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虔敬”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4個點。

誰​不​愛​彌撒,​就是​不愛​基督。​我們​應​當努力​心怡​安寧,​虔誠​熾愛​地​生活於​彌撒​之​中。​鍾情​的​人有​一​種​靈性​的​機智,​一​種​心靈​的​聰明​敏慧,​能​注意​到​許多​細節​小事,​它們​雖然​往​往微不​足道,​但​卻​事​關​宏旨,​因為​它們​能​反映出​一​顆熱戀​心靈​的​愛情。​我們​就​應當​這樣​來​參與​彌撒。​所以​我​經​常​質疑​那些​希望​彌撒​快點​結束​了​事​的​人,​缺乏​這​種​敏感性​的​人,​他們​是否​還​不​懂得祭​台​上​的​祭獻​有​着甚麼​意義。

​基督​為​我們​犧牲​了​自己,​如果​我們​愛祂,​在​彌撒​結束​後,​我們​會​情不​自禁地稍​留片​刻來​感謝​主恩。​我們​的​感恩​祈禱會​使​另​一​個​感恩祭,​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恬靜​中,​綿延​不絕。​我們​應​當怎樣​走近祂,​怎樣​向​祂傾訴​心曲,​怎樣​檢點​舉止?

​基督徒​生活​不​是​由​刻板​的​規章​組成​的,​因為​聖神​並​不集​體式​地​引導​人靈。​祂啟發​每​一​個​人​作出​個人​的​定志,​喚發​個人​的​靈感,​激發​個人​的​摯情,​幫助​他​去​認識​並​承行​聖父​的​旨意。​然而,​我​認為,​在​許多​情況​下,​在​彌撒​聖祭​後​的​感恩​祈禱​中,​我們​與​基督​密談​的​主要​話題,​可以​是​默想​我​主​是​我們​的​君王,​我們​的​醫生,​我們​的​良師​益友。

祂​是​我們​的​君王。​祂​切​願​君臨​我們​心​中來​統治,​因為​我們​都​是​天主​的​兒女。​然而,​我們​不​應​當以​為​那​是​人為​的​統治。​基督​絕不​專制,​絕不​強人​從己,​因為​祂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25。​祂​的​王國​是​和平、​喜樂、​正義​的​王國。​我們​的​君王​基督​不要​我們​浪費​時間​作​抽象​的​說理,​祂所​期望​的​是​實際​行動,​因為​「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

​祂​是​我們​的​醫生。​祂治​愈​我們​的​自私心,​只要​我們​讓​祂​的​聖寵​滲入​我們​靈魂​的​深處。​耶穌​曾​教導​我們,​最惡劣​的​疾病​是​偽善,​是​使​我們​隱瞞​自己​罪過​的​驕傲。​我們​必須​對祂​徹底​地​坦誠,​必須​說​真話,​然後​對​祂​說:​「主!​祢​若​願意」,​祢總​是​願意​的,​「就​能​潔​淨​我。​」​  ​祢​知​道​我​的​軟弱,​我有​這些​徵狀,​我有​這些​過失。​我們​把​瘡痍​直截地給​祂​看。​如果​傷口​潰瘍,​把​膿血​也​給​祂​看。​主,​祢治癒​這​麼​多​的​靈魂,​當我​領受​祢到​我心​中​時,​當我​在​聖體​櫃​前​默​想祢​的​臨​在​時,​請祢​幫助我,​求​祢​作​我​的​醫生。

​祂​是​導師,​掌握​着惟祂​獨有​的​知識,​即無限熱​愛​天主​的​知識,​以及​在​天​主內​熱​愛眾人​的​知識。​在​基督​的​教導​中,​我們​學到​我們​的​存在​並​不​是​屬於​自己​的。​祂​為​眾人​捨掉​了​自己​的​生命,​我們​若​要​跟​隨祂,​就​應​當明白​我們​不能​再​自私地​把​生命據​為己有,​而​是​應當憂​天​下人​之憂,​與​天下​人​共​憂患。​我們​的​生命​是​屬​於​天主​的。​我們​在​世上​生活​度日​是​為祂​服務,​捨己​忘​我​地救​靈魂,​用​實際​言行​表現​基督徒​應​有​的​獻身​精神。

