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当祂受苦难的时刻到了,祂用非常深刻的方法告诉我们祂会是位怎样的君王;祂骑上驴子,荣进耶路撒冷,这应验圣经上说默西亚会是位谦逊的君王:「你们应向熙雍女子说:『看,你的君王来到你这里,温和的骑在一匹驴上,一匹母驴的小驴驹上。』」(玛21:5;匝9:9)
最后晚餐时,耶稣预备好向门徒道别,但他们像多次一样,又卷入了他们中谁最大的争论。耶稣于是「从席间起来,脱下外衣,拿起一条手巾束在腰间,然后把水倒在盆里,开始洗门徒的脚,用束着的手巾擦干。」(若13:4│ 5)
这样祂再次以榜样教导,在因骄傲及虚荣而争执的门徒中间,耶稣俯身、开心地做了仆人的工作。然后祂返回餐桌,向他们解释:「你们明白我给你们所做的吗?你们称我『师傅』、『主子』,说得正对;我原来是。若我为主子,为师傅的,给你们洗脚,你们也该彼此洗脚。」(若13:12│14)耶稣这样有技巧,真叫我感动不已,祂并没有说:「如果连我都这样做,你不是更应如此做吗?」祂放自己在门徒同等的地位,满怀爱心地指责那些不够慷慨的人。
祂怎样对待门徒,也会怎样对待我们,主会在我们耳畔细语:「我给你们树立了谦逊的榜样,我成了奴仆,为叫你可以学习以温柔、谦逊的心去服事他人。exemplum dedi vobis.」(若13:15)
如何「真正的肖似天主」?今天的奉献咏这样说:「凡认识你名号的人,必仰望你,上主,寻觅你的人,你必不摒弃。」(咏9:11)我们身为修补过的陶器,就该喜悦:「上主常怀念悲苦的人民。」(咏9:13)祂不会忘记谦逊人的祈祷。
完全不要相信那些认为谦逊会令人降格、或使人陷于沮丧的人。单是知道自己是被箍好的陶器,就应是不断喜乐的泉源,因为在天主的眼里,我们承认自己的渺小:一个孩童,一个儿子。如有人认清自己是个可怜软弱的家伙,同时也认清自己是天主的儿子,有什么可超过他的快乐呢?所以,有什么值得人沮丧?不过是为了人生未必事事如愿,又或有些东西防碍我们满足自己的野心。
如果一个人能和天主有联系地生活,这些事就不会发生,「若是天主偕同我们,谁能反对我们呢?」(罗8:31)让我重复;那些坚决不认自己是天主子女的人,让他们郁郁寡欢去吧!
记着我刚才所说的,我希望你信服这点:如果我们要真正紧随天主,服务祂及其他人,那我们得有份完全超然的心,不眷恋我们智力上的天份、健康、名声、野心、光荣及成就。
此外,我也想说,你的决定应配合你崇高的理想;我们要寻求的是所有光荣及赞美皆归天主。要保持不眷恋之心的金科玉律就得对主说:「主啊,如这能取悦你,那便也是我的意愿,否则,我会毫无兴趣。」如能这样做,便可消灭隐藏在良知背后的自私及虚荣。同时,我们会找到灵性上真正的平静,而这无私的行为会使我们更亲近主,更能拥有祂。
如我们要效法基督,我们的心便不能有所羁绊,「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缘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玛16:24│26)圣额我略评说:「如我们不能弃绝自己,纵有不眷恋之心也不够,但是… …离弃了自己去那里呢?离开了自己的人,又可以弃绝谁呢?
你要知道人有两种境况;一是因罪而沦落,一是由天主塑造。其实,人生本来只有一种存在的境况,沦落的那种是人咎由自取。所以,让我们弃绝因罪沦落的自己,但却坚守由恩宠建立的我们。一个骄傲的人如果皈依了基督,变得谦虚了,那他已弃绝了自己;一个肉欲很强的人,如变得节制,那他也弃绝了自己;一个吝惜的人,如不再夺取别人的财产,反之能乐善好施,那他也弃绝了自己。 」 注一
天主要其成为圣人及门徒的是那些在街上行走,能融入社会的普通基督徒,祂要他们在专业的工作中成圣,即是要圣化我们的工作,并通过工作圣化自己,又通过工作帮助他人圣化。天主充满父亲及朋友的爱,就在工作那儿等待我们,如你负责地做好你每天的工作,你不单能在经济上独立,更对社会发展有直接贡献,你会减轻别人的负担,并代那些贫穷的国家及人民协助维持本地及国际的福利计划。
约在廿五年前,我常去一个由慈善团体经营的饭堂,那里的食客是一群乞丐,他们每天除了在那吃顿饭之外,再没有钱买食物。经营饭堂的是数位善心妇女,派完首轮饭后,常有更多乞丐来分享残羹,这些人当中有一人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他拥有一枚白镴汤匙,通常他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贪婪地看着它,吃完那少许饭菜之后,他又看着汤匙像是在说:「它是我的!」然后把它舔得干净,再放回破衣的口袋内,的确,那汤匙是「他的」!他不愧是个潦倒可怜的乞丐,但在他不幸的同伴中,他却认为自己是富足的!
在此同时我认识一位西班牙贵族,她是位有头衔的女士,在天主眼中,这头衔又算得了什么!因我们皆是平等的,皆是亚当、厄娃的后代,是既有德行也有缺点的受造物,如主舍弃我们,我们可以犯何等可怕的罪,但因基督的救赎,我们便再没有种族、语言、肤色、出生及财富的分别,「我们均是天主的子女」。刚才我所讲的女士,住在祖传的大屋里,给仆人丰厚的酬劳,但绝不花钱在自己身上,此外,她又乐善好施,但从不给自己什么,这女士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物质,但自己却是赤贫的,懂得克制,对世物毫无贪恋,我说得清楚了吗?在一切事上,需要做的只是听主人的话:「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天国是他们的。」(玛5:3)
如你想有这种精神,我劝你对自己要节俭但对人却要慷慨,避免在奢侈品或享受上无谓的开支,不论是因一时的喜好或虚荣之故,此外,也不要为自己找出什么需要的借口。换言之,要向圣保禄学:「我也知道受穷,也知道享受;在各样事上和各种境遇中,或饱饫、或饥饿、或富裕、或贫乏、我都得了秘诀。我赖加强我力量的那位,能应付一切。」(斐4:12─13)如我们不让自己的心有所羁绊,那我们便可像宗徒一样,在灵性的斗争中获胜。
圣大额我略曾说:「所有进入信德竞技场的人,都得委身于邪灵的恶斗,魔鬼在世上不能拥有什么,既然他们赤裸而来,那我们也要赤裸地应战,因一个穿衣服的人和一个赤裸的人搏斗,他的敌人会抓住他的衣服把他扳下来,世上各种事物难道不就像那件令人把我们扳下的衣服吗?」 注三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book-subject/amigos-de-dios/54475/ (202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