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

「祈禱」​是​人​的​謙虛​──​他​承認​自己​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承認​天主​的​至​高​至​尊;​他​禱告​並​朝​拜​天主,​深知​一​切​依​靠​天主,​自己​一​無​所有。

​「信德」​是​理智​的​謙虛─​─理​智放棄​自己​的​判斷,​服​從​教會​的​論斷​和​權威。

​「服從」​是​意志​的​謙虛​─​─意志,​為了​天主,​寧願​服​從​別人​的​意志。

​「貞潔」​是​肉體​的​謙虛​──​肉體​甘願​從​屬​於​靈性。

​外在​「克己」​善功​是​感官​的​謙虛。

​「補贖」​是​各​種​感情​的​謙虛​──​甘願​自​我​犧牲,​獻給​天主。

​謙虛,​是​修德勵性​道路​上​的​真理。

能夠​明白​自己​在​天​主面​前,​不過​只是​虛無,​沒有​什麼​了​不起,​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為​實際​情況,​正是​如此。

「向​我​學習,​因為​我​是​溫良​而​心謙​的​……」

​看,​耶穌​多麼​謙​虛!​了​解到​你​不過​是​個​簡陋​泥​做​的​工具,​這​是​個​多​大​的​教訓​!​耶穌​無限​仁慈,​把​你​提拔​起來,​以​聖寵​旭日​的​光輝,​煦照​你​卑劣​庸碌,​平白​把​你​高​高​舉起。​而​你呢,​往往用尊嚴​與​正義​的​外衣,​掩蔽​自己​的​驕傲​……!​有​多​少​次​向​主學習​的​大好​機會,​都​被​你​白​白​錯過​而​付諸​東流,​因為​你​不​知​加以​超性化​而​善予​利用​!

那​一​陣陣不​時​發作​的​沮喪​愁悶,​是​毫無​道理​的。​那​是​因為​你​看​了​自己​的​缺點,​或者​是​因為​別人​發現​了​你​的​缺點……

求​天主賜​給​你​真正​的​謙虛​吧!

請​先許​我​提醒​你,​缺乏​謙虛​的​明顯​標誌,​除​其他​之​外,​還​包括​下列​幾​項:

​──​自以​為​言論​行動​總​比別​人​高出​一​等。

​──獨斷​獨行,​總要​別​人​按​自己​的​意思​辦事。

​──​當你​有理​時​或​明知理虧,​硬要​強詞​奪理,​頑固​到底,​態度​惡劣。

​──​既​未​受到​別人​邀請,​又​不​是​出於​愛德​的​要求,​總愛​高談​闊論​自己​的​主張​意見,​指點別​人。

​──輕​視別人​的​觀點​意見。

​──​缺乏​自知​之明。​看不​到​自己​的​一切​才​能​品質,​不過​是​從天​主手​中​借來​的​而己。

​──​不​肯​承認​這​一​現實:​自己​根本​不​配​接受​任何​榮譽​或​尊敬,​連腳底​下踩​的​土地,​個人​擁有​的​財物,​都​不配。

​──​在​談話​中,​愛用​自己​作​例子。

​──​故意​貶​低​自己,​讓​人​對​你​產生​一​種​良好​印象​或​引人​產生​相反​的​看法。

​──​受到​批評​時,​愛找​出理​由​推脫​抵賴。

​──​對​神師​隱瞞​自己​丟臉​的​過失,​怕喪失​他​對​自己​的​好感。

​──​聽到​誇獎,​心滿意足;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美,​洋洋​得意。

​──別​人​受到​比​自己​更高​的​榮譽​敬重,​便傷心​難過。

​──​不​肯​做卑賤​微末​的​工作。

​──​爭取​或​渴望​突出​自己​的​機會。

​──​談吐​之​中,​插科​打諢,​藉以​標榜​自己​的​誠實,​智慧,​技巧,​專長​……​等​等。

​──​因​不能​擁有​某些​財物,​深感羞​恥……

謙虛,​並​不意​味​著​憂慮​重重,​或膽戰心驚。

請​君慎​戒​假裝​謙虛。​假裝​謙虛,​其實​是​好逸​惡勞​的​別名。

是​伯多​祿​開腔​說​的​話:​主,​你要​給​我​洗腳?​耶穌​答道:​現在​你​還​不​懂​我​在​做什麼。​但是,​你​以後​會​明白​的。​伯多​祿​固​執地​說:​那辦​不​到,​你​豈​能​替​我​洗腳​!於​是​耶穌解釋​說:​如果​我​不​洗你​的​腳,​你​就​同​我​不​相干​了。​西滿​伯多​祿馬​上委​身順從​說:​那麼講​的​話,​不單​是​腳,​連我​的​手​和​頭​一起​都​洗​一​洗​吧!

