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庭”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4個點。

聖誕節​期間,​我們​的​思潮​自然​湧​向​圍​繞​天​主聖子​誕生​的​種種​境況​和​事件。​我們​默想白冷​馬槽​或​納匝肋​聖​家​時,​瑪利亞、​若瑟​和​聖嬰​耶穌​總​在​我們​心​中佔着​一​個​特殊​的​位置。​聖家​簡樸​而​令​人​仰慕​的​生活,​向​我們​說明​甚麼​呢?​我們​從​中能​學到​甚麼​呢?

​這​個​主題​有​很​多​可以​思考​探討​的​內容。​我​只想​重談​其中​一​項。​正如​在​聖經​中所​讀到​的​︰耶穌​的​誕生即​表示​時期​已​滿​的​開始​ 。​那​是​天主所​選定​的​時刻,​祂把​自己​的​聖子​賜給​人類,​以示​祂​愛人​之深。​天主​的​聖意,​在​最​簡單、​最​尋常​的​境況​中​實現​了​︰​一​個​臨盆​的​女人,​一​家​人,​一​個​家庭。​天主​的​德能,​天主​的​光輝,​與​人間​的​現實​相結合,​並​通過​它,​來到​我們​中間。​從那​一​刻​起,​基督徒明​白到,​因​着​天主​的​恩寵,​他們​能夠,​而且​應​當聖化​人​間​生活​的​一切​美好​事物。​不管​這些​事物​看來​是​多麼​微末​尋常,​不足​稱道,​但​無一​不能​成為​會晤​基督​的​場所​;​無一​不能​成為​邁​向​天​國​征途​的​一步。

​教會​在​默觀​耶穌、​瑪利亞​和​若瑟​的​簡樸​之​家​時,​自然​會​喜不​自勝。​我們​在​聖家​節晨​禱讚​美詩​中唱道:​「緬懷納​匝肋​聖家​陋居,​及​其光輝​德澤,​何其​樂​哉!歌唱​耶穌​深居​簡出​的​隱修​生活,​不亦​樂乎!​耶穌​成長​於​恬靜​獨居,​耶穌​繼​承若​瑟​卑微​的​行業。​可​愛​聖母,​賢妻​良母:​守護​聖子,​扶助​夫君,​關懷​愛撫,​無微​不至,​解勞除困,​心無​二用。​」

​一​想到​基督徒​家庭,​我​總愛​想​像​他們​都​充滿​着​聖家​的​光輝​與​喜樂。​聖誕節​的​訊息,​強而​有力​地​震響​我們​的​雙耳︰​「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聖​保祿​宗徒​寫​道︰​「還​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中​作主。​」​  ​這​平​安源於​我們​深知​的​這​一​現實,​即天​主聖​父垂​愛​我們,​竟使​我們​與​基督​結為​一體。​這​平​安源​於​童貞聖母​在​聖若​瑟​輔佐​下,​對​我們​的​護佑。​這​便​是​照亮​我們​生活​的​燦爛​光輝。​它​在​我們​遭遇​的​種​種​困難​與​個人​挫折​中,​鼓舞​我們​再​接​再勵,​堅持​不懈。​每​一​個​基督徒​家庭​都​應該​是​一​個​平安​和​恬靜​的​處所。​在​那裏,​儘管​有​着日​常​生活​的​煩惱,​但​總是​瀰漫出​陣陣​深​刻​誠懇​的​摯愛​之​情。​與​此​摯愛​之情​的​氣氛​同時​並​存​的,​還​有​一​種​實踐​真正​的​信德​所​帶來​的,​一份​根深​蒂固​的​寧靜。

