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不過,​我​還​想​向​你們​提出​一點。​正因為​對​我們​人來​說,​下定​決心​成聖成​賢極​不​容易,​所以​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去​修​德務善。​人際​關係​要​因​愛德​而​受啟發,​而​不​是​以​仇恨​和​冷漠為​主導,​還是​遙遙​無期。​我們​必須​意識​到​財富​的​分配​即​使​能​做到​合理​均勻,​社會​的​組織​即​使​能​和​諧健全,​人間​還​會​有​痛苦​疾患、​誤會​糾紛、​生離​死別、​孤苦​伶仃,​以及​我們​本​身​種​種​局​限性​的​苦惱​經驗。

​面對​所有​這些​重擔,​基督徒​只​能​找到​一​個​真正​和​肯定​的​答案,​即​十字​架​上​的​基督,​一​個​受難​而死​的​天主,​一​個​博​愛眾人​以​致於​祂​的​心​被​長​矛​所​刺透​的​天主。​我主對​不義​深惡​痛絕,​對犯​不義​之罪​的​人備​加痛斥。​但是​祂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祂允許​不義存在,​因為​不義​是​原罪​造成​的​後果,​是​人類​狀況​的​組成​部分。​然​而祂​的​心充滿​着​對​人類​的​愛。​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悲傷,​我們​的​苦惱,​我們​對​公義​的​飢渴​……​所有​這​一​切殘酷​折磨,​祂無​不藉​十字架​而​加諸​自己​身上。

​基督​信仰​對​有關​痛苦​的​教誨​並​不​是​花言​巧語,​自圓其​說。​它​開宗明義​首先​呼籲​我們​接受​與​人類​生活​不可​分割​的​痛苦。​我​不會​隱瞞​在​我​的​一生​中常​常存在​着痛​苦;​有​許多​次​我​真想放聲​痛哭。​我​可以​喜悅​地​告訴​你們​這​一​點,​因為​我​經常​宣講,​並​力​圖​實踐​真理,​那​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找到​的​基督,​祂就是​「愛」。​還​有​些​時候,​我​對​現實存在​的​不義​和​邪惡​深惡​痛絕。​儘管​抱定​志向,​並​盡​了​自己​的​努力,​但​對​未​能​糾正​不義​境況​的​局面,​苦悶萬分。

​我​向​你們​談論​痛​苦​時,​並​不​只是​空談​理論。​我​告訴​你​們​面臨​痛苦,​心寒​膽顫​之​時,​補救​的​辦法​就是​要​仰望​基督,​這​並​不​只是​他​人​的​經驗​之談。​加爾​瓦略山​的​景象​向​每​一​個​人​宣佈,​痛苦​是​必須​聖化​的,​我們​的​生活​必須​與​十字​架​結合。​我們​若​能​像​基督徒​一樣​忍受​艱難​困苦,​我們​的​艱難​困苦便會​轉化​為​賠補​和​補贖,​使​我們​分享​耶穌​的​命運,​參與​祂​的​生命。​祂由於​愛人,​甘願​忍​受​種​種​酷刑​折磨。​祂生​於​貧困,​活於​貧困,​死於​貧困。​祂受​盡責難​侮辱,​譭謗​中傷,​誣告​陷害。​祂​被​門徒​負賣,​眾叛​親離,​孑然​一身,​祂經​歷​懲罰​的​苦澀,​最終​被​判​死刊。​如今,​這​同​一​位​基督,​身為​人類​的​首生​者​與​贖罪​者,​繼續​在​祂​的​肢體​身​上​受苦,​繼續​在​普世人​類身​上​受苦。

​痛苦​是​天主​計劃​的​一​部分。​這​是​真理,​儘管​我們​難​以​理解。​連耶穌​自己​在​承受​祂​的​苦難時​也​表現出​相當​困難:​「父啊​!祢​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祢​的​意願​成​就​!」​  ​在​這​懇求​和​接受​聖父​旨意​的​張力​之​中,​耶穌​平靜地​走向​死亡,​寬恕​那些​釘​死祂​的​人。

​這​種​抱着​超性​態度​接受​痛苦​的​壯舉,​正是​最偉​大​的​勝利。​耶穌​藉​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一​舉​征服​了​死亡。​天主​從​死亡​中帶出​生命。​天​主子女​的​態度,​並​不​是​對​可能​發生​的​悲慘​命運​無奈​接受,​而​是​一份​預嚐​勝利​滋味者​的​成就​感。​因​基督​凱旋​之​愛​的​名義,​我們​基督徒​應​走向​世界,​通過​我們​的​言行,​播種​和平​與​喜樂。​我們​應​當戰鬥,​和平​地​戰鬥,​向​一切​邪惡、​不義、​罪惡​開戰。​這樣​我們​才​能​喚​醒​世人,​人類​遭遇​的​厄運,​不​是​註定​不變​的。​惟​有​天主​的​聖愛,​天主藉​耶穌​聖心所​顯示​的​聖愛,​才​能​為​人類​贏得​光榮​的​精神​凱旋。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