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服從 ”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3個點。

當​我​告訴你,​耶穌​仍然​在​我們​的​心內​找尋​一​個​休憩​之​處​時,​我​並​沒有​誇大​其詞。​我們​必須​懇求​祂寬​恕​我們​個人​的​盲目​和​忘恩​負義。​我們​必須​請​祂賜​給​我們​恩寵,​使​我們​永遠​不​再​拒祂​於​我們​靈魂​的​門外。

​我​主清楚表明祂​對​天主​聖意​的​絕對​服從,​那​是​需要​棄絕​自我​並​作出​犧牲​的。​這​份​愛不為​自己​爭取​權利,​而​只是​為​服務。​耶穌​已經​以​身作​則​了,​祂是​如何​服從​的​呢?​「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你要​棄絕​自我,​為了​愛天​主​和​愛人靈,​你​要​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複雜,​甚至​喪失​生命。​「你​打算​過​平靜​的​生活​嗎?​可​是​天主​的​意願​卻​不然。​兩​個​意願​不能​同時​存在,​你​應該​改變​自己​的​意向,​使它​與​天主​的​旨意​吻合。​你​不可​修正​天主​的​旨意,​來​遷​就​自己​的​意願。​」

​主,​我​很​高興​看到​無數​的​人靈,​像祢​一樣​「聽命​至​死」,​一生​努力​實踐​天​主對​他們​的​要求。​他們​為了​服務​教會​而​奉獻​了​個人​的​理想、​職業,​使眾​人​受益。

​讓​我們​學習​服從,​讓​我們​學習​服務。​除了​心甘​情​願​地​獻出​自己,​為別​人費心​盡力​之​外,​再​沒有​更​優秀​的​領導​方式​了。​當傲氣​在​內心​洶湧,​自​以​為​超人​一​等​時,​也​就是​對​自己​說​「不可以​這樣」​的​時候​了。​我們​惟一​的​勝利​是​謙遜​的​得勝。​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愉​快地​與​十字​架​上​的​基督​認同,​沒半​點勉強​不安​或​憂愁。​因為​忘記​自我​的​快樂,​就是​愛​的​最佳​憑證。

對​一​位​基督徒來​說,​他​要​服​從​天主​的​旨意,​否​則​他​的​生活​是​毫無意義​的,​這​道理,​不但​不會​使​他​與​其他​人​相隔離。​相反地,​天​主給​了​我們​一​條​誡命,​要​我們​愛​他​人​如​同​祂​愛​了​我們​一樣。​  ​對​一般​人來​說,​就是​與​他​的​同儕們​一起​生活,​在​世俗​中獻身​為​主服務,​好使​每​一​個人​都​能​明白​天主​的​愛,​並​曉得​這​條​神聖​的​道路​已​在​世俗​中開闢​出來​了。

​我們​要​切記,​天主不僅​說​祂​愛​我們,​祂更​以​事實​證明​了​這​點。​耶穌​基督​降生​成​人,​是​為了​教導​我們​怎樣​在​生活​中​作​天主​的​子女。​你記得​聖路加​在​宗徒​大​事錄​的​序言​嗎?​他​說:​「[​我]​已​論​及​耶穌​所​行​所教​的​一切。​」​  祂​像​導師​一般,​以​身​作​則,​以​行​為​事實來​教導​我們。

​現在,​在​聖嬰​耶穌​跟前,​我們​繼續​做​個別​的​省察。​我們​是否​準備好​努力​嘗試,​使​自己​的​生活​成為​我們​兄弟、​朋輩​的​榜樣?​我們​是否​準備​好去​做另​一​個​基督?​光​靠​言語​是​不夠​的。​我​現在​問你​也​問​我​自己,​別人​看到​你​——​被​召去​作另​一​個​基督​的​你,​是否​敢​說,​你​到​世​上來​是​為了​教人​行事,​以​天​主​兒子​的​態度​行事?​你​是否​留心​天父​的​旨意,​好使​你​能​鼓勵​每​一​個​人​去​分享​救贖​工作​中​至​善、​高尚、​神聖​和​人性​的​價值?​你​有否​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生命?