不要​忘記︰​夫妻​之間,​要​完全​避免​分歧​爭論​是​不可能​的。​但是,​絕對​不要​在​子​女面​前​爭吵。​你們​這​樣​吵,​會​使​他們​難受,​會​逼​他們​在​爭吵​中​偏袒​一方,​火​上​加油,​毫無​道理​地加深​你們​夫妻​的​分歧。​不過,​夫妻​偶然​有​一點​小小​的​爭論,​只要​不​是​經常性​的,​也​不失​為​愛情​存在​的​證明,​甚至​可以​說​是​少​不​了​的。​夫妻​爭吵​的​誘因​——​注意​不​是​動機—​—​往往​是​丈夫​累​了,​被​工作​拖垮​了​;​或​是,​妻子​疲勞​過​度,​更​不必​說​家務​的​單調乏​味;​她​必須​掙扎​着去​帶​孩子,​做​雜務,​還​要​跟​自己​缺乏任​勞任怨​的​堅毅品格​鬥爭。​請別​誤會​我​這​句話​的​意思,​婦女​只要​下定​決心,​她​們​比​男人​都​要​堅​強得多。

​千萬​不要​驕傲。​驕傲​是​你們​婚​姻​生活​的​大敵。​夫妻​小吵​小鬧​中,​雙方​不會​都​是​完全​正確​的。​心情​較​平和​的​一方,​應​當先​說​一​兩​句​好話,​把​火氣​暫​時​先緩​和​下來。​等​到​只有​你​倆​單​獨​一起​時,​再去​爭論​好​了,​索性​爭​它​個​一明​二白,​反正​你​倆​一​眨眼​又會​和​好​的。

​做​太太​的,​你們​要​問問​自己:​我​是​不​是​變得​有些​不太​注意​儀​態容貌​了​吧?​回想​一下​那​些​告誡​婦女​注意​儀容​莊重​美好​的​格言。​妻子​的​本分​是,​而且​常常​是,​要​保持​儀容​端莊​美好,​一如​在​婚前時​那樣。​這​是​出於​公義​的​本分,​因為​妻子​是​屬於​丈夫​的。​做丈夫​的​也​要​牢記​他們​是​屬於​妻子​的。​他​倆活​一天,​就​有​一天​義務​相互​愛戀,​如同​年​輕初戀時​一樣​熱誠。​如你​因​聽我​這樣​說​而​撇嘴​譏笑​的​話,​那可​不​是​好兆頭,​那​說明你​的​愛​已​變得​冷漠​了。

談​婚姻,​不可能​不涉​及​家庭。​家庭​是​婚姻​的​結果​與​延續。​家庭​不​僅​包括​夫妻​二​人,​而且​還​包括​子女,​還​在​不同程​度​上,​包括​袓​父母,​包括​其他​親屬,​甚至​包括​家​中​的​僱工。​所有​這些​人,​都​應​以​某​種​方式,​分享​家庭​和​親人​的​溫暖。

​當然,​天主沒有​把​孩子​賞賜給​所有​夫婦。​如果​沒有​孩子,​這​就​表示​天​主​要求​他們​要​一如​既往​地真情​相愛,​並​把​精力​貢獻​出來,​致力​造福​人靈。​但​在​正常​的​情況​下,​夫婦​的​本分​就是​養育子女。​子女應​是​父母​首先​關心​的​大事。

​做父母,​並​不僅​是​把​孩子​帶​到​世上​便萬事​大吉。​生育​的​能力​是​分享​天​主造化​的​德能,​是​要​持續​不斷​發揮​作用​的。​父母​被​召​與​聖神​合作,​把子女​培育成人,​造就​他們​成為​名符​其實​的​基督徒。

​父母​是​負責​教育​孩子​的​啟蒙​導師。​不僅​教育​孩子​們​本性​的​知識​品德,​而且​要​教育​他們​精神​上​的​知識​品德。​父母​對​自己​所​負​天職​的​深度​應​有​充分​的​認識。​在​履行​這​項​職責​時,​他們​要​明智​審慎,​體諒理解,​要​能​愛,​更要​注意​身教,​為子女​樹立好​榜樣。​硬灌​強塞,​高壓​手段,​並​不​是​教育​的​良策。​父母​所​採用​的​最理​想態度,​是​要​真心​與​子女​交​朋友,​做​他們​的​知心​人,​樂於​分擔​他們​的​焦慮,​傾聽​他們​的​問題,​這樣,​父母​將​能​有效​而​愉快​地​幫助​子女。

