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慈悲(憐憫)”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6個點。

今天​標誌着​將​臨期​的​開始。​思考一​下​靈魂​的​仇敵​所​慣用​的​技倆,​不無​裨益。​諸如:​情慾​的​蠢動,​輕浮​的​淺薄,​理性否​認​天主​的​荒謬,​驕傲​狂妄扼殺​愛​主愛人​之心​等​等。​所有​這些​真實存在​的​障礙,​給​我們​造成​極其​嚴重​的​禍害。​因此,​進台詠​的​禱文​號​召我們​呼籲​天主​的​仁慈:​「上主,​我向​祢​把​我​的​心舉​起,​我​的​天主,​我​全​心​要​倚​靠祢。​懇求​祢不要​使​我​蒙受​羞恥,​也​不要​容​許我​的​仇人​歡喜。​」​  ​到​唸奉​獻​詠​時,​我們​將​再​次​重溫​這​同​一​意念:​凡期望祢​的​人絕​不會​蒙羞。

​現在​救恩​的​時刻​已經​臨近。​聽到​聖保祿​的​金口​玉言,​令​人​振奮:​「當​我們​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衪​對​人​的​慈愛​出現​時,​衪救​了​我們,​並​不​是​由於​我們​本​着義德​所立​的​功勞,​而​是​出於​衪​的​憐憫。​」

​如果​你​們​逐​頁​翻閱​聖經,​必會​發現​當​中到​處​提到​天主​的​慈愛。​「祂​的​慈愛​瀰​漫​大​地 。​上主​的​憐愛,​恩澤子子​孫​孫 」,​「我們​必​有​慈愛​圍​護 。​祢​是​天主,​是​我​的​堡壘 。​」​為​援助​我們,​上主​「的​慈愛​高達​青天」​ ,​祂​的​仁愛​不斷​「厚加於​我們」​  。​天主憐​愛​我們,​猶如​慈​父 ,​祂​的​仁愛​「善良 ,​有如​大旱時​的​雲雨」​ 。

​耶穌​基督​的​一生,​是​天​主仁慈​的​綱領​和​摘要:​「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我​主​在​另​一​場​合又​說:​「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  ​福音​其他​情節,​例如:​憐憫​淫婦、​浪子、​亡羊、​欠債​的​惡僕​等​比喻,​以及​復活納​因​城​寡婦​的​獨子,​  ​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影響。​基督​大​有理​由​復活納​因​城​可​憐​寡婦​之子,​因為​他​是​那​個​寡婦​的​獨生子,​他​給​她​的​生命​帶來​意義,​他​能​在​她​晚年​奉​養​她。​但是,​耶穌行​這​個​大奇蹟,​並​不​是​出於​公義,​而​是​出於​仁慈,​因為​祂​的​聖心,​被​人​間​疾苦​深深​感動。

​有​天主​的​仁慈,​我們​的​保障​是​多麼​穩​固!​「他​若​向​我​呼號,​我​必​俯聽,​因為​我​是​仁慈​的。​」​  ​這​是​一​個​邀請,​也​是​一​個​許諾,​天主保證​做到,​絕不​食言。​「所以​我們​要​懷着​依恃​之心,​走近​恩寵​的​寶座,​以​獲得​仁慈,​尋到​恩寵,​作​及​時​的​扶助。​  」​有​天主​的​仁慈​為​我們​開路​對​付成聖​的​敵人,​牠們​必然​束手​無策,​無能​為害。​我們​若​因​自己​的​過失​和​人性​的​軟弱​而​跌倒,​主必會​前來​救助,​把​我們​攙扶​起來。​「你們​已​學會​躲避怠惰,​力戒​驕橫,​日進於​德,​不​做​世俗物慾​的​奴囚,​嚮往​永生​而​輕視​流光。​然​而​由於​人性​的​軟弱,​在​這​處​境​艱險​的​世途​上,​保持​堅定​的​步伐​並​不​容易。​為此,​良​醫早​已​開下​妙方,​使​你們​不​致迷路;​那​位​仁慈​的​審判​者,​絕不會​使​你​們​因​得​不​到​赦免而​失望。​」

