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祈禱補贖的生活,加上意識到自己身為天主兒女的覺悟,能把我們轉化成真正有深度的虔誠基督徒。在天主膝下,我們都是小孩。小孩的德性就是虔誠。如果小孩偎依在父親懷抱中尋求安全,他必然是,而且也知道自己是渺小的,可憐的。我經常默想這種神嬰小道的生活。它與剛毅果斷的德性不相矛盾,因為它要求有堅強的意志,有經得起考驗的成熟,有坦誠穩定的素質。
我們應當虔誠,如同小孩那般虔誠。然而,不是蠢蠢鈍鈍,一知半解。只要可能,我們人人都必須認真苦學信仰的道理,必須認真苦學神學。我們的虔誠,應是赤子般的虔誠;我們的信理,則應如神學家般條理分明。
我們在神學知識上,在健全紮實的基督徒信理上,力求有所造詣的願望,首先是由渴望認識和愛慕天主的意志點燃起來的。同時,也是從渴望瞭解天主創造的世界所具有的終極意義的心田中萌芽的。忠心虔誠的人靈,自然不乏這種要求。某些人常愛老調重彈,活像一張破舊唱片,單調乏味,重複信仰與科學,以及人的知識與天主的啟示是勢不兩立的陳腔爛調。這種謬論,只能是,而且顯然是,由於對問題的實質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的。
既然世界是來自天主,既然天主按自己的肖像與模樣造了人, 並賦予人天主之光的火花,那麼人類理智的任務,理當是追求天主置於萬物本性中的神聖意義,苦心孤詣,在所不辭。然則,依靠信德之光,我們更能徹悟萬物的超性宗向。因為萬物的超性宗向,正是天主把自然界提昇到恩寵界的結果。我們絕不怕人類知識的發展,因為一切理智的努力,只要是嚴肅認真的,皆以真理為指標。而基督曾說:「我是真理」 。
基督徒應有如飢似渴的求知慾。一切事物,從最抽象的知識,到手工操作的技藝,都能夠而且都應當引人歸向天主。人類從事的一切正當活動,無一不能予以聖化,也無一不能成為聖化我們,並與天主合作去聖化我們的共事者的機緣。基督徒的光,不該藏於溝壑,而該置於峰巔,「好使他們看到你們的善行,光耀你們在天之父 。」
這種工作的方式便是祈禱。這種學習同樣也是祈禱。抱着這種精神所做的研究工作也是祈禱。我們時時刻刻都可按照這精神辦事。因為一切事物,都能化成祈禱。一切正當活動,均能引導我們歸向天主,都能日以繼夜地滋養我們與天主間的親密關係。任何正直的工作都能化成祈禱;而一切祈禱都是使徒工作。這樣,人靈便發展形成一種既樸實,又堅強的合一生活。
耶穌回絕了魔鬼——黑暗之子,剎那間,一切都變成光明。「於是魔鬼離開了祂,就有天使前來伺候祂。」 耶穌戰勝了考驗。這是一個真實的考驗,就如聖安博的評論:「祂沒有以天主的身分去顯示祂的大能。倘若有的話,祂的榜樣還有甚麼價值呢?不是的,祂身為真人,祂只採用了我們平常人有的一些援助。」
魔鬼心懷不軌地歪曲舊約的真意:「因為祂必為你委派自己的天使,在你行走的每條道路上保護你。」 可是,耶穌拒絕試探祂的聖父,保全了這段聖經真正的意義。天主聖父為了報償祂的忠信,在適當的時辰,派遣了祂的使者來侍候耶穌。
撒旦對我主耶穌基督所用的手段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牠引用聖經中的文字,以褻瀆的意味去曲解聖經。耶穌是不會讓自己受騙的,祂是聖言降生成人,祂深切地瞭解聖言是為人類的得救而寫的,而非為混亂人和使人墮落。所以,我們可以結論說,任何藉着耶穌的愛,與祂結合的人,絕不會因聖經受到玩弄而遭到欺騙,因為他知道,魔鬼的一貫作風就是企圖困惑基督徒的良知,戲弄永恆智慧的聖言,把光明塗抹成黑暗。