​耶穌​期望​我們​培養​那份​雄心壯志去​學會​這​種​知識。​祂向​我們​重複​說:​「誰​若渴,​到​我​這​裏​來​喝吧!」​  ​而​我們​會​回答:​請祢​教導​我們​忘記​自己,​一心​一意​為​祢​和​眾人靈​服務。​這樣,​我​主必會​以祂​的​聖寵​引導​我們​一步​一步​地​前進,​如同​教​我們​一​筆​一劃​地​寫字。​你們​是否​還​記得​在​童年​時代,​老師​捉着​我們​的​手寫出​七歪​八倒​的​字跡?​這樣,​我們​便會​開始​嚐到​發信德​的​喜悅,​這​是​天主​的​另一​恩賜,​用​我們​基督徒​善行​挺拔​的​筆觸​表現​我們​的​信德,​從​而​使​所有​人​覺察​到​天主​的​偉大​奇妙。

​祂​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惟​一​真正​的​朋友。​祂​說:​「我​稱​你們​為​朋友。​」​  ​是​祂首先​採取​主動,​因為​祂先​愛​了​我們。​然而,​祂​並​不​把​自己​的​愛強加於​我們,​祂​只​呈​獻​給​我們。​祂以​盡​可能​清晰​的​標誌​顯示​給​我們:​「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祂​是​拉匝祿​的​朋友。​祂​看​到​他​的​死而​揮淚痛哭​;祂​從​死者​中復活​了​拉匝祿。​祂​如果​看到​我們​冷若​冰霜,​不理​不睬,​倔強​僵硬,​猶如​一​具​內​修​生活​的​殭屍,​祂​的​眼淚​必​將​成為​我們​的​生命。​朋友,​「我​給​你​說,​起來,​行​走吧。​」​  ​離開​那​狹隘​的​生活吧,​那根本​不​是​生活。

我們​自然​都​渴望​與​聖母​親密​來往,​因為​她​也​是​我們​的​母親。​我們​對​待​聖母,​像​對​待​活着​的​人​一樣。​因為​死亡​並​沒有​勝過​她。​她​的​靈魂​和​肉​身​現在​就​與​天主聖父,​她​的​聖子,​以及​聖神同​在​一起。

​若​我們​想​瞭解​瑪利亞​在​基督徒​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若想​體​驗​她​的​愛撫​提攜,​若想​以​孺子​孝愛​之​情沐浴​在​她​的​慈佑​中,​我們​並​不​需要​鑽​研甚麼神​學理論。​雖然​這​「天主之​母」​的​神聖​奧蹟,​確是​有​着​豐富​的​內容,​是​我們​永遠​不能​透徹​理解​的​奧蹟。

​天主教​信仰視​瑪利亞​為​天主聖愛​的​殊恩​標記。​天​主稱​我們​為​朋友​;祂​的​恩寵​在​我們​身​上​行動,​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使​我們​在​某程​度​上​反映出​基督​的​特徵,​儘管​我們​仍然​是​卑微​軟弱​的​塵土。​我們​不僅​是​天主許諾要​拯救​的​遇難​者,​而且​祂​的​救恩​實際​已​在​我們​身上​發生​效力。​我們​與​天主​的​關係,​不像​渴望​光明​的​瞎子​那樣,​在​黑暗​中憤懣哀​怨;而​是​像​孩子​一般,​對​天父​的​愛深信​不疑。

​瑪利亞​向​我們​傾訴​這​份​溫情,​這​份​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她​的​聖名​直達​我們​心中。​我們​與​自己​生母​的​關係,​可以​向​我​們​示範,​怎樣​與​享有​至​甘飴​聖名​的​聖母​瑪利亞​相處。​我們​應​以​愛父母、​愛兄​弟​姊妺、​愛親​人​好友​的​心去​愛​天主。​我們​應​當以​同一​顆心,​與​聖母​瑪利亞來​往​;用​同一​顆心來​愛聖​母​瑪利亞。

​子女​通常​是​怎樣​對​待​自己​母親​的​呢?​當然​有千​種萬​種​不同​的​方式。​但是​總離​不​了​充滿​熱情​和​信賴​之心,​絕不會​是​冷淡​無情​的​;​他們​會​以​一些​親密​的​方式,​通過​生活​習慣​和​細節​表露​他們​的​愛。​當孩子​疏忽​關​懷時,​例如:​離家時​的​親吻,​回家​時​的​擁抱,​一點點​的​關懷,​一些​溫暖​的​叮嚀​等,​母親​也​會​感到​受傷​的。

