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正確意向”的主題,《犁痕》中 ,一共有18個點。

人​往往​受到​保留​一些​時間​給​自己​的​引誘。

​學會​一勞永逸地​根除​這​私心,​馬上​加以​糾正​吧!

如果​在​你​的​想像​中,​時常​翻滾​著​自​我​欣賞​的​念頭,​為​你​自己​創造​現實​中​不會​存在​的​空​中​樓閣,​蓬萊​仙島,​那麼,​這些​非非​之想,​只會​愚​不可​及​地分​散你​的​注意力,​潑滅​你​虔誠​的​熱情,​把​你​從​天​主​的​鑒臨​中隔​離出去。​這,​就是​虛榮心。

​如果​你​的​想像,​專門​盯​著別​人​兜​圈子,​那麼,​你​很​容​易犯判​斷別人​的​錯誤​──​如果​那​不​是​你​的​職責​的​話。​你會​曲​解別人​的​言行,​毫無客觀​依據,​而且​尖酸​刻薄。​這,​就是​妄斷。

​如果​你​的​想像,​忙於​陶醉​自己​的​才華,​自己​講話​的​風度,​或​者​引人​羨慕​的​魅力,​那麼,​你​有​喪​失純​正意向​的​危險,​為​你​的​驕傲​自​大​提供​飼料。

​總之,​放縱你​的​想像,​等​於​浪費​時間。​如果​不​好​好​控制,​便會​招致​一​大串​誘惑​的​侵犯,​為​它們​敞​開門戶。

​所以,​內心​的​克制,​一日​不可​缺少​!

在​世界​上​能​很​幸福,​這​句話,​真似​是​一​個​謊言:​世界​上​有​不計​其數​的​人,​死心​塌地​要​過​悲慘​的​生活,​因為​他們​挖​空心思,​一味​追求​私慾​私利,​似乎萬事萬物,​到​此​為止。

​你​切切​不可​同流​合污!​要​隨時​隨刻,​不斷​糾正​自己​思想​行動​的​意​向​動機。

有​些​人,​除了​他們​自己​頭​腦​裡​的​話之​外,​其他​什麼話​都​一概​不聽,​而且​也​不要​聽。

別人​都​該​瞭解​他們。​這​就是​說:​人人​都​該​加入​他們​那​一派。​這樣​要求​別人​的,​大​有​人​在。

如果​你​贊同​說​一​個​頂小,​頂​無害​的​謊,​而​不​感到​有所​不安,​而且​是​難堪​的​不安,​那麼​我​就​不會​相信你​的​誠實。​那謊話絕​不​是​既小而​又​無害​的,​因為​那​是​得罪​天主。

你​為​什麼​懷著​這樣​卑鄙​的​意念,​到​處​去聽,​到​處​去讀,​到​處去​講;​為​什麼​挖​空心思,​到​處去​搜羅​一切​可能​找到​的​「壞​東西」​──倒​不​是​真正存在​於​別​人​思想​中​的,​而​只是​存在​於​你​自己​靈魂​中​的​「壞​東西」​呢?

沒有​正直意向​的​讀者,​難以​發現​作者​的​誠實。

宗派主義​者,​在​別人​的​一切​活動​中,​只​看​到​宗派​主義。​他​以​自己​狹隘​的​偏見,​衡量​他​的​鄰人。

我替​那​位​主管​人​感到​可憐。​他​猜想​發生​了​什麼​問題。​其實,​生活​之​中畢竟​總會​有​問題​出現​的。​但是​他​一聽​說​有​問題,​就​大吃​一驚,​不勝​煩惱。​他​寧可​不聞​不問,​若無​其事,​好​在​自己​幻想​的​陰影​或​昏暗​中苟且​偷安。

​我勸​他​坦然​而​清醒​地​正視​這些​問題,​以求​通過​這樣​的​認真​對​待,​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我​向​他​保證,​這樣​做​了,​他​才​會​真正​生活​在​平安​中。

​不論​是​自己​的​問題,​抑​或​他​人​的​問題,​置之​不理​是​解決​不​了​的。​那樣​不過​是​懶惰​懈怠,​好逸​惡勞而​已,​只會​替​魔鬼​的​行動​大​開​方便​之門。

你​有​沒有​盡好​自己​的​責任?​你​有​沒有​正確​的​意向​?​你​有?​好,​那​就​無須​煩惱。​如果​有​顛倒​是​非​的​人發現​什麼​毛病,​那​只是​他們​自己​頭​腦​中​的​毛病​而​已。

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問你,​你​究竟​審查​過你​的​決定​沒有。​他們​認為​你​的​決定​是​無所​謂​的。

​於​是,​你​問心​無愧​地回答​說:​「我​只​知道​兩​件​事:​我​的​意向​是​誠實​的​;我​也​明白​我​所​付出​的​代價​要​多​大。​」​接著,​你​又​加​上​一句:​天主​是​我​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因此,​我​堅決​相信:​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無所​謂​的。

務​必​努力​做到:​好​的​動機​意向,​該​常​常​伴​有​謙虛​自抑​之心。​因為​好​的​動機​意向,​往往會​同妄​評妄斷​相連繫,​與​幾乎​無法​讓​步,​與​一​種​個人​的,​國家​的,​或​團體​的​驕傲​相連繫。

單憑​正直​的​本性​原因​正行​修身,​固然​絕非​壞事。​然而,​若​能​以​超性​的​原因​來​作​統帥,​那​就​會​大不​相同​了。

那​位​朋友​看到​那樁​艱巨​的​工作,​卻​以​興高釆烈​的​歡樂​精神​完成​了。​他​問道:​「你們​是​不​是​憑著​一​股​熱情,​把​這些​任務​做好​的​呢?」​他們​喜氣​洋洋​而​平靜地​回答​他​說:​「憑一​股​熱情​嗎?​那倒​是​好事​!​我們​憑​的​是:​時​刻期​待​著​我們​的​吾主耶穌基督​──Per Dominum Nostrum Iesum Christum!」

你​聽到​這​種​非​基​督式​的​評論,​感到​非常​難過:​「寬恕你​的​仇人​──​你​絕​不會​想像,​這樣​講,​惹​他們​多麼​發火!」

​你​無法​保持​緘默​了。​你​平靜​地​回答​說:​「我​不願​因​羞辱鄰人​而​貶​低愛​的​價值。​我​寬恕,​因為​我​要​愛,​因為​我​渴望​效法​我​的​主。​」

你​的​憂慮​困惱,​有​一​個​解救​方法:​就是​要​有​耐心、​要​有​端正​的​意向,​對​事物​的​看法​要​有​超性​觀點。

說​人​壞話,​是​妒忌​之心​所生​的​兒女。​而​妒忌​之心,​則​是​做事​沒有​成果​的​人,​投奔​的​藏身​之​處。

​這麼​說,​你​現在​是​面臨​著​做事毫​無​成果​的​局面。​那​就​檢查​一​下​你​看​問題,​看事物​的​態度​吧。​如果​你​工作,​而且​對於​也​在​工作,​卻​取得​成果​的​人,​並​不​感到​厭煩​氣惱,​那麼,​你​做​事​毫​無​成果​的​局面,​只是​一​種​假象​而​已。​只要​時​機​成熟,​自然​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