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基督徒的生活,應當在天主仁慈的「保護傘」下成長發展;應當念念不忘天主仁慈的恩澤,檢點行為,循規蹈矩,力求符合天主兒女的身分。那麼,使我們的召叫深深扎根的主要方法是甚麼呢?這些方法,是我們生活的支柱。今天,我想談談其中兩種:內修生活與教理培育,即我們對信理的深刻認識。
先談內修生活。真正瞭解甚麼是內修生活的人,真是鳳毛麟角!人們一聽到談論內修生活,腦海裏馬上聯想到陰森森的寺廟殿堂。足足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我不斷地重複,內修生活不是那麼一回事。我所說的內修生活,是普通基督徒的內修生活。他們大都生活在喧嚷的鬧市中,生活在光天化日下,在街道上,在工作中,在家庭裏,甚至在娛樂休憩中。只是,他們整天的生活,時刻都以耶穌為中心。這若不是持續的祈禱生活,那又是甚麼呢?你們不是真的要做一個祈禱的靈魂嗎?不是要與天主建立親密的關係,使自己得以聖化嗎?亞歷山大里亞城的聖克萊孟寫道:「人變成天主,因為他愛天主之所愛。」 這就是祈禱的靈魂一貫領悟的基督徒信念。
開始時是比較困難的。非下苦功去尋覓天主不可,要感謝祂慈父般切實的關懷。這並不是甚麼感情用事,而是天主的慈愛在靈魂深處,使你們逐漸察覺出來,心心相印,自有靈犀一點通。事實上,是基督在深情地尋找我們:「看,我立在門口敲門。」 你們的祈禱生活怎樣呢?在白天,你們有要與祂暢談心曲的衝動嗎?那麼,你們有沒有向祂輕輕耳語,請祂稍候片刻,然後誠懇地與祂密談呢?
在專為我主保留的談心時間裏,你們的胸懷擴大了,你們的意志加強了,你們的思想,在恩寵的輔助下,給人間的現實注滿超性的內涵。結果是你們定下明確切實的善志,你們決心要改善自己的行為,要以更大的愛德待人接物,要像優秀運動員那樣,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在這場基督徒仁愛與和平的鬥爭中奮鬥到底。
於是祈禱持續不斷,如同我們的心跳,我們的脈博。若沒有天主的臨在,便無默禱生活。若無默禱生活,我們為基督所做的工作,便毫無價值。因為「若不是上主興工建屋,建築的人是徒然勞苦」。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祂是Perfectus Deus, Perfectus Homo:「真天主,也是真人」 。這一奧蹟確實令基督徒激動,當時我深受感動,現在也是一樣,我多麼希望能重返洛雷托。現在我思念着那兒,回味着耶穌的童年歲月,再次咀嚼那幾個使我心動的文字:「聖言在此成了血肉」。
Jesus Christus, Deus Homo:耶穌基督,既是天主又是人。這是「天主的奇事」 之一,我們應該細心默想它,並向天主感恩。祂來到這世界,使「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不單是富有的,也不單是貧窮的,而是每一個人——所有願意把自己的意願與天主的聖意結合的人。在耶穌內,我們都是一家人,是天主的兒女,基督的兄弟,祂的母親就是我們的母親。
世界上只有一個族群:天主子女的族群。我們應該講同樣的言語,天父教給我們的言語,即基督與祂父親溝通的言語。它出自我們的心思意念,是你們現在祈禱時用的,默想的言語;也是靈修者所採用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天主的子女。這言語表達我們意志上的千變萬化,我們腦海中的千頭萬緒,我們內心的喜好,我們度修德生活的承諾,它也在美善,幸福和平安中呈現出來。
