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对人 及其自由的尊重
我们刚刚在弥撒圣祭中读到圣若望福音中有关胎生瞎子被治愈的奇迹。我想我们再一次被天主的德能和仁慈所感动,因为天主对人的不幸是不会置若罔闻的。然而,我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我们尤其要明白,只要有天主的爱,基督徒就绝不能对他人的命运置之不理,他必须在待人接物上把持尊重他人的态度。因为他知道仁爱之心一旦萎缩,残暴侵犯他人良心的危险便会滋长。
福音记述:”耶稣前行时,看见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 耶稣从旁经过。对天主仁慈如此质朴的描述,使我屡次大感惊异!耶稣在前进,却仍可立刻察觉到人的疾苦。可是,想想看,祂的门徒的反应是多么迥然不同。他们竟问祂道:”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
我们不应感到奇怪,许多人,甚至自诩为基督徒的人,都以同样的方式行事。他们遇人遇事的第一个念头总是从恶处去想。他们不需任何证据,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单只想,更到处传播捕风捉影的武断臆测。
门徒们的行径,厚道地说,可谓目光短浅。过去如此,如今亦然,少有改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人,法利塞人就固执把持这种态度。记得耶稣怎样指责他们吗?”若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他们便说:他附了魔;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他们却说:看哪!一个贪吃嗜酒的人,税吏和罪人的朋友!”
耶稣的名誉曾受到连串的污蔑攻击,祂光明正大的言行曾遭到诋毁、中伤、曲解。某些人对此却不以为怪,他们同样以此道施于那些一心追随耶稣的人身上,又同时充分意识到自己因人性软弱而难免有其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但是,我们所经验到的人性局限,不应使我们姑息这些毁人美誉的不义罪行,纵使流言蜚语的「作者」只是以「疑问」的形式来掩饰他们的行径。耶稣说︰倘若一家之父被戴上贝耳则步 (魔鬼)的帽子,那么家庭成员的待遇也好不到那里去。但是,祂又说:”谁若向自己的弟兄说‘疯子’,就要受火狱的罚。”
这种不公义和吹毛求疵的态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似乎有些人总戴着了一副丑化形象的眼镜。原则上,他们否认道德生活的可能性,或至少不可能持续地修德务善。他们的所见所闻无不带有先入为主丑化的色彩。在他们看来,即使是最崇高无私的行为,无非只是为了哗众取宠的假貌伪善而已。圣大额我略写道︰「当他们真正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时,他们就会吹毛求疵,希望找到什么暗藏的缺点。」
这种丑化一切的态度一旦变成第二本性,便很难帮助人看到从善处去设想他人是更符合人性,更符合真实的。圣奥思定推荐这一条经验法则:「努力修务你认为你的兄弟所缺乏的德行。这样,你便不会再看到他们的缺点,因为你自己也不再有那些缺点了。」 但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种做法太天真,他们自以为更「明智」,更「现实」。他们以自己的偏见作准则,而且往往批评得快,聆听得慢。之后,他们或许以「豁达」或「公平」的美名,给那些已被毁谤的人一个辩护的机会,然而这做法却违反了最基本的正义和道德准则——因为指控者有提供举证的义务——竟飞扬跋扈,「赏给」无辜的被控者提供他无罪证据的「特权」。
我必须声明,这些想法并不是从法律课本或伦理神学中借引的,而是以许多身受其害者的切身经验为基础的。这些人就像其他许多人一样,长期一再被当作靶眼,让那些专事造谣诋毁中伤的人作练靶之用,然而因着天主的恩宠和不图报复的本性,他们并无丝毫怨恨之心。他们可以与圣保禄一起说︰”受你们的审断,为我都是极小的事。” 援引一句俗语,他们还可以补充说,这整个事件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浪而已。这话一点不假。
尽管如此,我不得不承认,我为那些诋毁他人人格的人感到哀伤,因为他们中伤别人正是毁了自己。对那些身受攻讦,蒙冤受辱而无处申诉的人,我也深为悲痛。他们受到威胁,难以理解,宛如一场噩梦。
