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彌撒聖祭使我們面對我們信仰其中一個核心的奧蹟,因為它是至聖聖三給予教會的恩賜。為此,我們可以視彌撒為基督徒精神生活的中心和泉源。
彌撒是所有聖事的目的。 我們的聖寵生活,由聖洗聖事而生,由堅振聖事而增強鞏固,並在彌撒中得以茁壯成長,臻於圓滿。耶路撒冷的聖濟利祿寫道:「當我們參與感恩祭時,天主聖神的聖化行動使我們精神化。祂不僅讓我們分享基督的生命,一如在聖洗聖事中那樣,也使我們肖似基督,把我們結合在基督耶穌的圓滿之中。」
聖神的傾注使我們與基督結合,使我們認出自己是天主的兒女。護慰者就是愛。祂教導我們生活要充滿愛德,從而與基督「完全合而為一」(consummati in unum) ,使我們在人間,也能像聖體在我們中間一樣,如聖奧思定所說:成為「團結的標記和愛的聯繫。」
有些基督徒對彌撒聖祭的觀念非常貧乏,我這樣說並非奇語驚人。為他們來說,彌撒不過是一種單純的外在儀式,否則便僅是一種社會風俗。因為人類可悲的心靈,竟把天主的奇恩視為例行公事。在彌撒中,在我們此刻舉行的彌撒中,我再說一遍,至聖天主聖三特別地親臨參與。為了相稱於這份偉大的聖愛,我們必須徹底地奉獻自己,包括我們的肉身和靈魂。我們聆聽天主,與天主談心,瞻仰天主,品嚐天主的甘飴。當言辭不足以傳情達意時,我們就引吭高歌;催迫我們的唇舌,向全人類宣講上主的偉大,Pange, Lingua!
要活出彌撒聖祭的意義,即意味着要持續地祈禱,深信這是我們本人與天主個別的會晤。我們朝拜祂,讚頌祂,感謝祂;我們痛悔自己的罪過,淨化自己的靈魂;我們體驗在基督內與所有基督徒的結合。
或許我們不時會反躬自問:我怎樣才能相稱於天主偉大的聖愛呢?或許我們想看到一個清楚說明基督徒生活的程序表。答案很簡單,而且是所有信友能力所及的,就是要熱心參與彌撒聖祭,並在這概括基督全部囑望的祭獻中,學習加深自己與天主之間的個人關係。
讓我向你們重溫一下彌撒中常見的連串祈禱和行動:當我們一步一步跟隨彌撒的規程時,我主會把我們每人生活中有待改善的地方,有待克服的罪過,有待培養待人手足友愛的態度一一顯示給我們。
司鐸走近天主的祭台,走近「使我悅樂、青春煥發的天主面前」。彌撒聖祭是在歡樂曲中開始的,因為天主親臨於此。司鐸親吻祭台,漾溢着歡樂、愛慕和感恩之情。祭台是基督的象徵,它也提醒我們要緬懷先聖。這小小的祭台得以聖化,因為這是給我們呈現無價的聖事的地方。
懺悔禮的禱詞使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配。這並不是對個人罪過空洞的回憶,而是要確實地陳列我們的罪行和軟弱。為此,我們再三口誦心維:上主,求祢垂憐;基督,求祢垂憐。假若我們需要的赦免,須由我們自己去立功爭取,那麼我們必會淒然失望。但是,由於天主的美善,我們的赦免因祂的仁慈而來。因此,我們以Gloria!光榮頌來讚頌祂:「因為只有祢是聖的,只有祢是主,只有祢是至高無上的。耶穌基督,祢和聖神,同享天主聖父的光榮。」
現在,我們來聆聽聖言,書信和福音——聖神發出的光照。聖神藉着人的口講話,讓我們的理智領悟默想,堅強我們的意志,使我們身體力行的志願取得實效。鑒於我們是一體的天主子民,「集合於父及子及聖神的一體中」 ,所以我們唸信經,申明我們在信仰上團結一致。
接着便是奉獻人力勞苦的餅和酒。非常微薄,卻伴隨着祈禱說:「主,我們懷着謙遜和痛悔的心情,今天在祢面前舉行祭祀,求祢悅納。」禱文又再次提醒我們自身的卑微,提醒我們切盼滌淨,好作獻禮的願望:「我要洗滌我的雙手……我熱愛祢聖殿的華美……。」
剛才,在司鐸洗滌雙手前,我們呼求聖神,請祂祝聖這些獻於祂的聖名的祭品。在司鐸洗手之後,司鐸以全體參禮者的名義,向至聖天主聖三祈禱——Suscipe, Sancta Trinitas——請收納我們為紀念基督的生命,祂的苦難、復活和升天,以及為光榮卒世童貞聖母瑪利亞與所有聖人而作的奉獻。
Orate, fratres,司鐸邀請參禮者祈禱,願這奉獻成為所有人得救的有效工具,因為這祭獻是屬於你們的和我的,是整個教會的祭獻。祈禱吧,兄弟們,儘管參禮的人可能並不多,儘管參禮的只得一個,儘管只有獻祭的司鐸本人,因為每一台彌撒都是普世的祭獻,都是各支派、各異語、各民族、各邦國的救贖。
