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對一位基督徒來說,他要服從天主的旨意,否則他的生活是毫無意義的,這道理,不但不會使他與其他人相隔離。相反地,天主給了我們一條誡命,要我們愛他人如同祂愛了我們一樣。 對一般人來說,就是與他的同儕們一起生活,在世俗中獻身為主服務,好使每一個人都能明白天主的愛,並曉得這條神聖的道路已在世俗中開闢出來了。
我們要切記,天主不僅說祂愛我們,祂更以事實證明了這點。耶穌基督降生成人,是為了教導我們怎樣在生活中作天主的子女。你記得聖路加在宗徒大事錄的序言嗎?他說:「[我]已論及耶穌所行所教的一切。」 祂像導師一般,以身作則,以行為事實來教導我們。
現在,在聖嬰耶穌跟前,我們繼續做個別的省察。我們是否準備好努力嘗試,使自己的生活成為我們兄弟、朋輩的榜樣?我們是否準備好去做另一個基督?光靠言語是不夠的。我現在問你也問我自己,別人看到你——被召去作另一個基督的你,是否敢說,你到世上來是為了教人行事,以天主兒子的態度行事?你是否留心天父的旨意,好使你能鼓勵每一個人去分享救贖工作中至善、高尚、神聖和人性的價值?你有否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生命?
要履行天主的工作,並不只是一句美麗的話語,它是一個邀請,要我們為了「愛」而獻出自己,要死於自我,在新生命中重生。耶穌基督就是這樣「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祂」, 如果我們服從天主的旨意,十字架也將成為我們的復活和欣喜。基督的生命會一步一步地在我們的生活中實現。別人可以這麼評論我們:無論這些人有多少缺點,是多麼軟弱,但他們到處施恩行善,盡心盡力地做天父的好兒女。
當死亡來臨時——它遲早必定會來的,我們會滿懷歡樂地去迎接它,就如我曾經親眼見過無數的人,像碰到老朋友般去迎接它。滿懷歡樂:因為只要我們曾經仿效基督行善,以服從肩負起十字架,不管我們有多少缺點,最後,我們必像基督一樣復活,因為「主真復活了」 。
耶穌成了嬰孩,祂克服了死亡。想想看,藉着祂的犧牲,藉着祂的簡樸和服從,祂聖化了人類每天平凡的生活,天主子得勝了。
這就是耶穌基督的勝利。祂屈尊紆貴,把自己貶抑到我們的地位——成為人的子女,為把我們提升到祂的地位——成為天主的子女。
力求更好地體會基督死亡的意義為我們是大有裨益的。我們必須超越外在的表面形象和陳腔濫調,必需真真實實地把自己置身於這幾天所重溫的情景中:耶穌的苦難,聖母的酸淚,門徒們的逃之夭夭,聖婦們的勇敢,若瑟與尼苛德摩敢於向比拉多索取我主遺體的膽量。
首先,讓我們靠近瀕臨死亡的耶穌,靠近祂那個矗立在髑髏山巔的十字架的黑影。但我們必須滿腔摯誠,全神貫注地走近祂,這才是基督徒成熟的標誌。耶穌苦難中的天人血淚史將刺穿我們的心靈,天主向我們所說的聖言會揭露我們心底的隱秘,啟示祂對我們生活的期望。
多年前,我看過一幅圖畫,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圖上畫着基督的十字架,旁邊有三位天使:一位在哀傷欲絕地痛哭着,另一位手持長釘,似乎力圖使自己相信確實真有其事;第三位則沉浸在祈禱中。這裏,我們有着一個人人可行的規劃:痛哭、堅信、祈禱。
面對十字架,我們應為自己的罪過而痛心,為世人的罪過而疾首,因為它們正是造成耶穌死亡的凶手。我們應充滿信德,深入這個超乎我們理解力的卓越真理,驚歎天主聖愛的偉大。我們應當祈禱,俾能讓基督的生命與死亡成為我們生命,和自我獻身的典範與動力。惟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征服者的稱號,因為復活的基督將在我們內得勝,死亡將轉化成生命。
我們現在必須結束這段祈禱。請你們在靈魂深處親切細味天主的無限美善,意識到基督將親臨這些麵餅中,包括祂的體血、靈魂和天主性。虔誠恭敬地朝拜祂吧!在祂面前重申你們愛的虔誠奉獻。不要怕對祂說你們愛祂。感謝祂日復一日地賞給你們祂慈愛的印證。勉勵自己滿懷信賴之心去領聖體。這愛的奧蹟使我驚奇讚歎,不能自已!在此奧蹟中,我主竟來把我的心靈作為祂的王座,且向我保證,只要我不拋棄祂,祂永遠都不會離開我。