你要看看馬槽裏的聖嬰,祂就是我們的「摯愛」。望着祂,會覺悟到這真是一個奧蹟,我們需要以信德接受並深入地探索這一奧蹟,而且要具有一顆基督徒謙遜的心。我們千萬不能把天主的偉大,萎縮成可憐的我們所能理解的渺小。我們雖然懵懂不清,但讓我們試着去明白這奧蹟,它是一道指引人生的亮光。
正如金口聖若望所說:「我們看到耶穌曾經取了人的肉軀,由童貞女誕生在人世間,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這奇事是怎樣發生的。讓我們不要白費心機試着去理解它,而要謙遜地接受天主給我們的啟示,不要企圖去刺探天主所隱藏的。」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尊敬之情,我們便能明白和敬愛這個奧蹟,它是一個寶貴的啟示,比任何推理更令人折服。
我們若學會默想基督的奧蹟,仔細地領悟祂的教誨,便能恍然大悟,我們現在依然能與耶穌親密往來,靈魂肉身都能與祂親密往來。基督早已向我們指明了那個途徑,我們能在麵餅和聖言中與祂相偕相契,領受祂的聖體神糧,領悟踐行祂在世的教導,並在祈禱中與祂會晤。「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 接受我的命令而遵守的,便是愛我的人;誰愛我,我父也必愛他,我也要愛他,並將我自己顯示給他。」 」
這不僅是許諾,而且是真實的,是真正的生命的精義,是引領我們與天主直接往來的恩寵的生命。「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於祂的愛內一樣。」 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說的這些話,正是祂升天最好的導言。基督自知祂必須離去,因為在祂升天以後,天主聖愛將以難以理解的神秘方式傾注於世界,那就是天主聖三第三位的降臨。「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為你們有益,因為我若不去,護慰者便不會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了,就要派遣祂到你們這裏來。」
耶穌已離去。祂派遣聖神來到我們這裏。聖神引導並聖化我們的靈魂。護慰者在我們心中的行動印證基督所宣告的事,即我們是天主的兒女,我們「所領受的聖神,並非使你們作奴隸,以致仍舊恐懼;而是使你們作義子。因此,我們呼號:『阿爸,父呀!』」
你們明白嗎?這就是天主聖三在我們靈魂內的行動。基督徒若響應聖寵的引導,在麵餅和聖言中,即在聖體和祈禱中與耶穌結合為一,天主便居住在他的靈魂深處,他便能與天主時刻相契相從,親密往來。教會禮儀年度中還有兩個節日,即聖週四和基督聖體聖血節,是教會為紀念這個生活的食糧的現實而訂立的大節慶。我們每天都念念不忘這生活的食糧。在這耶穌升天節,我們更應專心與我主談心,傾聽祂的聖言。
為此,生活在基督聖心中,與祂密切結合,意味着我們要成為天主的居所。我主告訴我們說:「誰愛我,我父也必愛他。」 聖父偕同基督在聖神內,來到他的靈魂內,並在那裏住下 。
即使對這些基本觀念只是稍加思索,我們的整個態度也必會改變。我們必會渴慕天主,把聖詠的話化作我們的心聲:「我的天主,我急切尋覓祢;我的靈魂渴慕祢,我的肉身切望祢,我有如一塊乾旱涸竭的無水田地。」 耶穌鼓勵我們懷有這種空虛感。祂必會迎上前來對我們說:「誰若渴,到我這裏來喝吧!」 祂把自己的心賜給我們,讓我們從那裏找到安息和力量。我們若接受祂的邀請,必會發現祂的話是千真萬確的。我們便會感到更渴,甚至渴望天主真在我們靈魂內住下,永遠不再從我們心中拿走祂的光與熱。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 我們已接近天主聖愛的烈火。我們要讓這烈火燃燒我們的生命。讓我們一心盼望把天主聖愛的烈火傳播到世界,讓我們周圍所有的人都親炙其愛。他們同樣能體驗基督的平安,並在祂那裏獲得幸福。一個在生活中與基督心心相印的基督徒的惟一目標就在於此,就是讓平安臨於社會,平安臨於教會,平安臨於人靈,當基督神國來臨時,天主的平安將達到其高峰。