在​聖枝​主日​禮儀​中有​這樣​一段​聖詠:​「城門,​請​提高​你們​的​門楣,​古老​的​門戶,​請加​大門扉,​因為​光榮​的​君王​要​進來。​」​  ​誰​若​把​自己​禁錮於​自私​的​城堡,​便永遠​不會​下來​奔​赴​戰場。​但​他​若​高吊​城門,​歡迎​和平​君王​進入​城堡,​便能​與​君王​一​同​出征,​大戰​模​糊​視線,​麻痺​良知​的​禍殃。​「古老​的​門戶,​請加​大​門扉。​」​基督​宗教​要求​我們​戰鬥,​並​不​是​新奇​的​事,​而​是​一貫​如此。​若​不​戰鬥,​我們​便​無​從​取勝,​若​不​取勝,​我們​則​不會​獲享​和平。​沒有​和平,​人​的​福樂​不過​是​幻影,​一無​所​獲​;既​不能​造福​人群,​樂善​好施,​伸張​正義,​也​不能​寬大​為​懷,​慈悲​惻隱,​侍奉​天主。

​今天,​教會​內​內​外外,​上​上​下​下,​許多​人​似乎​已​放棄​了​克服​自​我​缺陷​的​戰鬥,​棄甲​曳兵,​他們​玷污​靈魂,​甘當奴隸。​因此,​我們​必須​投奔​天​主聖三,​苦求​天主可​憐​我們。​談到​這​個​主題,​我​躊躇​不​敢論​及​天主​的​公義,​我​只​呼求​天主​的​仁慈​和​憐憫,​請​祂​忽視​我們​的​罪惡,​但​看​基督​及​祂​的​至​聖​母​親——​我​等​慈母​——​的​功勞,​祂​的​養父​聖​祖​大聖​若瑟​的​功勞,​以及​眾聖人​聖女​的​功勞。

​基督​信徒​可以​確信,​只要​他們​敢於​戰鬥,​天主必​會​用​右​手​扶持​他們​衝​鋒​陷陣,​正如​我們​在​今日​彌撒​中​讀到​的。​騎着​一頭​可憐​的​驢駒,​進入​耶路​撒冷​的​和平​君​王​耶穌​說道:​「天國​是​以​猛力​奪取​的,​以​猛力​奪取​的​人,​就​攫取​了​它。​」​  ​這​暴力​不​是​針對​他​人​的。​這​是​惟獨​戰勝​我們​本​身缺點軟弱​的​暴力​;​是​避免​我們​掩飾​自身​不忠​的​那份​剛​強;​是​激勵​我們​在​困境​逆流​中​堅持​信德​的​那份​勇毅。

​現今一​如​往昔,​基督​信徒​應​展現出​那份​英雄​氣慨。​在​大戰​鬥​中,​如​有​必要,​展現​那份​不畏​赴​湯​蹈火​的​英雄​氣慨。​但​在​通常​的​情況​下,​在​日常​生活​的​小規模​戰鬥​中持​之​以恆,​時刻​發揚​英雄​氣慨。​當你​們​在​看來​不足​稱道​的​小事情​上​滿腔​熱​愛​地​持續​作戰,​上主必​會​像善牧​那樣,​時刻​在​你們​身旁:​「我​要​親自​牧​放我​的​羊,​親自​使​他們​臥​下​——​吾主​上​主​的​斷語​——​失落​的,​我​要​尋找​;​迷路​的,​我​要​領回​;​受傷​的,​我​要​包紮​;​病弱​的,​我​要​療養​;​肥胖​和​強壯​的,​我​要​看守​;​我​要​按正​義​牧放​他們。​……​他們​將​安居​在​本鄉。​當我​打斷​他們​所​負​的​軛,​由​奴役​他們​者​的​手中​救出​他們​時,​他們​必​承認​我​是​上主。​」

