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祈祷补赎的生活,加上意识到自己身为天主儿女的觉悟,能把我们转化成真正有深度的虔诚基督徒。在天主膝下,我们都是小孩。小孩的德性就是虔诚。如果小孩偎依在父亲怀抱中寻求安全,他必然是,而且也知道自己是渺小的,可怜的。我经常默想这种神婴小道的生活。它与刚毅果断的德性不相矛盾,因为它要求有坚强的意志,有经得起考验的成熟,有坦诚稳定的素质。
我们应当虔诚,如同小孩那般虔诚。然而,不是蠢蠢钝钝,一知半解。只要可能,我们人人都必须认真苦学信仰的道理,必须认真苦学神学。我们的虔诚,应是赤子般的虔诚;我们的信理,则应如神学家般条理分明。
我们在神学知识上,在健全扎实的基督徒信理上,力求有所造诣的愿望,首先是由渴望认识和爱慕天主的意志点燃起来的。同时,也是从渴望了解天主创造的世界所具有的终极意义的心田中萌芽的。忠心虔诚的人灵,自然不乏这种要求。某些人常爱老调重弹,活像一张破旧唱片,单调乏味,重复信仰与科学,以及人的知识与天主的启示是势不两立的陈腔烂调。这种谬论,只能是,而且显然是,由于对问题的实质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的。
既然世界是来自天主,既然天主按自己的肖像与模样造了人, 并赋予人天主之光的火花,那么人类理智的任务,理当是追求天主置于万物本性中的神圣意义,苦心孤诣,在所不辞。然则,依靠信德之光,我们更能彻悟万物的超性宗向。因为万物的超性宗向,正是天主把自然界提升到恩宠界的结果。我们绝不怕人类知识的发展,因为一切理智的努力,只要是严肃认真的,皆以真理为指标。而基督曾说:”我是真理” 。
基督徒应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一切事物,从最抽象的知识,到手工操作的技艺,都能够而且都应当引人归向天主。人类从事的一切正当活动,无一不能予以圣化,也无一不能成为圣化我们,并与天主合作去圣化我们的共事者的机缘。基督徒的光,不该藏于沟壑,而该置于峰巅,”好使他们看到你们的善行,光耀你们在天之父。
” 这种工作的方式便是祈祷。这种学习同样也是祈祷。抱着这种精神所做的研究工作也是祈祷。我们时时刻刻都可按照这精神办事。因为一切事物,都能化成祈祷。一切正当活动,均能引导我们归向天主,都能日以继夜地滋养我们与天主间的亲密关系。任何正直的工作都能化成祈祷;而一切祈祷都是使徒工作。这样,人灵便发展形成一种既朴实,又坚强的合一生活。
这种丑化一切的态度一旦变成第二本性,便很难帮助人看到从善处去设想他人是更符合人性,更符合真实的。圣奥思定推荐这一条经验法则:「努力修务你认为你的兄弟所缺乏的德行。这样,你便不会再看到他们的缺点,因为你自己也不再有那些缺点了。」 但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种做法太天真,他们自以为更「明智」,更「现实」。他们以自己的偏见作准则,而且往往批评得快,聆听得慢。之后,他们或许以「豁达」或「公平」的美名,给那些已被毁谤的人一个辩护的机会,然而这做法却违反了最基本的正义和道德准则——因为指控者有提供举证的义务——竟飞扬跋扈,「赏给」无辜的被控者提供他无罪证据的「特权」。
我必须声明,这些想法并不是从法律课本或伦理神学中借引的,而是以许多身受其害者的切身经验为基础的。这些人就像其他许多人一样,长期一再被当作靶眼,让那些专事造谣诋毁中伤的人作练靶之用,然而因着天主的恩宠和不图报复的本性,他们并无丝毫怨恨之心。他们可以与圣保禄一起说︰”受你们的审断,为我都是极小的事。” 援引一句俗语,他们还可以补充说,这整个事件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浪而已。这话一点不假。
尽管如此,我不得不承认,我为那些诋毁他人人格的人感到哀伤,因为他们中伤别人正是毁了自己。对那些身受攻讦,蒙冤受辱而无处申诉的人,我也深为悲痛。他们受到威胁,难以理解,宛如一场噩梦。
几天前,我们在弥撒的书信中读到苏撒纳的故事。那位贞娴的淑女被两名好色的老头反唇诬告。”苏撒纳叹息说: ‘我真是左右为难!因为我若作了这事,我是必死无疑;我若不作这事,我也难逃你们的手。’” 那些嫉恨与阴谋势力的走卒所玩弄的诡计曾多少次把多少高尚的基督徒逼入同样的死胡同?他们只能有一种选择:不是得罪天主,便是身败名裂。同时,那惟一可取的正当抉择,则是无比的痛苦。但你必须作出抉择︰”我不如不作,宁可落在你们手里,也不愿在上主面前犯罪。”
身悬十字架上,心中漾溢着爱人之情的耶稣,是一篇语言无法表达的雄辩证词,指出人和物的崇高价值。人,人的幸福,人的生命,竟如此重要,以致于天主圣子不惜牺牲自己来救赎和濯净他们,把他们复活起来。有一位默观者对此感慨地问道:「谁能不热爱这颗重创的心呢?面对这颗如此纯爱的心,谁不会以爱还爱,以心体心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岂有不以爱报爱之理?我们要拥抱这位遍体鳞伤的亲人,祂的手足被亵渎神明的恶人钉穿。我们要偎依在祂的肋旁,偎依在祂心头,虔诚祈祷,使我们能无愧于与祂心心相印,祂被长矛刺伤,因为我们的心还是硬如铁石,拒不悔改。」
