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在這個基督信徒傳統稱為聖週的一星期內,我們再次有機會默想並重溫耶穌在世生命的最後時刻。這幾天特有的虔誠敬禮,無不讓人嚮往那將要來的復活。如聖保祿所說:復活乃是我們信仰的基礎 。然而,我們不應倉促急進,以免錯過一件極易忽略的簡單事實:除非先同祂的苦難與死亡結成一體,我們不能分享我主的復活。 我們若要在聖週結束時伴隨光榮的基督,就必須在祂死於加爾瓦略時與祂結合,參與祂的全燔祭。
基督慷慨的自我祭獻是對罪惡的挑戰。儘管罪惡的存在是不容否認的,我們仍不免難以接受這現實。罪是邪惡的奧蹟(mysterium iniquitatis),是受造物荒誕難喻的邪惡,受造物驕傲自大竟起來反對天主。這故事與人類歷史一樣古舊,始於原祖的墮落,接踵而來的是無休止的腐化墮落,充斥着人類的生活,直到今天。最後,還有我們個人的背叛忤逆。要認識罪可惡到甚麼程度,信德的真諦是甚麼,似乎並不容易。但我們不應忘記,即使在人的情況下,冒犯他人的嚴重性,往往取決於被冒犯者有着怎樣的重要性,即他有着甚麼社會地位和身分。然則,人冒犯天主,就是受造物拒絕承認其造物主的表現。
然而,「天主是愛 」。罪惡所造成的惡意的深塹,已被天主無限的愛的橋樑接通。天主沒有拋棄人類。祂的計劃預見到舊約律法的祭祀並不足以彌補我們的罪,不足以重建那份失落了的團結。為此,必須有一位身為真天主的真人挺身而出,甘作自我犧牲。為幫助我們多少窺探一下這個深不可測的奧蹟,我們不妨設想天主聖三在無限相愛的交往中共同商議,結果在永恆的決定中,天主聖父的獨生子要來俯就我們的人性,肩負我們罪惡憂患的重擔,而最後被釘死於刑架的橫木之上。
基督整生從誕生在白冷起便充滿了熾烈的激情,志在實現天主聖父救世的旨意。在三年傳教生活中,祂的門徒與祂朝夕相處,他們經常聽到祂說,祂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祂者的旨意 。事實的確如此,祂貫徹始終,直到首個受難日下午,祂的血祭大功告成之時,祂便「低下頭,交付了靈魂」 。聖若望宗徒便是這樣描述基督的死亡的。耶穌在人類全部罪惡的重壓下,被我們罪孽的暴力和邪惡壓得粉身碎骨,死在十字架上。
讓我們緬懷追念我主,祂為愛我們,竟至於從頭到腳,遍體鱗傷,體無完膚。借用一句古代作者的話,雖不能表達全部現實,卻比較接近實情,我們可以這樣說:「基督的軀體是疼痛的寫照。」只見基督傷痕斑斑,肢體破碎,只剩一具毫無生氣的屍體,從十字架上卸下,交給了祂的母親。眼看基督被摧殘到這般地步,我們或許會以為祂是徹底慘敗了。那些曾追隨祂的人在哪裏呢?祂曾宣佈過將會來臨的王國在哪裏呢?然而,這便是勝利,絕不是失敗。我們從未如此接近復活;我們即將目睹祂以服從贏得的凱旋。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es-cristo-que-pasa/95/ (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