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性的愛”的主題,《天主之友》中 ,一共有2個點。

當聽到​天父​對​我們​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你既​在​小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進入​你​主人​的​福樂​罷!」​(瑪​25:​21)那​是​多麼​美妙​的​事!​讓​我們​默觀​中​的​靈魂​充滿​希望,​我們​因信、​望、​愛生活,​它​使​我們​有​能力。​記得聖​若望​說什麼​嗎?​「青年們,​我給​你們​寫​說:​你們​已​得勝​了​那​惡者。​」​(若​一2:​14​)為了​永遠萬​古常​新​的​教會​及​人類,​天主不​斷催迫​我們​前進,​你有​能​力​把​所有​的​人性​變成神性,​猶如​麥得斯王​指點​成金。

​勿忘​死​後​你​會​受​主愛​相迎,​在​天主​的​愛​及​世上​各​形​各​色​高尚​的​愛內,​主安​排​我們​在​世​的​短暫​日子​裡​工作,​如祂​的​獨生子​「施恩行善」​(宗​10:​38),​讓​我們​警醒,​記著​聖​依納爵面臨​殉道​所​感到​的​召喚:​「來​到​天​父面​前。​」​ 註五​ ​到​焦灼​等​待​我們​的​天父​前​罷!

​讓​我們​求​聖母,​我們​的​希望​Spes Nostra,​在​我們​內心點燃要​去​天​父家​居住​的​盼望,​假如​我們​把​心拋錨​在​嚮往​父家​的​渴望​中,​任何事​也​動搖不​了​主​的​恩寵​帶領,​以​順風​的​船送​我們​抵​達​光明​的​彼岸​─​我們​的​目的​地。

年幼​的​孩子,​很少​會​想到​應​為​父母​做些​甚麼,​反而​只​在​意能​從​父母​那​裡​得​到​甚麼,​作​孩子​的​我們​是​很​自私​的,​雖然​作​母親​的​不​介意,​因​她們​的​心充滿​了​愛意,​而​那愛​是​付出​而​不希冀​回報​的。

​瑪利亞​也​一樣,​在​慶祝​她​神聖​母性​的​日子,​我們​比平日要​更​留心,​如果​我們​有​時​對​聖母​不​夠​溫柔、​善良,​我們​應​感後​悔,​現在​我問你​也​問​自己,​我們​要​如何​尊敬​她?

​讓​我們​反省​我們​如何​對​待​地​上​的​母親;​而​她​對​出於​自己​骨肉​的​兒女​又​有​甚麼​要求​?​她​最​大​的​渴求​莫過​於​子女​親​近​她​;​當子​女長​大離開,​她​焦急地​等​他們​的​消息,​由​小病到​大事,​都​令​她​焦慮。

備註
註五

聖安底約‧依納爵,Epistola ad Romanos, 7(PG 5, 694)

聖經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