我們​都​熟稔歷代​基督徒​不斷​歌頌​聖體​的​聖歌:​「信​友請​來​讚美​上主,​稱頌​奧妙​之​聖體,​又請​稱頌​至​聖​寶血,​主因​贖世盡​傾流,​萬邦​之​王生於​聖母,​自甘流血​為​人類。​」​  ​我們​欽崇朝拜​隱藏​在​聖體​中​的​天主。​  ​聖體​就是​耶穌​本​人,​祂生​於​童貞​瑪利亞,​受盡​苦難,​獻身於​十字架​的​祭獻​;血​和​水​從​祂​被​槍刺​的​肋旁​湧流​而​出。

​這​是​我們​恭領​基督​的​聖宴。​我們​重溫​祂​苦難​的​紀念。​通過​基督,​我們​的​靈魂​與​天主親​密​相契,​領受​未來​光榮​的​恩許。​  ​教會​的​禮儀​寥​寥數語,​概括​了​我​主救​贖人類​那​段​愛​的​歷史​的​頂峰。

​我們​所​信賴​的​天主​不​是​虛無​飄渺,​高高​在​上​的​神祇。​祂​對​人類​的​命運​——​他們​的​願望、​掙扎、​痛苦​——​不​是​漠不​關心​的。​我們​信賴​的​天主是​一​位​熱愛子女​的​慈父,​以​致祂​派​遣祂​的​聖言,​至​聖聖三​的​第二​位,​取​了​人性,​並​為​救贖​我們​而死。​祂​是​我們​的​慈父,​祂藉​着​寓居​在​我們​心​中​的​聖神​的​行動,​溫​和​地​引導​我們​到​祂身​邊去。

​認識​到​造物​主熱​愛受​造物​竟到​如​此​地步,​這​便​是​我們​在​聖週​四​感到​歡欣​雀躍​的​原由。​我​主耶穌​基督,​似乎​惟恐​其他​所有​的​證據​還​不足​以​證明祂​的​仁慈,​便​建立​了​聖體​聖事,​使​祂​自己​常​能​與​我們​親密​相偕。​祂之​所以​如此,​乃是​受到​愛​的​推動。​祂本​身​無求​於​人,​卻​不願​與​人​分離,​這​實​在​是​令​人​難以​徹底​理解​的。​至​聖聖​三​愛人​如此,​把人​高舉到​聖寵​的​品位,​且​按​照​天主​的​肖像​與​模樣​造​了​人 。​天主​把​人​從​罪惡​——​從​亞當​的​罪,​從亞​當子​孫​承襲​的​原罪,​也​從人​的​本罪​——​中救贖​出來,​並​切願​寓​居於​人​的​靈魂​中:​「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裏去,​並​要​在​他​那​裏​作​我們​的​住所。​」

在​前往​剛才​所​講​的​松索雷斯​朝聖​的​途中,​我們​經過​一​片​麥田。​隨風​搖曳​的​麥穗,​在​陽光​煦照​下​閃閃​發光,​使​我​想起​福音​中​的​一段。​一天,​耶穌​對祂​的​門徒們​說:​「你們​不​是​說:​還​有​四​個​月​才​到​收穫期​嗎?​看,​我給​你們​說:​舉起​你們​的​眼,​細​看​田地,​莊稼​已經​發白,​可以​收割​了。​」​  ​我​意識​到​天​主想​把​這​份​渴望放​在​我們​心​中,​猶如​祂​對​自己​的​門徒​所​說​的​那樣。​於​是,​我​在​路​邊摘​了​一​把​麥穗,​留作​紀念。

​我們​應​當睜​大眼睛,​環顧​四​週,​體會​天​主怎樣​藉​周圍​的​人來​召喚​我們。​我們​不能​把​自己​關閉​在​小我​的​圈子裏,​拒絕​他​人,​冷待​他​人。​耶穌​的​生活​不​是​這樣​的。​福音​中到​處記​載祂​的​仁愛​慈悲,​記述​祂​分​擔眾​生疾苦,​解決​眾生急需。​祂安慰納​因​城​喪子​的​寡婦 ,​祂為​拉匝祿​之​死而​痛哭 ,​祂為​跟​隨祂​而​飢餓​的​人群​難​過 ,​祂​還​憐憫​一​切​罪人,​憐憫​那些​終身​不見​光明,​不知​真理​的​人們。​「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遂​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

