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恩寵”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5個點。

所以,​犯罪​的​經驗​不​應​使​我們​懷疑​自己​的​使命。​的​確,​罪能​使​我們​難於​認出​基督。​因此,​我們​務​必​正​視​自己​的​不幸,​並​竭力​淨化​自己。​但​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天主​並​未​許諾​讓​我們​能​在​現世​生活​中​徹底​克勝​邪惡​的​勢力。​祂​要求​我們​要​奮勇​作戰。​當聖​保祿​要求​把​那使​他​屈辱​的​「身體​上​的​那根刺」​拔除​時,​我​主回答​他​說​「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 。

​天主​的​德能​經常​藉​我們​的​軟弱​彰顯出來。​它​激勵​我們​奮戰,​克服​我們​的​缺點,​儘管​我們​深知​在​這​塵​世征途​上,​我們​不會​取得​徹底​的​勝利。​基督徒​的​生活​是​繼續​不斷​每​天​重整​旗鼓​的​過程,​周而​復始,​更​新​不​已。

​基督​把​祂復活​的​生命​賜給​我們,​祂​在​我們​內復活,​只要​我們​分​擔祂​的​十字架,​分擔祂​的​死亡。​我們​應​當熱愛​十​字架,​熱愛​自​我​犧牲,​熱愛克己​自律。​基督徒​的​樂觀​主義​不​是​媚人​的​語言,​不​是​苟且​偷安,​也​不​是​「船到​橋頭​自會​直」​的​人為​樂觀​主義。​不​是​的​!基督徒​的​樂觀​主義​是​根植於​一​個​信念,​就是​意識​到​恩寵​中​的​自由​和​信德。​它​是​一​種​敦促​我們​從​嚴​要求​自己​的​樂觀​主義。​它​鼓勵​我們​全力​以​赴​去​回​應​天主​的​呼召。

​基督​並​非​真正鄙棄​我們​的​可悲​狀況,​卻​是​要​通過​我們​的​可悲​狀況,​通過​我們​的​血肉​之軀,​糞土​之身​的​凡人​生活,​通過​我們​改過​從善​的​努力,​守身​如玉​的​自重,​克服​自私​的​慷慨,​捨己​為人​的​義舉,​以及​通過​生活​中​不懈​的​服務,​昭然​彰顯祂​自己。

當​我​主在​最後​晚餐​中​建立​聖體​聖事​時,​夜幕經​已​低垂。​金口​聖​若望​註釋​說:​這​表示​「時​已​屆期」​ 。​世界​巳陷於​黑暗。​因為​舊日​的​禮儀,​即天​主仁​慈​無限​憐憫​人類​的​舊標誌,​即將​告終。​新曙光​即將​升起​——​新​的​逾越​節​即將​展開。​聖體​聖事​就​在​那天​晚上​建立​起來,​為​復活​的​晨曦​預作​準備。

​我們​也​應​當為​這​新​曙光作​好​準備。​一切​有害、​破舊、​無用​的​東西,​諸如:​灰心​沮喪,​狐疑​猜忌,​悲傷​憂鬱,​膽小​無為​等​等,​都​要​一掃​而盡。​聖體​聖事​給​予天​主子​女一​種​神聖​的​新意,​我們​應​當滿懷​「更新​的​心思」​  奮​起響應,​革新​自己​的​一​切​感情​與​行為。​我們​的​力量​已​有​了​新​的​本源,​已​有​了​插植於​我主​的​茁壯​新​根苗。​我們​切不可​重拾​舊​酵母,​因為​我們​現在​已​有​了​永​不​敗壞​的​神糧。

天​主聖​父​願​意​在​聖子​的​聖心​中,​賜給​我們​一份​仁慈,​寵眷​和​「偉大​的​愛情」​ 。​我們​若想​尋求​天​主愛人​的​證據,​只須​沿​着​聖​保祿​的​思路​去​探索:​「祂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祂交出​了,​豈不​也​把​一切​與​祂一​同​賜​給​我們​嗎﹖」​  ​天​主愛​世人,​不僅​俯聽​我們​的​祈禱,​而且​在​我們​祈禱​之​前,​早​已​把​恩惠​賜給​了​我們。

​聖寵​使​人​洗心​革面,​煥然​更​新​;​使​罪人​皈正,​使​他​成為​一​個​善良​忠信​的​僕人。​  ​天​主對​我們​的​愛是​一切​恩寵​的​泉源。​祂不​僅​用​言語​揭示​了​這​一​點,​也​以​行動。​天主​的​愛促​使​至​聖聖三​的​第二​位​聖言,​聖父​之子,​取​了​我們​的​肉軀,​進入​我們​人性​的​處境,​除了​罪​之​外,​與​我們​毫無​兩樣。​這​聖言,​這​天​主​的​聖言,​便是​由​天主聖​愛所​發​的​聖言。