​要​履行​天主​的​工作,​並​不​只是​一句​美麗​的​話語,​它​是​一​個​邀請,​要​我們​為了​「愛」​而​獻出​自己,​要​死於​自我,​在​新生命​中​重生。​耶穌​基督​就是​這樣​「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祂」,​  ​如果​我們​服​從​天主​的​旨意,​十字​架​也​將​成為​我們​的​復活​和​欣喜。​基督​的​生命會​一步​一步​地​在​我們​的​生活​中​實現。​別人​可以​這麼​評論​我們:​無論​這些​人​有​多少​缺​點,​是​多麼​軟弱,​但​他們​到​處施​恩行善,​盡心​盡力​地​做​天父​的​好兒女。

​當死亡來​臨時​——它​遲早​必定​會​來​的,​我們​會​滿懷​歡樂​地去​迎​接它,​就​如​我​曾​經親​眼見​過​無數​的​人,​像碰​到​老朋​友般去​迎​接它。​滿懷​歡樂:​因為​只要​我們​曾​經仿效基督​行善,​以​服​從​肩​負起​十​字​架,​不管​我們​有​多少​缺​點,​最後,​我們​必像​基督​一樣​復活,​因為​「主真​復活​了」​ 。

​耶穌成​了​嬰孩,​祂克服​了​死亡。​想想​看,​藉着祂​的​犧牲,​藉着祂​的​簡樸​和​服從,​祂聖化​了​人類​每​天​平凡​的​生活,​天​主子​得勝​了。

​這​就​是​耶穌​基督​的​勝利。​祂屈​尊​紆貴,​把​自己​貶抑到​我們​的​地位​——​成為​人​的​子女,​為​把​我們​提升​到​祂​的​地位​——成為​天主​的​子女。

聖​瑪竇​在​福音​中​敘述​這些​事件​時​一​再​強調​若瑟​的​忠誠:​他​一絲​不苟地​執行​天主​的​命令,​不管​那些​命令​多麼晦澀​曖昧,​不管​看​起來​跟​天​主​總體​的​計劃​多麼格格​不入。​教父們​和​一些​靈​修作​者​經常​強調​若瑟​的​信德。​金口​聖​若望​在​註釋​天​使​命令​他​逃避黑​落德​而​遠走埃​及​  ​一事時​說:​「一​聽到​這​命令,​若瑟既​沒有​驚慌,​也​沒有​詫異​說:​多麼​奇怪​!你​自己​不​久​前才​說過,​祂要​拯救祂​的​子民。​現在​你​卻​救​不​了​祂​的​命,​非要​我們​遠走​他​鄉​去​長​期​流亡,​這​不​是​與​先前​的​應許互​相矛​盾嗎?​若瑟​沒有​這樣​想。​因為​他​是​一​個​信賴​天主​的​人。​他​也​沒有​追問​到​何時​才​可​回鄉,​儘管​天​使​只是​含糊​其辭​說:​住在​那裏,​直到​我​再​通知你。​若瑟沒有​異議,​從命​照辦,​堅信​不疑,​高高興興地​承擔​起​一切​磨難。​」

​若瑟​的​信德​堅​不可摧,​毫​不​動搖。​他​從命​如流,​字字​照辦。​要​進一步​瞭解​這​教訓,​我們​應​當牢​記若瑟​的​信德​是​積極​主動​的。​他​的​柔順馴​服絕​不​是​聽任​事態​演變​擺佈​的​消極​被動。​因為​基督徒​的​信德​與​隨波​逐流,​無所​事事​或​缺乏​創見,​完全​是​風牛​馬​不​相關​的。

​若​瑟​毫​無​保留地信賴​天主​的​眷佑,​然而​他​也​時​時​反省​事態​的​發展​變化,​從​而​力求​對​天主​的​工程,​取得​一定​程度​的​理解。​天主​的​工程​就是​智慧。​所以​他​逐漸​悟出​一​個​推理,​超性​計劃​往​往​相左人​的​計劃。

​在​他​一生​的​各​種​境遇​中,​聖若​瑟​從​未​疏於​反省​思考,​從​未​怠於​職守​本分。​反之,​他​利用​一切​人事​經驗來​為​信仰​服務。​當​他​從埃​及​回鄉​途​中,​「一聽​說​阿爾赫​勞繼​他​父親​黑落​德作​了​猶​太王,​就害​怕到​那​裏去。​」​換言之,​他​學會​了​怎樣​在​天主​計劃​的​前​提下​盡​人事,​做​工作。​為了​證實​他​做得​對,​若瑟​接到​了​指示,​繞道​返​回​加里肋亞去。

​聖若瑟​的​信德​就是​這樣​的​不折​不扣,​堅信​不疑,​無所​不包。​這​信德,​具體​表現於​忠於​天主聖意​及​明智​的​服從​之​中。​他​的​愛德​與​信德​相輔​相成,​並​駕​齊驅。​天主​已​在​實現​當初​對​亞巴郎,​雅​各​伯​和​梅瑟​所許​的​承諾。​若瑟​的​信德,​滋養​了​他​對​天主​的​愛,​滋養​了​他​對​淨配​瑪利亞​及​其​聖子​的​愛。​這​信德、​望德​和​愛德​推動​了​天​主藉​一​名​加里肋亞​木匠​(以及​其他​人),​在​世界​上​發起​的​偉大​壯舉,​即人類​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