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真理”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3個點。

祈禱​補贖​的​生活,​加上​意識到​自己​身​為​天主兒女​的​覺悟,​能​把​我們​轉化成​真正​有​深度​的​虔誠​基督徒。​在​天​主膝​下,​我們​都​是​小孩。​小孩​的​德性​就是​虔誠。​如果​小孩​偎​依​在​父親​懷抱​中​尋求​安全,​他​必然​是,​而且​也​知道​自己​是​渺小​的,​可憐​的。​我​經常​默想​這​種​神嬰​小道​的​生活。​它​與​剛​毅果斷​的​德性​不​相矛盾,​因為​它​要求​有​堅強​的​意志,​有​經得​起​考驗​的​成熟,​有​坦誠​穩定​的​素質。

​我們​應​當虔誠,​如同​小孩​那​般​虔誠。​然而,​不​是​蠢蠢​鈍鈍,​一知​半解。​只要​可能,​我們​人人​都​必須​認真苦學​信仰​的​道理,​必須​認真苦學​神學。​我們​的​虔誠,​應​是​赤子般​的​虔誠​;​我們​的​信理,​則​應​如神​學家​般​條理​分明。

​我們​在​神學​知識​上,​在​健全​紮實​的​基督徒​信理​上,​力求​有​所​造詣​的​願望,​首先​是​由​渴望​認識​和​愛慕​天主​的​意志點​燃起來​的。​同時,​也​是​從​渴望​瞭解​天​主​創造​的​世界​所​具有​的​終極​意義​的​心田​中​萌芽​的。​忠心​虔誠​的​人靈,​自然​不乏​這​種​要求。​某些​人​常​愛老​調​重彈,​活像​一​張破舊​唱片,​單調乏味,​重複​信仰​與​科學,​以及​人​的​知識​與​天主​的​啟示​是​勢不​兩立​的​陳腔爛調。​這​種​謬論,​只能​是,​而且​顯然​是,​由於​對​問題​的​實質​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的。

​既然​世界​是​來自​天主,​既然​天​主按​自己​的​肖像​與​模樣​造​了​人,​  ​並​賦予​人​天主​之​光​的​火花,​那麼​人​類理智​的​任務,​理當是​追求​天​主置​於萬物本性​中​的​神聖​意義,​苦心​孤詣,​在​所​不辭。​然則,​依​靠​信德​之光,​我們​更​能​徹悟萬物​的​超性​宗向。​因為​萬物​的​超性​宗向,​正​是​天主把​自然界​提昇​到​恩​寵界​的​結果。​我們​絕​不怕​人​類​知識​的​發展,​因為​一切理智​的​努力,​只要​是​嚴肅​認真​的,​皆以​真理​為​指標。​而​基督​曾​說:​「我​是​真理」​ 。

​基督徒​應​有​如​飢​似渴​的​求​知慾。​一切​事物,​從​最​抽象​的​知識,​到​手工​操作​的​技藝,​都​能夠​而且​都​應​當引人​歸​向​天主。​人類​從事​的​一​切​正當​活動,​無一​不能​予​以​聖化,​也​無一​不能​成為​聖化​我們,​並​與​天主​合作去​聖化​我們​的​共事者​的​機緣。​基督徒​的​光,​不該​藏於​溝壑,​而​該​置​於​峰巔,​「好使​他們​看到​你們​的​善行,​光耀​你們​在​天之​父 。​」

​這​種​工作​的​方式​便​是​祈禱。​這​種​學習​同樣​也​是​祈禱。​抱着​這​種​精神​所​做​的​研究​工作​也​是​祈禱。​我們​時​時​刻刻​都​可​按照​這​精​神​辦事。​因為​一切​事物,​都​能​化成​祈禱。​一切​正當​活動,​均​能​引導​我們​歸​向​天主,​都​能​日​以​繼夜​地滋養​我們​與​天​主間​的​親密​關係。​任何​正直​的​工作​都​能​化成​祈​禱;​而​一切​祈禱​都​是​使徒​工作。​這樣,​人靈便​發展​形成​一​種​既​樸實,​又​堅強​的​合一​生活。

