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忠誠”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3個點。

基督徒​的​生活,​應當​在​天主仁慈​的​「保護​傘」​下​成長​發展;應​當念念不​忘​天​主仁慈​的​恩澤,​檢點​行為,​循規蹈矩,​力求​符合​天​主兒女​的​身分。​那麼,​使​我們​的​召叫​深深扎根​的​主要​方法​是​甚麼​呢?​這些​方法,​是​我們​生活​的​支柱。​今天,​我想​談談其中​兩​種:​內​修​生活​與​教理​培育,​即​我們​對​信理​的​深刻​認識。

​先談​內​修​生活。​真正​瞭解​甚麼​是​內​修​生活​的​人,​真是​鳳毛麟​角!​人們​一聽到​談論​內​修生活,​腦海​裏馬​上​聯想到​陰森森​的​寺廟​殿堂。​足足​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我​不斷​地​重複,​內​修​生​活​不​是​那麼​一​回事。​我所​說​的​內修​生活,​是​普通​基督徒​的​內修​生活。​他們​大​都​生活​在​喧嚷​的​鬧市​中,​生活​在​光天​化日​下,​在​街道​上,​在​工作​中,​在​家庭裏,​甚至​在​娛樂​休憩中。​只是,​他們​整天​的​生活,​時刻​都​以​耶穌為​中心。​這​若​不​是​持續​的​祈禱​生活,​那又​是​甚麼​呢?​你們​不​是​真​的​要​做​一​個​祈禱​的​靈魂​嗎?​不​是​要​與​天主​建立​親密​的​關係,​使​自己​得​以​聖化​嗎?​亞歷山​大里​亞城​的​聖克​萊孟​寫道:​「人變成​天主,​因為​他​愛​天​主之​所愛。​」​  ​這​就是​祈禱​的​靈魂​一​貫​領悟​的​基督徒​信念。

​開始​時​是​比較​困難​的。​非​下​苦功去尋​覓​天​主不可,​要​感謝​祂慈​父​般​切實​的​關懷。​這​並​不​是​甚麼​感情​用​事,​而​是​天主​的​慈愛​在​靈魂​深處,​使​你​們​逐​漸察覺​出來,​心心​相印,​自​有​靈犀​一​點通。​事實​上,​是​基督​在​深情​地​尋​找​我們:​「看,​我立​在​門口​敲門。​」​  ​你們​的​祈禱​生活​怎樣​呢?​在​白天,​你們​有​要​與​祂暢​談​心曲​的​衝動​嗎?​那麼,​你們​有​沒有​向​祂輕輕​耳語,​請​祂稍​候​片刻,​然​後​誠​懇地​與​祂密​談​呢?

​在​專為​我​主保留​的​談心​時間裏,​你們​的​胸懷​擴大​了,​你們​的​意志​加強​了,​你們​的​思想,​在​恩寵​的​輔助​下,​給​人間​的​現實​注滿​超性​的​內涵。​結果​是​你​們​定​下明確​切實​的​善志,​你們​決心要​改善​自己​的​行為,​要​以​更​大​的​愛德​待​人​接物,​要​像​優秀​運動員​那樣,​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在​這​場​基督徒仁愛​與​和平​的​鬥爭​中奮鬥​到底。

​於​是​祈禱​持續​不斷,​如同​我們​的​心跳,​我們​的​脈博。​若沒有​天主​的​臨在,​便​無默​禱​生活。​若​無默​禱​生活,​我們​為​基督​所​做​的​工作,​便毫​無​價值。​因為​「若​不​是​上主興​工建屋,​建築​的​人​是​徒然​勞苦」。

「你​這​在​至​高者​護佑下​居住​的​人,​你​這​在​全能​者​蔭庇下​居住​的​人。​」​  ​這​就是​一​個​基督​信徒​冒險​的​安全​感。​我們​必須​確信​天​主關​心​我們,​聆聽​我們,​因此​我們​感到​非常​平安。​毫無​疑問,​與​天主生活​在​一起​是​有​冒險性​的,​因為​上主不​滿足於​與​人​分享,​祂要​佔​有​全部。​如果​我們​要​靠近​祂,​這​就​意味着​我們​必須​甘心​接受​新​的​轉變,​找尋​新​的​方向,​更​仔​細​地傾聽祂給​我們​的​啟廸​—​—祂​在​每​一​個​生靈​中激​發神聖​的​欲望,​並​將​它​付諸​實行。