當基督​召喚​我們​徹底​獻身,​毫無​保留,​毫不​遲疑​之​時,​我們​往​往像伯​多祿​那樣,​用​虛假​的​謙虛​為​名,​加以​擯絕​……​但​願​我們​也​有​伯多祿​的​赤膽​忠心。​伯多​祿絕不​讓​任何​人​愛​耶​穌​勝過​他​愛​耶穌。​這樣​的​癡情,​激勵​我們​作出​這樣​的​響應:​我​在​這​裏,​洗淨​我​吧!洗​淨我​的​頭,​我​的​雙手,​我​的​雙腳​吧!​從​頭​到​腳,​把​我​徹底​淨化​吧!​因為​我要​毫無​保留地​獻身給​你​!

我​為​你節錄​一​段​友人​的​來信​如​下:

​「我​對​福音​教導​的​謙虛​著​了​迷。​不過,​我厭​惡​某些​教友​遇事​退縮​的​膽小​怕事,​厭惡​他們​缺乏為​公益​服務​的​熱心。​他們​的​作風,​損害​了​教會​的​信譽。​那​個​無神論​作家​寫道:​基督​信徒​的​道德觀​是​奴役​的​道德觀。​言下​所​指​的,​一定​就是​這​一​類​教友。​」

​其實,​我們​是​僕人​──​被​擢升​到​天主兒​女​地位​的​僕人。​既然​成為​天主​的​兒女,​就​不​該​再​在​私慾​偏情​的​奴役​下​行​事​了。

如果​你​對​自己​的​「劣根性」​確有​認識,​如果​你​有​自知​之明​的​話,​那麼,​你​對​事物​便​會​有​超性​的​反應。​遇到​屈辱,​蔑視,​誹謗…​…心靈​中​的​喜樂​與​平安,​照舊​根深​蒂固,​更​加​紮實。

​在​這​種​情況​下,​先​向​天主​說:​Fiat──​主啊,​不管​怎樣,​只要​是​你​所要​的​就​好​!然​後,​心中​這​樣​想​一想:​「他​就​說​了​這麼​一點兒嗎?​顯然,​他​對​我​還​不​夠​瞭解。​否則,​絕不會​到​此​為​止​的。​」

​既經​說​服​自己​該​受​更差​的​待遇​之後,​你​對​那​人​反會​油然​而​生​感激​之情。​一樁​臨​到​別​人頭​上會​感到​難受​的​事,​對於​你​反​而​成​了​高興​的​事。

塑​像​樹立​得越​高,​倒下來​的​衝擊​也​越大,​越​危險。

你​每​次​去​接受​靈修​指​導​時,​要​抱​著​更​謙虛​的​態度。​而且,​要​準​時,​因為​這​也​是​謙虛​的​表現。

​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學​說話,​學識​字​看書,​學花鳥​名稱​的​小​孩子,​開始​體驗​快樂​和​悲傷,​開始​留神​腳下​踩著​的​路面,​認認​真真,​誠誠​懇懇。​你​這樣​做,​錯不​了。​因為,​天主就​在​靈修​指導​中​對​你​講話。

「我​依​舊​還是​個​可​憐​巴巴​的​人。​」​你​對​我​這樣​說。

​但是,​在​以往,​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心裏​往​往懊惱苦悶萬分。​而​現在​呢,​你既​不​是​習慣成​自然,​也​不​是​甘拜​下風,​屈服​認輸​;​卻​是​開始​養成​喜​洋洋,​興沖沖,​重整​旗鼓,​再接​再厲​的​習慣。

如果​你​是​敏感而​謙虛​的​話,​一定​會​體會​到​學無​止境。​各行​各業,​都​如此。​連​最​博​學多​才​的​大智​宏儒,​也​必須​學而​不厭,​直到​壽終​正寢​為止。​否則,​就​不成其​大​智​宏儒​了。

親愛​的​耶穌,​如果​我​非​當使徒​不可​的​話,​你可​一定​要​使​我​變得​非常​謙虛啊!