​只要​我們​真正成為​聖母​瑪利亞​的​兒女,​我們​就​會​瞭解主​的​這​種​態度,​就​會​暢​開​胸懷,​充滿​仁愛,​對​我們​兄弟們​所​受​的​艱難、​困苦、​誤解、​孤獨、​憂悶​和​痛苦​都​會​感同​身受。​於​是,​我們​便會迫不​及​待地​要​去​幫助​他們,​向​他們​宣講​天主​的​事,​使​他們​也​能​認天​主為​父,​使​他們​也​能​體驗​聖​母​瑪利亞給​他們​帶來​的​慈母般​的​溫情。

但是​請​注意,​天主沒有​說:​「為了​換​取你​的​心,​我​將​給你​一​個​純​精神​的​意志。​」​沒有。​祂給​了​我們​一​顆心,​一​顆​人性​的​心,​與​基督​的​心一​模​一樣。​我​並​沒有​一顆​專門​愛​天主​的​心和​另​一​顆​專門​愛人​的​心。​我用​同一​顆心去愛​基督,​愛聖父,​愛聖神,​愛聖母,​愛我​的​父母​親友。​我願​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這​一點:​我們​必須​有​十足​的​人性,​否​則​就​不能​分享​天​主性。

​人性​的​愛,​我們​在​世上​經驗​的​愛,​只要​是​真正​誠摯​的,​便會​幫助​我們​嚐​到​天主聖愛​的​滋味。​我們​在​天主內​享受​的​愛,​以及​在​天堂上​享見​「萬物​之​中​的​萬有」​ ​的​天主,​究竟​是​怎樣​的​福樂​便​可​從箇​中領略​一二。​如果​我們​開始​領​略​天主​的​愛,​我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越來​越富​有​同​情心,​越來​越​慷慨​大度,​越來​越​全心​全意​地獻身​服務。

​我們​必須​施捨​自己​所​領受​的,​教授​自己​所​學習​的。​簡單​平易,​不驕​不矜,​我們​必須​幫助​他​人分​享​天​主聖愛​的​知識。​當你​們​執行​任務,​在​社會​上​工作​時,​你們​各​人​應該​把​各​自​的​職務​轉化成​真正​的​服務。​你們​的​工作​應該​精益求​精,​關心​他​人​的​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文化​方面​的​先進​成果。​如​此​工作,​只要​動機​是​忘​我​無私,​捨己​為​人,​充滿​基督徒​生活​的​精神,​便能​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整​個​人​類​帶來​裨益。

​通過​你們​的​工作,​通過​整​個​人際​關係​的​網絡,​你們​應​當展示出​基督​的​愛德​和​祂​在​友誼,​諒解,​友愛​與​和平​等​方面​的​具體​表現。​正如​基督​巡行​巴勒斯坦​各​地​時,​到處​「施恩行善」​ ,​你們​也​該​在​家庭、​社會、​工作​崗位、​文娛​場合,​散播​平安。​這​是​天國臨於​你們​心​中​的​最好​證據。​正如聖​若望​所寫​的​:​「我們​知道,​我們​已​出死​入生​了,​因為​我們​愛弟​兄們。​」

​但是,​除非​先​到​耶穌​聖心​這​所​學校​接受​教育,​沒有​人​能夠​實行​這​份​愛。​惟有​當我們​默觀瞻仰​耶穌​聖心,​我們​才​能夠​把​自己​的​心從​嫉恨​冷淡​中解放出來。​惟有​這樣,​我們​才​會​體諒​他​人​的​疾苦,​並​以​基督徒​的​方式​作出​回應。

​你們​記得聖路加所​描繪​的,​耶穌​到​達納​因城​的​景象​嗎?​  ​耶穌再​一​次​穿街​越巷,​迎向​人群去​會​合​他們。​祂本​來​可以​逕自​走過,​或​是​讓​他們​來​請求​祂​的。​但是​祂​沒有​這樣​做。​祂​採取​了​主動,​因為​祂​被​一​個​寡婦​的​哀傷​所​感動。​她​剛剛​失去​了​她​所有​的​一切,​她​的​兒子。