我們​說過:​耶穌​是​播​種者。​祂藉​着​我們​來​完成​這​任務。​基督​把​麥粒​緊緊握​在​祂受傷​的​手中,​用祂​的​血滲​透它、​洗滌它、​淨化它,​然​後​把​它撒​在​犁溝裏,​撒​在​世界​上。​祂一​粒​一粒​地​播種,​為​使​每​個​基督徒​都​能​在​各​自​的​境況​中​為​主死亡​和​復活​的​豐收​作見證。

​我們​若​是​在​基督​的​手裏,​就​該​汲​取祂​的​聖血,​讓​祂​把​我們​迎風​撒播,​也​就是​說​我們​應​接受​天​主為​我們​安排​的​生活​境況。​我們​必須​堅信:​一粒​種​籽要​結果​纍纍,​必先​埋於​土中​死​去 ,​方能​發芽​抽穗,​然​後​製成​麵餅,​天主再​化麵餅為​基督​的​聖體。​這樣,​我們​又​再​與​耶穌,​我們​的​播種​者​結合​為​一。​「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

​我們​要​牢記,​若沒有​播種,​便​沒有​收穫。​因此​我們​要​毫​不​吝惜地撒​播​天主​的​話,​使​人​因​認識​基督而​渴望祂。​基督​聖體​聖血節​——​永生​之糧​的​節日​——​是​我們​反省​人們​飽​受​飢渴​之苦​的​好機會:​他們​渴慕​真理,​渴慕​正義,​渴慕​團結,​渴慕​平安。​為了​滿足​人們​對​平安​的​飢渴,​我們​應​重複​聖​保祿​的​名言:​「基督​是​我們​的​平安」​(pax nostra)​1 。​群眾​對​真理​的​渴望​應​提醒​我們:​耶穌​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對​追求​團結​的​人,​我們​應​告訴​他們,​基督​為​我們​所有​人​的​「合而​為​一」​  ​祈禱。​渴慕​正義應​引導​我們​歸向​人類​和​睦​的​本源,​即​我們​實​在​是,​而且​自知​的​確是​聖父​的​兒女,​是​兄弟​姊妹。

​平安、​真理、​團結、​正義。​要​消除​人類​和​睦​的​障礙​是​多麼​困難​的​事!但是​我們​基督徒奉​召去​創造兄弟​情誼​的​奇蹟,​我們​必須​努力​不懈,​使​所有​人​賴天​主恩寵​的​幫助,​能​善度​基督徒​的​生活,​「彼此​協助​背​負重擔」​  ​遵​行愛​的​誡命。​惟​有​愛才​是​聖德​成全​的​聯繫,​是​天​主法律​的​精髓。

這​基督,​這​位​我們​目睹祂​誕生​在​白冷​的​可愛​聖嬰​就是​宇宙​的​主。​天​上​地​下萬​有​都​是​祂​的​造化。​祂使萬有​與​聖父重​歸​於​好。​祂以​自己​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聖血,​重新​立訂​了​天​地間​的​和平。​  ​今天,​基督​為​王,​坐於​聖父​的​右邊。​我主​升​天​後,​門徒們​仍​仰望​着​天空。​兩​位​白衣​天​使​向​他們​說:​「加里肋亞人​!你們​為​甚麼站​着望​天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祂​怎樣升​了​天,​也​要​怎樣​降來。​」​ ​ 世​上​帝​王無不​因祂​而​得​以​掌權 。​但​帝王,​即​人​間​的​當政​者,​壽命​並​不​長​久。​基督​的​國則​「萬世​無​疆 ,​祂​的​主權​永遠​常存,​祂​的​王國​世​世常​在​ 。​」