几天前,我们在弥撒的书信中读到苏撒纳的故事。那位贞娴的淑女被两名好色的老头反唇诬告。”苏撒纳叹息说: ‘我真是左右为难!因为我若作了这事,我是必死无疑;我若不作这事,我也难逃你们的手。’” 那些嫉恨与阴谋势力的走卒所玩弄的诡计曾多少次把多少高尚的基督徒逼入同样的死胡同?他们只能有一种选择:不是得罪天主,便是身败名裂。同时,那惟一可取的正当抉择,则是无比的痛苦。但你必须作出抉择︰”我不如不作,宁可落在你们手里,也不愿在上主面前犯罪。”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治愈瞎子的情景。耶稣回答门徒们的问题,指出这瞎子的不幸并非因犯罪引起,而是一次彰显天主德能的机会。接着,祂极其简单质朴地决意把视力赐给那个瞎子。
于是,这个可怜人的大喜事便开场了,然而,他的烦恼也接踵而来。人们根本不让他好过,首先是他的邻居和那些素来曾见他讨饭的人 。虽然瞎子坚持说他过去看不见,现在却看见了,福音并没有说那些人有为他感到高兴。他们根本无法相信,他们不但没有让他安宁地享受新获的运气,反把他拖到法利塞人那里去。法利塞人盘问他是怎么看得见的,他再次回答道︰”祂把泥放在我的眼上,我洗了,就看见了。”
接下来,法利塞人力图证明那业已发生的一大恩典,那个大奇迹并没有发生。他们一伙,有人搬弄诡辩冒牌的逻辑论证:此人在安息日被治好,然而在安息日工作是违反法律的,所以,他们否认这奇迹。还有人则开始进行我们今天所谓的明确表态。他们首先去找那瞎子的父母:”这是你们的儿子么?你们说他生来就瞎眼么?怎么他现在竟看见了呢?” 慑于当局,他的双亲作出了一个抓不到把柄的答复:”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儿子,也生来就瞎。如今他究竟怎么看见了,我们却不知道;或者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你们问他吧!他已经成年,会说自己的事了。”
进行明确表态的人无法相信,因为他们选择不去相信。“于是法利塞人再把那先前瞎眼的人叫过来,向他说:‘我们知道这人[耶稣]是个罪人。’”
” 圣若望福音的叙述,寥寥数语勾划出一出典型的,对人类基本天赋权利,即尊重相待的权利,横加侵犯的活剧。
这种做法,不只是历史陈迹。今天,对他人私生活进行猎奇窥伺,横加侵犯探索的例子,不胜枚举。公义最起码的要求,即纵使有实际犯罪的嫌疑,也必须对此类案件慎重处理,进行有节制的调查,以免把单纯的可能性,转化为实际的定案。显然地,对任何出于病态的好奇心而进行解剖,此等非违法,甚至是积极有益的行为,实际上应被视为荒谬乖戾之举。
面对窥猎人们隐私的猜疑贩子,我们应当保卫每个人的尊严,及其享有安宁的权利。一切诚实的人,不论是否基督徒,无不一致赞同这是需要捍卫的,因为这共同价值正受到威胁,即人人有合法权利自行其事,避免声张,把家庭的喜怒哀乐保存在家庭之中。我们还应保卫做好事而不大吹大擂的权利;赈贫济困出于纯爱而不表功扬名的权利。更不用说要把一个人的隐私暴露在那些什么都不懂,也不想弄懂什么的人那些轻浮和偏拗的目光之下,他们无非是想刻薄地加以讽刺吧了。
但是,要摆脱这类爱管闲事的窥探是多么困难的事!侵犯人们安宁的手段层出不穷。我所指的还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而且还有那些被公然采用的所谓论证逻辑。这类逻辑诡谲狡诈,谁只要一回答,马上便有身败名裂之虞。常见的一种是这样的:它假定所有人行动的动机都是源于某种贪欲。从这荒谬的思路出发,人人都应对自己的作为发痛悔(mea culpa),并进行自我批判。若有人不往自己脸上泼上成吨的污泥,他的批评者马上就会下结论:这坏蛋不老实,而且假充好人,自命不凡。
在别的时候,则采取另一种常规。写文章的人,或是演讲的人,心怀叵测地「承认」你是好人,但接着又说,别人不见得会同意,他们会争辩说,你是个小偷。那么你怎么证明你不是小偷呢?言者用心明显,目的就是要毁谤。还有一种例子是:「你常说你的行为清白高尚正直,但你好不好再省察一下,看一看你是不是污秽卑劣偏拗的呢?」
这些例子并不是我从帽子里变出来的。我可以肯定,任何人,任何稍有名声的机构,都能在这张清单上添加更多例子。一种错误观念也在某些环境中应运而生,让公众,或传播媒介,或随便他们怎样称呼它,「被授予」了解和裁判他人生活最隐密的细节的权利。
现在,我想谈谈一些我认为是重要的问题。三十多年来,我以不同的方式,说了写了千百次:主业团不追求世俗或政治目标。它惟一仅有的目标是在所有种族,所有社会处境,所有国家中提倡和培养对基督救世教义的认识与实践。它为之而奋斗的理想,使世上能有更多天主的爱,人间得享更多和平正义。天下万民,无不都是同一天父的儿女。
世上千千万万的人都明白这一点。但也有人,由于种种原因,显然尚未明白。如果我的心更倾向于那些明白的人的话,我却依然尊重和热爱另外那些人,因为他们的尊严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全体,同样被召成为天主光荣的儿女。
然而,常会有些偏袒的少数派,他们对我以及我们这样众多的人所共同热爱的事物一无所知。他们总希望我们用他们的方式来解释。他们认为主业团完全是政治性的,是与超性现实格格不入的,是唱着权利斗争和高压集团的调子的。若是他们得到的解释不符合他们错误歪曲的趣味,他们便指控说这里有欺诈和阴谋。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每当我碰到这种情况时,我变得既不伤心,也不烦恼。我应补充一句,假若我果真能合理地无视他们所犯的不义和罪行,我几乎会被逗得笑出来。但是,这些违背公义的罪是会向天堂喊冤的。我生于西班牙一个以坦率称著的地区。甚至从人性而言,我也非常重视诚恳待人。对于欺诈之类,我本能地会作出反应。当我遭到指控时,我总是力求剖切陈述,晓以真理,不卑不亢,不嫌不弃,那管丑化我的人表现得怎样粗暴,无理和缺乏人道。