​太陽照​到​哪裏,​那裏​便​沐浴​在​光明​中。​主啊,​使​我​涵泳​在​你​的​明澈​澄清​中吧!​讓​我​分​享你​的​神性​吧!​使​我​的​意志​同​你​的​聖意合​而​為​一,​使​我​成為​你​得心​應手​的​工具,​使​我​擁有​你​對​屈​辱​羞​恥甘​之​若飴​的​癡情​吧!​這​瘋狂​的​癡情,​竟​引導​你​誕生​於​赤貧,​操勞於​微賤,​含冤​釘​死於​十字​架​上,​匿形​藏身於​聖體​聖血​之​中。

​但​願​我​能​稍有​自知​之明,​但​願​我​能​認識​自己​而且​認識​你。​這樣,​我​就​永遠​不會​再​漠視​自己​一​無​所有​的​真相​了。

只有​蠢人​才​頑固​不化。​越蠢,​就​越​頑固​不化。

在​人​的​事務​上,​別人​的​看法,​也​可能​正確。​他們​跟你​一樣,​對​同​一​個​問題​作​觀察,​但是​從​不同​的​觀點出發。​在​不同​的​光芒​照​射​下,​自然​產生​不同​的​陰影,​不同​的​輪廓。

​只有​在​信仰​和​道德​問題​上,​只有​一​個​不容​爭議​的​準則:​這​就是​我們​的​慈母​聖​教會。

懂得​自行糾正​錯誤,​該​多​好​啊!

​可惜,​學會​這​種​藝術​的​人,​寥若​星​辰!

與​其犯​一​個​傷​愛德​的​罪過,​寧可​讓​步,​如​有​可能,​儘量​不作​抵抗。​要​表現​青草​的​謙虛,​青草,​任人​踐踏,​從​不過問​是​誰​的​腳踩​在​它​的​身上。

若​要​皈正​更​新,​就​必須​攀登​謙虛​的​山嶺,​跋涉​自抑​的​征途。

你​說:​「我​必須​把​自​我​砍除​……」

​是​啊,​可​是​好不​容易啊,​對​嗎?

我們​常常​有​必要​強迫​自己,​來​謙抑​自己,​認認​真真地​向​天​主重複地​說:​Serviam!──​我​願​服務​!

Memento, ​homo, quia pulvis es​……​人啊,​記住:​你既​是​來自​泥土,​那麼,​別人踩​在​你頭​上​時,​為​何要​惱火​呢?

謙虛​之道,​四通​八達​……​不過,​首先​通​向​天國。

修養​謙德​的​捷徑,​是​這樣​默想:​我​雖​無​才​無名​無勢,​但​只要​投靠​聖神,​祂便會​賜​我​聖寵​神恩。​問題​是:​有​了​聖寵​神恩,​我​怎樣​才​能​成為​聖神得心​應手​的​工具?

​宗徒們​雖然​受到​耶穌​三​年​的​教導,​但​一​碰到​基督​的​敵人,​都​嚇​得逃​之​夭夭。​聖神​降臨​後,​他們​一變​而​為​不怕​鞭刑​拷打,​不怕​下​監​坐牢。​最後,​個​個​為​信仰​作證,​捐軀​殉道。

不錯,​沒有​人​能​保證​自己​能夠​做到​有​始​有終,​功德​圓滿…​…但,​這​種​不定​不決​的​狀況,​正​是​我們​必須​保持​謙虛​的​理由。​同時,​顯然​也​是​我們​有​自由​作選擇​的​證明。

儘管​你​起​不​了​大​作用,​天主還是​使用​了​你。​而且,​將​繼續​使用​讓​你​為​祂​的​光榮,​有所​建樹。

​別​因此​而​自命​不凡,​得意​忘形。​想​一想:​金匠​使用​鋼鐵​製成​的​工具,​把​寶石​嵌鑲​在​金飾品​上。​那鋼​鐵工具有​什麼​可以​自吹​自擂​的​呢?

一​磅金,​一​磅銅,​哪​一​個​更​有​價值?​……然而,​在​許多​情況​下,​銅​比金​更​有用,​更好。

你​的​聖召─​─天​主​對​你​的​召喚​──是​指導​並​吸引​別​人,​是​服務​與​領導。​若​是​假裝​謙虛,​或​是​對​謙虛​有​錯誤​的​觀念,​你​孤立​自己,​縮​在​角落,​那麼,​你​就是​沒有​盡好​做​天​主工具​的​職責。

當天​主用​你​把​聖寵​灌​注於​人靈​時,​切要​牢記:​你​只是​禮品​的​包裝​紙而​已:​撕開​了​之後,​便​丟掉​的。

Quia respexit humilitatem ancillae suae──​因為​祂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

​我​一​天​比​一​天​更確信:​真正​的​謙虛,​是​一切​德行​的​超性​基礎。

​向​聖母訴​說你​的​心情吧,​請​她​來​訓練​我們,​沿著​謙虛​的​道路​前進。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