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每當聖誕節來臨時,我喜愛望着耶穌聖嬰,百看不厭。這些聖像或聖相呈現出一個謙卑自下的天主,提醒我天主正在召叫我們。全能者要我們學習祂的軟弱,祂需要人的幫助。基督在白冷的馬槽中告訴我,也告訴你,祂需要我們。祂要求我們度圓滿的基督徒生活——自我犧牲,工作和喜樂的生活。
如果我們不認真地努力仿效耶穌,如果我們不像祂那樣的謙遜,便永遠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我重複:你知道天主的偉大隱藏在哪裏嗎?在馬槽裏、在襁褓中、在馬廄內。我們生命中的救贖德能,只有藉着謙遜才能發揮作用。我們必須停止自悲自憐,而是要培養助人忘己的責任感。
有時候,一些意向純正的人也不免為自己製造一些麻煩,或十分嚴重的憂慮,卻完全缺乏客觀的理由。這些問題會發生在缺乏自知的人身上,他們的自負,使他們想當風頭人物,為眾人所愛戴。他們不斷地渴望得到讚賞,好能得到安全感。他們不滿足於只做好事而不為人知。不幸地,許多本來能夠安享心靈平安而快樂無比的人,因為驕傲和妄想作祟,而變得憂愁苦惱,一事無成。基督是良善心謙的 。祂的一生,沒有追求任何特權或優待,與所有人一樣,祂順其自然地在聖母胎中隱藏了九個月之久。雖然,祂知道整個人類需要祂,祂也渴望降臨人間,救贖人靈,但祂卻按部就班地行事。就像每一個嬰孩一樣,祂在適當的時刻誕生了。從聖母受孕的那一刻起,直到祂呱呱墮地,除了聖母、聖若瑟和聖婦依撒伯爾之外,沒有人知道天主將居住在人間這個不可思議的真相!
我主的誕生也極其簡樸。祂來臨時沒有大張旗鼓,也沒有人知曉。在這世界上,只有瑪利亞和若瑟分享這個神聖的奇遇。稍後,牧羊人從天使那裏得到聖嬰誕生的佳音,還有來自東方的賢士。他們就是這偉大的天與地、神與人共融的超然奇事僅有的見證人。
我們的心怎麼竟如此麻木,面對這情景而無動於衷呢?天主為了使人類能接近祂而謙抑自己,讓我們能以愛還愛,讓我們的自由,不但屈服在祂的全能之前,更能屈服在祂奇異的謙遜之下。
天主聖嬰是何等偉大!祂的父親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天主,而祂卻在這裏,在馬槽中,「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 ,世上竟然沒有可以收容整個受造界的主的地方。
我們今天慶祝的,如同所有基督徒的節日,是和平的節日。帶有古傳象徵意義的棕櫚枝,使我們回憶起創世紀中的一幕:「再等了七天,他由方舟中又放出一隻鴿子,傍晚時,那隻鴿子飛回他那裏,看,嘴裏啣着一根綠的橄欖樹枝;諾厄於是知道,水已由地上退去。」今天,我們要緊記天主與祂的子民的盟約,就是在基督內立定的,因為「基督是我們的和平」 。我們聖教會的禮儀,奇妙地結合並總結古教禮儀,推陳出新;今天我們所讀到的喜氣洋洋的經文,使我們想起耶穌誕生於白冷時所受的恭賀:「希伯來兒童,手拿橄欖樹枝,出來歡迎救主,向祂高聲歡呼:『賀三納於至高之天。』」 聖路加告訴我們:「前行的時候,人們把自己的外衣舖在路上。當祂臨近橄欖山的下坡時,眾門徒為了所見過的一切奇能,都歡欣的大聲頌揚天主說:『因上主之名而來的君王,應受讚頌!和平在天上,光榮於高天。』」