​天主聖​愛​就​藉着​聖子​降生​成人,​藉着​耶穌​基督​在​世上,​以​十字​架​卓絕​的​犧牲​而​成就​的​救贖​之​旅,​揭示​給​我們。​祂​在​十字​架​上​藉着​一​個​新​的​標誌​昭​示​天下:​「有​一​個​兵士用​槍​刺透​了​祂​的​肋旁,​立時​流出​了​血​和​水。​」​  ​這​耶穌​的​血​和​水,​向​我們​宣告:​祂​的​自我​祭獻​已​大功​告成。​「完成​了​!」​  ​一切​都​是​為愛而​成就​的。

​今天,​當我們​重溫​信德​的​中心​奧蹟​時,​目睹人​的​動作行​為​被​用​來​表現​這​最​深邃​的​真理,​即聖父​的​聖愛​之​交付​聖子,​聖子​的​聖愛​之​從容​赴義,​走上​加爾​瓦略山,​我們​不禁愕然​起敬。​天主沒有​用​霸權​與​我們​打​交道。​沒有。​祂​「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  ​耶​穌​從​不​是​疏遠​冷淡,​高高​在​上​的。​雖然​在​宣講​時,​偶然​會​流露​出​憤懣​感慨​的​心情,​因為​惡人​的​罪行​傷​了​祂​的​聖心。​但是,​我們​若​仔細​觀察,​馬上會​發現祂​的​悲憤實​在​是​出於​愛,​是​再​次​向​我們​發出​邀請,​敦促​我們​悔罪​改過,​矢志​忠誠。​我​主天​主​說:​「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  ​這​話​一​語​道破​基督​一​生​行實​的​原委​;使​我們​恍然​領悟,​祂為​何懷着​一​顆​血肉​的​心,​一顆​與​我們​一樣​的​心,​降臨​我們​人間。​這​便​是​祂​的​聖愛​的​鐵證,​是​天​主仁​愛奧蹟萬​古常新​的​見證。

剛​才​我們​提到​納因​城​發生​的​事件。​我們​還​可​舉出​其他​例子,​因為​福音​中​這​類​情景​不勝​枚舉。​每​一​例子,​都​不僅​說明​耶​穌​憂人​之憂​的​赤誠,​更​特別​指出​我​主愛德​的​博大​精深。​耶穌​聖心​是​天主降​生成人​的​血肉​之心,​是​厄瑪​奴耳​之心,​即天主​與​我們​同​在​之心。

​「與​基督​結合​的​教會,​誕生於​一顆​受傷​的​心。​」​  ​從​這​顆​傷口​洞開​的​心,​湧流出​生命,​通傳到​我們​身上。​在​這​裏,​且​讓​我們​默想​一​下​聖事,​特別​是​聖體​聖事。​天主藉​着聖事​在​我們​身​上​工作,​使​我們​能​分享​基督​救贖​的​德能。​我們​怎​能​不​以​感恩​的​心情​緬​懷加爾​瓦略山​的​聖祭,​以及​在​我們​的​彌撒​中​不斷​地以​不流血​的​方式​更​新​的​祭獻​呢?​耶穌​實際​上​把​自己​給​了​我們​作​神糧。​由於​祂降​臨​我們​心​中,​一切​都​有​了​改變。​我們​的​存在​獲得​了​新​的​力量,​就是​聖神​的​輔助。​聖神​充滿​我們​的​靈魂,​影響​我們​的​行動,​思想​和​感覺​的​方式。​基督​的​聖心​就是​基督​信徒​的​和平。

​我主​要求​我們​獻身。​獻身​的​根源,​並​不​只是​我們​自己​的​願望​或​努力。​我們​的​願望​和​努力​往往​是​軟弱​無常​的。​這​生命,​主要​是​由​真天​主真​人​耶穌​的​聖愛​之​心為​我們​贏得​的​聖寵​所​支撐​的。​因此,​我們​能夠,​而且​應​當像​天​主兒​女​一般,​堅持​內​修​生活,​不為​灰心​喪志所​挫敗。​我喜​歡請​人們​設想​一​個​基督徒,​應​怎樣​在​普通日​常​生活​中,​在​最平​凡​具體​的​境況​中,​實踐​信望​愛​三德。​依​靠​天主​的​助佑而​修身​操行​的​精義​就​在​於​此。​基督​信徒​在​實踐​這​三​個​超性​的​德行​時,​必會​找到​喜樂、​力量​和平安。