​基督​的​國不​只是​一​種​修辭​說法。​基督​仍​活着,​與​人​無異地​活着,​祂​依​舊​有​着降生成人​所取​的​同一​個​軀體,​依舊​有​着祂死​而​復活時​與​聖言​結合,​並​懷​有​一​顆​人性​的​心​的​同一​個​光榮​的​軀體。​真天​主亦​真人​的​基督​仍​活着,​統治着。​祂​是​宇宙​的​主。​一切​有​生命​的​萬物​都​賴祂​而​存在。​那麼​祂為​甚麼​不​向​我們​顯示祂​的​光榮​呢?​因為​祂​的​國​雖然​是​在​這​個​世界​之​中,​卻​「不屬於​這​世界」​ 。​耶穌​回答​比拉​多道:​「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  凡​是​期望​默西亞​掌​握​現世​有​形權力​的​人​是​弄錯​了。​「天主​的​國​並​不​在​於​吃喝,​而​在​於​義德、​平安​以及​在​聖神內​的​喜樂。​」​  ​聖​神內​的​真理​與​正義,​和平​與​喜樂,​這​才​是​基督​的​神國:​就是​那救人​的​神聖​行動,​它​將​在​人類​歷​史告終,​我主自​高天​降來​審判萬民​之​時​才​臻於​大成。

​基督​在​世上​開始​傳教​時,​祂​並​沒有​提出​甚麼​政治​主​張來。​祂​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  ​祂委​派門徒去​宣講​這​個​好​消息 ,​教導​他們​祈求​天國​的​來臨 。​天主​的​國​和​祂​的​義德​就是​聖善​的​生活,​是​我們​必須​首先​尋求​的​ ,​是​惟一​真正​必要​的​東西 。

​我​主耶穌基督​宣講​的​救恩,​是​向​每​一​個人​發出​的​邀請:​「一​個​國王,​為​自己​的​兒子​辦​婚宴。​他​打發僕​人​去​召​被​請​的​人來​赴​宴。​」​  ​因此​我​主​指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  人人​都​能​沾得​救恩,​只要​他​自願​回應​基督​的​要求:​要​重生 ,​如同​小孩​一樣,​以​簡樸​的​精神 ​做​天主​的​兒女 ,​躲 ​避​一​切​使​我們​與​天主​分隔​的​事物 。​耶穌​所​要​的​是​實際​行動,​而​不單​是​口頭​空話 。​祂要​我們​下定​決心​全力​以赴,​因為​惟有​以​猛力​奪取​的​人才​能​贏得​永恆​的​嗣業​ 。

​祂​的​神國​不會​在​世界​上​達​至​成全。​得救​還是​永罰​不會​在​現世​定論。​卻​會​如​撒​種​那樣,​ 如​一​粒​芥子​的​茁長​那樣 ,​到​最後,​它會​如撒​在​海裏​的​網那樣,​網羅​各​種​的​魚—​—網​一​滿​了,​人​就拉​上岸​來,​按照​各​自生活​品行​的​善惡​而​分揀​開來。​  ​不過,​只要​我們​還​活​在​世上,​「天​國​好​像​酵母,​女人​取來​藏​在​三斗​麵裏,​直到​全部​發​了​酵。​」

​誰​若理解基督所​提出​的​神國,​必會​看到​它​是​值得​我們​孤注一​擲去​贏取​的,​必會​看到​它​就​如商人​傾售​家​產去​換來​的​珍珠,​必會​看到​它​就​如​地​下埋​有​寶藏​的​那塊​田地。​  ​天​國得之​不易,​沒有​人​能​保證​穩操​勝券。​  但是​一​個​悔罪​的​凶犯​謙卑​的​哀呼,​卻​能​打​開它​的​大門。​與​耶穌​同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凶犯​之​一,​向祂​哀求​說:​主,​「當祢來​為​王時,​請祢​紀念​我!」​耶穌​回答​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