聖母瑪利亞,妳是「和平之后」。因為妳的信德,堅信天使向妳所宣報的一切必會實現。求妳幫助我們滋長信德,並具有堅定的望德,深摯的愛德,因為這就是妳的聖子今天所期望於我們的,是祂所以把聖心展示給我們的緣由。
上主會讓你們有能力,去發現聖母忠實回應聖寵的許多其他特點。發現她生活中的這些特點,目的是為了要仿效她:仿效她的潔德,她的謙德,她的剛毅,她的慷慨,她的忠信……但是現在我要向你們談的,是一個包含了其他所有一切的一面,因為它是內修生活成長的條件。我所要談的是聖母的祈禱生活。
善用聖母今天分施給我們的恩寵,並隨時響應人靈的善牧天主聖神的啟迪,我們應嚴肅認真地與天主相處。我們不能老是躲在無名無姓的群眾後面,苟且偷安。內修生活若沒有讓個人與天主相遇,它便不存在,就是這麼簡單。基督徒生活的大敵,莫過於膚淺浮泛。株守常規,撞鐘度日,就是排除成為默觀靈魂的可能性。天主把我們逐一找出來,我們也應該逐一回答衪:「你叫了我,我在這裏。」
我們都曉得,祈禱就是與天主談話。有人或許會問:「我們談些甚麼呢?」談些甚麼嗎?大有可談,你可以談談祂會感到興趣的事情,談談你一天之中發生了甚麼事情,談談耶穌的誕生、祂在世的時光、祂的隱居生活、祂的宣講、祂的奇蹟、祂贖罪的苦難與死亡,以及祂的復活。在三位一體的天主面前,我們請求中保聖母瑪利亞,請求聖若瑟,我父我主,護守我們。我們還可以談談日常的工作情況,我們的家庭親友,我們的志願理想,我們的缺點過失。
我祈禱的主題就是我生活的主題。這便是我與天主談話的方式。回顧反省自己的生活境況時,自然會意識到有哪些地方應當作出具體而堅決的改進,有哪些地方應當更好地順從天主的聖愛,從而作出誠懇而具體的決定。我們不能忘記向聖神懇切祈求,請祂不要拋棄我們,因為「天主,你是我的勇力」 。
我們是普通基督徒,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活動無非是日常事務。我們的生活有着習慣的節奏,天天如是,甚至有些單調。但是不要忘記,儘管我們的生活條件大同小異,但在天主眼中卻有着超性的價值。天主對我們的一切作為無不深感興趣,因為基督願在我們的事務中降生成人,從內部來聖化我們最平凡的行動。
這思想是一個清晰客觀的超性現實。絕不是熱心的空想,用來安慰一下我們這些名不經傳的人。基督關注我們的工作,不管是一次或是千百次;不管是在辦公室或是在工廠;不管是在店舖裏、教室裏,或是在田野間;不管是體力勞動或是腦力勞動,祂一概都深表關切。祂同樣關心我們為了克服不佳情緒,抑制發火暴躁而暗自所作的克己犧牲。
在祈禱中重溫這些善思。善用這些時機向耶穌說你欽崇祂。這樣做,你便有了一個方案,身在世俗,置身鬧市,時時處處,都可成為默觀祈禱的人。這是我們在學習與基督契合的學府中應學的第一課。在這學府裏,聖母瑪利亞是最好的導師,因為童貞聖母不管周圍發生甚麼,總是保持着這種信德的態度和超性的觀點:「祂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
讓我們懇求聖母幫助我們成為默觀的人,教導我們辨識天主時刻在敲我們的心門。現在就讓我們向她祈禱:我們的母親,妳把啟示聖父的愛的聖子帶到世上來,求妳幫助我們,在每天的煩惱憂慮中認出基督;激勵我們的思想和意志,好使我們能聆聽天主的聲音和恩寵的呼喚。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978/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