​自​從​我們​第一​次​清醒​自覺​地立​下​主意,​要​認​真​跟​隨​基督​的​教導​起,​在​忠於​祂言行​的​道路​上,​我們​無疑​有​了​可觀​的​進步。​可​是,​要​做​的​事不​還​剩下​很​多​嗎?​尤其​是​驕傲,​不​還​剩下​那麼​多​嗎?​明顯地,​我們​需要​不斷​的​改進,​更圓滿​的​忠誠,​更​深切​的​謙遜,​好使​自己​不再​那麼​自私,​並​讓​基督​在​我們​內心​成長,​因為:​「他​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

​我們​不能​止步​不動,​必須​再​接​再勵,​朝着​聖​保祿​所​說​的​目標​繼續​往前:​「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這​個​與​基督​聖德​認同​的​願望​是​極​為​崇高​和​神聖​的。​如果​我們​要​契合​天​主​在​領洗​時​在​我們​靈魂​內​種下​的​超性​生命,​我們​惟一​的​選擇​就是​往​前​邁進,​在​聖德​上​邁進。​躲避聖德​暗示​着​我們​對​基督徒​生活​自然​成長​的​一​種​抗拒。​愛天主​的​火焰​是​必須​加以​維護,​添加​燃料​的,​它​不但​不會​熄滅,​而且​不斷​地​增強,​在​我們​靈魂​內​日​益​茁壯;​火焰​如​有​新​燃料​便會​繼續​燃燒;​如它​不散開​擴大,​則會​自行​熄滅。

​記得​聖奧思定​曾經​說過:​「如果​你​說​『​夠​了』,​你​便​失​落​了。​走吧,​繼續​往前,​不要​滯留​在​同一​地方,​不要​後​退,​也​不要​離開​正路。​」​  ​四​旬期​應​讓​我們​想到​這​幾​個​基本​的​問題:​對​基督​的​忠信,​對​聖德​的​切望,​在​日常​生活​中​做​使徒​工作​的​慷慨,​和​同事​並​肩​的​日常​工作,​我​是否​有​進步?

​悄​悄地,​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在​心裏​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會​覺悟到,​若要​基督​生活​在​我們​內,​若要​在​言行​中​反映​基督​的​肖像,​再度​改變​是​必須​的。​「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  ​基督​再​一​次​在​我們​耳邊​細訴:​每​天​的​十字架。​就​如​聖​熱羅尼莫所​說​的​:​「不僅​在​受迫害​時,​或​有​殉道​的​危險​時,​而​是​要​在​一切​環境​中,​在​我們​思、​言、​行為​中,​讓​我們​棄絕​過往​的​我,​明認​現在​的​我,​因為​我們​已​在​基督​內​重生。​」​  ​這些​思潮​正回​應​聖​保祿​的​勸言:​「從​前​你​們​原​是​黑暗,​但​現在​你們​在​主內​卻​是​光明,​生活​自然​要​像​光明​之子​一樣​;光明​所結​的​果實,​就是​各​種​良善、​正義​和​誠實,​你們​要​體察​甚麼​是​主所​喜悅​的。​ 」

​皈​依​是​一​瞬間​的​事,​成聖​則​需花一​輩子​的​功夫。​天主​在​我們​的​靈魂​內​播下​了​愛​的​種籽,​它​渴望​着​成長,​要​在​行動​中​表現出來,​要​結出​在​每​一​時刻​都​能​符合​上​主​要求​的​果實。​所以,​我們​必須​準備​重新​開始,​在​我們​生命裏​各式​各樣​的​新​環境​中,​再度​尋找​我們​初​次​皈​依​時​的​光明​和​激勵。​這​就​是​我們​應該​以​深入​的​檢討​好​好​準備​自己​的​原因,​懇請​上主​的​幫助,​使​我們​更​認識祂,​認識​自己。​如果​我們​願意​再​次​皈依,​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所以​我們​要​有​信德,​不要​沮喪​氣餒,​不要​被​任何​人​的​估算​嚇倒​而​止步​不前。​要克服​障礙​就​必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我們​的​努力​本​身​便會​披荊​斬棘,​開闢​新​的​途徑。​個人​的​聖德​及​對​天主​的​獻身便​是​克服​一​切​困難​的​妙方。