「和平在天上。」讓我們且看一看人間。為何世界上沒有平安?是的,沒有平安,只有平安的一種假象:一種由恐懼和妥協構成的不穩定的平衡。甚至在教會內也沒有平安:緊張關係把她弄得四分五裂,猶如把基督淨配的白袍扯得支離破碎。在眾人的心中也沒有平安,他們徒然力圖以持續不斷的活動和物質享受來彌補心靈的不安,但這一切並不能填滿他們的空虛,只會帶來愁悶痛苦的回味。
聖奧思定寫道:「棕櫚枝象徵崇拜,因為它代表勝利。我主即將以祂十字架上的死亡克敵制勝。在十字架的旗幟下,祂即將戰勝死亡之王魔鬼。」 基督是我們的平安,因為祂是勝利者。祂贏得了勝利,因為祂曾奮不顧身地戰勝人類心靈纍纍的罪孽邪惡。
基督是我們的平安,也是道路 。我們若想尋求平安,必須步武祂的芳蹤。平安是戰爭的結果,鬥爭的結果,是個人內心靈修鬥爭的結果。每位基督徒,都必須堅持這種鬥爭,好能清除自己生活中一切不屬於天主的東西。每位基督徒都被召戰勝驕傲、情慾、自私、淺薄和心地卑劣。只求外表的安逸,而在良心深處,在靈魂中心沒有安寧,豈非枉然,「因為由心裏發出來的是惡念、凶殺、姦淫、邪淫、盜竊,妄證,毀謗。」
在聖枝主日禮儀中有這樣一段聖詠:「城門,請提高你們的門楣,古老的門戶,請加大門扉,因為光榮的君王要進來。」 誰若把自己禁錮於自私的城堡,便永遠不會下來奔赴戰場。但他若高吊城門,歡迎和平君王進入城堡,便能與君王一同出征,大戰模糊視線,麻痺良知的禍殃。「古老的門戶,請加大門扉。」基督宗教要求我們戰鬥,並不是新奇的事,而是一貫如此。若不戰鬥,我們便無從取勝,若不取勝,我們則不會獲享和平。沒有和平,人的福樂不過是幻影,一無所獲;既不能造福人群,樂善好施,伸張正義,也不能寬大為懷,慈悲惻隱,侍奉天主。
今天,教會內內外外,上上下下,許多人似乎已放棄了克服自我缺陷的戰鬥,棄甲曳兵,他們玷污靈魂,甘當奴隸。因此,我們必須投奔天主聖三,苦求天主可憐我們。談到這個主題,我躊躇不敢論及天主的公義,我只呼求天主的仁慈和憐憫,請祂忽視我們的罪惡,但看基督及祂的至聖母親——我等慈母——的功勞,祂的養父聖祖大聖若瑟的功勞,以及眾聖人聖女的功勞。
基督信徒可以確信,只要他們敢於戰鬥,天主必會用右手扶持他們衝鋒陷陣,正如我們在今日彌撒中讀到的。騎着一頭可憐的驢駒,進入耶路撒冷的和平君王耶穌說道:「天國是以猛力奪取的,以猛力奪取的人,就攫取了它。」 這暴力不是針對他人的。這是惟獨戰勝我們本身缺點軟弱的暴力;是避免我們掩飾自身不忠的那份剛強;是激勵我們在困境逆流中堅持信德的那份勇毅。
現今一如往昔,基督信徒應展現出那份英雄氣慨。在大戰鬥中,如有必要,展現那份不畏赴湯蹈火的英雄氣慨。但在通常的情況下,在日常生活的小規模戰鬥中持之以恆,時刻發揚英雄氣慨。當你們在看來不足稱道的小事情上滿腔熱愛地持續作戰,上主必會像善牧那樣,時刻在你們身旁:「我要親自牧放我的羊,親自使他們臥下——吾主上主的斷語——失落的,我要尋找;迷路的,我要領回;受傷的,我要包紮;病弱的,我要療養;肥胖和強壯的,我要看守;我要按正義牧放他們。……他們將安居在本鄉。當我打斷他們所負的軛,由奴役他們者的手中救出他們時,他們必承認我是上主。」
剛才我們提到納因城發生的事件。我們還可舉出其他例子,因為福音中這類情景不勝枚舉。每一例子,都不僅說明耶穌憂人之憂的赤誠,更特別指出我主愛德的博大精深。耶穌聖心是天主降生成人的血肉之心,是厄瑪奴耳之心,即天主與我們同在之心。