讓我們稍微默想一下這次天使出現在耶穌生命中的狀況,因為這樣能幫助我們更明瞭天使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基督教會傳統形容護守天使是我們大能的朋友,天主把天使放在每一個人身旁,陪伴我們一生。這也就是傳統邀請我們和天使交往,請他們幫忙的原因。
在建議我們默想基督的這些生活片段時,教會提醒我們,雖然四旬期是淨化和認清自己的罪過和卑劣的時期,但當中仍有喜樂的餘地。四旬期是勇氣和歡樂的時刻;我們應該充滿勇毅,因為上主的恩寵是不會使我們失望的。天主會站在我們這一方,祂會派遣祂的天使作我們的夥伴,作我們人生道路上明智的顧問,協助我們做好任何工作。正如聖詠所說,天使「把你托在自己的手掌,不使你的腳在石頭上碰傷。」
我們必須學習與天使交往,讓我們現在就轉向他們,跟你的護守天使說,這些四旬期的靈泉,不會白白地流過你的靈魂,而是會深深地滲透,因為你有一顆懺悔的心。求天使把你的善志送到上主面前,聖寵已由我們的卑憐中萌芽,好像長在糞土中的百合花一樣。神聖的天使,我們的護佑,「在戰爭中請護佑我們,使我們在最後的審判中免於喪亡。」
在基督的教會內,各人都有責任堅持不懈地忠於基督的教導,無一例外。信德教理與倫理訓導是教會信德的寶庫及公有的遺產。如果牧者本身不努力維持敏銳的良知,不忠於信德教理和倫理訓導,那就印證了厄則克耳先知的預言:「人子,你應說預言攻斥以色列的牧者,向他們講預言說:吾主上主這樣說:禍哉以色列的牧者!你們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應該牧養羊群?你們吃羊奶,穿羊毛衣,宰肥羊,卻不牧養羊群:瘦弱的,你們不扶養;患病的,你們不醫治;受傷的,你們不包紮;迷路的,你們不領回;遺失的,你們不尋找,反而用強力和殘暴去管治他們。」
這是相當強烈的譴責。但是當身負促進大眾靈性福祉的人反去糟蹋靈魂時,他們對天主的冒犯則更嚴重。他們剝奪人們領受再生的聖洗靈泉、強化的堅振聖油、告解赦罪的法庭,以及賦予永生的神糧。
甚麼時候會發生這種事情呢?無一不是放棄和平之戰的後果。誰若不堅持戰鬥,便會把自己暴露在形形色色鐐銬人心的奴役之下。例如:純人性觀點的奴役,癡心追逐名利、權力及虛榮的奴役,縱情恣慾的奴役,等等……。
如果天主允許你經歷這種考驗,如果你碰到不稱職的牧者,切勿失掉信心。基督曾許下教會不能犯錯,許下教會常有祂的保佑,但是祂從未保證過組成教會的人們永不變節。但他們不會缺乏聖寵,只要他們善守天主要求的小小本分,只要他們依靠天主恩寵的助佑,努力排除成聖路途上的障礙,他們必會獲得豐霈的恩寵。假若他們不奮鬥,儘管他們貌似高超,出人頭地,在天主眼中他們或許不過是侏儒而已。「我知道你的作為,也知道你有生活之名,其實你是死的。你該儆醒,堅固其餘將要死的人,因為我沒有發現你的作為,在我天主面前是齊全的,所以你應回想當初你是怎樣接受了,是怎樣聽了天主的道:你該遵守,又該悔改。」
這段訓誨,引自聖若望於第一世紀向撒爾德教會負責人所寫的書信。可見牧者缺乏責任感並非現代獨有的現象,甚至在宗徒時代,在主耶穌基督現世生活的同一世紀經已發生。很明顯,誰若停止自我鬥爭便不能倖免。無人能靠自己的力量救自己的靈魂。教會內的每一個人,無不需要加強堅固自己的措施。謙遜——使我們虛心受教,接受幫助;克苦——使我們錘鍊心靈,好讓基督君臨統治;學習純正的教義——使我們的信德得以保全並加以廣傳。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833/ (202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