当法利塞人纠缠不休,再三盘问那奇迹究竟怎样发生时,那生来瞎眼的人反问他们说︰”我已经告诉了你们,你们不听;为什么又愿意听呢?莫非你们也愿意做他的门徒么?” 这答语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
法利塞人的罪,不在于看不到天主就在基督内,而在于执意闭关自守,拒绝让耶稣的光明来开他们的眼睛。 这种闭塞顽固,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法利塞人,自以为光明,拒绝让天主来开他的眼睛,对待近人自然会骄傲和不义,目空一切:”天主,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 这就是他的祈祷。他们对那一度瞎眼的人就横加侮辱,因他坚持真实报导奇迹治愈的经过︰”他们却向他说:「你整个生于罪恶中,竟来教训我们?」便把他赶出去了。”
在不认识基督的人中,有着许多诚实的人;他们尊重别人,循规蹈矩,诚恳热衷,彬彬有礼。如果他们和我们,都不阻挡基督来治愈我们的盲目,如果我们让我主用祂手中的泥——即我们的明目灵膏——涂在我们眼上,我们便会认识世俗的现实,便会以新的目光,信德之光,瞻仰天主的现实。我们便会培养出基督徒的人生观。
这就是基督徒的召叫。我们都被召要实践圆满的爱德。圆满的爱德,”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基督的爱德不止于对别人乐善好施,不止于对慈善事业的爱好。爱德乃是由天主灌注于我们心灵的,是从内心感化我们的理智和意志的。爱德是友谊的超性基础。爱德赋予我们修德务善的喜悦。
让我们来默想一下宗徒大事录中有关治愈瘫子的叙述。伯多禄和若望前往圣殿,碰到一个坐在殿门旁的人。原来他是一个生来瘸腿的瘫子。事情的经过,与治愈瞎子相类似。但是,门徒们现在不再以为这人的不幸,是由他的罪过所造成,或是由他父母的罪过所造成的。他们对他说:”因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你起来行走吧!” 昔日他们出口伤人,如今他们慈悲为怀。过去他们蔑视讥讽,现在他们因主的圣名施行奇迹,治愈疾苦。
基督时刻从旁走过!基督藉宗徒门徒之身,踏遍人间大街小巷,通衢广陌。我恳切祈求祂,也从你们的心灵中,从此刻正在聆听我的人们的心灵中走过。
起初,耶稣的门徒对那生来瞎眼的人所持态度,使我们不胜惊愕。他们的态度,与这句不幸的俗语不谋而合:「估计从恶,不会误事」。之后,他们对师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白了身为基督徒的意义,他们的思想便逐渐趋于谅解。
圣多玛斯阿奎纳写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是其他人所不及的。正如[保禄]宗徒所言︰”不论做什么,不从私见,也不求虚荣,只存心谦下,彼此该想自己不如人。”本着这份精神,人人都应当互相尊重。」 谦逊这个德行教导我们尊重他人——尊重他们的名誉,他们的信用,他们的私人秘密——并不是外表的习俗,而是爱德与正义的首要标志。
基督徒的爱德,不能局限于赈贫济困。基督徒的爱德,首先要力求尊重并了解人之所以为人,尊重并了解每个人身为人与身为天主儿女的固有尊严。因此,凡是诋毁他人名声荣誉的人,表现出他们对基督徒信仰的某些真理实际上是一无所知,而且,不论怎样,是缺少了真正对天主的爱。「我们爱天主与爱邻人的爱德是同一的德行。因为天主是我们爱邻人的原因,我们以爱德爱邻人时,便是爱天主。」
我希望我们能从这席与主交谈的对话中,得出一些结果。让我们特别下定决心:绝不判断别人,绝不怀疑别人的善意,把邪恶淹没于滔滔的善良之中,在我们的周围播种忠实的友谊、正义与和平。
让我们下定决心,在我们的善行被误解时,在我们藉主的助佑力求完成的好事被他人曲解时,在我们的动机被幸灾乐祸的人歪曲时,在我们的工作被指控为阴谋诡计时,我们也绝不要悲观气馁。
让我们总是宽恕,常带笑容。让我们在良心指示要发言时,清清楚楚地说,绝不意气用事。在个人人身受到攻击时,不管攻击有多么残酷野蛮耻辱,让我们把一切交付于天主圣父之手,坚持那份神圣的缄默——”耶稣却不出声” 。让我们惟独关心修德务善,力行好事。天主自会使我们的善举”在人前照耀” 。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es-cristo-que-pasa/ji-du-tu-dui-ren-ji-qi-zi-you-de-zun-zhong/ (202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