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谁不爱弥撒,就是不爱基督。我们应当努力心怡安宁,虔诚炽爱地生活于弥撒之中。钟情的人有一种灵性的机智,一种心灵的聪明敏慧,能注意到许多细节小事,它们虽然往往微不足道,但却事关宏旨,因为它们能反映出一颗热恋心灵的爱情。我们就应当这样来参与弥撒。所以我经常质疑那些希望弥撒快点结束了事的人,缺乏这种敏感性的人,他们是否还不懂得祭台上的祭献有着什么意义。
基督为我们牺牲了自己,如果我们爱祂,在弥撒结束后,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稍留片刻来感谢主恩。我们的感恩祈祷会使另一个感恩祭,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恬静中,绵延不绝。我们应当怎样走近祂,怎样向祂倾诉心曲,怎样检点举止?
基督徒生活不是由刻板的规章组成的,因为圣神并不集体式地引导人灵。祂启发每一个人作出个人的定志,唤发个人的灵感,激发个人的挚情,帮助他去认识并承行圣父的旨意。然而,我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在弥撒圣祭后的感恩祈祷中,我们与基督密谈的主要话题,可以是默想我主是我们的君王,我们的医生,我们的良师益友。
祂是我们的君王。祂切愿君临我们心中来统治,因为我们都是天主的儿女。然而,我们不应当以为那是人为的统治。基督绝不专制,绝不强人从己,因为祂来”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25。祂的王国是和平、喜乐、正义的王国。我们的君王基督不要我们浪费时间作抽象的说理,祂所期望的是实际行动,因为”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入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 。
祂是我们的医生。祂治愈我们的自私心,只要我们让祂的圣宠渗入我们灵魂的深处。耶稣曾教导我们,最恶劣的疾病是伪善,是使我们隐瞒自己罪过的骄傲。我们必须对祂彻底地坦诚,必须说真话,然后对祂说:”主!祢若愿意”,祢总是愿意的,”就能洁净我。” 祢知道我的软弱,我有这些征状,我有这些过失。我们把疮痍直截地给祂看。如果伤口溃疡,把脓血也给祂看。主,祢治愈这么多的灵魂,当我领受祢到我心中时,当我在圣体柜前默想祢的临在时,请祢帮助我,求祢作我的医生。
祂是导师,掌握着惟祂独有的知识,即无限热爱天主的知识,以及在天主内热爱众人的知识。在基督的教导中,我们学到我们的存在并不是属于自己的。祂为众人舍掉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若要跟随祂,就应当明白我们不能再自私地把生命据为己有,而是应当忧天下人之忧,与天下人共忧患。我们的生命是属于天主的。我们在世上生活度日是为祂服务,舍己忘我地救灵魂,用实际言行表现基督徒应有的献身精神。
耶稣期望我们培养那份雄心壮志去学会这种知识。祂向我们重复说:”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吧!” 而我们会回答:请祢教导我们忘记自己,一心一意为祢和众人灵服务。这样,我主必会以祂的圣宠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地前进,如同教我们一笔一划地写字。你们是否还记得在童年时代,老师捉着我们的手写出七歪八倒的字迹?这样,我们便会开始尝到发信德的喜悦,这是天主的另一恩赐,用我们基督徒善行挺拔的笔触表现我们的信德,从而使所有人觉察到天主的伟大奇妙。
祂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惟一真正的朋友。祂说:”我称你们为朋友。” 是祂首先采取主动,因为祂先爱了我们。然而,祂并不把自己的爱强加于我们,祂只呈献给我们。祂以尽可能清晰的标志显示给我们:”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 祂是拉匝禄的朋友。祂看到他的死而挥泪痛哭;祂从死者中复活了拉匝禄。祂如果看到我们冷若冰霜,不理不睬,倔强僵硬,犹如一具内修生活的殭尸,祂的眼泪必将成为我们的生命。朋友,”我给你说,起来,行走吧。” 离开那狭隘的生活吧,那根本不是生活。
我们自然都渴望与圣母亲密来往,因为她也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对待圣母,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因为死亡并没有胜过她。她的灵魂和肉身现在就与天主圣父,她的圣子,以及圣神同在一起。
