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懇真摯

誰​若​向​神師​隱瞞​一​個​誘惑,​無異於​同魔​鬼​共享​一​個​秘密,​成為​敵人​的​朋友。

你​跌​倒​所​揚起​的​麈土,​迷住​了​你​自己​的​眼睛,​使​你​失去​方向,​胡思​亂想,​喪失​平安。

​你有​沒有​到​吾主身​邊去​哭訴,​有​沒有​找​一​位​兄弟談​談心,​好得​到​些​慰藉​呢?

如果​你​對​天主,​對​神師,​對​大眾​兄弟,​都​是​誠誠​懇懇,​真真​摯摯​的,​那麼,​我​可以​肯定:​你​一定​會​持​之​以恒​的。

你​要​知道​怎樣​做到​坦率​和​樸實嗎?

​且​聽伯​多祿​這​句話,​並​加以​深思:​Domine, Tu omnia nosti……​主啊,​你​一切​都​知道……!

「叫我​從​何談起​呢?」​在​開始​敞​開靈​魂​談心​時,​你​這樣​問我。​我​良​心毫​不​含糊​地​回答:​「就​先​從​你​不​願​讓​人​知道​的​事談​起吧。​」

你​所​看到​的​別人​身​上​的​缺點,​恐怕​就是​你​自己​身​上​的​短處。​Si oculus tuus fuerit simplex……眼睛​清楚,​全​身​便通亮​;眼睛​糊塗,​全身​便​昏暗。

​還有:​「為​什麼​你​能​看​出​你​兄弟​眼​中​的​一​粒​沙子,​卻​不理會​自己​眼​中​的​那根​橫​樑呢?」

​自己​檢討​一​下​吧!

我們​大家​都​該​看到:​在​對​自己​的​行為​作判斷​時,​我們​往​往缺乏​客觀性。​你,​也​不例外。

我​同意,​你​的​話,​“差​不多​”​都​是​真話​……​所以,​你​還是​沒有​說​真話。

你​抱怨​……,​我​以​神聖​的​倔強​態度​照樣​不​讓​步;你​怨聲​載道​……,​因為​這​一​回,​我用​手​指點到​了​你​的​傷口​痛處。

你​來​信​所述,​說明​你​已​明​白​誠懇​真摯​的​意義​了:​「我正​在​養成​習慣:​名​副其實​地稱呼一​切;​特別​是,​養成​一​個​習慣:​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去​為​它硬找​什麼​名堂來​稱呼。​」

仔​細想​一想​這​個​道理:​光明​磊落,​不​在​於​暴露​無遺,​而​在​於​無所​隱匿。​關鍵​在​於:​把​東西放​在​玻璃​杯底,​任人​有​目​共賞,​而​不​是​挖空​心思,​非​叫​空氣​變得​有形​可見。

讓​我們​常​常置​身於​天主​的​臨在​下行事。​這樣,​自然​無須​顧慮​會​有​不可​告人​之事。

你​的​顧慮​消除了。​你​已經​發現:​若​對​神師​誠懇​真摯,​許多​錯​綜​複雜​的​問題,​便能​以​令​人​羨慕​的​簡單​容易方法,​一一理​出頭緒。

父母,​老師,​神師,​都​能​犯​這​個​大錯​而​特錯​的​錯誤:​一方面​要求​絕對​坦白​誠實;另​一​方面,​在​得悉​了​全部​真相後,​卻​表示​大吃​一驚。

你​在​那部​辭典​裡​查出​「虛偽」​一詞​的​同義詞​是:

​「虛虛​假假,​鬼鬼​祟祟,​躲躲​閃閃,​含糊​其詞,​詭詐​偽善,​狡猾​陰險​……。​」​當你​合攏​那​本書​的​時候,​你​祈求​天主:​絕不要​讓​任何​人,​能用​這些​字眼​兒來​描​繪你。​你​下定​決心:​一定​要​精益求​精地​實行​誠懇​真摯​這​個​超性​兼本性​的​德行。

Abyssus, abyssum invocat……​一​跌​再跌,​一誤​再​誤……​我​早​就​提醒​過你​的。​說謊​的​人,​偽善​的​人,​背教​的​人,​變節​的​人,​就是​這樣​一步​步墮落​下去​的。​他們​厭惡​自己​的​醜陋​行為,​所以​向​人​隱瞞。​結果,​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形成​隔​絕於​人​的​一​道​鴻溝。

教會​的​禮儀​歡唱:​Tota pulchra es Maria, et macula originalis non est in te!─​─噢,​瑪利亞,​您美麗​絕倫,​不染​原罪。​聖母心​中,​沒有​絲毫​虛偽​的​影跡。​我​每​天​祈求​聖母,​使​我​在​接受​靈修​指​導​時,​敞開​靈魂,​讓​聖寵​的​光輝,​照耀​我​的​一言​一行。

​只要​我們​懇求​聖母,​她​一定​會​為​我們​贏得實踐誠懇​真摯​的​勇氣,​使​我們​更​接近​天​主聖三。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