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处:耶稣的遗体被埋葬紧靠加尔瓦略山,有一个园子,阿黎玛特雅人若瑟在园内的岩石中凿了一个新墓穴。那时正值犹太人的逾越大庆节前夕,于是他们便将耶稣埋葬在那里。之后,若瑟「把一块大石头滚到墓穴口,然后就走了。」(玛27:60)耶稣赤贫如洗的来到世上;同样,祂离开我们时,也一无所有,连祂安息之处也没有。我主的母亲——我的母亲——以及那些从加利肋亚跟随师傅来的妇女们,留心观察了一切之后,也离去了。黑暗笼罩大地。如今一切都过去了。救赎我们的工程已告完成。我们已成为天主的儿女,因为耶稣已为我们而死,祂的圣死把我们由罪恶中赎回。Empti enim estis pretio magno!你和我都是用高价买来的! (格前 6:20)我们必须把基督的生与死,作为我们自己的生命,即与基督同生共死。我们必须借着克己和补赎,与基督同死,好使基督能借着「爱」生活在我们之内。于是紧随着基督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协助救赎整个人类。我们必须将自己的生命给与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度着耶稣基督的生活,使我们自己与祂合而为一。默想1. 尼苛德摩以及阿黎玛特雅人若瑟都是基督的私淑弟子,借着他们的显贵地位,为耶稣代辩。在这无人顾闻,完全被人背弃和轻蔑的时刻,他们audacter,大胆地(谷 15:45)出面为祂作证,何等英勇的气概!我也要偕同他们一起走到十字架下。我要以爱的火焰,伸出双臂,紧抱着那冷冰冰的身躯,基督的遗体。我要用我的补过善工和克己,取出祂手足的铁钉,我要用我纯洁生活的新殓布包裹祂的遗体,并要把祂埋葬在我活生生的心胸里,那里无人能使我们分离,主!祢休息吧!当举世的人遗弃祢、轻视祢时……,主,serviam!我会服侍祢。2.「该知道,你们不是用能朽坏的金银等物,从你祖传的虚妄生活中被赎出来的,而是用宝血,即无玷无瑕的羔羊基督的宝血」(伯前1: 18–19)。我们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耶稣基督已经用祂的苦难和圣死赎回了我们。我们是祂的生命。从今以后,世上,只有一个生活的方式:与基督同死,好能与祂一起复活,直到我们可与保禄宗徒一起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3.耶稣的苦难是取之不尽的生命泉源。有时,我们会重振那股带领我主到耶路撒冷的欢欣与冲劲。有时,我们也会念及基督在加尔瓦略山上最终的痛苦,或念及祂战胜死亡与罪恶的光荣。但是我们总不会忘记的是耶稣基督心中的爱──欢喜、痛苦、荣福的爱。4. 首先要为他人着想。这样,你会善度你的今世生活,尽管你犯过错,那是无可避免的,但你会留下一串美善的足迹。而当死亡一旦来临时──是会无情地来临──你会像基督一样,欢欣地去迎接它,因为像祂一様,我们也会复活过来,去领受祂「爱」的赏报。5. 当我感到我也有可能犯恶人曾经犯过的种种恐怖的罪行时,我恍然觉悟到自己也可能会失去忠贞……。但这个不确定的未知数,正是天主「爱」的一种恩赐;它引领我,像小孩一样握紧父亲的手臂,每日多奋斗一些,好使自己不致与祂分离。于是我确定、坚信:天主决不会让我离开祂的手的。「妇女岂能忘掉自己的乳婴?初为人母的,岂能忘掉亲生的儿子?纵然她们能忘掉,我也不能亡掉你啊」(依 49:15)。第十三处:耶稣被放在祂母亲的怀中 这本书的另一种语言版本 请选择한국어RomânăFrançaisNederlandsDeutschPolskiSvenskaSlovenščinaHrvatskiSlovenskyLatviešuEnglishEspañol (原版的)ItalianoCatalàPortuguêsPortuguês BrasileiroРусскийБългарски日本語繁體中文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via-crucis/14/ (2023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