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但是請注意,天主沒有說:「為了換取你的心,我將給你一個純精神的意志。」沒有。祂給了我們一顆心,一顆人性的心,與基督的心一模一樣。我並沒有一顆專門愛天主的心和另一顆專門愛人的心。我用同一顆心去愛基督,愛聖父,愛聖神,愛聖母,愛我的父母親友。我願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這一點:我們必須有十足的人性,否則就不能分享天主性。
人性的愛,我們在世上經驗的愛,只要是真正誠摯的,便會幫助我們嚐到天主聖愛的滋味。我們在天主內享受的愛,以及在天堂上享見「萬物之中的萬有」 的天主,究竟是怎樣的福樂便可從箇中領略一二。如果我們開始領略天主的愛,我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越來越富有同情心,越來越慷慨大度,越來越全心全意地獻身服務。
我們必須施捨自己所領受的,教授自己所學習的。簡單平易,不驕不矜,我們必須幫助他人分享天主聖愛的知識。當你們執行任務,在社會上工作時,你們各人應該把各自的職務轉化成真正的服務。你們的工作應該精益求精,關心他人的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文化方面的先進成果。如此工作,只要動機是忘我無私,捨己為人,充滿基督徒生活的精神,便能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整個人類帶來裨益。
通過你們的工作,通過整個人際關係的網絡,你們應當展示出基督的愛德和祂在友誼,諒解,友愛與和平等方面的具體表現。正如基督巡行巴勒斯坦各地時,到處「施恩行善」 ,你們也該在家庭、社會、工作崗位、文娛場合,散播平安。這是天國臨於你們心中的最好證據。正如聖若望所寫的:「我們知道,我們已出死入生了,因為我們愛弟兄們。」
但是,除非先到耶穌聖心這所學校接受教育,沒有人能夠實行這份愛。惟有當我們默觀瞻仰耶穌聖心,我們才能夠把自己的心從嫉恨冷淡中解放出來。惟有這樣,我們才會體諒他人的疾苦,並以基督徒的方式作出回應。
你們記得聖路加所描繪的,耶穌到達納因城的景象嗎? 耶穌再一次穿街越巷,迎向人群去會合他們。祂本來可以逕自走過,或是讓他們來請求祂的。但是祂沒有這樣做。祂採取了主動,因為祂被一個寡婦的哀傷所感動。她剛剛失去了她所有的一切,她的兒子。
聖史解釋說耶穌受了感動。甚至像在拉匝祿墓前那樣,祂還流了感動的淚。耶穌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對發自摯愛的哀傷無動於衷。看到子女與父母生離死別,祂痛如身受。祂克服死亡,正是為了賦予生命,使相愛的人再次相聚。但與此同時,祂要求我們首先承認天主聖愛至高無上的地位。惟有天主的愛才能激發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基督知道周圍的人群對那奇蹟必會肅然起敬,會把這事傳遍鄉里。但祂不願故作姿態,嘩眾取寵。祂只是被那位婦人的哀傷所感動,情不自禁地前去安慰她。所以祂走上前,對她說:「不要哭了」 。祂彷彿是在說:「我不要看到妳哭。我到世上來是為傳播喜樂與和平的。」於是接踵而來的便是那個奇蹟,那是基督真天主德能的標誌。但首先來的是祂的同情心,是基督真人仁愛之心的明徵。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es-cristo-que-pasa/166/ (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