在基督臨在的安慰下,在聖體的滋養下,我們在現世要忠心耿耿,那麼我們也將在天堂裏與耶穌和聖母同奏凱歌。「死亡!你的勝利在那裏?死亡!你的刺在那裏?……感謝天主賜給了我們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獲得的勝利。 」
不過,我還想向你們提出一點。正因為對我們人來說,下定決心成聖成賢極不容易,所以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去修德務善。人際關係要因愛德而受啟發,而不是以仇恨和冷漠為主導,還是遙遙無期。我們必須意識到財富的分配即使能做到合理均勻,社會的組織即使能和諧健全,人間還會有痛苦疾患、誤會糾紛、生離死別、孤苦伶仃,以及我們本身種種局限性的苦惱經驗。
面對所有這些重擔,基督徒只能找到一個真正和肯定的答案,即十字架上的基督,一個受難而死的天主,一個博愛眾人以致於祂的心被長矛所刺透的天主。我主對不義深惡痛絕,對犯不義之罪的人備加痛斥。但是祂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祂允許不義存在,因為不義是原罪造成的後果,是人類狀況的組成部分。然而祂的心充滿着對人類的愛。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悲傷,我們的苦惱,我們對公義的飢渴……所有這一切殘酷折磨,祂無不藉十字架而加諸自己身上。
基督信仰對有關痛苦的教誨並不是花言巧語,自圓其說。它開宗明義首先呼籲我們接受與人類生活不可分割的痛苦。我不會隱瞞在我的一生中常常存在着痛苦;有許多次我真想放聲痛哭。我可以喜悅地告訴你們這一點,因為我經常宣講,並力圖實踐真理,那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找到的基督,祂就是「愛」。還有些時候,我對現實存在的不義和邪惡深惡痛絕。儘管抱定志向,並盡了自己的努力,但對未能糾正不義境況的局面,苦悶萬分。
我向你們談論痛苦時,並不只是空談理論。我告訴你們面臨痛苦,心寒膽顫之時,補救的辦法就是要仰望基督,這並不只是他人的經驗之談。加爾瓦略山的景象向每一個人宣佈,痛苦是必須聖化的,我們的生活必須與十字架結合。我們若能像基督徒一樣忍受艱難困苦,我們的艱難困苦便會轉化為賠補和補贖,使我們分享耶穌的命運,參與祂的生命。祂由於愛人,甘願忍受種種酷刑折磨。祂生於貧困,活於貧困,死於貧困。祂受盡責難侮辱,譭謗中傷,誣告陷害。祂被門徒負賣,眾叛親離,孑然一身,祂經歷懲罰的苦澀,最終被判死刊。如今,這同一位基督,身為人類的首生者與贖罪者,繼續在祂的肢體身上受苦,繼續在普世人類身上受苦。
痛苦是天主計劃的一部分。這是真理,儘管我們難以理解。連耶穌自己在承受祂的苦難時也表現出相當困難:「父啊!祢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祢的意願成就!」 在這懇求和接受聖父旨意的張力之中,耶穌平靜地走向死亡,寬恕那些釘死祂的人。
這種抱着超性態度接受痛苦的壯舉,正是最偉大的勝利。耶穌藉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一舉征服了死亡。天主從死亡中帶出生命。天主子女的態度,並不是對可能發生的悲慘命運無奈接受,而是一份預嚐勝利滋味者的成就感。因基督凱旋之愛的名義,我們基督徒應走向世界,通過我們的言行,播種和平與喜樂。我們應當戰鬥,和平地戰鬥,向一切邪惡、不義、罪惡開戰。這樣我們才能喚醒世人,人類遭遇的厄運,不是註定不變的。惟有天主的聖愛,天主藉耶穌聖心所顯示的聖愛,才能為人類贏得光榮的精神凱旋。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958/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