​我們​與​天上​慈母​的​來往​也​該​如​此。​不少​基督徒習慣佩戴聖母聖衣;習慣​向​家​中​的​聖母像,​或向​公共​場所​的​聖母​像​行​注目禮​以示​敬意;​或​是​通過​唸玫​瑰經,​重溫​基督生平​的​重大​奧蹟,​在​誦唸​默想​玫​瑰經​的​過程​中,​猶如​戀人​耦耦​情語,​不厭​其​煩地​熱心​重複​同樣​的​禱詞​;​或​是​每​週​規定​一​天​——​星期​六​——​專誠​敬禮​聖母,​獻給​聖母​一些​小克己,​特別​默想聖母​慈母​之愛。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敬禮聖母​瑪利亞​的​方式,​那​就​無需​在​此​贅述​了。​基督徒​並​不​是​非要​在​生活​中穿插​所有​敬禮。​基督徒超性​生命​的​成長,​並​不​是​要​忙於​操練​一​大堆​各式​各樣​的​敬禮。​然而,​我​認為,​誰若​不​實踐​一些​敬禮,​誰若​不​以​某​種​適當​的​方式,​向​聖母​瑪利亞​表示​孝愛​之心,​他​的​信德​便​不夠​完整​了。

​那些​認為​對​聖母​的​敬禮​已​是​過時​的​人似乎​並​未​明白​這些​敬禮​所​包含​的​深厚​的​基督徒義蘊;​他們​似​乎忘記​了​這些​敬禮​的​淵源,​所​指​的​是​對​天​主聖​父救​贖​世界​旨意​的​信德​;​忘記​了​對​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生於​女人​的​愛;​忘記​了​對​天​主聖​神沛賜恩寵聖化​我們​的​信德。​瑪利亞​是​天主恩​賜給​我們​的​慈母,​我們​不僅​無權​排斥​她,​而且​更該​以​子女​的​孝愛​與​喜悅​去​靠​近​她。

我​實​在​不能​理解,​身為​基督徒​者,​怎麼​能​不​在​聖經​中,​在​聖體​中,​在​祈禱​中,​在​感恩​祭​中​時​刻感到​要​與​耶穌​締結友誼。​我​能​完全​瞭解信友們​代代​相傳敬愛​聖體,​他們​以​種​種​敬禮​方式,​比如:​信德​宣認​及​公開​朝拜​聖體,​或​在​幽靜​的​聖堂​內,​或​在​親密​契合​的​心靈​裏​悄悄​進行​質樸​虔誠​的​善功。

​我們​應​當熱​愛​彌撒,​把​彌撒​作​為​我們​一天​的​中心,​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我們​要​是​熱心​參與​彌撒,​在​一天​其餘​時間​便自然​會​念念​不忘​我主,​渴望​時​刻置​身於​祂​的​鑒臨​之​下,​準備​像祂​工作​那​般地​工作,​像祂愛​那​般​地愛。​所以,​我們​要​學習​感謝​我主,​因為​祂沒有​把祂​的​臨在​局​限於​舉行​彌撒​聖祭​的​那段​時光,​卻​決心​停留​在​聖體​櫃​中,​好​與​我們​同​在。

​就​我​個人​而言,​聖體​櫃​就是​伯達尼,​是​個​恬靜​愉快​的​好去處,​在​那裏​基督​可以​安憩​休息;​在​那裏​我們​可以​向​祂傾訴​我們​的​憂慮、​痛苦、​渴望、​喜樂,​無拘​無束,​如話​家常,​一如​當年​瑪爾大、​瑪利亞​和​拉匝祿​那般。​所以​每​逢​我​在​城鎮鄉村​偶然​發現​一​座​教堂,​即使​只是​從遠處​看到​一​個​輪廓,​總是​不由​得喜從​中來:​又​是​另​一​座​聖體櫃,​另​又​一​個​機緣,​讓​我​遠遁​塵囂,​一心​與​聖體​中​的​我主​親​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