​這​便​是​基督​平安​的​果實,​是​祂​的​聖心​帶給​我們​的​平安。​讓​我們​再​說​一遍:​耶穌​對​世人​的​愛,​是​天​主奧蹟​的​一​個​奧妙​難測​的​側面,​是​聖子​熱​愛​聖​父​聖神​之​愛​的​一​個​奧妙​難測​的​側面。​聖神,​即聖​父​聖子​之間​的​愛​的​聯繫,​在​聖言內​與​一顆​人性​的​心會合。

​談到​我們​信仰​的​這些​核心​現實,​不可能​不痛​感我們​理智​的​窮困​匱乏,​不可能​不驚​奇​天​主​啟示​的​偉大​深奧。​儘管​我們​不能​充分理解​這些​使​我們​的​理智瞠目結舌​的​真理,​我們​堅決​謙恭​地​深信​不疑。​基於​基督​的​見證,​我們​深知​這些​都​是​真實​的。​我們​深知聖​三​深邃​的​愛,​是​藉着​基督​聖心​的​愛傾​注到​人​類​身​上​的。

我​主​我​天主,​祢是​何​等​偉​大!​祢​賦予​我們​的​生命​超性​的​意義​和​神性​的​生機。​由於​祢對​聖子​的​愛,​祢竟​使​我們​全身​全靈​宣示:​「祂必​為​王統治!」​我們​雖​這樣​宣告,​但​本​身​底子​還是​十分​軟弱。​祢深知​我們​不過​是​由​塵土​造成​的​受造​物 ,​多麼​可憐​的​受造物!​不僅​是​泥足​泥腿,​而且​泥心​泥頭。​惟有​依​靠祢,​我們​才​能​有​神性​的​生命。

​基督​必須​首先​在​我們​靈魂內​為​王。​不過,​假若​祂問​我們:​「你會​怎樣​做來​讓​我​到​你心​中​為​王統治​呢?」​我們​會​怎樣​回答​呢?​我會​答道:​我​需要​祂​大量​的​恩寵。​惟有​這樣,​我​的​每​一​次​心跳,​我​的​一盼​一顧,​我​的​一言​一語,​我​最​基本​平常​的​感覺,​才會​轉化​成歌頌​基督​君王​的​賀三納​(hosanna)。

​我們​若要​擁戴​基督​為​王,​就​必須​言行​一致,​貫徹始終;​我們​必須​首先​把​整​個​心靈​都​獻​給祂。​不​這樣​做而​大談​基督​神國​只是​紙​上​談兵,​言之​無物。​我們​的​行為​就​沒有​基督徒​真正​的​實質,​不過​是​裝扮得​若​有​信德,​其實​信德​全無。​我們​不過​在​妄用​天​主聖​名​圖謀​私利而​已。

​若​耶穌​在​我​的​靈魂​以及​你們​的​靈魂​內​為​王​統治,​就是​說若​祂​在​我們​靈魂​內​找​安逸​的​居所​的​話,​那麼​我們​就​完全​沒有​理​由​感到​沮喪。​相反,​「熙雍​女子,​不要​害怕​!​看,​你​的​君王​騎着​驢​駒來​了。​」​  ​看見​沒有​?​耶穌竟​以​一頭​卑微​的​畜牲​為​御座。​我​不​知道​你​們​怎樣想。​我​個人​並​不​以​承認​自己​在​我​主眼​中​不過​是​一頭​馱重​的​畜牲​為​恥。​「在​祢面​前,​我​就​像​一​頭​蠢驢,​時刻​與​祢在​一起,​「祢​已​握住​了​我​的​右手」​ ,​」​祢牽​着我​的​轡繩。

​現在​這​時代,​驢子​剩下​不​多​了。​不過​請​你們​嘗​試​回憶​一​下牠​的​模樣。​不​是​那​種​趁你​不備​踢你​一腳​的​頑固​彆扭​和​狡猾​惡毒​的​老驢,​而​是​一頭​年幼​的​驢駒,​雙耳​像​天線​那樣​翹得​高高​的。​它​吃得​簡簡單單,​做起​工作​來​勤勤​懇懇,​跑起路來​又​快​又歡。​天下​有​成千​上萬​的​動物,​長得​更​俊俏,​更機​靈​健壯。​但是​當基督面對​群眾歡呼擁戴祂​為​王時,​祂​卻​挑選​了​一頭​驢駒​作​乘騎。​因為​耶穌​不​屑於​苛求​細算,​不屑​於​趾高氣揚,​不屑​於​心狠​手辣,​不屑於​效顰​獻媚。​祂喜愛​的​是​年​輕心靈​的​明朗​歡快,​是​向​前​跨出​的​普通​一步,​是​真情​流露​的​呼聲,​是​純潔​明淨​的​雙眸,​是​對祂​苦口​婆心​的​虛心​領教。​這​就是​基督​在​人靈內​的​統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