若我们想了解玛利亚在基督徒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若想体验她的爱抚提携,若想以孺子孝爱之情沐浴在她的慈佑中,我们并不需要钻研什么神学理论。虽然这「天主之母」的神圣奥迹,确是有着丰富的内容,是我们永远不能透彻理解的奥迹。
天主教信仰视玛利亚为天主圣爱的殊恩标记。天主称我们为朋友;祂的恩宠在我们身上行动,把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使我们在某程度上反映出基督的特征,尽管我们仍然是卑微软弱的尘土。我们不仅是天主许诺要拯救的遇难者,而且祂的救恩实际已在我们身上发生效力。我们与天主的关系,不像渴望光明的瞎子那样,在黑暗中愤懑哀怨;而是像孩子一般,对天父的爱深信不疑。
玛利亚向我们倾诉这份温情,这份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她的圣名直达我们心中。我们与自己生母的关系,可以向我们示范,怎样与享有至甘饴圣名的圣母玛利亚相处。我们应以爱父母、爱兄弟姊妺、爱亲人好友的心去爱天主。我们应当以同一颗心,与圣母玛利亚来往;用同一颗心来爱圣母玛利亚。
子女通常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的呢?当然有千种万种不同的方式。但是总离不了充满热情和信赖之心,绝不会是冷淡无情的;他们会以一些亲密的方式,通过生活习惯和细节表露他们的爱。当孩子疏忽关怀时,例如:离家时的亲吻,回家时的拥抱,一点点的关怀,一些温暖的叮咛等,母亲也会感到受伤的。
我们与天上慈母的来往也该如此。不少基督徒习惯佩戴圣母圣衣;习惯向家中的圣母像,或向公共场所的圣母像行注目礼以示敬意;或是通过念玫瑰经,重温基督生平的重大奥迹,在诵念默想玫瑰经的过程中,犹如恋人耦耦情语,不厌其烦地热心重复同样的祷词;或是每周规定一天——星期六——专诚敬礼圣母,献给圣母一些小克己,特别默想圣母慈母之爱。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敬礼圣母玛利亚的方式,那就无需在此赘述了。基督徒并不是非要在生活中穿插所有敬礼。基督徒超性生命的成长,并不是要忙于操练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敬礼。然而,我认为,谁若不实践一些敬礼,谁若不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向圣母玛利亚表示孝爱之心,他的信德便不够完整了。
那些认为对圣母的敬礼已是过时的人似乎并未明白这些敬礼所包含的深厚的基督徒义蕴;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些敬礼的渊源,所指的是对天主圣父救赎世界旨意的信德;忘记了对天主圣子降生成人,生于女人的爱;忘记了对天主圣神沛赐恩宠圣化我们的信德。玛利亚是天主恩赐给我们的慈母,我们不仅无权排斥她,而且更该以子女的孝爱与喜悦去靠近她。
我实在不能理解,身为基督徒者,怎么能不在圣经中,在圣体中,在祈祷中,在感恩祭中时刻感到要与耶稣缔结友谊。我能完全了解信友们代代相传敬爱圣体,他们以种种敬礼方式,比如:信德宣认及公开朝拜圣体,或在幽静的圣堂内,或在亲密契合的心灵里悄悄进行质朴虔诚的善功。
我们应当热爱弥撒,把弥撒作为我们一天的中心,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是热心参与弥撒,在一天其余时间便自然会念念不忘我主,渴望时刻置身于祂的鉴临之下,准备像祂工作那般地工作,像祂爱那般地爱。所以,我们要学习感谢我主,因为祂没有把祂的临在局限于举行弥撒圣祭的那段时光,却决心停留在圣体柜中,好与我们同在。
就我个人而言,圣体柜就是伯达尼,是个恬静愉快的好去处,在那里基督可以安憩休息;在那里我们可以向祂倾诉我们的忧虑、痛苦、渴望、喜乐,无拘无束,如话家常,一如当年玛尔大、玛利亚和拉匝禄那般。所以每逢我在城镇乡村偶然发现一座教堂,即使只是从远处看到一个轮廓,总是不由得喜从中来:又是另一座圣体柜,另又一个机缘,让我远遁尘嚣,一心与圣体中的我主亲密结合。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4419/ (202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