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真理

你​在​十字​架​苦​像​前​祈禱,​立定​這​個​善志:​寧願​我​為​真理​受苦​犧牲,​不讓​真理​為​我稍​打​折扣。

真理,​似乎常​常​會​難以​為​真。​這,​首先​是​因為​它​要求​我們​永遠​不變,​始終​如​一​地​加以​實踐。

如果​你​一​聽到​真理​就​心煩,​那麼​……​你​何​必​詢​問呢?

​或許,​你​是​想叫人​家用​你​自己​的​「真理」​來​答覆,​好讓​你心​安​理得,​名​正言​順地​將​錯​就​錯,​繼續​錯​下去。​對​不​對?

你​說​你​對​真理​十分尊​敬​……​這​難​道​不​就是​你​對​真理​老​保持​著​一​段​敬​而​遠之​的​距離​的​原因​嗎?

別​傻頭​傻腦​地​行事。​凡對​所學,​所愛​和​所​捍衛​的​真理,​每​天​學得​更好,​愛得​更深,​捍衛得​更​堅定​的​人,​沒有​一​個​會​是​狂熱​份子。

​另​一​方面,​我​可以​毫​無​懼色​的​說,​誰若​借假​自由​的​名義,​來​反對​這​種​合理​行事​的​態度,​倒會​變成​鬧​分裂​的​宗派​主義​份子。

在​今天,​如同​在​耶穌​基督​時代​一樣,​對​信仰​的​真理​說​「不」,​加以​否認,​或置​若​罔聞,​也​是輕​而​易舉​的。​但是,​你​自命​為​教友​的​人,​應​當從​「是」​做起。

​經過​一段​學習​之後,​你​便​能​解釋​清楚​你​堅信​的​理由。​你便​能​說明​真理​與​科學,​真理​與​生活​之間,​是​沒有​矛盾​的,​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矛盾。

絕​不要​偏離​你​所​遵循​的​道路,​即使​你​不得​不跟充滿​成見​的​人一起​生活。​不要​認為​辯論​的​基礎​或​語彙​的​涵義,​已​被​他們​的​行為​或​主張​固定​了​下來,​而​放棄​自己​的​使命。

​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他們​瞭解你。​如果​你​實​在​辦​不​到,​那​也​照樣​堅持​下去​就是​了。

你​會​碰到​一些​人,​由於​遲鈍​頑固,​很​難加以​說服。​但​除了​這​種​情況​之​外,​對​疑難​分歧加以​說明​澄清,​而且​根據​需要,​盡​最​大​耐心,​加以​說明​澄清,​是​值得​的。

有​些​人,​除了​他們​自己​頭​腦​裡​的​話之​外,​其他​什麼話​都​一概​不聽,​而且​也​不要​聽。

別人​都​該​瞭解​他們。​這​就是​說:​人人​都​該​加入​他們​那​一派。​這樣​要求​別人​的,​大​有​人​在。

如果​你​贊同​說​一​個​頂小,​頂​無害​的​謊,​而​不​感到​有所​不安,​而且​是​難堪​的​不安,​那麼​我​就​不會​相信你​的​誠實。​那謊話絕​不​是​既小而​又​無害​的,​因為​那​是​得罪​天主。

你​為​什麼​懷著​這樣​卑鄙​的​意念,​到​處​去聽,​到​處​去讀,​到​處去​講;​為​什麼​挖​空心思,​到​處去​搜羅​一切​可能​找到​的​「壞​東西」​──倒​不​是​真正存在​於​別​人​思想​中​的,​而​只是​存在​於​你​自己​靈魂​中​的​「壞​東西」​呢?

沒有​正直意向​的​讀者,​難以​發現​作者​的​誠實。

宗派主義​者,​在​別人​的​一切​活動​中,​只​看​到​宗派​主義。​他​以​自己​狹隘​的​偏見,​衡量​他​的​鄰人。

我替​那​位​主管​人​感到​可憐。​他​猜想​發生​了​什麼​問題。​其實,​生活​之​中畢竟​總會​有​問題​出現​的。​但是​他​一聽​說​有​問題,​就​大吃​一驚,​不勝​煩惱。​他​寧可​不聞​不問,​若無​其事,​好​在​自己​幻想​的​陰影​或​昏暗​中苟且​偷安。

​我勸​他​坦然​而​清醒​地​正視​這些​問題,​以求​通過​這樣​的​認真​對​待,​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我​向​他​保證,​這樣​做​了,​他​才​會​真正​生活​在​平安​中。

​不論​是​自己​的​問題,​抑​或​他​人​的​問題,​置之​不理​是​解決​不​了​的。​那樣​不過​是​懶惰​懈怠,​好逸​惡勞而​已,​只會​替​魔鬼​的​行動​大​開​方便​之門。