​聖德意味着​要​完全​按​照天​父​願​意​我們​生活​的​方式​去​生活。​你們​會​說​這​是​多麼​困難​的​事啊​!對,​是​困難​的。​這​理​想極​其​崇高。​但是,​也​是​容易​的,​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人​若​患病,​他​可能​會​無藥​可治。​但​在​超性​事物​上​則​並​不​如​此,​對​症​良藥​是​垂手​可​得​的。​那​就是​聖體​中​的​耶穌​基督。​祂​還​藉​其他​由​祂​訂立​的​聖事​賜給​我們​恩寵。

​讓​我們​再​次​以言​以​行​說:​「主,​我信​賴祢​!祢日常​的​上智​安排,​每​天​給​我​的​助佑,​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我們​無​須​求​天​主行​偉大​的​奇蹟,​只​要求​祂​增加​我們​的​信德,​光照​我們​的​理智,​加強​我們​的​意志。​耶穌​時​刻​在​我們​身旁,​而且​親自​在​我們​身旁。

​自從​我​宣講​之​初起,​便​一直​告誡​人們​謹防​一​種​錯誤​的​聖德​觀念。​不要​怕有​自知​之明,​不要​怕。​人確實​是​由​灰土​所造,​但​不必​顧慮。​因為​你們​和​我​都​是​天主​的​兒女,​這​就​是​我們​得​以​神聖化​的​方式。​我們​從​永遠​已​被​天​主選中:​天父​「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疪​的。​」​  ​我們​是​屬於​天主​的,​儘管​我們​有​着​種​種​個​人​缺點,​但​我們​卻​是​祂​的​工具。​只要​我們​對​自己​的​軟弱​有​自知​之明,​我們​就​會​有效​地​工作。​我們​所​經歷​的​誘惑便​是​衡量​自身​軟弱​的​尺度。

​你們​若​感到​沮喪,​或​強烈​感到​自己​的​渺小​時,​那麼​這​正​是​把​自己​徹底​順​從​地​交託​給​天主​的​時候。​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乞丐向​亞歷山​大大​帝求​施捨​的​經過。​亞歷山​大​大​帝​停下來,​指示​部​下​賜​給​此​人​五​座​城市​的​管轄權。​這​乞​丐​被​弄得​莫明​其妙,​大吃​一驚,​喊道:​「我​沒有​討​這​麼​多​啊!」​亞歷山​大​答道:​「你​按​照​你​是​甚麼​的​人來討,​我​按​照​我​是​甚麼​的​人來給。​」

​縱然​明察​自己​的​有限,​我們​仍然​能夠​而且​應該​注視​天​主聖父、​天主聖子​和​天​主聖神,​並​意識到​自己​正分享​着​天主​的​生命,​我們​絕​無理​由​向​後​看。​  ​主​就​站​在​我們​身旁。​我們​必須​忠貞​堅定,​正視​自己​的​職責。​這樣​便會​在​耶穌​內​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愛​與​鼓舞,​我們​必須​諒解​他​人​的​缺陷,​克服​自己​的​毛病。​這樣,​即使​是​沮喪——​你們​的,​我​的,​任何​人​的​——​也​能​成為​基督​神國​的​棟樑。

​我們​應​認識​自身​的​懦弱,​但​要​宣揚​天主​的​德能。​基督徒​的​生活​應​充滿​着樂觀​主義,​喜樂,​並​堅信​我​主樂於​利用​我們。​我們​若​自信​是​教會​的​一​部分,​自信伯多​祿​磐石​及​聖神​的​行動會​支撐​我們,​那麼​我們​便會​決心​去​完成​每​時​每​刻​任何​屑細​的​職責,​而​穀倉​將​充盈​滿溢。