 但是,本着服從基督「往訓萬民」 的精神,我們有權利,也有責任大談而特談天主,大談而特談人類的這一偉大話題,因為在人心的最深處,湧流着對天主的渴望。
聖瑪利亞「宗徒之后」,一切志在宣揚妳聖子聖愛的人們的母后,妳深知我們的可憐可悲。求妳懇求耶穌寬恕我們的卑劣的生活,寬恕我們原可充滿熾熱的心火,卻變得灰冷燼熄;原可燭照環宇,卻變得黯然無光;原可作世界的鹽,卻變得索然寡味。天主之母,妳的轉禱力大無邊。請妳為我們轉求寬恕與力量,使我們能虔度信德和愛德的生活,俾能與他人分享我們對基督的信仰。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839/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