「與基督結合的教會,誕生於一顆受傷的心。」 從這顆傷口洞開的心,湧流出生命,通傳到我們身上。在這裏,且讓我們默想一下聖事,特別是聖體聖事。天主藉着聖事在我們身上工作,使我們能分享基督救贖的德能。我們怎能不以感恩的心情緬懷加爾瓦略山的聖祭,以及在我們的彌撒中不斷地以不流血的方式更新的祭獻呢?耶穌實際上把自己給了我們作神糧。由於祂降臨我們心中,一切都有了改變。我們的存在獲得了新的力量,就是聖神的輔助。聖神充滿我們的靈魂,影響我們的行動,思想和感覺的方式。基督的聖心就是基督信徒的和平。
我主要求我們獻身。獻身的根源,並不只是我們自己的願望或努力。我們的願望和努力往往是軟弱無常的。這生命,主要是由真天主真人耶穌的聖愛之心為我們贏得的聖寵所支撐的。因此,我們能夠,而且應當像天主兒女一般,堅持內修生活,不為灰心喪志所挫敗。我喜歡請人們設想一個基督徒,應怎樣在普通日常生活中,在最平凡具體的境況中,實踐信望愛三德。依靠天主的助佑而修身操行的精義就在於此。基督信徒在實踐這三個超性的德行時,必會找到喜樂、力量和平安。
這便是基督平安的果實,是祂的聖心帶給我們的平安。讓我們再說一遍:耶穌對世人的愛,是天主奧蹟的一個奧妙難測的側面,是聖子熱愛聖父聖神之愛的一個奧妙難測的側面。聖神,即聖父聖子之間的愛的聯繫,在聖言內與一顆人性的心會合。
談到我們信仰的這些核心現實,不可能不痛感我們理智的窮困匱乏,不可能不驚奇天主啟示的偉大深奧。儘管我們不能充分理解這些使我們的理智瞠目結舌的真理,我們堅決謙恭地深信不疑。基於基督的見證,我們深知這些都是真實的。我們深知聖三深邃的愛,是藉着基督聖心的愛傾注到人類身上的。
為此,生活在基督聖心中,與祂密切結合,意味着我們要成為天主的居所。我主告訴我們說:「誰愛我,我父也必愛他。」 聖父偕同基督在聖神內,來到他的靈魂內,並在那裏住下 。
即使對這些基本觀念只是稍加思索,我們的整個態度也必會改變。我們必會渴慕天主,把聖詠的話化作我們的心聲:「我的天主,我急切尋覓祢;我的靈魂渴慕祢,我的肉身切望祢,我有如一塊乾旱涸竭的無水田地。」 耶穌鼓勵我們懷有這種空虛感。祂必會迎上前來對我們說:「誰若渴,到我這裏來喝吧!」 祂把自己的心賜給我們,讓我們從那裏找到安息和力量。我們若接受祂的邀請,必會發現祂的話是千真萬確的。我們便會感到更渴,甚至渴望天主真在我們靈魂內住下,永遠不再從我們心中拿走祂的光與熱。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 我們已接近天主聖愛的烈火。我們要讓這烈火燃燒我們的生命。讓我們一心盼望把天主聖愛的烈火傳播到世界,讓我們周圍所有的人都親炙其愛。他們同樣能體驗基督的平安,並在祂那裏獲得幸福。一個在生活中與基督心心相印的基督徒的惟一目標就在於此,就是讓平安臨於社會,平安臨於教會,平安臨於人靈,當基督神國來臨時,天主的平安將達到其高峰。
聖母瑪利亞,妳是「和平之后」。因為妳的信德,堅信天使向妳所宣報的一切必會實現。求妳幫助我們滋長信德,並具有堅定的望德,深摯的愛德,因為這就是妳的聖子今天所期望於我們的,是祂所以把聖心展示給我們的緣由。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986/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