通過諸聖相通功,所有基督徒無不從舉行的每一台彌撒中獲得聖寵,不管那台彌撒有成千上萬的參與者,還是只有一個分心走意的輔祭小童,不管怎樣,在每台彌撒中,上天下地,聯同上主的天使都齊聲歌頌:聖、聖、聖……。
我與天使們一齊朝拜讚頌,這並不困難,因為我知道,當我舉行彌撒聖祭時,他們都環繞在我的周圍,一同朝拜至聖聖三。我知道童貞聖母也在那裏,因為她與至聖聖三的親密關係,也因為她是基督的母親,是基督血肉的母親,是真天主真人耶穌基督的母親。耶穌因聖神的德能,絲毫不借人力而降孕於瑪利亞的至聖之胎。在基督的血管內流着的是祂母親的血,而基督的血即是加爾瓦略血祭和彌撒聖祭中所奉獻的血。
接着,我們開始感恩經,我們滿懷天主子女的信賴之情,稱天主為我們「至仁慈的父親」。我們為教會祈禱,為教會的所有成員祈禱——教宗、我們的家人、朋友和夥伴。天主教徒,胸懷天下萬民,我們為所有人祈禱,因為天下無一人不是在天主聖愛的寵眷之內。我們懇求天主俯聽我們的祈禱。我們呼籲並紀念卒世童貞榮福瑪利亞,以及一些最早跟隨基督,並為祂殉道致命的聖人,緬懷與他們的結合。
祝聖的時刻臨近了。現在,基督在彌撒中再一次藉司鐸親自行動:「這就是我的身體」……「這一杯就是我的血」。耶穌與我們同在!餅酒的實體轉變(transubstantiation)重現天主無限聖愛的奇蹟。今天,當那時刻再次出現時,我們不需言辭向我主說:天下沒有任何事物能把我們與祂分開。當祂在脆弱的餅酒外形下,毫無防範地委身交予我們的雙手時,祂已使我們心甘情願地成為祂的奴僕。「求祢讓我們時常因祢而生活,品嚐祢愛的甘飴。」
接着是更多的祈禱。因為我們人類總有要求的東西:為已故的兄弟們,也為我們自己祈禱。我們帶着自己的軟弱和不忠信,肩頭背負着沉重的包袱,但是,祂願意為我們背負這重擔,祂要與我們同在。感恩經以再次呼求天主聖三告終:藉着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一切崇敬和榮耀歸於祢——全能的天主聖父,及與祢同體的聖神,世世無窮。
耶穌是道路,是中保。在祂內萬物皆備,在祂以外惟有虛無。在基督內,因祂的教導,我們敢稱天主為父——祂是造化天地的全能者;祂是慈父:祂一次又一次地等待我們重投祂的懷抱,猶如浪子回頭的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重現。
我們馬上就要恭領我主了:「請看,天主的羔羊……主,我當不起祢到我的心裏來……」在這世上,當我們接待一位顯要人物時,我們必會大事舖張,拿出最好的東西來——張燈結彩,鳴炮奏樂,衣冠楚楚。要迎接基督降臨我們的靈魂,我們又該如何準備呢?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一生只能領受祂一次,我們又會怎樣?
當我還是小孩時,勤領聖體還未普遍實行。我記得那時人們是怎樣準備領聖體的。身體和靈魂,樣樣都要整整齊齊,恰如其分:最考究的衣着,梳得貼貼服服的頭髮,連個人清潔衛生也極其講究,甚至還會灑上幾滴香水……這一切都是愛的表現,精心巧思,無微不至,有風度的靈魂,懂得怎樣以愛還愛。
我們的靈魂承載着基督,彌撒就此結束。當我們整天奔波忙碌,從事日常瑣務,力求聖化人間一切誠實的活動時,聖父的祝福,聖子的祝福,聖神的祝福常伴隨左右,片刻不離。
參與彌撒能使我們學會加深與天主聖三每一位的友情:父生子;子生於父;聖神由聖父聖子所共發。我們趨赴任何一位,就是趨赴惟一的天主。當我們接近聖三,父及子及聖神,我們就是走進惟一真天主的臨在之中。熱愛彌撒,孩子們,熱愛彌撒吧!如飢似渴般地恭領聖體,儘管你心中並無激情,儘管你的情感比不上你的願望。滿懷信德,滿懷望德,滿懷火熱的愛德來恭領聖體吧!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933/ (202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