​父母​應​當花​時間​與​孩子​們​相處,​與​孩子們​傾談。​孩子​是​頭​等​大事,​比​事業,​比​工作,​比​休息​都​重要​得多。​與​孩子​談話​時,​父母​要​用心​傾聽,​要​集​中​注意力,​以求​瞭解​他們​的​心聲。​要​承認​有​時​孩子​的​倔強​反抗,​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有​時​甚至​是​很​有​道理​的。​父母​還​要​幫助​孩子​把力​氣用​在​刀口​上,​在​正確​的​方向​上,​讓​他們​能夠​正確地​完成​相關​的​項目。​教育​孩子​怎樣​思索​推理​;怎樣​通過​思考​分析,​解決​問題。​這​並​不​是​把​一套​處理​問題​的​公式​強加​在​他們​頭​上,​而​是​向​他們​指明​處理​問題​時,​應​當​把​持​的​本性​和​超性​的​正確​動機。​總而​言之,​父母​應​尊​重子女​的​自由。​因為​若​沒有​個人​責任,​便沒有​真正​的​教育​;若​沒有​自由,​便無​從​談到​責任。

我們​已​試着​就​反映​基督​光輝​的​家庭​的​一些​特徵​作​了​評述。​正如​我​曾​提及​的,​這樣​的​家到​處充滿​光明​和​歡樂。​父母​之間​的​和​睦團​結傳​遞​給​子女,​傳遞​給​整​個​家庭,​也​傳遞給​與​他們​的​生活​有​聯繫​的​人。​這樣,​每​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家庭​在​某程​度​上​都​重現​了​教會​的​奧蹟,​即​由​天主所​揀選​被​派到​世​上​來​的,​作​世界​的​引路​人。

​「宗徒」​這​個​稱號,​適用​於​每​一​位​基督徒,​無論​他​的​身分​如何,​是​司鐸​或​是​平信徒,​是​已​婚​的​或是​沒有​結婚​的​都​一​概​適用。​我們​恰好​在​聖家節​的​禮儀​中​讀到,​他們​︰​「……​如​天​主所​揀選​的,​所愛​的​聖者」​ 。​我們​大家​正​是​如此。​儘管​我們​都​有​過失​缺點,​並​正在​努力​克服​它們,​但​我們​每​一​個​人,​仍​不失​為​天主所​召選​的​男女,​要​在​各​自​的​境況​中​和​各​自​的​地位​上,​為​基督​作見​證​人,​把​喜樂​與​和平​帶給​身邊​的​人,​使​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全​是​天主​的​兒女。

​婚姻確實​是​天​主真實​的​召叫。​這​思​想​應​當​在​講道​台上,​在​教理​課​中,​在​天主召選走​這​條​道路​的​人​的​意識​裏​反復​強調,​念念​不忘。​做夫妻​的​必須​深信​他們​確實​是​被​召去​參與​實現​天​主救​贖​全​人​類​的​偉大​計劃。

​為此,​宗徒​時代​的​基督徒​夫婦可​說​是​最佳​的​模範。​例如:​百夫長​科爾乃略,​他​服​從​天主​的​旨意,​讓​教會​在​他​的​家中​與​外邦​人​接觸。​  ​再如:​普黎​史拉​與​阿桂拉,​他們​與​聖保祿​合作,​在​格林多​和​厄弗​所​兩​地​傳揚​福音。​  ​又如:​塔彼達,​她​出於​愛德,​資助​約培​基督徒​的​所需。​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家庭,​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是​希臘人​還是​羅馬​人,​我主​的​首​批​門徒​在​自己​家​中​宣揚​福音,​廣結​碩果。​這些​家庭​與​基督​結合,​把​基督​昭示​給眾​人。​這些​小小​的​基督徒​團體​成​了​傳播​福音​及​其​訊息​的​中心。​如今​的​教友​家庭,​跟那​時​沒有​兩樣,​而且​更​能​以​一​種​嶄新​的​精神​去​生活,​並​把​這​份​新​的​精神​傳播給​所有​與​他們​接觸​的​人們。​這​就​是​初期​的​基督徒,​也​就是​我們​要​努力​仿效​的​目標:​做​個​和平​與​喜樂​的​播種​者​——​傳播​耶穌帶給​我們​的​和平​與​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