你​有​沒有​盡好​自己​的​責任?​你​有​沒有​正確​的​意向​?​你​有?​好,​那​就​無須​煩惱。​如果​有​顛倒​是​非​的​人發現​什麼​毛病,​那​只是​他們​自己​頭​腦​中​的​毛病​而​已。

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問你,​你​究竟​審查​過你​的​決定​沒有。​他們​認為​你​的​決定​是​無所​謂​的。

​於​是,​你​問心​無愧​地回答​說:​「我​只​知道​兩​件​事:​我​的​意向​是​誠實​的​;我​也​明白​我​所​付出​的​代價​要​多​大。​」​接著,​你​又​加​上​一句:​天主​是​我​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因此,​我​堅決​相信:​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無所​謂​的。

你​對你​的​理想,​對​你​作為​一​個​教友​所有​的​穩健​而​堅定​的​品行,​作​了​解釋。​他​似乎​接受​並​理​解你​所​走​的​道路。​但​以後,​你​又​有​些​懷疑,​恐怕​他​的​理解會​被​他​不​很​正規​的​生活​習慣所​窒息。

​那麼​再​去​找​他,​向​他​說明:​我們​接受​真理,​目的​就是​要​按照​真理​而​生活,​或者​說,​要​努力​按照​真理​而​生活。

「他們​為​什麼​先​要​試​一​試,​看​看事情​究​竟​怎樣?​他們​為​什麼​這樣​不​信任?」​你​問​我​這​個​問題。​聽著,​去告訴​他們​是​我​說​的。​他們​應該​對​自己​的​劣根性​不​信任。​而​你呢,​應當​繼續​沿​著​自己​的​道路​平安地​走下去。

你​為​他們​感到​難過。​他們​明​明扔​了​石頭,​卻​毫​不​誠實地​假裝​沒有​扔。

​且​聽一​聽聖神​對​他們​是​怎樣​說​的:​「錯誤​的​鑄造​者,​將​會​混淆​是​非​而​陷於​羞恥;​他們​將​被​愚昧​無知​所​籠罩。​」​這​就​是​判詞,​而且​將​毫不​留情​地​執行。

你​說:​有​不少​人,​對​那​個​使徒​事業​進行​誣衊​毀謗?​雖​說​如此,​但是​你​一​開​口​宣讀​真理,​不加​批評​的​人,​至少​有​了​一​個。

在​最豐​美​最​有​指望​的​麥田裏,​很​容易割除​成車​成車​的​田芥,​罌粟​和​莠草。

​歷史​上​從​古到​今,​大多數​正直​和​負責​的​人,​無一​不​是​成卷成卷​惡意​誣衊​中傷​的​對象。​想想​看,​吾主耶穌​基督,​祂不​是​也​被​許多​惡言誹謗​所​攻擊​嗎?

​我​勸你,​就​像​對​麥田​一樣,​只收​穫金黃​的​麥穗:​只收穫​真正​的​真理。

你​向​我​保證,​你要​保持​良心​清白。​好,​那麼​就​別​忘記:​聽到​流言​蜚語而​不加以​澄清否認,​就是​一​個​撿破​爛​垃圾​的​人。

你​把​輕易​偏信​惡言​攻訐,​而​不去​聽一​聽​被​攻訐​者​的​辯詞,​稱為​思想​開放。​你​的​這​種​偏向,​既​不合​公義,​更​不​符​愛德。

造謠​中傷,​有時​固然​會​使​受害人​遭​受​損傷。​但是,​它​真正​損傷​的,​卻​是​那些​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本身​的​名譽尊嚴。​此​後,​他們​的​良心​深處,​將​帶​上​沉重​的​負擔。

你​苦惱​地問:​「為​什麼​傳播​流言​蜚語​的​人​這樣​多?」​有些​人​這樣​做,​是​出於​錯誤,​出於​狂熱​偏執,​出於​惡意。​但​大多數​人​只是​由於​慣性,​膚淺​和​無知​而​人​云​亦云。

​為​此​之故,​我​再​次​堅決​重申:​遇到​你​不能​稱讚​的​事情​時,​就​沒有​必要​說話,​保持​緘​默好​了​!

當造​謠​誣衊​的​受害​者​沉默​忍​受​時,​「劊子​手們」​便會​在​他們​膽​大​包天​的​懦弱​中,​肆無​忌憚,​殘酷​無情。

​如果​進行​惡語​中傷​的​人,​不去​或​不願​去跟​那​受謗​者​談話,​那麼,​就​根本​不要​去​相信​那些​讕言。

作​調查​的​方法​有​許多​種。​帶著​一點​兒險惡​的​用心,​專聽​流言​蜚語,​毀謗​中傷,​那麼​對​任何​一​個​誠實​的​人,​或​可嘉​的​事業,​都​可以​搜集​十​大​卷​罪狀。​如果​那​個​人,​或​那​個​事業,​工作​得​卓​有​成效,​那麼​罪狀​就​還會​多​一些。​如果​工作​卓​有​成效​是​有關​使徒​工作​方面​的,​那麼​罪狀​就​會​更​加多​一些。