这些思想,柔情和话语,是热爱耶稣的人灵从一开始便向祂奉献的。但是,我们若要懂得这语言,懂得人心,懂得基督的心与天主的爱,我们就必须有信德和谦德。我们需要有促使圣奥思定写出此语的信德和谦德:「主啊,我们是为了祢而受造,除非安息在祢内,我们的心将得不到安宁。」
人若无谦德,便会恬然以天主自居,却不按基督遵行的天主之道行事,不会说: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 。骄傲的人把天主的伟大局限于庸人的框框里。于是乎理性,冷酷盲目的理性,使人妄想把一切事物纳入其个人狭隘经验范畴之中,蜕变为非理性;与有信德的人的思想截然不同,甚至与那些指导得当,能享受和热爱事物的人大相径庭。超凡脱俗的真理因此衰竭,人心被一层硬壳禁锢,变得麻木不仁,失去回应圣神感召的能力。若不是天主仁慈的德能,突破我们罪恶的壁垒,我们有限的理智真会丧失殆尽。”我还要赐给你们一颗新心,在你们五内放上一种新的精神,从你们的肉身内取去铁石的心,给你们换上一颗血肉的心。” 惟有天主的助佑,才能使灵魂重见光明,一听到圣经的许诺便充满喜乐。
“我知道我对你们所怀的计划,是和平而不是灾祸的计划。” 这是天主藉先知耶肋米亚所作的许诺。礼仪把这话应用到耶稣身上,因为在祂身上,我们清楚看到,天主确实是这样爱我们的。祂并不是来审判我们,并不是来控诉我们的卑鄙恶劣。祂是来拯救我们,宽赦我们,给我们和平与喜乐的。如果我们真能意识到天主恩待祂儿女的盛情,我们的心必会幡然改变。我们会看到一片崭新的天地在我们前方展开,纵横深远,光华灿烂。
基督徒工作时,不可避重就轻,不可降低世俗事务本身固有的价值。如果把「祝福一切人类活动」一语理解为糟塌或忽视它们内在的质量,我就宁可不再用这句子了。我个人素不欣赏给人的普通活动挂上一个招牌,或贴上一张说明标签。尽管我尊重相反意见,但是还是感到这种贴标签的做法,未免是妄用信德神圣的名义。有证据指出,「天主教」这个标签,竟被人用来合法化某些不合人之常情的活动和行径。
除了罪以外,世界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因为那是我主天主所创造的。因此,力求戒避罪恶,力求取悦天主的基督徒,应当与其他公民肩并肩一起,献身于一切人间的工作;应捍卫由人类尊严衍生的一切价值。
其中有一项价值,尤其应当特别珍惜的,就是个人的自由。基督徒惟有捍卫他人的个人自由——连同必须承担的个人责任——才能以人性和基督徒的诚实正直保卫自己的个人自由。我要不厌其烦地说:我主白白地赐给了我们一份超性恩典,就是神圣的恩宠;又赐给我们一份本性的奇恩,就是个人的自由。为了避免把这个奇恩贬抑成放纵,我们必须培养完整的品格,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主的法律,因为”主的神在那里,那里就有自由”。
基督的神国是自由的国。那里只有一种奴隶,就是为了爱天主而自由地约束自己的人。这是多么有福的自由奴役啊!它使我们获得自由。若没有自由,我们就无从回应圣宠。若没有自由,我们就不能为最超性的理由——因为我们愿意——而自由地献身于我主。
你们中有些人认识我已有多年。你们可以证明:我一生都在宣讲个人自由,宣讲带有个人责任的个人自由。天涯海角,踏破铁鞋,我到处寻找自由,而且仍继续在寻找,就如狄奥根尼试图寻找一位正人君子一样。我一天比一天更爱它。世间万物中,我惟它最爱。它是一座宝藏,我们还远远不够领悟它的价值。
当我谈论个人自由时,我并不是以它来借故讨论其他正当的问题——那一类问题不属于我的司铎专长的范围。我知道讨论世俗时事是俗权民政方面的事,我不宜插嘴置啄。这一类问题,我主留给世人自己自由而心平气和地去讨论。我也知道:司铎开口说话,不应当涉及人群政党之间的分歧纠纷。司铎开口说话只是为引导人灵归向天主,引导人灵接受天主的救世教义,引导人灵勤领耶稣所建立的圣事,引导人灵善度灵修生活,好能更接近天主,从而使我们意识到,我们都是祂的儿女,因此,四海之内皆兄弟,无一例外。
今天我们庆祝基督君王节。若有人以政治规划的眼光来看基督的神国,那么他便是对信德的超性目标完全无知;他的良心便会有背上与耶稣毫不相干的重担的危险,因为耶稣的轭是柔和的,耶稣的担子是轻松的。 我这样讲,并没有僭越我身为司铎的职责。让我们真心热爱所有人吧;让我们爱基督于万有之上吧。这样,我们就不得不珍爱他人的自由,不得不与人和平相处了。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4249/ (202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