​聖史解釋​說​耶​穌受​了​感動。​甚至​像​在​拉匝​祿​墓前​那樣,​祂​還​流​了​感動​的​淚。​耶穌​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對​發自​摯愛​的​哀傷​無動​於​衷。​看到​子女​與​父母​生離​死別,​祂痛​如​身受。​祂克​服​死亡,​正​是​為了​賦予​生命,​使​相愛​的​人​再​次​相聚。​但​與​此​同時,​祂​要求​我們​首先​承認​天​主聖​愛​至​高無​上​的​地位。​惟​有​天主​的​愛才​能​激發​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基督​知道​周圍​的​人群​對​那奇蹟必會​肅然​起敬,​會​把​這​事​傳遍​鄉里。​但​祂​不願​故​作​姿態,​嘩眾​取寵。​祂只是​被​那​位​婦人​的​哀傷​所​感動,​情不​自禁地​前​去​安​慰​她。​所以​祂走​上前,​對​她​說:​「不要​哭​了」​ 。​祂彷彿​是​在​說:​「我​不要​看到​妳哭。​我​到​世上來​是​為​傳播​喜樂​與​和平​的。​」​於​是​接踵​而來​的​便是​那​個​奇蹟,​那是​基督​真天​主德​能​的​標誌。​但​首先​來​的​是​祂​的​同情心,​是​基督​真人​仁愛​之心​的​明徵。

的​確,​許多​人​執意​不公。​但是​上​主​堅定地​說:​「祢向​我​請求,​我必​將​萬民賜​祢作​產業,​我必​將​八極​賜祢​作​領地。​祢必​以​鐵杖​將​他們​粉碎,​就​如​同​打​破​陶匠​的​瓦器。​」​  ​這​可​是​重若千鈞​的​許諾,​而且​是​天主​所​作​的​許諾。​我們​切莫​等​閑視之。​贖世主基督降​臨​世界,​不​是​來無​所​事事​的。​祂坐於​聖父​之​右,​以​君王​的​主權​統御​一切。​這​可​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宣言,​向​我們​指出:​在​我們​生命​終止​時​——那​是​早晚要​終止​的​——​等​候着​我們​每​個人​的​將​是​甚麼​命運。​所有​固​執作惡,​心如​鐵石,​意冷​心灰​的​人,​在​歷史告終​之日,​將​會得​其​報應。

​天主​雖​能​征服,​卻​寧​可​勸服:​「眾王!​你​們​現在​應​當​自覺,​大地​掌權​者​!你​們​應​受教;​應​以​敬畏​之​情事奉​上主,​戰戰​兢兢​向​祂跪拜叩​首;​以​免祂​發怒​將​你們​滅於​中途,​因為​祂​的​怒火​發作​非常​快速。​」​  ​基督​是​上主,​是​君王。​「我們​現今​也​給你們​報告​喜訊:​就是​那向​祖先​所​應許​的​恩許,​天主​已​給​我們​作​他們​子孫​的​完成​了,​叫耶​穌​復活​了,​就​如​在​第二​篇​聖詠​上​所​記載​的​:​『祢​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祢。​』……​所以,​諸位​仁人​弟兄,​你們​必須​知道:​就是​藉着​這​耶​穌給​你​們​宣佈​了​赦罪​之​恩;凡​在​一切​你​們​憑​梅瑟​法律​不能​成義​的​事上,​憑着祂,​凡信​的​人​都​可以​成義。​所以,​你們​要​小心,​不要​叫先​知書​上​說​的​話來​到​你​們​身上:​『​藐視​的​人哪​!​你​們​要​看,​要​驚訝,​要​消逝​!​因為​在​你們​的​日子,​我​作​了​一​件​事,​即使​有​人​告訴​你們,​你們​也​必​不信​那​件​事。​』」

​這​義​舉就是​救世​的​工程,​就是​基督​在​人靈​中​的​神國,​就是​天主仁慈​的​彰顯。​「凡​一切​投奔祂​的​人真​是​有福。​」​  ​我們​基督徒​有權​宣告​基督​的​王權。​儘管​不​公義​到​處​泛濫,​儘管​許多​人​蔑視愛​的​神國,​救世​工程​卻​在​這​孳​生​邪惡​的​同一​人​類歷史​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