​為​這樣​的​調查​者​工作,​是​不​好​受​的。​但是,​更​可​憐​的​是​那些​隨便​傳播​這​種​險惡​而​膚淺​的​讕言​的​人​所持​的​態度。

他​傷心地​說:​「這些​人​沒有​基督​的​思想,​只有​基督​的​面具。​」​所以,​他們​缺乏​基督徒​的​判斷力,​不能​掌握​真理,​不能​結​出​果實,​其原​因正在​於​此。

​我們​身​為​天主​的​兒子,​務​必牢​記主所​說​的​話:​「誰聽​從​你們,​就是​聽從​我​……」​因此,​我們​必須​努力​肖似​基督,​絕不​做​醜化​祂​形象​的​人。

這​一​情況,​如同​其他​許多​例子​一樣,​人們​各​顯神通,​各​做​其事,​互不​相同,​而且​大家​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但是​天主在​引導​他們,​也​就是​說,​在​他們​各​自​具體​的​主意​之​上,​天主不可​思議​的,​最​可​愛​的​上智​措置,​終於​會​貫​徹​成功。

​所以,​讓​你​自己​隨​從​天主​的​引導,​不要​阻撓祂​的​計劃,​即​使祂​的​計劃​與​你​的​「基本​設想」​有​所​不同。

看到​有些​人​不​關心​學習,​不關心掌握​科​學​知識​寶庫,​卻​把​時間​用​在​按照​自己​的​口味,​運用​多少​是​憑主觀​武斷論取捨​的​方法,​對​科學​知識​成果​進行​剪裁​拼湊,​實​在​令​人​痛心。

​有​鑒​於​此,​你​更​應​當加​倍​努力,​更​深入​地鑽​研真理。

寫文章​對​科學​技術​研究​工作​者,​或​對​有​科學​技術​新​發現​的​人,​加以​批評,​要​比​實際​去​做​研究​發明​工作,​容易得多。​但是,​我們​不​應該​聽任​這些​「批評家」​同時​裝模​作樣,​自命​為​智慧​之​主,​對​無知​人士​的​輿論​擅加控制。

「我​就是​看​不出,​那實​在​是​不夠​明白。​」​他​對別​人​明確​的​聲明。​這樣​回答。​其實,​十分​明白​的,​是​他​自己​的​無知。

你​怕得​罪人,​怕製造​分歧,​怕表​現得​不能​容忍​……,​所以​你​對​一些​立場​問題,​對​一些​關鍵​問題​(​儘管​你​向​我​保證​說​並​不​是​嚴重​問題),​作​了​妥​協​讓​步;而​這些​問題,​對於​許多​人,​卻​是​生死​攸關​的。

​請​恕​我​直言​不諱:​你​的​這​種​行徑,​恰恰​把​你​拖入​了​你力求​避免​的​同樣​愚蠢​有害​的​不能​容忍──即​不能​容忍​真理​的​伸張。

天​主以​其​無限​而​完美​的​公義​與​仁慈,​用同​一​愛情,​但是​不盡​相等​的​方式,​來​對​待祂​不​盡​相等​的​兒女。

​因此,​平等,​並​不​表示:​人人​都​用​一律​相同​的​尺碼。

你​所​講​的​是​不​完全​的​真理,​可以​作多​種​多樣​的​解釋。​結果,​實​在​可以​說​是​個​謊言。

懷疑,​是​一​種​莠草,​無論​是​在​知識​的​領域,​抑​或​在​他​人​名譽​的​領域,​很​容易​播種,​卻​很​不​容易​根除。

你​使​我​想起​了​比拉多:​Quod scripsi, scripsi!─​─​我​已經​寫​下,​不能​再​改​了​──​可​是,​他​早​已​先容​許​了​那樁​滔​天​大罪​的​執行。​你​或​許​是​堅定​不移​的​;但是,​你​應​當​在​事先​採取​這​個​態度,​而​不​是​事後。

按照​既定​的​決定​行動,​是​一​種​德行。​但是,​如果​時​過​境遷,​情況​發生​了​變化,​那麼​對​問題​估計​和​解決​的​方式,​也​應​當作​相應​的​更改。

切​莫​把​聖德​的​不妥​協,​跟粗暴​的​頑固​執拗混為​一談。

​「我​寧​可​決裂,​不願妥​協!」​你頗​為​盛氣​凌人​地​說。

​請​你​聽好:​破裂​了​的​工具,​便一​無​所​用​;​反倒​是​為​那些​趁機​跟​著,​而且​假裝​厚​道地,​強行​破壞​不妥協​的​人,​開​了​方便​之門。

Sancta Maria, Sedes Sapientiae──聖母​瑪利亞,​上智​之​座!──常常​這樣​呼籲​我們​的​母親,​求​她​把​基督​帶給​我們​的​真理,​貫注於​她​子女​的​學習,​工作​和​社會​關係​中。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